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电影特点 邵氏电影 邵氏电影-产品特点,邵氏电影-家族企业

邵氏电影全称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担任总裁,同年在九龙清水湾买地筹建邵氏影城。现时的主要附属机构为电视广播有限公司。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予潘迪生旗下新成立的“德宝电影公司”,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邵氏于2000年宣布将该批电影的永久版权以4亿港元的价钱售予由马来西亚收费电视台ASTRO旗下的“天映娱乐”,该公司并花费2亿港元作数位复修。

邵氏_邵氏电影 -产品特点


邵氏电影“邵氏兄弟”遵循的则是一条更为纯粹的商业制片路线。邵逸夫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理念中,原天一公司的“观众至上”论是其中心内容。邵逸夫很了解一般市民观众的心理,以及观赏习惯和兴趣,他审阅编导提供的故事剧本,以是否具有票房为取舍,因此“邵氏兄弟”在选材时都切准了市民观众的喜爱和情趣,选择通俗性和娱乐性较强的题材。“邵氏兄弟”的导演与明星是否受重用,也是以票房纪录为依据。1957年,中国大陆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香港公映引起轰动,香港观众对黄梅调音乐如痴如醉。这一现象更是引起了对市场高度敏感的香港影人的重视,邵逸夫于是重用导演李翰祥拍摄了多部古装题材的黄梅调电影,如江山美人(1959)和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影片以古装武侠片、功夫片、宫闱片居多,有些影片影响较大。它的《江山美人》、《后门》、《万古流芳》、《蓝与黑》和《珊珊》曾先后获得第6届、第7届、第12届、第13届和第14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调)获得第7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优秀奖和第2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奖;功夫片《少林三十六房》和《中华丈夫》分别在第24届、第25届亚洲影展上获奖;古装武侠片《大醉侠》、《独臂刀》、《万人斩》和宫闱片《倾国倾城》、《武则天》、《杨贵妃》等都受到观众的欢迎。80年代中期起,影片产量减少,但创作上重视现代题材,代表作有《男与女》、《倾城之恋》、《表错七日情》和《女人心》等。80年代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年产量在20―30部之间。之后,电视节目越来越精彩,抢走了大批电影观众。生活节奏越来越匆忙,人们都没有馀暇和闲情逸致上电影院。以前的邵氏导演,一个一个的离开影城,邵氏电影也逐渐少掉以往的特色,金字招牌也再无以往的光芒四射。然后,它减产,甚至下来是停顿生产。而邵氏大规模拍片的年代,不仅代表了一个电影王国成为美丽的记忆,香港电影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熠熠光辉映亮整个东南亚。

邵氏_邵氏电影 -家族企业

邵氏电影特点 邵氏电影 邵氏电影-产品特点,邵氏电影-家族企业

邵氏电影邵氏兄弟是宁波人,一门四杰,大哥仁杰、二哥仁枥、三哥仁枚,第四、第五是姊妹早已出嫁,邵逸夫最小,叫仁楞。由于做电影生意要出名,父亲不同意。于是另起外号,大哥醉翁、二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70103/73697.html

更多阅读

“邵氏孤儿”是很好的影视剧题材 三国题材影视剧

“邵氏孤儿”是很好的影视剧题材“赵氏孤儿”作为一个优秀的戏曲几乎全国尽人皆知,前段时间又被拍成电影获得很好的票房收入。但赵氏孤儿毕竟说的是2000多年前的历史故事,其所发生的时代与现代社会相距甚远,其所灌输的理念也与现实社会差

邵氏赌片精选 邵氏赌片系列电影大全

邵氏赌片精选影片名称 [5D9+1D5]邵氏赌片精选.R3(HK)千王斗千霸【中文片名】:千王斗千霸【英文片名】:Challenge of the Gamesters【国 家】:中国香港【上 映】:1981年4月30日【类 型】:赌博/动作/喜剧【导 演】:王晶【领衔主演】:汪禹 谢

声明:《邵氏电影特点 邵氏电影 邵氏电影-产品特点,邵氏电影-家族企业》为网友酒阑人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