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 五福-中国传统习俗,五福-意思

“五福”原出自《书经》和《洪范》,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尚书》上所记载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东汉桓谭于《新论・辨惑第十三》把“考终命”更改,将五福改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现代常把“五福临门”当作新春祝福使用。

五福_五福 -中国传统习俗

来源


五福临门

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含义


五福

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蝙蝠是好运和幸福的象征。人们经常说的“五福(蝠)临门”,就由那五只蝙蝠组成。这“五福”代表五个吉祥的祝福:寿比南山、恭喜发财、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传统习俗中,五福(蝠)合起来就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时,我们衷心祝愿各位把下面的五福搬回家!

(《尚书・洪范》)

汉语大字典解释

【五福】

1、五种幸福。《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汉桓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唐陈子昂《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家膺五福,堂享三寿。”

元沈禧《一枝花・七月初六日为施以和寿》套曲:“似这般五福俱全世希有。”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伐千山之佳木,造万世之室,后世子孙满堂,富贵功名,应天上之三光,备人间之五福。”

2、名。赐福之神。 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一》:“正殿祠五福,而太一乃在廊庑,甚为失序。”

踩五福


五福

字义解读

踩(cǎi):踏,践踏,用脚登在上面。

五福(wǔ fú):《尚书洪范》解释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介绍

踩五福是流传于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里、财神故里、刘海故里的一种古老祈福文化活动,在西安钟馗故里欢乐谷山石上雕刻蝙蝠五只,寓义“五福”,据传说人们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踩踏五只蝙蝠后会返老还童,五福临门,福如东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踩踏五只蝙蝠后,会福贵双全,五福随行,福寿无疆。

跳五福

傩舞“跳五福”,是傩舞“跳钟馗”(又称跳判,一般有六跳:跳五福、跳加官、跳蟠桃、跳魁星、跳财神、跳龙凤,即跳福禄寿禧财子戏) 的一部分内容,经西安钟馗文化研究所组织专家考证,是唐宋以来流传于 “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里、刘海故里、财神故里陕西西安终南山下户县石井镇阿姑泉欢乐谷周边的一种祈盼人寿丰,幸福美满,福海无边的古老民俗祈福文化活动,又有很广泛的内涵。它融合了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艺术文化,它以原始文化为基础,阴阳五行为先导,以法术、巫术为手端,并融入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内容,是我国汉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舞蹈的活化石。唐朝以来跳加官就广为流传。

西安钟馗故里欢乐谷度假村和西安钟馗文化研究所的“傩舞”班为“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单位,傩舞跳钟馗曾荣获首届陕西汉族民间曲艺绝技大赛特别荣誉金奖并于2010年春节在西安大唐西市等处展演。

汉族民间盛传:开光钟馗,赐福镇宅,中榜得魁;钟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钟馗故里受邀为各种吉庆活动举行世界文化遗产跳钟馗商业演出。

据说唐朝就有此习俗。每逢重要节日,这些地区都要“跳钟馗” 以求赐福镇宅,中榜得魁;钟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古时“跳钟馗”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后来发展到由人扮演钟馗,在村中巡游嬉耍。表演跳五福时钟馗面涂紫金,口带长髯,头顶乌纱,足蹬朝靴,金银垫肚,外罩紫红袍,左手持金色蝙蝠,右手持七星宝剑,前有五只蝙幅引路,后有黄罗伞盖,旁有书酒侍者,一步一趋。

傩舞跳五福主要有:钟馗降神、钟馗出巡、钟馗镇邪、钟馗赐福、钟馗凯旋等几个段落。

五福因和果


五福

根据方海权着作《日行一善》对五福的记载:

第一福:长寿。果长寿;因是好生护生之德,施他饮食。

第二福:富贵。果富贵;因是施财施恩于他人。

第三福:无病。果无病;因是施药戒杀,心慈无害。

第四福:子孙满堂。果子孙满堂贤孝;因是多结良缘,爱惜大众。

第五福:善终。果善终;因是有修有养,修行福德。

五福_五福 -意思


五福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过年,别忘在墙上贴“五福临门”的小对子!

你见过那五只可爱的小蝙蝠组成的五福图吧?

五福_五福 -历史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是好运和幸福的象征。人们经常说的“五福(蝠)临门”,就由那五只蝙蝠组成。这“五福”代表5个吉祥的祝福:寿比南山、恭喜发财、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传统习俗中,五福(蝠)合起来就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时,我们衷心祝愿各位把下面的五福搬回家!

五福是什么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注:《书经》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终命(《书经洪范》)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五福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一分开可就不美妙了。比方说,有的人虽然长寿而没有福气,有的人长命百岁而贫贱度日,有的人富贵而短命,有的人富贵而健康情况不佳,有的人为贫贱而烦恼,有的人虽然富贵但十分操心,有的人满足于过贫贱悠闲的生活,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长命而最后却遭横祸不得好死……。人生境遇多得不胜枚举。这些只是,单就五福的变化来说,只有五福全部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其余的各种情况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

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着生性仁善、宽厚宁静的德,这是最好的福相。因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敦厚纯洁的“好德”,随时布施行善,广积阴德,才可以培植其它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一、五福的含义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五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据《书经洪范》记载的五福是:第一福‘长寿’,第二福‘富贵’,第三福‘康宁’,第四福‘好德’,第五福‘善终’。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二、世间难有十全十美的福

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一分开可就不妙了。比方说,有的人虽然长寿而没有福气,有的人富贵而健康情况不佳,有的人为贫贱而烦恼,有的人身虽富贵但十分操心,有的人满足、于清贫悠闲的生活,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长命而最后却遭遇横祸不得好死。人生境遇多得不胜枚举,五福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其余的各种情况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

为什么福有残缺的现象?

今生的境遇不好,都是由于我们的过去(包括前世)所造的恶行(恶业)的结果。譬如说,过去或前生爱虐待动物的人,今世就多病;过去杀害动物的人,今世就会得短命的苦果;过去或前生吝啬的人,今生就会贫穷;过去或前生傲慢的人,今世就卑贱;过去或前生激动好怒的人,今世就丑陋;过去或前生以残忍的方式杀害人类或其他动物,今生就会不得好死。

长寿而贫贱的人是因为他过去慈爱动物,而却吝于施舍;富贵而短命的人是因为爱施舍财物,而却杀害动物;丑陋而富贵的人是因他过去慷慨大方,可是却容易发脾气;容貌端庄而地位卑微的人是因为前世有容忍心、持守戒律,而轻视他人所导致的结果。总括一句话,五福有缺陷,主要是由于行善和积德不完全。

五福是果报,人的果报取决于四重法律:天律--大自然的规则;德律--人类道德法庭的审判;法律--做人不能违犯的强制性要求;阴律--如影随形的阎王爷的判决。

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着生性善,宽厚宁静的德,这是最好的‘福相’,因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敦厚纯洁的‘好德’,随时布施行善,广积阴德,才可培植其他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五福当中,一般人最看重的福是寿命,没有寿命,其他福都不存在了。以下单说第一福--“寿”

三、寿命之谜

自古以来,寿命就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问题。除非在心智上下过功夫的修行人,否则谁都不知道死神什么时候会跟我们碰面,也许二十年后或者明年,也许是今天或者下一分钟,随时可能有车祸、地震、心脏等意外灾害,真是太可怖了。因为我们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死期,所以把‘朝不保夕’这句成语用在我们身上,直是显得格外贴切。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告诫弟子‘从命只在呼吸间’,意思是说,一气不来,便属隔世。要趁活着的时候,努力学习,积极行善,用功修行,免得临命终至,急得像一只落汤的螃蟹。察觉‘人命无常’的事实,对我们有很大的益处,因为体会到生命无常的人,便不会再放荡和贪逸了。对于生命无常的觉醒是智慧的开端。

世间的成就不一定和生死有关

财富、学识、地位、美貌和生死是多半不相干的。纵使富贵如王侯,世俗的学识渊博如大海,地位高如公卿,容貌美若西施,大难来时,仍不免手忙脚乱,一命呜呼。假如佳人才子就可以长寿,那么就不会有‘自古红颜多薄命’的说法了。所以不可因美丽的容貌而生骄傲。

不可以为我们年纪轻而就认为阎罗王还在睡觉,不会这样快找上门来。须知:棺材里所装的死人不一定是年老的。在人生旅途上,走不到终点而躺下来的大有人在。因此,古人警惕我们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人的死期很难预料,有的胎死腹中,在还没有出生以前就死了,有的婴儿一出生因染上黄胆病或血友病就长辞世间了;有的小孩活到三、四岁就被车压死;有的长大成人,在青壮年时,因遭意外而伤亡了。

人不可以恃着聪明才智而轻慢他人,因为聪明而夭折的人也很多,例如:我念小学时,隔壁有位姓欧阳的班长,功课样样第一,可是在小学五年级时就生了肺炎而离开人间。小学六年级又有一位姓柳的高材生,因脖子长瘤死了。

有了财富和地位也不能够傲慢。你看,中国从秦汉到清朝,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才三十多岁,美国总统甘乃迪有地位、有才干又有魄力,可是没有人会想到他会那么早就死了。以歌唱起家的猫王普里斯莱拥有私人喷射客机、剧院、保镖,可是死得却很突然。

信了宗教也不一定能够长命百岁。例如,屏东有一位信基督教很虔诚的青年人,刚大学毕业不久,因为飞机失事而‘蒙主恩召’。当我读研究生时,有一位念企业管理系的学弟,名字叫涂有生,信了佛教,而且也当佛学社的社长。很不幸的是,他去珊瑚潭郊游,涉水过河时,滑倒溺死,这不是佛法不灵,而是自己功夫不到家,学佛不得力,才无法转变定业。

引用这些真实的故事,其目的在说明,世俗的学问和技能只能解决生活上的小难题,不能解决生死的大问题。各种宗教都致力寻求生死大事的解答,而惟一能彻底解决生死的只有佛教。信基督教,天主教、摩门教,虽然可以升天堂,但却不能脱离六道轮回。佛教的教法和义理虽然尽善尽美,但并不是相信了就可以了事,还要不断地理解和实行,才能够实证永恒的真理,确实解决生死的问题。我们千万不要认为信了佛教,阎王爷就不会这么快找上门来,因而也就漫不经心了。我们应该知道‘定业难转’这个事实。除非在佛法上修炼到有真功夫,能生死自在,对于生死问题确实十分有把握以外,否则还要拼命努力用功,丝毫懈怠不得。

四、长寿的因和缘

今生寿命的长短基本上是由前生的修行决定的,是个常数,故高明的算命先生往往能算出一个人的寿命,但常数不是定数,今生的行为可改变寿命,行善增寿,作恶减寿。

长寿的因--仁爱慈悲,忠孝,感恩,戒杀放生,止恶修善

长寿的缘--心平气和,不动怒,生活有规律,调节饮食(不暴饮暴食),足够的营养,不过度劳累等。

(一)仁慈与寿命

寿命的长短跟财富、地位、常识、美丑等无关。可是跟‘慈悲心’却大有关系,俗话说,‘仁者寿’。这话一点也不错。宅心仁厚,宽于待人一定有好报。没有任何一个生命能靠自己的力量存在于世间,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靠其他众多因素的支持存在的,如同球上的每一个点,无一不是由其他点共同支撑才得以存在。即便一个一贫如洗的流浪汉,依然还获得阳光、空气、水、大地的供养,行走的路是他人修出来的,栖身的山洞、桥底、屋角也是自然与社会的供养,最简陋的食物与遮身之物也不是自己就能生出来,没有自然与社会大众,我们身上一个细胞都无法存在。他人供养自己,自己也必须供养他人,这是天律,即法尔如是的自然定律。天律不允许自私,人可以取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供养,但没有自私的理由。仁者合于天律自能加福增寿,自私者违背天律,减福削寿。

(二)忠孝与寿命

忠、孝就是保护生命之根和保障生命通道的顺畅。我们的生命由物质与精神两部分构成,物质来源于天地,精神来源于神明,天地神明具体就落实在我们每一个人出生、生长、生活的地方,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做损害地球、损害全人类的事;而个人则不能做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家乡是我们生命能量的源地,祖先、父母则是生命能量传递的通道。故忠孝就是保护我们的命根与生命通道,忠孝不足,则生命的能量不足;完全不忠不孝就成为无根的枝条,只能靠枝条中剩余的能量活着。不孝是砍自己的命根,不忠是砍众人的命根,故不忠之罪远大于不孝之罪,这就是自古以来当忠孝不能两全时,人们大多选择尽忠的原因;而叛国、卖国者受到的惩罚往往也最严重,人不知不究时,护国神也会追究,卖国者鲜有善终。

(三)感恩与寿命

这世间,大约有四等人: 1.在无恩处,依然有恩。 2.在有恩处,有恩。 3.在无恩处,无恩。 4.在有恩处,依然无恩。

换句话说:

1.在不应该感恩的地方,都知道有应该感恩的地方,而感恩报恩。这种人在该死的地方都不会死,在不能活的地方,都会活。这种能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是第一等人,是修行人。他在大家都看不到神的地方,仍然可以看到神,在大家都不可能平安有福气的地方,仍然会很平安、很有福气。

2.在应该感恩的地方,知道应该感恩,这种人是凡夫俗子,但已经很少。是次等人。这种人在能活的地方,才活,在不会死的地方,才不会死。

3.在不应该感恩的地方,没有感度,而不知道感恩。这种人在不该活的地方,一定不会活,在该死的地方,一定死,不可能有神迹或奇迹。这是第三等人。

4.在应该感恩的地方,都不知道应该感恩,这种人是下下等,跟禽兽畜牲一样,比一只狗还不如。这种人在该活的地方,都不会活,在不该死的地方,也会死。

(四)戒杀放生与寿命

戒杀放生增加寿命,反之减损寿命,这是行为反作用力原理决定的。

杀生的定义:

1、杀人性命:杀死有性命的东西,使活生生的动植物,丧失宝贵的生命。

2、夺人生机:剥夺别人赖以维生的机会或工作。

3、断人生路:使人或动物无路可走,而陷入死亡,如塞蚂蚁穴等。或买卖杀价,使人血本无归,无法养家活口。

4、逼人走上绝路:或言语,或肢体行为,使人受刺激或严重伤害,而活不下去。

5、抢人生意;买卖时,不择手段,或争或抢,使别人之生意,落入自己手里。

6、窃占救济金:服务公职,窃占救济苦难之公款,使等待救济的人,失去救济。

(五)止恶行善与寿命

善生阳,恶生阴,阳气多自然寿命长。

千万记住:福不用光,人必不会早死。

福禄寿和儿女,全是农产品,要自己流血、流泪、流汗去辛勤耕耘自己的心田,努力灌溉、施肥、驱虫、除草,才能栽培种植出来。

千万不可做损福折寿的事。

不可当绝人,不可做绝情绝义的事,以免自己被逼上绝路。

每个人都不免有犯错的时候,但千万不可让自己一时的迷糊,永远成为自己一生无法摆脱的沉重包袱和负担。当一切都变成新的,我们就重生了,就复活了。

每个人都难免会有求人宽恕的时候,成全别人,又何尝不也成全了自己,因为神总是按我们如何原谅别人,来决定如何原谅我们。

你让对方长命百岁,自己也必长命百岁,想长寿,便不可做短命的事。

五福_五福 -清朝将领


五福

五福,富察氏,满洲镶白旗人。自世袭佐领累迁四川维州协副将,乾隆三十五年,小金川土司泽旺与鄂克什土司色达克拉构兵,五福请于总督阿尔泰,檄泽旺责使服罪。泽旺子僧格桑尤桀骜,渐侵明正土司,乃令五福将五百人屯梭磨界朴头,擢松潘镇总

兵,如美诺护粮道。小金川平,偕松茂道查礼按行边徼屯练,及新附汗牛十四寨。

时僧格桑窜大金川,大金川土司索诺木与同为乱。上虑两酋逃往鄂罗克,命五福驻丹坝。丹坝,往鄂罗克道所必经也。贼袭攻底木达及大板昭。师自登春入,五福自后路会攻。寻请以副将西德布率兵还丹坝,而躬巡梭磨,土妇卓尔玛初附,加以驾驭。上命五福事毕仍还屯丹坝。五福旋自丹坝进攻穆尔津山,再战陟其冈,毁贼碉,败援贼。师进攻,五福以三百六十人为应,令官兵作攻扑状缀贼,土兵伏作固顶水卡旁。贼至,伏发,殪其头人,遂进攻山半贼碉,五福督兵斫碉门杀贼。将军阿桂等师克格鲁克古丫口,将达丹坝,五福隔山见师至,即督兵攻普笼、玛让诸碉,同时尽毁,于作固顶以下傍水设营卡。师进攻勒乌围,五福自陡乌当噶夹攻,毙贼甚众,进攻荣噶尔博,毁贼碉一。

师屯巴克图仰木山巅,五福克萨木卡尔山下诸碉卡,与大军会。自达乌达围进攻,五福同总兵常禄保等为应。既克黄草坪,贼自山后出,五福夹击败之。师自奔布鲁木进攻,为三队,五福与副都统乌什哈达率第三队,围贼碉。贼越碉窜,与第一、二队合,至西里正寨,贼溃遁。分攻瓦尔占、舍勒固租鲁,夜移炮轰毁之。进攻萨尔歪贼寨,复为三队,五福与都统海兰察自中路进,贼弃寨窜;复绕出寨后,歼贼甚众,贼寨皆下。金川平,图形紫光阁,列后五十功臣。师既还,以两金川地势寥阔,命五福将三千人屯美诺。寻擢广西提督。卒。

五福_五福 -武林组织

武林联盟组织:五福联盟,出自古龙武侠小说《大旗英雄传》,是由寒枫堡、落日牧场、天武镖局、盛家庄、霹雳堂五个门派组成的一个区域武林联盟。

五福_五福 -五福与五色五行

“五福临门”最早出自《书经・洪范》。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后来由于避讳等原 因,“五福”也有了变化,


五福与五色

如东汉桓谭在《新论・辨惑第十三》中就把“考终命”更改为“子孙众多”,因此,后来的“五福”也就变成了“ 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了。到了现代王延青CHINA认为“善终”改为“人和”科学,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社会和谐,兼容并蓄,传承国学,与时俱进。

格物致知,“寿”白、西金义、第一福是“长寿”,命运长久而且福寿绵长。

治国,“福”红、南火礼、第二福是“富贵”,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五福 五福-中国传统习俗,五福-意思

修身齐家,“禄”青、东木仁、第三福是“康宁”,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诚意正心,“财”黑、北水智、第四福是“好德”,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平天下,“喜”黄、中土信、第五福是“人和”,善始善终而且继往开来。

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孙星衍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于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


五行养生

西,五行之(金),白色食物,秋季养肺,白

东,五行之(木),绿色食物,春养肝,青、苍

北,五行之(水),黑色食物,冬养肾,黑

南,五行之(火),红色食物,夏养心,红、赤

中,五行之(土),黄色食物,四季养脾,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70103/73792.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婚礼习俗 中国婚礼文化

中国婚礼习俗 中国婚礼文化 中国婚礼的习俗有哪些?婚礼中国!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传统中式婚服(明制)妻结合的礼仪称为“

黄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的人文初祖为"黄帝",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为"黄土高原",中华民族的摇篮为"黄河",炎黄子孙的肤色为"黄皮肤",黄颜色自古以来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约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中国崇尚单色。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出于对"周礼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集图文音 中国传统汉服图文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集转自正见吧 作者:茹之山 神世间万物都有神灵掌管,每座山当然也有“山神”掌管。梁孝元帝萧绎所著的《金楼子》一书就有一段关于“山神”的传说。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北征孤竹国,军队还没有走到卑耳溪这个地方,齐

探寻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更是我们的祖先在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创造的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比如:合家团圆的中秋节,赛龙舟吃粽子的端午节,红红火火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浪漫的七夕节......这些节日蕴含我们中华民族很多优良的传统

声明:《五福 五福-中国传统习俗,五福-意思》为网友茉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