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环蛇 银环蛇-生活习性,银环蛇-生长繁殖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属于蛇目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较高,横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较尖。银环蛇昼伏夜出,尤其闷热天气的夜晚出现更多,但也见有初夏气温15―20℃天气晴朗时,白天出来晒太阳。银环蛇性情较温和,一般很少主动咬人,但在产卵孵化,或有惊动时也会突然袭击咬人。

银环蛇_银环蛇 -生活习性


银环蛇

银环蛇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麓近水处;傍晚或夜间活动,常发现于田边、路旁、坟地及菜园等处。捕食泥鳅、鳝鱼和蛙类(对蛙不太感兴趣),也吃各种鱼类、鼠类、蜥蜴和其他蛇类(主要以食其它幼蛇为主)。卵生。5~8月产卵,每产5~15枚,孵化期1个半月左右。幼蛇三年后性成熟。银环蛇,毒性很强,上颌骨前端有1对较短的沟牙(前沟牙)。人被咬伤后,患处轻微疼痛,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银环蛇成体供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药,称“金钱白花蛇”,有祛风湿、定惊搐的功效,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疥癣及梅毒等症。银环蛇胆还可治小儿高烧引起的抽搐。银环蛇夜晚活动,白昼则隐匿于石下或洞中。4月出蛰,11月进入冬眠。银环蛇适合温度23~30度,有冬眠习性,此时提供半切花盆或挂盆作为隐蔽的地方供其冬眠,窝内铺上厚的落叶,水盆也是必须的,天气温暖时候可能会出来喝水,也可以保持窝内有一定的湿度。银环蛇为剧毒之蛇,性格胆怯受惊吓易攻击人畜,请小心!(会攻击同一饲养箱内的其它蛇类和动物,不可与其它品种混养。)

银环蛇_银环蛇 -生长繁殖

银环蛇为卵生,卵常在11月中旬开始入蛰,至翌年5月上旬出蛰,多于6月间产卵,每次产3―12枚,孵化期需要45―56天。幼蛇三年后性成熟。

银环蛇_银环蛇 -分布范围

分布在中国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中国之外分布于缅甸、越南北部等。

银环蛇云南亚种,仅产于中国云南西南部。

银环蛇_银环蛇 -亚种分化


中文名拉丁学名1.银环蛇指名亚种Bungarus multicinctus multicinctus Blyht,18602.银环蛇云南亚种Bungarus multicinctus wanghaotingi Pope,1928

银环蛇_银环蛇 -种群现状

较为常见,但是被认为数量正在减少。

银环蛇_银环蛇 -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IUCN):LC(无危)

银环蛇_银环蛇 -物种别名


银环蛇

银脚带,银包铁,过基甲(两广),白节蛇,簸萁甲(福建),雨伞蛇,百节蛇,白节仔(台湾),手巾蛇(福建,台湾),百步梯,吹箫蛇,竹节蛇(江西),白搭界,寸白蛇(广东,湖南,江西,浙江),四十八节,银报应,甲带(湖南),节节乌,洞萧蛇(福建,湖南,江西),金钱白花蛇等。

银环蛇_银环蛇 -毒蛇毒性

银环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事实上,它是继细鳞太攀蛇、东部拟眼镜蛇和太攀蛇之后,陆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银环蛇的LD-50为0.108,为欧亚大陆上最毒的毒蛇。但由于该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因此为其所伤的案例并不多。

银环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两种神经毒素,患者被咬时不会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轻微中毒时身体局部产生麻痹现象,若是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交接位置,则会阻绝神经传导路线,致使横纹肌无法正常收缩,导致呼吸麻痹,作用时间约40分钟至2小时,或长达24小时。在抗蛇毒血清应用以前,银环蛇咬伤死亡率极高,可以用神经性抗毒蛇血清治疗,但仍十分危险。

人被咬伤后,起初感觉不是很明显,疼痛感较小,数小时后如不及时治疗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银环蛇成体供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药,称金钱白花蛇,有祛风湿、定惊搐的功效,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疥癣、梅毒等症。银环蛇胆可治小儿高烧引起的抽搐。

银环蛇_银环蛇 -喂养繁殖

喂食时间应选择在晚上,一星期喂1~2次,排便后一天喂最好。新到的蛇应该让它有两到三天的适应期。食物方面,乳鼠是首选,其次是泥鳅,银环蛇非常神经质,吃饱后2天内不能骚扰,否则呕吐的机率非常高。开食后可以提供不同的食物,例如黄鳝、小蛇、蛙等。银环蛇的繁殖期在每年的8~9月,春末到夏天产卵,每次产卵数为3~20枚,孵化期约1.5个月。

银环蛇_银环蛇 -人工饲养

蛇场建造


银环蛇

选僻静、地势较高、近水源处,建2米以上围墙,墙基深0.5―0.8米,用水泥灌注,内壁涂抹水泥,磨平滑,涂黑或草绿色,不能漆成白色,以防盛夏反射阳光,四周砌成圆弧形防止外逃。蛇场应坐北向南,避免严冬北风倒灌蛇窝。整个蛇

场地面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以利大雨时排水。围墙大门设两层, 内门开向场内,外门开向场外。场内设蛇窝、水池、水沟、饲料地、产卵室及活动场。适当栽些花草和小灌木,并堆放石块,有利于夏季遮阴降温和蛇蜕皮,蛇场应保持干净、潮润、阴凉和卫生。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蛇场可以饲养150~200条银环蛇。具体要求如下。

⑴ 蛇窝。设在大门对面地势高处,窝内地面要高于窝外地面10匣米左右,地面铺砖头或用水泥砌平,然后用砖砌成高15厘米,长、宽各20厘米见方的蛇室共计150格,格与格之间要留口相通,格上盖移动木板,以便观察和工作,中间留一条宽1米左右的通道。蛇窝四周用砖砌成20厘米厚、1.2米高的墙,再在墙上架设10厘米厚的水泥板,最后,在水泥板上复盖1米厚的泥土。除蛇窝门边外,其余三面也要堆上0.5米厚的泥土使外形呈土包状。蛇窝内高1.2米、宽5米左右,纵深6米左右。通道出口处设一扇底部有空隙(大小可供蛇自由进出)的门,人可进入蛇窝,通道两侧各有一条相连通的水沟,水沟两头分别连接水池和饲料池,银环蛇可自由顺着水池饮水、洗澡或到饲料池捕食。

⑵ 水池。紧挨蛇窝,位置高于水沟,面积约5平方米,池深40厘米,保持水质清洁和一定水位,池边种小灌木遮阴或搭凉棚,使池水常年凉爽。水池和水沟连接处做一道闸门,晚上拉开闸门,水池中的水便可沿水沟注入饲料池。池中种植水草,放养蛙类。

⑶ 饲料池。面积5平方米左右,上搭一凉棚,凉棚下装一小黑光灯来诱聚昆虫供蛇捕食。饲料池水位要常年保持在10厘米左右,底部用金属筛遮拦的水管通往蛇场外,用以更换池中之水。

饲养管理

种蛇以500克左右的青年蛇为佳,按雌、雄10 :1的比例混合饲养。蛇的食量不大,一条蛇1年约吃食1―2千克,主要以水蛭、黄鳝、泥鳅为食。每天傍晚在银环蛇出窝前把少量的黄鳝、泥鳅等放入饲料池中,饲料量以吃完为准。一般50克小泥鳅可供10条蛇吃一餐,平时可多捕些蛙类等放入蛇场内,让蛇自由捕食。蛇只吃活食,不吃死食,池中死物应捞出。5月初蛇出蛰需大量养分补充身体,11月蛇入蛰之前需积累养分准备冬眠,这两个月应尽量做到多喂、饱喂,是养好蛇的关键阶段。蛇类最适温度是18―28℃,10℃以下入蛰冬眠,5℃以下会冻死。所以,冬天要注意保温,在蛇室盖板上复盖20厘米厚的稻草,密闭通道门,并将蛇室中垫上干草、纸屑、麻袋。

蛇卵孵化

银环蛇从6月下旬开始产卵,7月为高峰,8月上旬停产。期间,如果发现快要产卵的母蛇应及时放入产卵室中,待其产完卵再把母蛇抓回蛇窝,拣出蛇卵进行人工孵化。方法是:将一大水缸刷净,放在阴凉干爽的房间内,缸内装入半干半湿的碎泥、松土或细沙,再把蛇卵放在上面,横卧(绝对不能竖放),摆放3层放平,最后在卵上复盖一层稍湿润、干净的稻草,每日翻蛋1次。孵化期间温度以20―27℃、空气相对湿度50%―70%为宜。孵化期42天。

饲养环境


银环蛇

银环蛇喜欢阴暗潮湿,饲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风、水的清洁和提供卫生的食物,

否则会得口腔溃疡和皮肤疾病。银环蛇晚上非常活跃,在箱中往往会用吻端顶箱,所以很多用箱养的银环蛇会出现吻端破损的情况,应该注意。建议用较大的饲养箱,箱的长度最好与它体长同等或以上,较稳定的个体可以用其体长三分之二的饲养箱。

配合其喜爱阴暗潮湿的酸性低材环境,可以在饲养箱中放置沉木或石块供其躲藏,或者铺少许落叶苔藓保持潮湿,并提供其游泳的水容器。酸性底材对银环蛇极其重要,也是引诱它开食的关键之一,当然,也有人铺报纸照样开食,但银环蛇讨厌报纸的油墨味,可能不久会出现突然拒食,所以不建议单一用报纸做底,应该在报纸上面加上干落叶,再添加一个保湿盒的方式让它在不同天气情况下自己选择干或湿。

安全措施

银环蛇是中国毒性最强的毒蛇,危险性极高,而且平时看似很温顺,使人放松警惕,但银环蛇咬人时从不警告。

1.无论它们显得多温顺,都不建议直接用手去抓弄它们。

2.尽量避免它的头部正对你的手,它可能会突然一口。

3.工具:一把蛇钩, 一只蛇夹,一副厚厚的皮手套, 及一个牢固的饲养箱,如果有条件应该备有抗蛇毒血清。使用蛇钩时,手务必在蛇攻击范围之外。

虫病防治

银环蛇体内有多种寄生虫。寄生虫病轻的会削弱体质,引起其它疾病,严重的常直接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

1.裂头蚴是绦虫的幼虫,蛇类是孟氏裂头绦虫的第二中间宿主。裂头蚴多在皮下寄生,一般对蛇类危害不大。

若裂头蚴寄生在蛇体表皮下,可用利刀剖开皮肤取出,然后在伤口涂1%~2%碘酊。裂头蚴寄生在其它部位,不用专门治疗,可在治其它寄生虫时附带治疗。

2.鞭节舌虫寄生于蛇的肺部和气管中,危害很大,能使蛇窒息致死。

对此种寄生虫可用兽用敌百虫溶液灌入胃中,按每千克体重0.01克给药,连续灌胃3天。

3.棒线虫寄生于肺泡腔内,多时密布患部,使蛇肺部糜烂而死。

治疗用四咪唑,每千克体重0.1―0.2毫克灌服。

4.异双盘吸虫寄生于蛇的胆囊中。

5.蜱虱是由笼舍及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蜱虱可使蛇体血清蛋白减少,并传播病原体,给宿主带来强烈的不良刺激,降低免疫力,常导致发生全身性疾病。

蜱虱一般寄生在眼睛周围的凹陷处、咽喉部及泄殖腔周围。一旦在蛇体上发现蜱虱,就必须不断治疗,对接触过病蛇的蛇也应全面治疗。蛇体浸在水中数分钟后即可从水中发现蜱虱,据此可判断蛇体表有无蜱虱寄生。

银环蛇_银环蛇 -其他信息

相关新闻

男子被银环蛇“咬死”

省蛇伤急救中心专家提醒,正值蛇活动高峰期,市民野外踏青需注意防范酷暑,毒蛇出没。9月2日下午,白云区竹料镇米岗村,一男子正在家中一楼午睡,怀疑被入室的一条银环蛇咬伤陷入昏迷,入院欲治疗时已是心跳停止。广东省蛇伤急救中心专家表示,酷暑时节,蛇活动相当频繁,今年8月份该中心就收治了6例被蛇咬的患者,市民野外踏青需要注意防范。

在家午睡,不料被银环毒蛇咬死

白云区竹料镇米岗村是一个绿草环绕的村庄。不过,风景如画的村庄也会潜伏危机。9月2日天下午,31岁的村民李某躺在家中一楼午睡。4时许,妹妹发现熟睡中的哥哥左手发黑,怎么呼喊都没醒来。“估计是被蛇咬了,她连忙打电话给亲戚朋友。”李某的未婚妻莫小姐说。

莫小姐说,当亲朋好友赶到家中,果然在床上发现一条长约1米、深黑带白色环的毒蛇。大家将蛇抓进了一个蛇皮袋,并连忙开车将昏迷的李某送至白云区红十字会医院抢救。“伤者左手中指上有三个牙印。”昨天,记者来到医院了解抢救情况,一名医生告诉记者,经检查,伤人的毒蛇为银环蛇。

医生说,该院立即对伤者进行诊治,但刚上心电图就发现李某已没有心跳,随即宣布死亡。莫小姐说,家人不相信李某已死,又将李某拉回家中,并请当地两名治疗过蛇毒的老中医开药诊治,可惜喝下去奇迹还是没能发生。3日上午,李某遗体被送往殡仪馆。记者赶至米岗村时,也看到了已被家属打死的银环蛇。

今年以来,已有30多人被蛇咬伤

白云区红十字会医生表示,竹料镇较偏僻,近期也是蛇活动的高峰期。莫小姐也告诉记者,米岗村茂盛的农作物里经常有蛇出没,之前家中也曾出现过蛇,都被家人及时发现打死了。

广东省蛇伤急救中心专家梁子敬介绍,每年7月至9月,被蛇咬伤的人数就会增多。今年以来,该中心已收治了30多例被毒蛇咬伤的病人,其中8月份就收治了6例。因为一方面,酷暑时节正是蛇的繁殖季节,蛇的活动比较活跃;另一方面,这段时间,市民到野外郊游增多,与蛇接触的机会会随之增加。“被咬的人多在农村,以及去野外踏青的游客。”梁子敬说。

医生提醒

遭蛇咬自救五法

因近期处于出游时节,市民在野外最好着长袖上衣、长裤及鞋袜,必要时戴草帽。经过山区草地时,可采用竹竿敲扫、大声喊等方式“打草惊蛇”,提前将蛇吓跑,以免被咬。若不幸被毒蛇咬伤,需尽快到附近有一定条件的大医院就医。

在到达医院前,被咬伤者可采取以下方法紧急自救:

1.减少活动,尽可能延缓毒素的扩散;

2.迅速用止血带、橡皮筋等在距伤口5至10厘米的肢体近心端捆扎,但同时要切记不能勒得过紧,间隔半小时放松3至5分钟,在阻断毒液经静脉和淋巴回流入心脏的同时也要避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3.用利器把伤口切开,用清水、茶水冲洗伤口;4.在伤口处涂抹一些唾液,也可用口吮吸,但要注意口腔内不能有伤口和溃疡,并要及时漱口,以免被毒倒;5.用火柴、打火机或烟头烧灼伤口,破坏含蛋白酶的毒液。

中药属性


银环蛇

本品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multicinctus Blyth 的幼蛇干

燥体。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擦净血迹,用乙醇浸泡处理后,盘成圆形,

用竹签固定,干燥。

性状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3~6cm,蛇体直径0.2~0.4cm。头盘在中间,尾细,

常纳口内,口腔内上颌骨前端有毒沟牙1对,鼻间鳞2片,无颊鳞,上下唇鳞通常各为7片。

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58个,黑白相间,白环纹在背部宽1~2行鳞片,向

腹面渐增宽,黑环纹宽3~5行鳞片,背正中明显突起一条脊棱,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背鳞

细密,通身15行,尾下鳞单行。气微腥,味微咸。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Ⅹ A)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

不得少于15.0%。

炮制

除去灰屑,切段。

性味与归经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呙},半身

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用法与用量

银环蛇 银环蛇-生活习性,银环蛇-生长繁殖

3~4.5g。 研粉吞服1~1.5g。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40103/63897.html

更多阅读

鲈鱼的生活习性和钓线鱼饵的准备

鲈鱼的生活习性和钓线鱼饵的准备——简介对于鲫鱼,鲢鱼,鲤鱼等常见的淡水鱼类生活习性有些钓鱼年龄的朋友还是比较了解的,咸水鱼类有哪些呢,前几天谈了一下梭鱼的生活习性及简单垂钓方法介绍,鲈鱼的生活习性怎样呢,钓鲤鱼的海竿鱼线和鱼饵

蚯蚓、田螺、蜈蚣、刺猬的生活习性

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蚯蚓、田螺、蜈蚣、刺猬的生活习性1、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是喜温、喜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怕单宁味的夜行性环节动物。白天栖息在潮湿、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中。栖息深度一般为10~20厘米,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它以

关于蜥蜴恐龙 生活习性的报告__恐龙没有在地球上消失

一、恐龙生活习性:最古老的爬行类化石可追溯至古生代之“宾夕法尼亚纪”(约3.2亿年前─2.8亿年前)。追本溯源,当系由两栖类演化而来。两栖类的卵需在水中才能开始发育。爬行类演化出卵壳,可阻止卵中水分的散发。此一重大改革,使爬行类能离

狗的生活习性

狗的生活习性:狗有等级习性狗生性好群居,但在群体中有着明显的等级制度。在狗饲养场、农村或城郊的犬群中,总由一条头犬(通常是老犬)支配、管辖着全群。级别高或资格老的头犬怎样表明它的等级优势呢?通常采用以下几种特定动作来表示:如允

长岛海钓之鲈鱼的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

长岛海钓之鲈鱼的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要想钓到鲈鱼,就应该了解和掌握鲈鱼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觅食活动水深变化、地形与鲈鱼活动范围、气象和流水对鲈鱼的影响等等,有好多经验是别人汇结出的“成品”,更需要我们通过耳濡目染虚心的

声明:《银环蛇 银环蛇-生活习性,银环蛇-生长繁殖》为网友情话难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