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 创作分期 白先勇 白先勇-简历,白先勇-创作经历

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回族,台湾当代着名作家,生于广西桂林。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先勇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就学。1956年在建国中学毕业,1965年,取得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后,白先勇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从此在那里定居。他在1994年退休。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其中《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七位,是仍在世作家作品的最高排名)。

白先勇王国祥_白先勇 -简历

白先勇1937年生于家乡广西桂林,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就学。
白先勇

抗日战争时他与家人到过重庆,战后迁至上海和南京,后于1948年迁居香港,就读于喇沙书院,1952年移居台湾。

1956年在建国中学毕业后,考取台湾省立成功大学(今国立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学系。翌年,转学国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改读英国文学。

1958年大学本科3年级时,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金大奶奶》。两年后,他与台大的同学欧阳子、陈若曦、王文兴、李欧梵、刘绍铭等共同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并在此发表了多篇文章。

1962年,白先勇的母亲马佩璋去世。他飞往美国艾奥瓦大学的艾奥瓦作家工作室(Iowa Writer's Workshop)学习文学理论和创作研究。

1965年,取得硕士学位后,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从此在那里定居。

1993年,为治疗晕眩症,开始练习气功。

1994年,退休。

1999年11月1日发表《养虎贻患――父亲的憾恨(一九四六年春夏间国共第一次四平街会战之前因后果及其重大影响)》(台北《当代》第147期)一文,为父亲白崇禧立传。

2004年,由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一部作品集《青春・念想――白先勇自选集》,以及新作《姹紫嫣红牡丹亭》。

2012年11月,白先勇以他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获得“太极传统音乐奖”,该奖意在奖励白先生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昆曲传播方面所做的贡献。

白先勇王国祥_白先勇 -创作经历

贯通中西

白先勇从小就喜爱中国的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阅读了大量的中国民间故事和古典作品。如《薛仁贵征东》、《樊梨花征西》、《说唐》、《蜀山剑侠传》、《啼笑姻缘》;巴金的《家》、《春》、《秋》;《三国》、《水浒》、《西游记》,特别是《红楼梦》,都是他所喜爱熟读的作品。在大学时代,由于受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白先勇开始阅读和介绍西方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在创作上也开始模仿西方文学。但是毕业后入美国爱荷华创作班学习班,作者又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对中国民间故事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使他具有比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学的素养,这就是为什么自先勇长期生活在台湾和美国,沐浴在欧风美雨之中,而他的大部分作品却仍能保持着比较鲜明的民族风格的原因。白先勇从小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对祖国和民族有较深厚的感情。

巴蜀情结

作者少年时代曾在天府之国的重庆生活,当他回忆起幼年时见到的巴山蜀水时,至今还非常神往。高中毕业时,由于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白先勇放弃了保送台大的有利条件,入了台湾水利学院。后因发现自己对水利没有兴趣,才转入台大外文系。他对祖国大陆的印象极其深刻。非常怀念。他所日夜思念的所谓总合性的“家”不是别的,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正是这种对民族和祖国的深沉感情,使这位远离祖国的游子在作品中散发出漠漠的“乡愁”。

同情劳动者

白先勇虽然生长于官宦之家,生活条件比一般人优越,但他从小对他所接触到的下层劳动者,却颇为同情。作者在《孤恋花》、《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充满同情地描写出了娟娟、朱凤、王华这一类下层人物的形象和他们的悲惨命运,当然不是偶然的。他对自己的家庭身世感慨颇多。据作者自己说,1963年出国前夕,母亲去世,等到学成归来,“父亲先已归真”。这件事情对他的心灵震撼较大。作者曾写道:“别人出国留学,大概不免满怀兴奋,我却没有。我,只感到心慌意乱,四顾茫然。头一年在美国,心境是苍凉的”,“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深深感到国破家亡的彷徨。”这些思想情绪都是相当消极的,后来作者写的《芝加哥之死》、《谪仙记》中的吴汉魂、李彤等一个个投水自杀,大概与作者这一时期的悲凉心境不无关系。白先勇于50年代末期开始从事创作活动。从1958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金大奶奶》,到1979年8月在香港《八方》文艺丛刊发表《夜曲》为止,共发表了30多个短篇小说。1960年,他在台湾与欧阳子、王文兴等人共同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先在这个杂志发表,然后陆续汇编成《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谪仙记》等几个短篇小说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孽子》,从1977年开始在《现代文学》上连载,已由台湾远景出版社结集出版。这些作品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早期作品,主要是描写作者少年时代所接触的生活,或模拟西洋文学的作品,如《寂寞的十七岁》中的大部分作品;二是描写台湾上层社会生活的作品,如《台北人》;三是描写旅美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如《纽约客》;四是描写台湾下层人物的作品,如长篇小说《孽子》。

小说分期

白先勇的小说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一般以1964年在美国发表的《芝加哥之死》为界线,在这篇小说之前所有在台湾写的小说称为前期作品,在这之后所有在美国写的小说称为后期作品。前期作品,受西方文学影响较重,较多个人色彩和幻想成份,思想上和艺术上尚未成熟。后期作品,继承中国民族文学传统较多,将传统熔入现代,作品的现实性和历史感较强,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白先勇是台湾现代派中现实主义精神较强的作家。他曾生活在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等几个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这给他的思想和创作带来深刻的影响。他的少年时代是在国民党的官僚家庭度过的,先辈们的“显赫”和上流社会的“气派”,在他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台湾后,又目睹了国民党旧官僚的没落,以及许多离乡背井、流落台湾的下层人民的痛苦挣扎,他们的思乡和怀旧情绪,都影响着作者;在美国,旅美中国人对美国物质文明的向往和对西方文化腐朽一面的厌恶,对祖国文化传统的执着和飘泊海外而无根的痛苦感觉,同时涌入他的心胸。这些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复杂的思想感情,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真实的反映。

白先勇王国祥_白先勇 -昆曲制作

推广昆曲

一种集合歌、舞、诗、戏的精致优美表演形式,一种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艺术,一出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悲喜剧,白先勇先生集合两岸三地一流的创意设计家,联手打造文化工程青春版《牡丹亭》先后在台湾、香港和苏州、北京、上海等地上演,场场爆满,而且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被称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
《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其以曲调优雅,唱腔悠扬,唱词华丽,四百年来一直是昆曲传统经典曲目。《牡丹亭》的火热,使久已低迷的昆曲舞台骤然升温,这和白先勇的努力密不可分。曾笑称自己是昆曲义工的白先勇,为了昆曲的发展,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昆曲的魅力,不惜暂停自己的本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精心打造《牡丹亭》,并在校园进行公益演出,为昆曲争取了更多的年轻观众,这是昆曲艺术存续的肥沃土壤。白先勇说,"希望看过这些(昆曲)的年轻人,在他们心中播下那么一个种子,有一天他们可能也来制作昆曲,也成为昆曲的推广人,或者是至少成为昆曲的忠实观众"。
白先勇于1961年大学毕业,1963年赴美国,到衣阿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于加州大学。
自小与昆剧结下不解缘,其小说《游园惊梦》即受昆剧《牡丹亭》启发。他对昆剧艺术一往情深,作了二十年推广昆剧的'义工'。更热心向年轻一代介绍昆剧,经常在港、台地区与昆剧艺术家合作,做公开演讲。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是他多年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2004年得以实现。
白先勇幼年时与家人在上海听了梅兰芳复出演唱的昆曲《游园惊梦》(俞振飞、言慧珠等合演),21世纪在全世界做了大量工作推广昆曲,自诩为昆曲义工。

相关著作

《白先勇说昆曲》(2004年)
《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2004年)
《牡丹还魂》(2004年)
《姹紫嫣红开遍:青春版牡丹亭巡演纪实》(2005年)
《曲高和众: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2005年)
《色胆包天玉簪记:琴曲书画昆曲新美学》(2009年)

白先勇 创作分期 白先勇 白先勇-简历,白先勇-创作经历

昆曲制作

《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4月29日世界首演,台湾公视录制全程实况多次转播,巡回公演已超过200场,涵盖英国、美国等全球多国)
《新版玉簪记》(2008年11月8日世界首演)
《昆曲走进校园2009台湾行》(《西厢记》、《烂柯山》、《长生殿》、新版《玉簪记》2009年台湾首演)

白先勇王国祥_白先勇 -个人信仰

白先勇,接受《凤凰周刊》
您的作品受回教影响多,还是佛教
答:佛教。我受到回教血液叛逆的、非正统的影响,但我对伊斯兰教在宗教教义上面不是很近。我念过天主教学校,在香港念初中时我是背圣经的,但慢慢的年纪大一点了,我想皈依的,偏向了佛教。我父母都信回教,中国回教协会是我父亲创立的。但是对孩子是宗教信仰自由。我二姐就信仰天主教。我而今信佛,我想他若知道了,可能会失望,但是也不会干涉。呵呵,我常说他是“开明君主制”。

白先勇王国祥_白先勇 -桂林情结

白先勇不建党的经历和不同于常人的情感世界,铸就了他特殊的性格。懂得中国当代文学概况的人,一定会懂得白先勇在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对台湾当代文学中的地位。而白先勇的文学作品,白先勇的兴趣爱好,甚至白先勇的语言和思维,都离不开桂林这块生他养他的山水宝地,离不开勤劳智慧的桂林人。白先勇的一生,有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情绪:那便是对桂林故土的眷恋。
其实,他在桂林只生活了7年,12岁时去了台湾,25岁远赴美国,但一口桂林话却说得十分正宗。白先勇在他的小说中,运用了许多桂林方言。例如“蚂捞车”、“鸡猫鬼叫”等等,桂林方言在他的怀旧小说中灵活而恰到好处的运用,使作品增添了一层独特的色彩。老桂林也许会有一个感觉,"金大奶奶"这个题目,本身就极富桂林味。当然,《金大奶奶》中不乏白先勇童年听来的故事,那些人物生活的背景,有桂林的影子。
白先勇不仅能说一口正宗流利的桂林话,还酷爱桂林米粉。据白先勇说,他父亲白崇禧以前打仗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喊隔壁婶娘过来熬卤水做冒热米粉吃。白家四十年代末在南京、上海生活,还常常请人做桂林米粉吃,后来到了台北,很少能吃到桂林米粉,白先勇很是怀念这种特殊的地方风味。在他的名篇《花桥荣记》中,就津津有味地讲起桂林米粉的故事。1993年9月,白先勇回桂林时住在榕湖饭店,见餐厅服务员就问“有没有桂林冒热米粉”当服务员回答有时,他便啧啧嘴,大喊“先来两碗”。白先勇对笔者说,桂林米粉可谓“天下第一味”,好吃得不得了。
2000年元月,白先勇再次回到桂林时,与上次回桂林一样,白先勇一进饭店便问“有没有桂林米粉”,得到肯定回答后又连来两碗,还直说,多来些芫荽、酥豆,好吃好吃!白先勇吃米粉,那动作也是"训之有素"的。尽管米粉堆得高,那双筷子可以上下自如地在碗里打翻而不让佐料掉出来。这大概是桂林人的饮食本事。除了桂话桂林米粉,白先勇十分喜欢桂林的传统艺术桂剧。在7岁离开桂林前的日子里,白先勇常在母亲的怀里抱着看桂剧,所以即使是57岁回桂林时,白先勇仍然对桂剧如此钟情神往。

白先勇王国祥_白先勇 -情感生活

在一篇名为《树犹如此》的纪念文章中,白先勇详细记述了他和恋人王国祥之间长达38年的感情,两人从中学时认识,一直到王国祥因病离世。面对媒体的采访,白先勇并不避讳,坦诚公开了他的同性恋身份。白先勇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性向与大多数人不同是在中学的时候。白先勇曾在香港公开表示自己为同性恋者,但在台湾公开场合极少提及自己的性倾向。白先勇唯一的长篇小说《孽子》(1983年)除骨肉亲情外,书中对于台北部分男同性恋社群的次文化,以及同性性交易等情节不避讳的描写,格外引人注意。

《孽子》在台湾一露面,立刻引起文坛轰动。在当时尚属保守的台湾社会以及戒严体制下,《孽子》这样的小说无疑是个“另类”、“怪书”。在当时以及随后的几年里,台湾的各大媒体、文学刊物,关于《孽子》的评论不绝如缕。到了20世纪90年代,同性恋在台湾不再是禁忌反而成为作家竞相书写的主题,于是《孽子》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2003年,台湾公共电视台将其改编拍摄为同名电视剧。

白先勇王国祥_白先勇 -出版履历


作品2012年,《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Teafortwo(白先勇小说卷)》,作家出版社。《姹紫嫣红开遍(白先勇散文卷)》,作家出版社。

2010年,《白先勇与符立中对谈:从台北人到纽约客》(台北:九歌出版社,2010年11月)

2008年,《白先勇作品集》,天下文化出版。全套12大册,随书附《青春版牡丹亭―牡丹一百DVD》。

2008年,《白先勇书话》,隐地编,尔雅出版。

2007年,《纽约客》在台湾出版。

2004年,《姹紫嫣红牡丹亭》在大陆出版。

2002年,《树犹如此》由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台北人》出版30周年纪念典藏版。

1995年,《第六只手指》,尔雅出版。

1984年,《明星咖啡馆》,皇冠出版。

1983年,出版长篇小说《孽子》。

1982年,《白先勇短篇小说选》出版。

1980年,《白先勇小说选》出版。

1978年,《蓦然回首》散文集出版。

1976年,出版《寂寞的十七岁》小说集,远景出版。

1971年,作品开始被译成英文(第一篇为《谪仙记》),其作品陆续被译成英文、韩文、德文等语言。

1971年,出版《台北人》,短篇小说集,晨钟出版社。

1968年,出版《游园惊梦》,短篇小说集,仙人掌出版社。

1967年,出版《谪仙记》,短篇小说集,文星书店,文星丛刊。

白先勇王国祥_白先勇 -主要著作


白先勇

《夜曲》──刊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79年。收录于《纽约客》。

《孽子》──长篇小说“孽子”开始连载于“现代文学”复刊号第一期,1977年。

《秋思》──刊中国时报,1971年。收录于《台北人》。

《国葬》──刊现代文学第43期,1971年。收录于《台北人》。

《花桥荣记》──刊现代文学第42期,1970年。收录于《台北人》。

《冬夜》──刊现代文学第41期,1970年。收录于《台北人》。

《孤恋花》──刊现代文学第40期,1970年。收录于《台北人》。

《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刊现代文学第38期,1969年。收录于《台北人》。

《思旧赋》──刊现代文学第37期,1969年。收录于《台北人》。

《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刊现代文学第36期,1969年。收录于《台北人》。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刊现代文学第34期,1968年。收录于《台北人》。

《梁父吟》──刊现代文学第33期,1967年。收录于《台北人》。

《岁除》──刊现代文学第32期,1967年。收录于《台北人》。

《游园惊梦》──刊现代文学第30期,1966年。收录于《台北人》。

《一把青》──刊现代文学第29期,1966年。收录于《台北人》。

《谪仙记》──刊现代文学第25期。《纽约客》首篇

《火岛之行》──刊现代文学第23期,1965年。

《永远的尹雪艳》──刊现代文学第24期,1965年。《台北人》首篇。

《安乐乡的一日》──刊现代文学第22期,1964年。

《香港:一九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40103/64035.html

更多阅读

二等奖作品: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从文学经典的角度出发作者:李颖“看似漫不经心的娓娓道来的文字总是藏着最真的情,最深的痛。”就那么一句读者的点评,我开始喜欢上白先勇的作品。因缘巧合知道了有白先勇这位被誉为“最后的贵族”

《孤恋花》与白先勇小说的影视改编 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

白先勇小说的影视改编,两岸三地都拍过不少。台湾出品的电影,有白景瑞导演的《寂寞的十七岁》和《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张毅导演的《玉卿嫂》、虞戡平导演的《孽子》和杨凡导演的《游园惊梦》;在内地,对白先勇小说情有独钟的是谢晋父子。

书评:白先勇《孽子》

春节假期里,同时读了两本关于“青春”的书:一本是韩寒的《青春》——除了其中一篇的名字叫“青春”,整书和青春没一毛钱关系;一本是白先勇的《孽子》——从内容来说,名字叫“青春鸟”更切合。很遗憾,这是我读的第一本白先勇的作品;很遗憾,

白先勇《纽约客》 纽约客 白先勇 mobi

这是,我第一次读白先生的文章。一直以来,只知道他是台湾很有名有地位的写书人,办过一份杂志,好像能在上面发表文章,都成了作者的荣幸。他,也是三毛的老师之一。最近比较有名的是,原来他是白崇禧的儿子。历史书上的大将军。《纽约客》一共

声明:《白先勇 创作分期 白先勇 白先勇-简历,白先勇-创作经历》为网友顾北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