形态特征 雷公藤 雷公藤-简介,雷公藤-形态特征

雷公藤(拉丁学名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又叫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根,藤本灌木,主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丛中。喜较为阴凉的山坡,以偏酸性、土层深厚的砂质土或黄壤土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凉,大毒。归肝、肾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用于湿热结节、癌瘤积毒,临床上用其治疗麻风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抗肿瘤、抗炎等作用。但其有大毒,应须谨慎。产于台湾、福建、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雷公藤_雷公藤 -简介


雷公藤

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又叫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主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丛中。喜较为阴凉的山坡,以偏酸性、肥沃、土层深厚的砂质土或黄壤土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凉,大毒。归肝、肾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用于湿热结节、癌瘤积毒,

雷公藤_雷公藤 -形态特征

藤本灌木,高1-3米,小枝棕红色,具4-细棱,被密毛及细密皮孔。叶椭圆形、倒卵椭圆形、长方椭圆形或卵形,长4-7.5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侧脉4-7对,达叶缘后稍上弯;叶柄长5-8毫米,密被锈色毛。圆锥聚伞花序较窄小,长5-7厘米,宽3-4厘米,通常有3-5分枝,花序、分枝及小花梗均被锈色毛,花序梗长1-2厘米,小花梗细长达4毫米;花白色,直径4-5毫米;萼片先端急尖;花瓣长方卵形,边缘微蚀;花盘略5裂;雄蕊插生花盘外缘,花丝长达3毫米;子房具3棱,花柱柱状,柱头稍膨大,3裂。翅果长圆状,长1-1.5厘米,直径1-1.2厘米,中央果体较大,约占全长2/3-1/2,中央脉及2侧脉共5条,分离较疏,占翅宽2/3,小果梗细圆,长达5毫米;种子细柱状,长达10毫米。

落叶蔓性灌木,长达3m。小枝棕红色,有4-6棱,密生瘤状皮孔及锈色短毛。单叶互生,亚革质;叶柄长约5mm;叶片椭圆形或宽卵形,长4-9cm,宽3-6cm,先端短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光滑,下面淡绿色,主、侧脉在上表面均稍突出,脉上疏生锈褐色柔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7cm,被锈色毛。花杂性,白绿色,直径达5mm;萼为5浅裂;花瓣5,椭圆形;雄蕊5,花丝近基部较宽,着生在杯状花盘边缘;花柱短,柱头6浅裂;子房上位,三棱状。蒴果具3片膜质翅,长圆形,长达14mm,宽约13mm,翅上有斜生侧脉。种子1,细柱状,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雷公藤_雷公藤 -生长习性


雷公藤

生长于山地林内阴湿处。适生土壤为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类泥沙或红壤,pH5~6;喜温暖避风、湿润、雨量充沛的环境;抗寒能力较强,可不加防寒物自然越冬;但怕霜,霜害可引起雷公藤幼苗顶端和新梢冻伤,影响下年的生长。

丽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8.3~11.5℃,无霜期180~280天,年均降水1400~2275mm,适宜雷公藤生长。

雷公藤_雷公藤 -地理分布


雷公藤

产于台湾、福建、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主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

雷公藤_雷公藤 -栽培技术

生长需求


雷公藤

直在偏酸性,肥沃、土层深厚的砂质土或黄壤土栽培。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在雷公藤落叶后至翌年2月上旬休眠前期内,选取1-2年生的枝条,剪成10-20cm的小段,每段插条应有2-3个节,然后将插条下端约2cm处浸入100×10-6萘乙酸(NAA)溶液1h左右,便可按行株距10cm×10-15cm扦插,将插条以60°角斜倚于沟内后,复土压紧,上端露出地面部分约为插条的1/4-1/3,插后立即浇水,并搭荫棚遮盖。40d后,插条即可发芽生根。1年后可移栽,在杉、松、果树等幼林中套种,按行株距50cm×50cm挖穴,于2-4月上旬期间,挖出种苗,1穴1株定植,复土6cm并压紧,浇透水即可。

扦插育苗


雷公藤 种植

育苗时间为每年11月下旬至2月下旬。首先进行苗床准备,圃地应选择在海拔400~800m的向阳干燥、土壤肥力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排灌、管理方便的农田。苗床于上年10月底进行第1次深翻晒土,11月中旬第2次翻耕。

开沟挖畦,一般畦宽120cm,步道20cm,深厚20cm以上;其次要掌握扦插方法:将枝条以株行距5cm×25cm,75°~85°的夹角,斜插在准备好的苗床上,扦插茎枝或种根入土1/2~2/3,插后立即浇透水分。

育苗期间要保持苗床土壤湿润,浇水宜用喷淋,经30~50d就萌芽长新根。在5月中旬与7月上旬追施速效肥料(N∶P∶K比为3∶1∶1),每公顷总量250kg。苗木起苗后应放在库棚内或背荫避风处,防止日晒、雨淋,贮存日期不宜超过2d。

一般苗龄控制在1年生左右,一级苗高大于50cm,根茎大于5mm,分枝数1~2条,根系发达;二级苗高大于50cm,根茎大于4mm,分枝≥3条,根系完整;三级苗高大于40cm,根茎大于3mm,根系完整。

田间管理

一般每年除草施肥1-2次,在6月下旬除草松土宜浅,可结合施用过磷酸钙或复合肥料,直接撒布于植株周围,用泥土稍加复盖。定植后的第2年,待苗藤长至100cm以上时,将主茎顶部剪去,以后每年修剪1次,使苗藤控制在100cm左右,这可使植株复发枝条,促进根部发育,提高产量。

雷公藤_雷公藤 -药用价值

中医应用

1、治疗麻风反应:雷公藤干根彻底去除内外两层皮,将木质部切片晒干。每用4钱,加水2500毫升,文火煎(不加盖)3~4小时,取褐色药液250毫升,早晚分服,3~4天为一疗程。曾治各型麻风反应167例(其中结核型27例,瘤型140例),均在服药2~3剂后控制症状。

2、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用雷公藤(取木质部,法同上)5钱,加水400毫升,文火煎2小时(不加盖),得药液150毫升,残渣再加水煎取100毫升,混合后早晚2次分服,7~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停药2~3无治疗50例,用药1~20个疗程不等,多数为5~6个疗程。其中44例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或缓解。

3、治疗肺结核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于夏末秋初采根,洗净晒干,切碎。每31.2克雷公藤加水1000毫升,以文火煎熬,待煎至约500毫升(使每10毫升含生药0.62克)即成。开始每日3次,每次15~20毫升口服,1星期为一疗程;以后视病情与患者体质情况,剂量可略有增减,但每次给药量不宜超过10~25毫升。如服药7~10天后无明显副作用,尚可延长服药时间;但服用时间过长的应短时间停药,一般服用20~30天后停药5~7天。经治99例,多数病人服药后咳嗽、排痰、发热、哮喘等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治程中按规定剂量服药,基本上无副作用;若体质较弱者,可有恶心、胃肠不适及畏寒怕冷等反应。

4、中毒与解毒:雷公藤是一种剧毒药物,尤其皮部毒性极大,使用时应严格剥净皮部,包括二重皮及树缝中的皮分。

临床应用

1、免疫调节作用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着多种免疫学方面的异常。经雷公藤治疗后,常有显着的疗效。验血发现,随着红斑狼疮病情的好转,血液中原先存在的免疫学异常都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实验室进行的体外试验,也证实雷公藤的生物碱能够抑制抗体的形成。

2、抗肿瘤作用 动物试验和一些临床研究证明,雷公藤能抑制过快分裂增殖的肿瘤细胞,因此具有抗癌的作用。

3、改善微循环作用 雷公藤能使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流量;能降低血液的粘度、改善血小板的异常聚集和粘附,从而使微循环的"血瘀"现象得以改善。

4、其它作用 经观察,雷公藤还具有抗炎的作用、杀菌作用以及解热镇痛作用等。此外,还发现,雷公藤毒苷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雷公藤的花朵

鉴于上述作用,雷公藤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始,逐渐被延伸应用到皮肤可许多疾病的治疗,比如对麻风反应、红斑狼疮、皮肌炎、混合型结蒂组织病、干燥综合症、多形性红斑、各种类型的血管炎、酒糟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临床治疗还证实,它对各种类型的银屑病,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有碍于雷公藤所具有的毒副作用,还只选用与关节病性和脓疱型银屑病。

化学成份


雷公藤

根含雷公藤碱(wilfordine),雷公藤次碱(wilforine),雷公藤碱乙(wilforgine),雷公藤碱丁即雷公藤春碱(wil-皮酰胺(celacinnine),南蛇藤β-呋喃甲酸胺(celafurine),南蛇藤苄酰胺(celagbenzine),雷公藤内酯(wilforlide)A、B,雷酚萜醇(triptonoterpenol),16-羟基雷公藤内酯醇(16-hydroxytripto-lide),雷公藤内酯醇即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表雷公藤内酯三醇(epitriptriolide),雷贝壳杉烷内酯(tripterifordine),对映-雷贝壳杉烷内酯(antriptolactone),雷公藤酸(tripterygic acid),直楔草酸(orthosphen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胡萝卜甙(daucosterol)。

药理作用

1.抗肿瘤 雷公藤内酯、雷公藤内酯二醇0.1mg给小鼠,对白血病L1210、P388有抗肿瘤活性;对人鼻咽癌的ED50为10-3-10-4μg/ml。雷公藤内酯0.2、0.25mg腹腔注射,对小鼠白血病L615有明显的疗效。雷公藤内酯1×10-8mol/L,可抑制乳癌与胃癌的四个细胞MCF-7、BT-20、MKN-45、KATO-Ⅲ软琼酯集落形成,抑制率70%以上,IC50为0.504-1.22μg/L。


雷公藤

2.抗炎 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40mg灌胃,连续19天,对佐剂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80mg灌胃,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雷公藤总甙30mg腹腔注射,抑制大鼠实验性关节肿、组胺引起的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20mg腹腔注射,抑制大鼠棉肉芽肿。雷公藤内酯100μg皮下注射,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抑制作用,150μg皮下注射,连续12天,对5-羟色胺所致大鼠皮肤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抑制作用;0.05-1.0μg/ml能抑制远志醇提物的溶血作用,对红细胞膜有稳定作用。

3.对免疫的影响 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20、40mg,雷公藤总生物碱20、40mg灌胃,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有抑制作用,也抑制小鼠脾细胞溶血空斑形成。雷公藤内酯75、150μg皮下注射可使小鼠血清补体增加,但显着抑制特异性IgM抗体形成,200μg灌胃,抑制小鼠碳粒廓清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对2,4-二硝基氯苯(DNCB)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无明显影响。雷公藤红素于试管内0.1-1.0μg/ml,可以明显抑制ConA、PHA、PHM及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生反应,对淋巴结细胞增生也有相似的抑制作用。雷公藤红素1mg腹腔注射,使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明显下降;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0.1-1.0μg/ml显着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生,总生物碱1.0μg/ml也有明显抑制作用;雷公藤红素10μg/ml,可以明显抑制白细胞的移动。雷公藤总甙80mg、总萜211mg灌胃,可使小鼠血液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总数也减少,嗜中性白细胞与单核细胞相对增加,说明选择性作用于淋巴细胞;脾、胸腺、颌下淋巴结非特异性酯酶(ANAE)染色,证明雷公藤总甙、总萜主要作用于B细胞而抑制体液免疫。雷公藤春碱、雷公藤新碱40、80mg腹腔注射,连续4天,对经溶血素反应为指标的体液免疫具有抑制作用;雷公藤春碱160mg腹腔注射,对小鼠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为指标的细胞免疫也抑制,雷公藤新碱80mg腹腔注射,对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并能降低小鼠碳粒廓清速率,使小鼠胸腺、脾重减轻。

4.其他 雷公藤多甙(GTW)16mg灌胃,连续2或5周,或10mg连续给药7周,可使雄性大鼠附睾精子成活率明显下降,畸形率上升,灌服抗生育剂量并不影响大鼠垂体-睾丸轴的内分泌功能,可能是直接作用于睾丸与附睾中精子,使其变态与成熟。雷公藤根木部煎剂2、4g灌胃,连续12天,对日本血吸虫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5.毒性雷公藤内酯静脉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0.8mg;腹腔注射的LD50为0.9mg。20-160μg静脉注射,连续7天,使犬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心电图T波异常,ST段压低,160μg,使犬体重下降,心肌出现颗粒性变,肝脏灶性坏死,致死原因主要是心、肝的损害。雷公藤总生物碱灌胃小鼠的LD50为1139±204μg,皮下注射为1136±217μg。雷公藤总生物碱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504.0±29.48mg。


雷公藤甲素化学结构式

雷公藤_雷公藤 -传说故事

蒲松龄的名着《聊斋志异》中,有篇关于水莽草的故事。

一个姓祝的书生,路途口渴,巧遇美丽的卖茶少女,买茶一杯后饮下,顿时腹痛难忍,中毒身亡。原来此茶是用水莽草泡的。姓祝的书生死后,变成了水莽鬼,却不肯找替身害人,反而救助了许多中毒之人。

形态特征 雷公藤 雷公藤-简介,雷公藤-形态特征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莽草,又称芒草、鼠草。此物有毒,食之令人迷罔,故名。”生长在滇南者花红,呼为火把花;生长在岳阳者,谓之黄藤。如入人畜腹内,即粘肠上,半日黑烂,又名烂肠草。 湖南岳阳的黄藤岭,漫山遍野地长着水莽草。当地人轻生时,只需服下六七片水莽草的嫩芽,就魂归西天。十几年前,有一位被麻风病折磨得痛不欲生的青年,特地到此采了一把水莽草,煎服一碗,想以此了结生命。不料服后上吐下泻,昏睡了一天,不但没有死,反而全身轻快,病痛去了大半。 一些医生得知这个绝处逢生的故事后,很受启发,试用水莽草煎剂内服治疗麻风病,获得成功。后来,水莽草又被称为雷公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40103/63428.html

更多阅读

假荜拔 假荜拔-基本信息,假荜拔-形态特征

假荜拔,胡椒科,胡椒属植物。攀援藤本,各部均无毛,枝圆柱形,干时具纵纹而带褐色,花枝直径约2毫米。叶硬纸质,有密腺点,干时带苍白色,狭椭圆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我国仅见于广东。荜拔_假荜拔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假荜拔拉丁学名:Pieris retr

形态特征 猎隼 猎隼-简介,猎隼-形态特征

猎隼(sǔn)(学名:Falco cherrug)为中型猛禽,隼科隼属的鸟类。猎隼体重510-1200克,体长278-779毫米。多生活于高山和高原。分布广泛,中国和中欧、北非、印度北部、蒙古常见。以鸟类和小型动物为食,可驯养用于狩猎。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船蛆科 船蛆科-简介,船蛆科-形态特征

1930年荷兰的堤岸遭到船蛆的严重破坏。1933年有人提出用杂酚油防治船蛆的方法。中国沿海渔民常用废锅铁钉在船底防止船蛆侵入,或者以火烤船底来消灭船蛆。近年来中国提出“56防除法”,已推广应用,效果较好。世界性分布,中国有10余种。船

形态特征 雷公藤 雷公藤-简介,雷公藤-形态特征

雷公藤(拉丁学名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又叫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根,藤本灌木,主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丛中。喜较为阴凉的山

形态特征 白条鱼 白条鱼-简介,白条鱼-形态特征

白条鱼,学名:Hemiculter leucisculus,中文别名为白鲦、餐条,江苏兴化叫白料。是Basilewsky于1855年命名。栖息于淡水,深度为0-10米,分布在中国大陆、越南北部、朝鲜半岛、俄罗斯及台湾。台湾分布于北、中、南部各地河川的下游、湖泊及各大

声明:《形态特征 雷公藤 雷公藤-简介,雷公藤-形态特征》为网友哥哥艸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