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温江区 温江区-历史沿革,温江区-行政区划

温江区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西部,面积277平方公里,2012年末温江区常住人口46.1万,占成都市总人口的3.25%。温江全境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气候温和,河网密布,适合农业耕作,素有“金温江”之称。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便发源于此,自古为川西重镇。1949年后为中共温江地委、行署所在地,1983年划归成都市管辖。2002年4月撤销温江县,设立成都市温江区。全区下辖4街道6镇(同时挂街道办事处牌)。在未来的发展中,温江将是成都工业、文化、商贸、购物、科技、医学、旅游、教育、现代农业的重要基地,在成都经济发展中将扮演极其重要的作用。

温江_温江区 -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以前,温江地区就有人类活动,从汶川地区迁徙下来的四川先民开始定居于温江,岷江河畔和涌泉清水地区至今可以找到最早四川的人类生活遗迹。在公元前七千年前,在今天的寿安、万春、涌泉已经出现了旧石器时代文明,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骨、石制生活用具。

距今4000年前,在温江出现了古蜀国五代蜀王继蚕丛、柏灌文化之后的鱼凫文化。鱼凫遗址位于万春镇报恩村,拥有古城遗址以及大量的石斧、石凿等石器,数量巨大创下川西平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之最,早于三星堆遗址,为中国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温江区 温江区-历史沿革,温江区-行政区划

蜀汉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在温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地区,兴修江安河,使得温江成为富饶之地。

五代十国时期,西魏恭帝二年,益州蜀郡分郫县南境和江原县东境,设立温江县。

隋唐时期,隋开皇三年,并温江县于郫县。隋仁寿三年,将原温江县于郫县分置,设万春县。不久在公元606年,隋大业二年,将万春县并入郫县。唐初施行州县二级制,复置万春县,属于益州府。公元627年,贞观元年,改万春县为温江县,属于剑南道益州府。

宋元时期,公元965年,宋干德三年,太祖赵匡胤灭蜀,推行路、州、县,温江属于西川路益州。公元1059年,宋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40103/63617.html

更多阅读

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三门县 三门县-历史沿革,三门县-行政区划

三门县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东北部沿海,西枕天台山,东濒三门湾,北接宁海县,南毗临海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西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地,东部为滨海平原,河道纵横,土壤肥沃,盛产青蟹。三门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捷。近年来,三门县充

声明:《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温江区 温江区-历史沿革,温江区-行政区划》为网友大叔的仙女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