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概述 蒺藜 蒺藜-概述,蒺藜-药品简述

蒺藜(学名:Tribulus terrestris L.)又名白蒺藜、屈人等。茎平卧,无毛,被长柔毛或长硬毛。全国各地有分布。生于沙地、荒地、山坡、居民点附近等地。青鲜时可做饲料。果入药能平肝明目,散风行血。果刺易粘附家畜毛间,有损皮毛质量。为草场有害植物。生于沙地、荒地、山坡、居民点附近。全球温带都有。生于田野、路旁及河边草丛。各地均产。主产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山西、陕西。本品粉末黄绿色。纤维木化,上下层纵横交错排列,少数单个散在,有时纤维束与石细胞群相连结。石细胞长椭圆形或类圆形,成群。种皮细胞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约30μm,壁网状增厚,木化。草酸钙方晶直径8~20μm。

蒺藜_蒺藜 -概述


蒺藜蒺藜出自《本草纲目》:煮汤,洗疥癣风疮作痒。《别录》:主风痒,可煮以浴。

蒺藜一年生草本。茎通常由基部分枝,平卧地面,具棱条,长可达1m左右;全株被绢丝状柔毛。托叶披针形,形小而尖,长约3mm;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对生,一长一短;长叶长3-5cm;宽l.5-2cm,通常具6-8对小叶;短叶长1-2cm,具3-5对小叶;小叶对生,长圆形,长4-15mm,先端尖或钝,表面无毛或仅沿中脉有丝状毛,背面被以白色伏生的丝状毛。花淡黄色,小型,整齐,单生于短叶的叶腋;花梗长4-10mm,有时达20mm;萼5,卵状披针形,渐尖,长约4mm,背面有毛,宿存;花瓣5,倒卵形,先端略呈截形,与萼片互生;雄蕊10,着生与花盘基部,基部有鳞片状腺体。子房5心皮。果实为离果,五角形或球形,由5个呈星状排列的果瓣组成,每个果瓣具长短棘刺各1对,背面有短硬毛及瘤状突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大花蒺藜多年生草本。枝匍匐或上升,密被柔毛。叶对生,长2.5-4.5cm,有小叶4-7对;小叶近无柄或具短柄,纸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近圆形而急尖,基部偏斜;托叶对生,披针形或近镰刀状,长约6mm。花大,单生叶腋,直径约3cm,花梗约与叶等长;萼片披针形,长约8mm,外面被长柔毛;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0mm;子房被淡黄色硬毛,花柱粗壮,长约2mm,柱头裂片小。分果片长8-12mm,有小瘤体和锐刺2-4条。花期5月。

蒺藜_蒺藜 -药品简述


蒺藜,摄影:孙力。性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子)苦、温、无毒。(白蒺藜:甘、温、无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除湿、消痈。
主治: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暑湿伤中;呕吐泄泻;鼻塞流涕;皮肤风痒;疥癣;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或捣汁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捣烂敷或熬膏搽。
生态环境:
1、生于荒丘、田边及田间。
2、生于海滨砂滩或荒地上。
资源分布:
1、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于海南、云南。
药材基源: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采收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蒺藜_蒺藜 -用药禁忌

1、内服白蒺藜可引起猩红热样药疹曾有l例白癜风患者,服白蒺藜2钱后1小时许,即感全身皮肤有扎刺感,随后发现有针头大红色疹点,压之退色,继之皮肤普遍潮红;翌晨略觉轻快,遂又服2钱,数分钟后,上述症状迅速加剧,并有皮肤瘙痒,已烦不安等症。当即停药,大量饮水,给抗过敏治疗而愈。
2、生长在非洲者对羊有毒。

蒺藜_蒺藜 -中药化学成分

叶含多种黄酮甙,主要有槲皮素-3-龙胆二糖甙(quercetin-3-gentiobioside),槲皮素-3-芸香糖甙(quercetin-3-rutinoside)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de),槲皮素-3-龙胆三糖甙(quercetin-3-gentiotrioside)槲皮素-3-鼠李龙胆二糖甙(quercetin-3-rhamnogentiobioside)槲皮素-3-龙胆二糖甙-7-葡萄糖甙(quercetin-3-gentiobioside-7-glucoside)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3-葡萄糖甙(kaempferol-3-glucoside),山柰酚-3-龙胆二糖甙(kaempferol-3-gentiobioside)山柰酚-3-芸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山柰酚-3-对香豆酸葡萄糖甙(kaempferol-3-p-coumaroylglucoside)山柰酚-3-龙胆二糖甙-7-葡萄糖甙(kaempferol-3-gentiobioside-7-glucoside),异鼠李素-3-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glucoside)异鼠李素-3-龙胆二糖甙(isorhamnetin-3-gentiobioside),异鼠李素-3-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rutinoside)异鼠李素-3-对香豆酰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p-coumaroylglucoside),异鼠李素-3-龙胆三糖甙(isorham-netin-3-gentiotrioside)异鼠李素-3,7-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7-diglucoside),异鼠李素-3-龙胆二糖甙-7-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gentiobioside-7-glucoside)异鼠李素-3-龙胆三糖甙-7-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gentiotrioside-7-glucoside)果实和茎含槲皮素(quercetin)和山柰酚。茎及叶含水溶性多糖H,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万。果实含山柰酚、山柰酚一3一葡萄糖甙、山柰酚一3一芸香糖甙、刺蒺藜甙(Tribuloside)、木犀草素和芦丁等黄酮类成分;还有薯蓣皂甙元、海可皂甙元、FurostanolglycosidesaponinC和3一Deoxy一△3一diosgenin等甾体皂甙元,其中薯蓣皂甙元是主要成分。种子含生物碱类成分哈尔满(Harman)和哈尔明碱(Hatmine)。

蒺藜_蒺藜 -药理作用


蒺藜1、蒺藜水浸液、乙醇一水浸液及30%乙醇浸液对麻醉动物均有降压作用。
2、灰分中钾盐及生物碱成分有利尿作用。
3、生物碱成分和水溶部分对大鼠小肠蠕动有抑制作用。这一作用与乙酰胆碱有对抗性。
4、生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5、生药所含硝酸钾透入体内还原成亚硝酸钾,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而产生窒息。
6、其生物碱成分除具有上述作用外,对大鼠还有中枢兴奋作用,剂量50毫克/公斤可引惊厥,20毫克/公斤,可明显降低大鼠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升高血糖、胆固醇及肾腺皮质激素的血药浓度。
7、全草成果实在印度用作利尿剂。

蒺藜_蒺藜 -临床运用

简述 概述 蒺藜 蒺藜-概述,蒺藜-药品简述
1、腰脊痛。用蒺藜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胡豆大,每服二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通身浮肿。有杜蒺藜每日煎汤洗。
3、大便风秘。用蒺藜子(炒)一两、猪牙皂荚(去皮、酥炙)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盐茶汤送下。
4、月经不通。有杜蒺藜、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5、难产(胎在腹中,胞衣亦不下;或者胎死)。用蒺藜子,贝母各四两,共研为末,米汤冲服三钱。过一会如仍不下,可再次服药。
6、蛔虫病。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阴干收存。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多年失明。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阴干捣成散,生前了一匙,饭后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8、牙齿动摇。用蒺藜去角,生研五钱,加水淡浆水半碗,盐少许,温时漱口,甚效。或以蒺藜根烧灰贴牙,亦能固齿。
9、鼻塞多年,不闻香臭。用蒺藜两把,加水一大碗煮取半碗,先令病人仰卧。满口含饭。随好以药汁一合灌入鼻中,如不通,可再灌。至鼻中喷出一、两个小肉坨(息肉)子,病即愈。
10、面上瘢痕。用蒺藜子、山栀子各一合,共研为末。加醋调匀。夜涂脸上,清晨洗去。
11、白癜风。用白蒺藜子六两,生捣为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一天服二次。一月后断根。服至半月时,白处见红点,即预示有效。
12、疔肿。用蒺藜子一升,火熬,捣烂,以醋调匀封疮上。拔根即愈。
13、蠼螋尿疮。用蒺藜叶捣烂敷患处。如无叶,可用子代替。
14、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刺蒺藜全草(每人每日1两)j洗净、切碎,水浸24小时,制成糖浆。日服2次,每次10ml(相当于生药半两)。或用乙醇沉淀制成蜜丸,每次2丸(相当生药l两),每日2次,1O天为一疗程。147例用刺蒺藜糖浆的近期有效率为85.04%,其中显效率为28.58%;7例用蜜丸,仅l例好转,6例无效。

蒺藜_蒺藜 -常用配方


蒺藜1、治身体风痒,燥涩顽痹:蒺藜四两(带刺炒,磨为末),胡麻仁二两(泡汤去衣,捣如泥),葳蕤三两,金银花一两(炒磨为末)。四味炼蜜为丸。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方龙潭家秘》)
2、治眼疾,翳障不明:蒺藜四两(带刺炒),葳蕤三两(炒)。共为散。每早服食后三钱,白汤调服。(《方龙潭家秘》)
3、治胸痹,膈中胀闷不通或作痛:蒺藜一斤,带刺炒,磨为细末。每早、午、晚各服四钱,白汤调服。(《方龙潭家秘》)
4、治通身浮肿:杜蒺藜日日煎汤洗之。(《圣惠方》)
5、治奔豚疝瘕:蒺藜十两(带刺炒),小茴香三两(炒),乳香、没药各五钱(瓦上焙出汗)。俱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方龙潭家秘》)
6、治急引腰脊痛:捣蒺藜子末,蜜和丸。酒服如胡豆大二丸,日三服。(《外台》)
7、治气肿痛:蒺藜子一升,熬令黄,为末,以麻油和之如泥,炒令焦黑,以敷故熟布上,如肿大小,勿开孔贴之。干易之。(《千金方》蒺藜散)
8、治乳胀不行,或乳岩作块肿痛:蒺藜二、三斤,带刺炒,为末。每早、午、晚,不拘时,白汤作糊调服。(《方龙潭家秘》)
9、行经:当归、杜蒺藜各等分。上为末,米饮汤调服,食前。(《儒门事亲》当归散)
10、治鼻塞多年,不闻香臭,水出不止:蒺藜苗二握。以水一大盏,煮取半盏,仰卧,充满口含饭,以汁一合,灌入鼻中,不通再灌之,大嚏。(《圣惠方》灌鼻蒺藜汁)
11、治痈肿:蒺黎蔓(净洗)三寸截之,取得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纳铜器中,煮取一升,纳小器中,煎如稠糖,取涂疮肿上。(《千金翼方》)
12、治尿疮:熟捣蒺藜叶,以水和涂,燥复易之。(《千金方》)

蒺藜_蒺藜 -文献论述


蒺藜1、《本草汇言》:"蒺藜,去风下气,行水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50103/68243.html

更多阅读

简述 概述 藤三七 藤三七-概述,藤三七-药品简述

藤三七,是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生植物。又称洋落葵,属于落葵科多年蔓生植物,原产于巴西,在中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害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有丰富的Va和Vc,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

简述 概述 玳玳花 玳玳花-概述,玳玳花-药品简述

玳玳花,别名回青橙、枳壳花、酸橙花,拉丁文名Citrus aurantium常绿灌木,枝楞、细长,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春夏(4~5)月开白花,香气浓郁,果实扁球形,当年冬季为橙红色,翌年夏季又变青,故称:"回青橙",因有果实数代同生一树习性,亦称"公孙桔"。玳玳花是香

简述 概述 雷丸 雷丸-概述,雷丸-药品简述

雷丸,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春、秋、冬皆可采收,但以秋季为多,选枝叶枯黄的病竹,挖取根部菌核。采收后洗净,晒干。含水分6.5%,灰分4.0%,醚浸出物0.6%,醇浸出物22%。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称雷丸素,含量约3%,为驱绦虫有效成分,加热失效。此酶在

简述 概述 吴茱萸 吴茱萸-概述,吴茱萸-药品简述

吴茱萸(学名Tetradium ruticarpum,原名Euodia ruticarpa),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吴茱萸及其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为常用中药。其性热味苦寒,有

简述 概述 瘪桃干 瘪桃干-概述,瘪桃干-药品简述

瘪_瘪桃干 -概述桃树瘪桃干出自《饮片新参》;《雷公炮炙论》:用鬼髑髅勿使干桃子,其鬼髑髅只是千叶桃花结子在树上不落者,于十一月内采得,妙。《别录》:桃枭是(桃)实著树不落,实中者。正月采之。1、桃落叶小乔木,高达3-8m。小枝绿色或半边

声明:《简述 概述 蒺藜 蒺藜-概述,蒺藜-药品简述》为网友小女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