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 传承[文学作品] 传承[文学作品]-作品内容

《传承》由孔令绍撰写,2010年11月29日于《光明日报》发表。由于文中涉及了九代人与孔庙相关的故事,故文章发表时编辑将此文改为《代代相传的故事》。作者本意是想通过人脉传承这一外壳,去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这一深刻内涵。这一奇妙构思和新颖创意《光明日报》编辑部倍加赞赏,并予以发表。文章写孔庙从“金声玉振”坊到“大哉孔子”碑,勾勒出一幅孔子思想的绚丽画卷,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充满生机,从而找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归宿。

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 传承[文学作品] 传承[文学作品]-作品内容

传承_创作背景


作者本意是想通过人脉传承这一外壳,去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这一深刻内涵。这一奇妙构思和新颖创意《光明日报》编辑部倍加赞赏,并予以发表。文章写孔庙从“金声玉振”坊到“大哉孔子”碑,勾勒出一幅孔子思想的绚丽画卷,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充满生机,从而找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归宿。

传承_作者简介


孔令绍,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共曲阜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长期从事理论宣传与研究,尤擅演讲,具有较大影响。曾在《光明日报》发表《曲阜赋》等。

传承_传承[文学作品] -作品内容



孙子是在学习《论语》的快乐中成长的。每当看见他那天真和执着的表情,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星期天一大早,他跑进我的房间,忽闪着大眼睛说:

“爷爷,您说过好几次了,要带我去孔庙玩儿,咱们今天去吧。”眼里闪烁着期盼之光。我一把抱起他,说:

“哦,爷爷今天就带你拜拜咱老祖宗去。”

曲阜城不大,我们祖孙俩一会儿就来到了明故城边。神道笔直而宽畅,两侧古柏参天,蓊蓊郁郁,晨霭中呈露出城门高大的轮廓。

孙子一路在前跑着,看着他的稚气与可爱,我不禁想起小时候与我的爷爷一起来祭拜孔庙的事。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该上学了。一天早上,爷爷对我说:

“你要上学了,咱们先去祭拜孔庙。”

那个初夏的早晨还带着一丝凉意。那时,我们家在离城十几里以外的农村。也像今天一样,我在前边跑,爷爷跟在后头,一前一后,来到了神道。

那时,神道还不是石板路,周围杂草丛生,却显得生机盎然。古城墙高耸挺拔,像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苍老而威严。我指着城门上的四个字问:

“爷爷,那上面写的是什么?”

“万仞宫墙。”随后,爷爷又说:

“这四个字,可是乾隆皇帝的御笔。一仞等于八尺,说明孔夫子的思想深着呢。”

爷爷小时候上过私塾,在村里算个文化人。爷爷的爷爷是御批的七品执事官,曾司孔庙祭祀,因而爷爷可没少跟着逛孔庙。我小时候,凡不懂的事都问爷爷。爷爷的回答,我并不能全都明白。带着那些疑问,我思索着,走过了半个世纪。

走近第一道牌坊,爷爷告诉我,“金声玉振”是指乐曲。孔子的思想就是一首乐曲。接着,他解释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按咱老百姓的理解,“仁”的本意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一个人做事,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但两个人以上,就得协调好关系。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都能以仁相待,这不就是“和”吗?“和”就是“包容”。从爷爷这个传授出发,我后来一直认为,孔子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一则教给咱怎么做人,再则教咱怎么把人做得更好。他创立儒家学说,世上从此有了做人的原则;他呼唤人性升华,让人在关爱自己的同时,还要关爱他人。

站在“金声玉振”坊前,一眼望去:棂星门――太和元气坊――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大成门,直至大成殿,气势恢弘,深不可测,那种通透感让人惬意。爷爷自语道,物为人为者,人如其物也。

我们一路走着,爷爷还一边指指点点,那是侧坊,那是腰门……我心里赞叹着孔庙的雄伟和壮观。

“中,中庸之道也。是说做事既不能过头,也不能不到位,这是孔子的处事之道。”爷爷指着大中门说,过去,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可是那三个都没延续下来,唯有咱中国维系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就是因为中国接受了孔子思想。这个“中庸之道”啊,它像黄河、像长江,滋润着咱中国人的心,化解了人们多少怨气和矛盾,减少了多少麻烦和灾难?

进了大成门,来到杏坛前。这里,绿树掩映,杏花簇拥,传说是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一棵高大苍劲的桧柏吸引了我,旁边的石碑上写着“先师手植桧”。再往四周一看,一棵棵桧柏枝繁叶茂,我一直以为,这些桧柏就是“先师手植桧”繁衍的后代。

大成殿前,人们比肩接踵。这时,我心里犯着嘀咕,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来拜孔子?

多少年后,对当年的许多疑问,终于渐渐明白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中华文明先于佛教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跃入世界文明,它又以东方文明的包容和大度,与西方文明一起,创造出人类文明的一个又一个辉煌,孔子也由此被评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今天,人类已进入新的世纪。这个似乎已经现代化了的时代,它展现给人们的图景五彩斑斓,也把种种困惑和危机推到人类面前。

早在1988年,七十五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在巴黎发出联合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中国政府顺应历史潮流,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这与孔子的“和文化”有着直接的文脉传承。

我想,这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以及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祭拜孔子、尊崇孔子的原因吧!

从跟着爷爷第一次来孔庙至今,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五十年来,孔庙历经风雨。十年“文革”时,无数红卫兵冲进孔庙,造成巨大的破坏性损失。两千多年来,不知发生过多少天灾和人祸。然而,摧毁的只是孔庙的建筑和文物;风雨过后,又都得以重建和恢复,传统文化并没有被泯灭。只要文化支柱还在,我们的民族就会重新繁荣。

孙子高兴地玩儿着闹着,我们来到了诗礼堂。我告诉他,这里是孔子教给子孙习诗学礼的地方。礼,就是规矩,就是法则,只有人们都中规中矩,社会才能有秩序。孙子睁大眼看着,一如当年的我。

孙子拉着我的手寸步不离,就像当初我拉着爷爷的手一样。圣迹殿里,他饶有兴致地听着孔子一个又一个有趣儿的故事。突然,他指着一通石碑问:

“爷爷,那是什么?”

“那是米芾碑”,我随即念了起来:

“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以后亦无孔子……”孙子不解地问:

“爷爷,不对不对,怎么没有孔子,孔子不就在上面吗?”

从“金声玉振”,到“大哉孔子”――孔庙自始至终,构成了一幅孔子思想的绚丽画卷。

孙子依偎着我,说:“将来,我有了孙子,也带他来看孔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70103/74091.html

更多阅读

三国历史文化为什么代代传承文/郭清华 啪啪三国传承

内容提要: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更迭,英雄辈出。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是时间短暂,但又是影响力最大而颇为辉煌的时代。在陈寿的《三国志》和罗贯中《三国演义》中,集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政权衰败,到晋武帝司马炎立国一百年的

沈从文作品集 新与旧 新与旧 沈从文

薄寒作者:沈从文她是本市第×中学的史地教员。得到一个信,她就哭了。几天来她非常想哭。每月同样的,一到了初十,人便不大高兴,既从不与人发生争执,生活仍然是习惯上的几种:到第三教室去上国语,到西城去赴会,到师大去看老同学……一切照常,却特

阅读中的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 文章体裁与文学体裁

体裁分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文章的体裁,一般人把它分做记叙文、论说文、抒情文、应用文四类。现在分别说明如下:(一)记叙文:记叙文是记事文和叙事文的合称

声明:《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 传承[文学作品] 传承[文学作品]-作品内容》为网友萌男神会发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