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轶事 许信良 许信良-个人经历,许信良-人物轶事

许信良(1941年5月27日-),台湾桃园县中坜市客家人,能讲客语、闽南语。前桃园县县长,佛教徒。台湾新兴民族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民进党前主席,台湾政坛上的传奇人物,一生政途坎坷,几起几落,2000年参选“总统”落败。许信良强调,民进党要明快处理陈水扁的问题,应可借镜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定位、是非功过做出评价,让党得以摆脱旧包袱,挣脱困境,走向新的未来。许信良回忆说,当时统战部官员关注的焦点在于,“国民党认为大陆与台湾的‘主权’是一体的,民进党却主张主权要分割处理。

许信良_许信良 -个人经历


许信良

1941年,许信良出生于台湾桃园县。

1965年,入政治大学研究所研究。

1967年,获中山奖学金,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所攻读分析哲学。1967年,加入国民党,历任国民党中央组织工作会干事、中央通讯社记者。

1972年,当选台湾省议员。

1977年出版《风雨之声》,同年11月因违纪参选桃园县长而被国民党开除党籍,但仍被当选,以致发生了火烧警察分局的“中坜事件”。

1979年7月,因擅离职守被休职两年,8月任《美丽岛》杂志社长,9月底以休假名义携带家眷离台赴美国,12月底在美国成立台湾建国联合阵线。

1981年,在美创刊《美丽岛周报》。

1982年,参与成立台湾人公共事务会。

1984年7月,创办《台湾民报》周刊,自任社长。12月出任台湾革命党第一副书记。


许信良

1986年5月,成立台湾民主党建党委员会,任临时主席。

1989年9月28日,由福建外海偷渡入台,被捕入狱,判刑6年8个月。

1990年2月,在狱中加入民进党,5月获大赦。

1991年10月,任民进党主席。

1993年11月,因民进党在大选中未达预定目标而辞职,改任民进党顾问。

1994年,成立了“美丽岛办公室”,准备竞选第九任“总统”。

1995年,党内参选人初选中败于彭明敏。

1996年6月,再度当选为民进党主席。

1999年5月7日,因理念不合,宣布退出民进党。

2000年,以独立参选人的身份参加竞选第十任“总统”落败。

2000年5月,被聘为“总统府”资政,发表声明婉拒出任。


许信良

2004年3月24日,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在“总统府”前广场进行绝食抗议,公开向陈水扁说“不”,引起岛

内各界的高度关注。

2008年,民进党选举中败北;7月20日,民进党举行全代会时,他受邀重返民进党,并担任顾问;8月6日,已填写完成申请表,委由他人送到市党部,并已缴交党费,退党九年重新加入民进党;8月13日,入党申请委员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呈报党中央完成入党申请。

2009年12月10日(美丽岛事件30周年纪念日),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正式推出以谈论两岸议题为主的《美丽岛电子报》。

2011年3月25日,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下午由秘书陪同,极为低调到党中央登记,正式角逐党内“总统”初选。许信良说,他实在付不起新台币500万元登记费,但尽力张罗,赶在最后一刻搭上民进党“总统”初选列车。

许信良_许信良 -人物轶事

自幼立志当“大人物”


许信良和施明德

1941年5月27日,在日军侵华战争的枪炮声中,许信良出生在台湾省桃园县一个客籍地主家庭。上学前,他整天听大人们议论战局,讲打仗的故事,似懂非懂地跟着傻笑,家里人都戏称他是“大傻良”。上小学后,许信良开始显露出异于同辈的才智,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囫囵吞枣地读《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杨家将》等。由于受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影响,许从小就梦想成为“大人物”。小学六年级时,许信良在毕业纪念册自己的照片处写下“大总统”三个字。

从学阶段成绩优异


许信良和汪道涵

许信良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小说的喜爱一直持续到中学。十几岁的许信良把孟子作为自己的第一位导师,把孟子的“志其大者为大人,志其小者为小人”奉为自己的终身座右铭。高中毕业时,同窗好友吴炯造一句关于“台大训练学者,政大训练从政人员”的话,对向往从政的许信良选择学校起了决定性作用。他不顾家人反对,报考了当时大多数青年学子都反感的国民党“党校”政治大学政治系。1959年7月,许信良入学半年,即加入了国民党。由于经常为国民党的政策辩护深受校方看重,许信良当选为“岁寒三友会”(“三民主义研究会”)

会长。

由于童年受祖母信佛影响,大学阶段,他一度着迷于佛经,并找到他人生的第二位导师――佛陀。他从佛经中悟到,现代政治家的使命就是要消除如暴政、战争的人为苦,减轻如生、老、病、死的自然苦。用儒家的手段,实现佛陀的心意,“佛心儒事”成为许信良人生的另一座右铭。

后来,他获得国民党的中山奖学金,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系就读。两年时间内,他大量研读《资本论》及其他左派大师经典之作,同时周游欧洲各国,眼界大开。1967年正是世界学潮最高峰阶段,几乎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都卷入了反越战学潮,欧洲大学又是左派理论的大本营,左派刊物很多,许信良深受触动,开始重新思考、调整过去形成的观念,这对其以后的人生起了决定性影响。

从“催台青”到背叛国民党

人物轶事 许信良 许信良-个人经历,许信良-人物轶事

许信良和贾庆林

1969年,许信良返台。此后几年内,台湾发生被逐出联合国、台美“断交”、台日“断交”、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等大事,国民党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台湾社会正酝酿一场政治大变革。关注政局的许信良和张俊宏、陈鼓应、杨国枢、丘宏达等一批青年加入了有官方改革派背景的《大学》杂志,先后发表了《国是九论》、《国是诤言》等文章。其中他的《台湾社会力分析》一文影响最大,蒋经国曾推荐党团干部都要详加研读。然而《大学》杂志好景不长,只持续两年就走向分裂。许信良投笔从“选”,参与政治运作。19

73年他被国民党中央党部列入“催台青”行列,提名参选省议员,并高票当选。但他不愿与利益挂钩的民意机关同流合污,在不具政治争议性的民生议题上,诸如降低田赋、提高谷价、学生平安保险等案,与主管部门翻脸,使当局的提案无法过关。在议事厅里,许信良总是向他的同党官员出难题,成为省党部的“头痛党员”。

1977年,许信良出版《风雨之声》、《当仁不让》,批判现状及省议员生态,引起同党省议员一致痛批。年轻气盛的许信良,不顾省党部的多方劝阻和警告,于同年10月返乡,违纪参选桃园县县长,一举击败国民党的提名人欧宪瑜,以23万余票当选县长。1977年10月,许信良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后,发表了《此心常为中国国民党员》的公开信,其中有“吾心愿长为中国国民党员”的告白,则是其后虽两度担任民进党主席,却一直难以得到党内同志充分信赖的重要原因之一。

告别民进党


许信良和蔡英文、苏贞昌

1979年1月,许信良因参加抗议“余登发叛乱案”遭停县长职后赴美度假,因“美丽岛事件”台湾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而滞美未归。1990年,许信良闯关返台并加入民进党,此后两度担任民进党党主席。许信良每每在岛

内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与党内主流意识相悖的超前观念,因而常常遭到各派系的围剿、批判,“成了党内不折不扣的异己分子”。

20世纪90年代中期,李登辉以“修宪”的方式,推动“总统”直接民选。许信良的“总统”大梦开始萌动。他毫不掩饰地表白:“我的人生规划从当总统开始。”但是许信良运气不佳,1995年第一次参加党内初选,就遇上了老牌“台独”分子彭明敏。对早年为鼓吹“台独”而亡命海外的彭明敏的支持者而言,倡导“大胆西进”言论的许信良简直就是“出卖台湾人的小丑”。结果,许信良得到的是满场叫骂。在党内初选中被淘汰出局。许信良坦承,这次败绩是他人生规划的一次重大打击。

1997年,许信良对自己在主席任内推动“废省”和绿化过半数地方政权的成绩相当自豪,自认为是2000年民进党“总统”参选人的不二人选。但出人意料的是,一向能征贯战的陈水扁在1998年的台北市长选战中竟败在温室里长大的马英九手上。一时之间,民进党内派系与“扁迷们”对陈水扁的同情情绪迅速发酵成支持陈水扁竞选2000年“总统”的巨大声浪。为使陈水扁正当参选,民进党修改了“4年条款”,许信良再次处在“形势比人强”的劣势中。许信良意识到“民进党是个讲力不讲理的地方”,他对曾为之付出许多心血的民进党彻底绝望了。1999年5月7日,他“做出一生中最艰难最痛苦的决定”,发表了《同志们,我们在此分手》公开信,告别民进党。他以独立“总统”候选人的身份,不顾失去政党的支持、媒体的青睐,落寞、孤独地走完竞选的全过程,最终以不到1%的选票而落败。

谋划东山再起

此后,许信良投入泛蓝阵营,为泛蓝出谋划策,游说拉票,寄望泛蓝东山再起后,能在两岸关系问题上“一展雄才大略”,落实他在民进党主席任内提出的“大胆西进”主张。然而,3月19日发生的“陈水扁枪击事件”,改变了岛内选情,许信良再次陷入失去政治舞台的窘境。岛内舆论分析,许信良的绝食静坐,既是对陈水扁“台独”施政的不满、对陈水扁通过卑鄙手段攫取权力的不满,也是对自己的抱负无法实践表示“无奈”。

首次密访大陆

早年流亡海外的许信良,系在1989年先从马尼拉偷渡进入厦门,随后再偷渡回台,但在闯关前遭逮捕,并以叛乱罪判处10年徒刑。1990年5月,李登辉就职后获得特赦,稍后在访日时结识田英夫,1991年初,透过田英夫联系安排,取道大坂、密访北京。

田英夫早年曾任共同社记者、东京放送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二战时期,曾是日本特攻队队员,在担任日本参议员期间,问政立场坚持“反战、和平”,并关注日中两国新世代的交流。田英夫在1990年认识许信良之后,即极力安排并促成许信良访问北京。

据许信良回忆说,当年首次访问大陆,是从台湾飞往大坂,田英夫派员在机场接待,全国台联的人员随后即接手接待工作。据透露,为避人耳目,当时刻意为许信良、谢聪敏提供两本其他身份的台胞证。

许信良说,他们在受邀访问北京前,曾先透过田英夫参议员向北京转达,要求在访问大陆期间:一、与主管经济改革有关部门官员讨论经济发展问题;二、关切改革开放政策路线是否持续不变;三、会见上海、厦门台商并参观台资企业。

针对民进党党纲就台湾的“主权”有关论述,中共统战部官员曾与许信良激烈争论。许信良回忆说,当时统战部官员关注的焦点在于,“国民党认为大陆与台湾的‘主权’是一体的,民进党却主张主权要分割处理。”

三访延安


许信良

2009年7月21日,台湾新兴民族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作为台湾嘉宾团顾问第三次来到延安。

“民进党变成一个人的党”

他除了延安,他还去过邓小平的老家四川广安。许信良表示,中共的发展历史也证明,党绝不是一个人的党,需要集体领导,台湾的政党也应该借鉴这种模式。“民进党执政8年期间,很快变成了一个人的党,产生了很多问题。政党不能只是一个人说了算。”

“民进党应明快处理陈水扁问题”

许信良在延安指出,民进党并不是舍不得与陈水扁划清界线,而是面对党的历史困境,不知该怎么做。许信良强调,民进党要明快处理陈水扁的问题,应可借镜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定位、是非功过做出评价,让党得以摆脱旧包袱,挣脱困境,走向新的未来。

“大陆对台湾和平政策是有诚意的”

在此之前,许信良2001年和2003年曾两度参访延安。

70岁欲参选台湾"大选"被称政坛"唐吉诃德"


许信良

2011年3月25日,赶在民进党初选登记截止前一刻,许信良拿着500万元(新台币,下同)的本票,来到民进党党中央登记参加正式领表民进党2012总统候选人党内初选。

“我以一生准备当好台湾的政治领导人,不计毁誉,不问浮沉。”许信良在“我有话说”的参选声明中,第一段就让人印象深刻。几乎资深的绿营人士也都知道,他毕生志愿就是当地区领导人,年轻时如此,现在年届七十,依然未改职志。

对比蔡英文标榜“新世代”、苏贞昌披上“粉红色”,许信良70岁“高龄”参选,更凸显他“唐吉诃德”式的浪漫与坚持。但他当年“新兴民族”、“大胆西进”的预言,如今都已成真;仔细读来他昨天的参选声明,也有一新耳目之感。可见,世代、年纪之于参选人,都不若提出真诚政见来得吸引选民。

许信良表示,为的就是一圆梦想,即使机会渺茫,他也会趁着这个机会,对外界表达,他的想法与抱负。

相对于蔡、苏在两岸政策上的扭捏作态,许信良延续“大胆西进”论调,进一步主张对陆资、陆客、陆生大胆开放,可谓快人快语。而他的话更让那些躲在“统独”假议题背后、图谋选票利益的政客,几乎无所遁形。

绝食静坐提三项诉求

2012年5月20日下午3点在“立法院”前宣布开始静坐。他提出三项诉求“油电冻涨、禁止开放瘦肉精、特赦陈水扁”,要求马英九正面响应。但马英九办公室仅回以类似“珍惜生命”等说法。因此他于21日下午3点正式展开绝食活动。

但到了28日晚间,刚过72岁生日不久的许信良,体温降到35度以下,也无法前往一旁的济南教会上厕所,身体冒冷汗,有胸闷、脱水现象。医师认为,这代表他身体上的肝糖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仅靠燃烧蛋白质维持,必须立刻停止绝食,否则有昏迷的危险。

28日晚在医生张叶森、郭正典、苏伟硕探视后,确定如果继续绝食下去将有昏厥之危险,因此建议他停止绝食。许信良于晚间11时左右正式宣布停止历时7天半的绝食活动,搭救护车前往台北荣总治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60103/72741.html

更多阅读

信乐团主唱阿信的个人资料 信乐团和阿信什么关系

信乐团主唱阿信的个人资料姓名:信本名:苏见信英文名:Shin生日:05-14身高:190CM体重:78KG星座:金牛座最擅长的表演:唱现场live擅长乐器:吉他、鼓、键盘最引以为傲的事迹:克服惧高症最满意的作品:目前没有最喜欢的音乐人:keith原因为何:是我的

庞玉良 庞玉良-个人经历,庞玉良-收购德国机场

庞玉良,男,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曾在北京饭店、北京新世界宾馆、华润饭店工作,后进入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从事货运业务。1995年在北京创办北京林德国际运输代理有限公司,目前在迪拜、香港、莫斯科、美国等

声明:《人物轶事 许信良 许信良-个人经历,许信良-人物轶事》为网友峥嵘岁月爱吐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