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寺方丈 静安寺[上海] 静安寺[上海]-寺庙介绍,静安寺[上海]-现任方丈

静安寺是上海市的著名古刹之一,相传始建于三国孙吴赤乌年间,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1686号),至今已近780年,早于上海建城。清末,寺成现今规模。民国34年(1945年),书法家邓散木题额“静安古寺”,沿用迄今。近百年来,静安寺周围被逐渐演变成了商业闹市,寺门多被蚕食或被迫出售,寺院规模日小,甚至山门被商店遮蔽。一九四五年,只好另建新山门。寺院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楼、念佛堂等。

静安寺_静安寺[上海] -寺庙介绍


静安寺

静安寺位于静安区南京西路。原名重元寺、重云寺。静安寺是上海著名真言宗古刹。静安区由静安寺而闻名。是这闹市中难得的清修之地。

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雄伟壮观。寺内还藏有八大山人名画、文征明真迹《琵琶行》行草长卷。

静安寺方丈 静安寺[上海] 静安寺[上海]-寺庙介绍,静安寺[上海]-现任方丈

清同治元年(1862年),租界筑跑马道至静安寺,形成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其后百余年间,因地利之便,以静安寺为中心构成的交通网络成为沪西城市化进程的起点。

静安寺旧有“静安八景”之说。元明以来为沪上游览胜地;近代因中西结合的营业性园林著称;今以现代化旅游设施称雄;可谓古与今的连接点,中西文化的汇合处。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静安区历史发展的源头。光绪二十七年和民国34年(1945年)设置的警区和行政区,均以静安寺命名。

静安寺_静安寺[上海] -现任方丈

慧明法师,1968年7月生人,汉族,祖籍江苏,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静安寺住持、上海佛学院院长。
慧明法师1983年6月在上海玉佛寺出家,1983年9月~1987年7月就读于上海佛学院正、预科班,1987年9月~1989年9月就读于上海佛学院研究班(1988年应请为玉佛寺知客,同时担任上海佛学院监学)。1989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9月~2003年10月担任上海佛学院副教务长。1995年10月,任静安寺监院并主持静安寺工作。1998年5月起任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2000年12月,任静安寺住持,2001年5月20日举行方丈升座仪式。2003年11月任上海佛学院院长。2010年1月任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2003年起,在复旦大学攻读历史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2009年1月7日获得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2009年6月26日,获得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证书。
2008年1月起,担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静安寺_静安寺[上海] -历史沿革


静安寺

静安寺相传始建于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初名沪读重玄寺,寺址位于吴淞江边,唐代该寺更名为永泰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始名静安寺。宋嘉定九年(1216年),因寺址靠近江岸,寺基有倾圯危险,寺僧仲依将寺院迁至芦浦沸井浜畔,即今寺址。

元、明两代,静安寺屡经兴废。迨至清乾隆六年(1741年),礼部侍郎麦焕出资重修大殿。乾隆四十三年,又有歙人孙思望倡议捐资重修殿堂。同年巡道盛保修治寺前涌泉等名胜,并于寺东隅建报恩院供僧居,捐田24亩供香火。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静安寺遭兵燹,至同治年间(1862~1874年),仅存1座大殿。光绪初年,大殿塌记。光绪三年(1877年)住持僧鹤峰募捐重建山门和佛殿,因捐资不继,被迫停工,致使佛像戴笠披蓑,受雨淋日炙数年。后由李朝觐、唐景星等人合力劝募,并得邑绅姚曦、浙商胡雪岩等捐助,于光绪六年三月开工续建,次年四月初八日落成。僧鹤峰等勒碑记其事。

此后静安寺多次修葺。光绪二十年,住持正生在大雄宝殿左右增建两庑房屋,再次修葺全寺,静安寺渐成现今之规模。光绪二十五年,公共租界向西扩张至静安寺,租界当局迫令静安寺迁移历代祖师坟墓,并因筑路而拆除寺内大雄宝殿西侧房屋。

民国年间,静安寺又几度兴修。民国10年(1921年),沪西一带日益繁荣,静安寺香火旺盛,寺宇不敷应用,僧常贵及绅董姚文栋等,将寺产积余资金,在大雄宝殿以东空地上建l座三圣殿,扩充寺基至5亩。民国34年,回静安寺两边商店林立,山门被遮蔽,住持德悟和监院密迦在原山门东首另建新山门,并由邓散木题额:静安古寺。次年,在新山门前建成1座印度阿育王式石幢,称“梵幢”,以为佛寺标志,并疏浚涌泉,整修全寺殿宇,使之面貌一新。

上海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将静安寺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51、1954年2次拨款共2万多元对静安古寺进行修复。1953年4月,住持持松法师在寺内复兴自唐代以来失传已久的全国唯一的真言宗(密宗)坛场,是年5月20日(农历四月初八日)举行开光仪式。嗣后每逢春秋两季举行修法大会,传授密法,逢农历正月初一及四月初八日(佛诞日)对外开放,游人前往瞻仰、礼佛者众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静安古寺遭受严重冲击,住持持松法师遭到迫害,所有佛像、法器悉被捣毁,僧众被迫还俗,寺舍被占用。1972年,大雄宝殿失火焚毁,古刹废圮。

1983年,国务院确定静安古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庙之一。1984年,成立静安古寺修复委员会,由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贾劲松居士主持按历史原貌修复。是年,市人民政府又拨专款30万元。至1990年,静安古寺修复工程基本完成。1998年,为配合轨道交通2号线静安寺站的建造,静安寺又一次进行了改造。

静安寺_静安寺[上海] -主要景点


静安寺

元人有所谓“静安八景”,即赤乌碑、陈朝桧、讲经台、虾子潭、涌泉、绿云洞、沪读垒及芦子渡,历代题咏甚名,今均湮没。涌泉即沸井,俗称海眼,泉旁筑石栏,四周有铁栅,旁竖阿育王式石柱“梵幢”,题曰“天下第六泉”。寺内尚有“云汉昭回之间”石刻,是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光宗赵谆当太子时为学士钱良臣之藏书阁所题,阁毁后移于寺内。近年经过大修,重现古寺风貌。

静安寺庙会起源于一年一度的浴佛节。清光绪七年(1881年)重开,终于1963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商贾云集,游人如织。数十年来,庙会逐渐形成规模宏大的庙市,堪称静安区商业的渊源。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寺院相继出租土地营造商业用房和里弄住宅,变幽静乡郊为商街闹市,十里洋场西端市口日趋繁荣。至20世纪30年代,静安寺商市已初具规模,今发展为上海重要商业中心之一。

赤乌碑,在静安寺,乃孙吴赤乌中创寺碑刻。宋祥符中迁寺而碑没于江。元钱岳诗:悲凉断刻三江底。想象雄文六代前。

陈朝桧,在静安寺。相传陈朝植双桧于殿庭之左右。宋政和间,媚臣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70103/74776.html

更多阅读

上海静安公园 上海静安公园入口

静安公园中国上海 静安区南京路 200000 ?业主请注册021-62483238游客照片举报上海排名第124 (共 503 家景点)  22条点评类型: 公园, 山谷旅行者描述:静安公园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静安公园拥有占

老上海影集——静安寺 组图 老上海的那些电影院

上海英租界的第一条西部边界是1843年的“界路”(河南路);到了1848年,西界延伸至“泥城浜”(西藏路);1862年,西部的边界已有一条田间小道,通往静安古寺,侨民则喜欢骑马或骑自行车沿小道到西郊踏青。1863年,太平军从西面攻占了昆山、青浦,直逼上海

上海静安大火追责情况 免于刑事处罚

转播到腾讯微博转播到腾讯微博上海公布“11?15”特大火灾处理决定54名事故责任人受处理本报上海6月9日电(记者吕网大、谢卫群)国务院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经调查取证,查清了事故原因、性质和责任

声明:《静安寺方丈 静安寺[上海] 静安寺[上海]-寺庙介绍,静安寺[上海]-现任方丈》为网友肆哖後娶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