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 库里肖夫-生平,库里肖夫-艺术成果

库里肖夫,是一位苏联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1899年 1月13日生于坦波夫,1970年3月29日卒于莫斯科。曾就学于莫斯科美术学校。1916年入电影界,在汉荣科夫电影制片厂任美工师。

库里肖夫_库里肖夫 -生平


苏联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1899年 1月13日生于坦波夫,1970年3月29日卒于莫斯科。曾就学于莫斯科美术学校。1916年入电影界,在汉荣科夫电影制片厂任美工师。1918年开始导演影片。第一部影片是《工程师普赖特的方案》。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领导过新闻片的拍摄工作。1919年在苏联国立电影学校建立了被称为“库里肖夫集体”的教学工作室,培养了..普多夫金'" class=link>..普多夫金、..巴尔涅特等著名的电影导演和..霍赫洛娃等著名演员。这一教学与研究活动一直持续到晚年。

库里肖夫_库里肖夫 -艺术成果

1924年库里肖夫拍摄了影片《西方先生在布尔什维克国家的奇遇》,以滑稽喜剧的形式嘲弄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歪曲宣传,反映了革命后俄国的真实情况其后拍摄的影片有科学幻想片《死光》(1925)《遵守法律》(1926,据J.伦敦的小说改编)、《伟大的慰问者》(1933)、《铁木儿的誓言》(1942)、《我们从乌拉尔来》(1944)等。这些影片反映了库里肖夫对电影艺术特性的独到见解,在电影表现手段的探索、造型和蒙太奇处理、演员表演以至声音的运用方面,有许多独创的、革新性的成就。

早在1916年,库里肖夫就开始致力于研究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他在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并深入研究美国影片,特别是D.W.格里菲斯的影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蒙太奇理论,认为电影艺术的特性就是蒙太奇。他以实验的方式证明,将同一镜头与不同镜头分别组接,就可创造出不同的审美含义,这一实验被称为“库里肖夫效应”。他还指出,通过蒙太奇可以体现时间的运动,表达作者的态度,启发观众的感受。他的理论经过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的改进和阐发对整个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库里肖夫_库里肖夫 -主要理论著作

《电影艺术(我的经验)》(1929)、《电影中的排练方法》(1935)、《电影导演实践》(1935)、《电影导演基础》(1941)、《镜头与蒙太奇》(1962)等。

库里肖夫_库里肖夫 -“库里肖夫效应”实验

库里肖夫为了弄清蒙太奇的并列作用,做了一项有名的镜头剪接实验。他给俄国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毫无表


库里肖夫效应应用情的特写镜头,分别接在一盆汤、一个作游戏的孩子和一具老妇人的尸体镜头前面,出乎意外的是,他发现观众看到了演员的“表演”,即:看到汤时表现出饥饿感,看到孩子时表现出喜悦,看到老妇人尸体时表现出悲伤。而实际上这都是由于镜头的组接使观众产生了联想。从这个试验中,库里肖夫得出结论: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是镜头组接和剪辑的作用。这就是所谓“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_库里肖夫 -在广告中的应用

利用事物内在和外在联系来引起消费者的联想,加强广告的剌激作用,是一种有效方法。依照事物之间联系的不


库里肖夫效应应用同,联想可分为以下四类:

1、接近联想。由时间和空间联想引起;

2、类比联想。由性质、形态和相似而引起;

3、对比联想。由人对事物的感知及事物相反的特点引起;

4、关系联想。由事物间相互之关联引起。无论哪一种联想,都可帮助消费者从别的事物得到启发而引起情感活动。


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 库里肖夫-生平,库里肖夫-艺术成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40103/65187.html

更多阅读

《终结者2018》里的绝对劳模——马库斯·怀特 终结者马库斯

《终结者2018》里的绝对劳模——马库斯·怀特关于《终结者2018》的特效、剧情等等,已经被大家无数遍的分析过了,我基本上也跳不出这些调调,于是不再赘述。只是,看完电影,有一个人物让我极其的“感动”,没错,他就是半人半机械的混合体——

在Win7里移动库,临时文件夹及变量的位置 临时文件夹位置

1,在Win7里移动库位置稍微麻烦一些,在其它分区(比如D盘)新建四个文件夹,分别命名为“我的文档”、“我的音乐”、“我的图片”、“我的视频”。打开库,选中并右击其中的“我的文档”,在弹出的快捷菜单里点击“属性”,在弹出的“文档属性”窗

通辽市库伦旗:沙漠里种植水稻

库伦旗:万亩沙漠变身高产稻田来源:库伦旗委宣传部作者:李海江 日期:2013-07-057月的库伦旗塔敏查干沙漠,绿色的草木与遍地黄沙形成鲜明对比。散布于沙地中的一片片水稻田吸引了记者好奇的目光。“沙坨子地干旱、渗水也快,本来没条件种水稻

万州西山公园库里申科陵园 相伴库里申科

从1938年12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大后方进行狂轰滥炸。其中,从1938年底到1941年8月经常对重庆进行轰炸,入侵重庆的日机达6000多架次。当时,万县也受到猛烈轰炸,死伤惨重。因为抗战时中苏友好协会设在重庆,好像当

声明:《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 库里肖夫-生平,库里肖夫-艺术成果》为网友青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