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柜药品名称排序 香附 香附-药品名称,香附-中药属性

香附子,原名“莎草”,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唐本草》始称香附子。《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芳草类,名“莎草香附子",并云:“莎叶如老韭叶而硬,光泽有剑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茎三棱中空,茎端复出数叶,开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细子,其根有须,须下结子一、二枚,转相延生,子上有细黑毛,大者如羊枣而两头尖,采得燎去毛,暴干货之”。

香附_香附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香附

【拉丁名称】RHIZOMA CYPERI

【汉语拼音】Xiang Fu

【中英别名】香附子

香附_香附 -中药属性

入药部位

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

性味归经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用法用量

煎服,6~9g。醋炙止痛力增强。

禁/宜人群

中药柜药品名称排序 香附 香附-药品名称,香附-中药属性

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碾成碎粒,簸去细毛及细末。制香附:将碾碎之香附放入缸内,用黄酒及米醋拌匀。再用砂糖,加水适量炒烊,然后将香附倒入锅内,与砂糖水充分混合,炒干。

地理分布

生于荒地、路边、沟边或田间向阳处。

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其中山东产者称东香附,浙江产者称南香附,品质较好。

所属类别

中药>>中药材>>理气药

古籍出处

《纲目》。

基原

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

采集

春、夏、秋三季均可采,一般在秋季挖取根茎,用火燎去须根及鳞叶,入沸水中片刻,或放蒸笼中蒸透取出晒干。再放入竹笼中来回撞擦;用竹筛去净灰屑及须毛,即成光香附。亦有不经火燎,即将根茎装入麻袋撞擦后晒干者。也有用石碾碾去毛皮,称为香附米。

性状

本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及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功效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③《医学启源》:”快气。”

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

⑤《汤液本草》:”治崩漏。”

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香附_香附 -产地

主产于浙江、福建、湖南。

香附_香附 -概述


香附

香附,原名“莎草”,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唐本草》始称香附子。《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芳草类,名“莎草香附子",并云:“莎叶如老韭叶而硬,光泽有剑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茎三棱中空,茎端复出数叶,开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细子,其根有须,须下结子一、二枚,转相延生,子上有细黑毛,大者如羊枣而两头尖,采得燎去毛,暴干货之”。《植物名实图考》有香附的播图。现今所用香附及其加工习惯与历代本草所载相符。

香附,多年生草本,高15-95cm。茎直立,三棱形;根状茎匍匐延长,部分膨大呈纹外向型形,有时数个相连。叶丛生于茎基部,叶鞘闭合包于茎上;叶片线形,长20-60cm,芝2-5mm,先端尖,全缘,具平行脉,主脉于背面隆起。花序复穗状,3-6个在茎顶排成伞状,每个花序具3-10个小穗,线形,长1-3cm,宽约1.5mm;颖2列,紧密排列,卵形至长圆形,长约3mm,膜质两侧紫红色有数脉。基部有叶片状的总苞2-4片,与花序等长或过之;每颖着生1花,雄蕊3;柱头3,丝状。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三棱状。花期5-8月,果期7-11月。

香附_香附 -分布情况

产于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安徽、云南、贵州、四川、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生长于山坡荒地草丛中或水边潮湿处。广布于世界各地。其中山东产者称东香附,浙江产者称南香附,品质较好。

香附_香附 -药品简述

香附

药名:香附

汉语拼音:Xiān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70103/74628.html

更多阅读

猴头菌片 猴头菌片-药品名称,猴头菌片-功能主治

本品养胃和中。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的胃痛。猴菇片_猴头菌片 -药品名称猴头菌片品名:猴头菌片汉语拼音:Houtoujun Pian【成份】猴头菌丝体,辅料为淀粉、蔗糖、明胶、滑石粉、川蜡、硬脂酸镁。【性状】本品为铁锈红色糖衣片,除去糖

小金胶囊 小金胶囊-药品名称,小金胶囊-成份

小金胶囊,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用于阴疽初起,皮色不变,肿硬作痛,多发性脓肿,瘿瘤,瘰疬,乳岩,乳癖。【成分】麝香、木鳖子、制草乌、枫香脂、乳香、没药、五灵脂、当归、地龙、香墨。【性状】药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褐色粉末;气香,味微苦。【孕妇

前列平胶囊 前列平胶囊-药品名称,前列平胶囊-成份

前列平胶囊,清热利湿,化瘀止痛。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平胶囊_前列平胶囊 -药品名称前列平胶囊【通用名称】前列平胶囊【汉语拼音】Qian Lie Ping Jiao Nang前列平胶囊_前列平胶囊 -成份败酱草、丹参、赤芍、

声明:《中药柜药品名称排序 香附 香附-药品名称,香附-中药属性》为网友七年为一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