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介绍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基本介绍,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内容简介:26个留守儿童的日记;震撼人心的生活图景;孩子们的画;留守儿童心愿;孩子们写给爸爸妈妈的信爸爸妈妈,我们在家。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孩子们大多送走了自己去远方打工的父母,独自或者是在爷爷奶奶叔伯亲戚的扶持下照顾家中的田地,牲畜。2009年秋天,贵州大旱,饮水都成问题,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他们坦然接受,偶尔抱怨,但是依然热爱自己的生活。26个留守的孩子,平均年龄9岁,220篇日记,21幅象征梦想的画,21个发自心底的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这些站在穷山之顶,恶水之上的孩子们,用稚嫩甚至娇弱的身躯撑起了那一片土地,还有他们的孤独生长。又爱又累,他们依然微笑。又爱又痛,我们只能流泪?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_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基本介绍

作 者:杨元松

出 版 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

定 价:26元

上架建议:时政热点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_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编辑推荐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放学回家,没有妈妈做好的饭菜;周末,没有爸爸陪着踢球。

相反,他们要去割猪草、背水、洗衣服、做饭、照顾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

如若不坚强,软弱给谁看?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26个留守儿童的日记,一个群体的真实生活。 倪萍、崔永元、毕淑敏、邓飞倾情推荐

愿养尊处优的孩子因为这本书变成自立的强者!

愿深陷欲望的我们因为这本书找到最平凡的幸福。

读到目录,你就会沉默……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_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内容简介

爸爸妈妈,我们在家。

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孩子们大多送走了自己去远方打工的父母,独自或者是在爷爷奶奶叔伯亲戚的扶持下照顾家中的田地,牲畜。

2009年秋天,贵州大旱,饮水都成问题,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他们坦然接受,偶尔抱怨,但是依然热爱自己的生活。

26个留守的孩子,平均年龄9岁,220篇日记,21幅象征梦想的画,21个发自心底的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

这些站在穷山之顶,恶水之上的孩子们,用稚嫩甚至娇弱的身躯撑起了那一片土地,还有他们的孤独生长。

又爱又累,他们依然微笑。

又爱又痛,我们只能流泪?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_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作者简介

杨元松

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语文教师,27个留守儿童的班主任。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他要求孩子们每天写日记。本来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教学活动,但,在那一篇篇日记中,他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和烦恼,坚强和困惑,乐观和坦然,并深受感动。但他无能为力,于是决心把这些的故事,告诉那些不知道的人们。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_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文摘

在物质贫乏中成长起来的00后――不要再吃了,再吃的话明天就不够了

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晴

我们想吃点东西都很难。

就拿包子来说吧,在我们这里没有谁会经常担包子来卖,就谈不上吃包子了。只在一些情况下,母亲偶尔会带我们到场坝上去,才有机会吃到,但是马上就得回家。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卖包子的人也偶尔会到学校门前来卖包子,要身上有钱才能买到,但有时母亲一分钱也不给,一个也吃不到。看见卖包子的人来了,就只有看的份。想啊!想啊!想啊!想得口水直流三千尺,想吃个包子竟难于上九天!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晴

昨天爸爸回来了。他没有给我们买什么东西,他这次主要是为了带一些钱回来还债。但是我们还是特别高兴,因为从此以后什么事情都有爸爸在,我们不用担心了。

可是让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是,今天一早起床,爸爸就说他又要出门打工了!他对我们说:“今天下午四点钟,我就要走了,你们在家要听奶奶的安排,下雨时,要记得把包谷种下去。”

我没有说什么,就默默的煮饭和做菜,吃完饭我就去洗衣服,我也没有心情去上学。我真是想哭,爸爸好不容易才到家,可是才这么一个晚上,他又要走了,我在家又要读书又要带弟弟,又要干地里的活,天那么干,还要背水,我怎么办嘛!光说是下雨了要种包谷,可是我还要上学呢,说来轻巧,做起来就难!难道还要让我再请几天的假吗!我多么希望爸爸可以留下来,可是我能有什么理由呢!

到了下午,爸爸又说他今天去不成了,他说还有两家人的钱还没有送去,今天晚上还得跑路。不过他说明天非走不可。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晴

下午放学刚刚到家门口,爸爸恰好把门锁上出门。我还不熟悉那锁,开了半天也没打开,越是开不了,心里就越难过,越是难过就想发火,可是火还没有发出来,我就哭了。爸爸望着我,起初他不说话,我也不说。后来他见我开不了门,就来帮我。他说:“我已经把菜买好了,想吃什么,自己动手做就行了。”我心里说:“有什么好吃的呢!不就是些菜和那点肉吗,有什么稀罕的!”

爸爸说完,就只管叫弟弟跟他一起去公路边等车,我把门锁上后也跟了去。到了公路上,想到只要客车一来爸爸就要离开我们,把好多事情扔给我们,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回来。想着想着我就忍不住又哭了。爸爸问我:“你为什么要哭?”我不说话。爸爸又说:“你要好好读书,一定要把初三读完再去打工。”我一直哭到爸爸上车。回到家里,我心里空空的,什么事情也不想做,连饭也不想吃。

因留守而缺失的爱,谁来补偿?――妈妈,你在哪里?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多云

今天放学回家,在屋后看到妈妈,她对我说,她帮我做饭,我的任务是打钱纸。

我进屋洗了脸,妈妈就把纸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她把纸比一比,对我说:“要这样对好了才裁开,再合起来打。”然后妈妈就去帮我做饭。我先想了半天,妈妈又说:“要细心思考才能做好一件事。”

我就用心的慢慢裁,裁出来的纸张有大的也有小的,大的打长钱,小的打一般的纸钱。我裁了半天,裁好我已经是满头大汗。

然后我就开始打了。我找不到木锤(槌)子,就找到小钉锤,我打一叠后知道小锤子不好打,有两次太玄了,差一点打着我的手。我就去找木棒,我很担心真打着自己的手。但我想到妈妈要去很远的地方打工,在她出去之前,她要给外公烧一点纸钱。想为妈妈做一点事,也就没什么怕的了。我边想边打。妈妈离开我最少要有三个月的时间,我就和外婆在家,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回来。

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 阴转小雨

奶奶爱劳动,即使在农闲时节,她也闲不下来,要么是打猪草,要么是割牛草,要么就是到山林里去找药材。今天天气变了,下了毛毛雨。奶奶还是要上山去找药材。妈妈说,路那么滑,干脆别去了。奶奶说不怕,她随便炒饭吃好就上山了。我们因为也要去大伯家帮忙,跟着出了门。

天黑了我们回来,奶奶不在家,我就问爷爷。爷爷说奶奶在山上摔伤了,头磕破了,牙齿摔松了两颗,出了很多血,正在卫生室包药。我听了心里又怕又难过,急忙打电话给姑妈。姑妈很快把奶奶送回来了,我们老远就去接。

到家以后,奶奶一点东西也没吃就睡觉了。晚上,听见奶奶痛苦的呻吟声,我的心里也难过极了。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晴

早上,爸爸打电话给妈妈,我偷听到了爸爸今天要回来,我就特别高兴。又听说只不过回来种两三天玉米就走,听了又有些难过,因为爸爸好久都没有回家,为什么总是回来不久就走呢?

妹妹突然跑来说:“姐姐你怎么啦?”我说:“没事。”我和妹妹就上学去了。

放学回到家,爸爸果然在家,妹妹就跑去问有没有买东西回来,爸爸就说在背箩里,自己找。爸爸的背箩里有好多的东西,有苹果、梨子、香蕉、糕点、面条、还有新裤子和鞋子呢!我们都很高兴,一直围着爸爸打闹。

稚嫩双肩能否扛起一整片土地?――我每天都放牛,有时放两次,一次是两三个小时

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 晴

早上,天刚刚亮,奶奶就叫我快点起床。我问奶奶:“这么早叫我起来干什么呀?”奶奶说叫我和他们一起去种包谷。我说我不想去。奶奶说:“不想去你就不要吃饭!”我说不吃饭我会饿死的,可我还不想被饿死呀!奶奶说不想死就快点去种包谷。我就懒洋洋地扛着锄头跟着奶奶去种包谷了。

我问奶奶,大伯怎么不来帮忙。奶奶说我大伯昨天帮忙种了一天,累了,今天可能不来了。

到了地里,我们都已经种完一块地的一半,大伯才来。我们又种了另一块地的一半,就回家了。我想,我下次再也不来了,这活太累人了!

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阵雨

我有时很快乐,有时很伤心。开心的一天就像没有白活,可是伤心的一天就像白活似的。

我每天都放牛,有时两次,有时放一次,一次是两三个小时。放牛也不太好玩,早上有很多蚊子,我身上有很多包就是蚊子咬的。下午也有蚊子,我回来就用爱心老师给的药。果然好得快,我身上的包不见了,身上很爽快,我每次放牛回来都用。后来我就不怕放牛了。

如若不坚强,软弱给谁看?――我会照顾好弟弟,妈妈不用担心

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晴

早上,我们吃了一点饭,就去背水。政府的人把水运到丫口,我们就到那儿背。我们每趟必须背满一壶――壶是装五十斤的。(若是因为)背得少了,等你来第二趟水就没有了。

第一次是一位堂哥哥用摩托车帮我们把水拉到分小路(公路与小路的岔路口)的地方,我们从那儿把水背到家。第二次是村委会的人帮忙把两壶水直接背到我们家里。我一定要记住这些好人的恩情,永远都不忘记他们!

下午,奶奶叫我和她一起去背柴。奶奶一直都住在叔叔家。叔叔和婶婶都出门好久了,全靠奶奶照顾堂妹堂弟。比较大的堂哥哥在上中学,每星期在家的时间还不满两天。奶奶老了,上山背柴太吃力了,我真担心她会不小心摔倒。堂妹明明知道奶奶在照顾她们,却连背柴这样的小事都不去帮忙,成天都只想在家里玩,都是十一岁的人了,还不懂一点事。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晴

我昨天就和奶奶讲好了,今天要去洗衣服。可奶奶却说不去了,堂妹也不去,我不知道为什么,就和弟弟去了,回来已经是下午。姨妈遇见我们,请我们去她家玩。反正没有很重要的事,我晒好衣服就去了。

姨妈家就在我家原来住的那个山沟里,离我家大约有两公里山路。我到她家的时候,姨妈正在开打米机打米。我想起来:我家的包谷(玉米,下同)面最多只够吃三天了,前天我就想打的,可我一个人不会打,也怕把机子打坏了。于是我就问姨妈,我背包谷来让她帮忙打行不行?姨妈说是可以。我心里也就不那么着急了。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晴

下午放学回到家,我背了四十多斤包谷去姨妈家打包谷面。因为家里已经没有包谷面也没有米可以做饭,我们很久没有吃过米饭了。

背着重东西,山路又不好走,到姨妈家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姨妈当时有点忙,我说:“如果你忙的话,那就晚点打吧,多晚都可以。”姨妈说:“晚上用电的人家多,电力不强,带不动机子,再说晚点打的话,你得明天才背回家,那就又得跑一趟,还是早点打的好。”姨妈帮我打好包谷面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不敢回家,因为我要走的那路上冷清清的,没有人家。还有人说那段路上经常有鬼打架,我很害怕,于是只好到杨敏家睡,到天亮再回家。也不知道弟弟他们在家怎么样了,可是我也没有办法。

2010年4月19日 星期日 多云

今天早的时候我在家抹包谷,之后我就去开机子打包谷面,我没有自己开机子打过包谷面,也不会打,放大了机子就卡住了。我试了很多次都不成功,我就不打了。然后我就一个人去找昨天奶奶带我们找的那种东西。

我起初想起了一个地方,那种东西很多,但是我很怕,因为我听说不久前有个小孩死在那个地方。但是仔细想想,我很需要钱买东西。我就去了。我很怕,而且我的脚又肿了,不过只肿了一点点,不是很严重。这一次找到了许多可以卖的东西,估计可以卖到一些钱吧,我想我们有钱买菜了!

读书和生存,哪个才是主角?――老师,我又要请假了……

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早上很早的时候我就起床了,为了做饭让弟弟吃了去上学。我要在家背水。因为今天政府的人又要运水到公路边发放,每户人家都得按时间去领,错过时间就没有了,我只好又不去上学了。

家中这两天实在没有水了,奶奶的身体又实在不好,这几天都生病,连走路都成问题,去打了针,又买了药来吃,可也不见好,也不可能等她去背水了。这老天真害人,要不是它一直干旱,我们有水,也就不用老是耽误学习了,我真的不想这样耽误啊!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一 晴

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地面湿了。我得把包谷种下去,要不然明年就没有吃的了,所以我和两个弟弟今天都没有去读书。这件事情好几天以前我就跟我们班主任老师讲过了,所以今天就没有跟他请假。

早上,我们随便做了一点饭吃,三个人扛着锄头、背上包谷种子往地里去了。奶奶平时住在我叔叔家,她们今天也要抓紧时间种包谷。我们到地里没有多久,奶奶也进地来了。我们先去老屋基那边种,很快就种完了三块比较大的地。我们种得太快了,所以到后来我的手就痛起来了。但是我们没有休息,而是去帮奶奶她们。奶奶她们种的地不大,只是几小块,所以我们很快就忙完了。看时间还早,我们每人就又找了一筐柴背回来。我们刚刚到家,读书的学生就回来了。

2010年4月21日星期二 晴

我知道明天又是赶场的时间了,这对我来说很重要。我跟奶奶商量说,我很需要去赶一趟场,因为家里早已经没有菜吃了――天那么干旱,什么都种不出来。再说,米也早就没有了,每一顿饭都是吃包谷面,都不想吃了。可是我如果去赶场,又要耽误学习,也怕老师埋怨。奶奶一时间也不晓得怎么办好,她想了一下说:“那你明天就和我一起去赶场吧。”奶奶是答应我了,可我心里还是很矛盾的,也不晓得到底顾哪边好。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早上妈妈去赶场,我叫妈妈给我买一个日记本,还让妈妈帮我买笔。妈妈就说:“你们吃完饭去取水,我去赶场帮你们买东西。”

于是,我就让弟弟去生火做饭,我帮妈妈抓鸡去卖,我费了好大的力才把鸡抓住。

妈妈走了一会儿,我们也吃完了饭,我就拿起装50斤的塑料水壶,弟弟拿了一个装30斤的,我们就出发了。

我一边走一边想,如果妈妈给我买新笔记本的话,我就好好设计我的日记本,在一页上画棋盘格子,那我就可以胜徐健友了。

我们好不容易才等到妈妈回来,我高高兴兴地跑去看妈妈买了哪些东西,看来看去竟然没有我的日记本,而买来的是《新华字典》,妈妈不识字。真是、真是、真是……

妈妈把我平时最喜欢的包子拿给我,我都没有心情吃!

十几岁的孩子,正在怎样思考?――爸爸妈妈太不爱我们了,我们才这么大,就要上山去干活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阴

今天早上,我起床时,大哥和二哥都已经不在家了。张庭和张俊还没有起床,我就去叫他们两个。

他们起来时,不见大哥和二哥,他们就问我,我说:“我也不知道,或许是去丫口吧。”

吃完了早饭,我就叫张庭拿昨天准备的椿芽去卖。

后来张庭回来了,他说:“今天我的运气太好了,刚刚到丫口就有车子(开车的人)要了!我问张庭卖了多少钱,张庭回答说,卖了十五元,有五元是那卖椿芽的人送的。那人说,是给他的爬树钱……

我为今天的”收入“高兴的同时,也有点过意不去。

在物质贫乏中成长起来的00后――不要再吃了,再吃的话明天就不够了

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晴

我们想吃点东西都很难。

就拿包子来说吧,在我们这里没有谁会经常担包子来卖,就谈不上吃包子了。只在一些情况下,母亲偶尔会带我们到场坝上去,才有机会吃到,但是马上就得回家。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卖包子的人也偶尔会到学校门前来卖包子,要身上有钱才能买到,但有时母亲一分钱也不给,一个也吃不到。看见卖包子的人来了,就只有看的份。想啊!想啊!想啊!想得口水直流三千尺,想吃个包子竟难于上九天!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晴

昨天爸爸回来了。他没有给我们买什么东西,他这次主要是为了带一些钱回来还债。但是我们还是特别高兴,因为从此以后什么事情都有爸爸在,我们不用担心了。

可是让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是,今天一早起床,爸爸就说他又要出门打工了!他对我们说:“今天下午四点钟,我就要走了,你们在家要听奶奶的安排,下雨时,要记得把包谷种下去。”

我没有说什么,就默默的煮饭和做菜,吃完饭我就去洗衣服,我也没有心情去上学。我真是想哭,爸爸好不容易才到家,可是才这么一个晚上,他又要走了,我在家又要读书又要带弟弟,又要干地里的活,天那么干,还要背水,我怎么办嘛!光说是下雨了要种包谷,可是我还要上学呢,说来轻巧,做起来就难!难道还要让我再请几天的假吗!我多么希望爸爸可以留下来,可是我能有什么理由呢!

到了下午,爸爸又说他今天去不成了,他说还有两家人的钱还没有送去,今天晚上还得跑路。不过他说明天非走不可。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晴

下午放学刚刚到家门口,爸爸恰好把门锁上出门。我还不熟悉那锁,开了半天也没打开,越是开不了,心里就越难过,越是难过就想发火,可是火还没有发出来,我就哭了。爸爸望着我,起初他不说话,我也不说。后来他见我开不了门,就来帮我。他说:“我已经把菜买好了,想吃什么,自己动手做就行了。”我心里说:“有什么好吃的呢!不就是些菜和那点肉吗,有什么稀罕的!”

爸爸说完,就只管叫弟弟跟他一起去公路边等车,我把门锁上后也跟了去。到了公路上,想到只要客车一来爸爸就要离开我们,把好多事情扔给我们,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回来。想着想着我就忍不住又哭了。爸爸问我:“你为什么要哭?”我不说话。爸爸又说:“你要好好读书,一定要把初三读完再去打工。”我一直哭到爸爸上车。回到家里,我心里空空的,什么事情也不想做,连饭也不想吃。

因留守而缺失的爱,谁来补偿?――妈妈,你在哪里?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多云

今天放学回家,在屋后看到妈妈,她对我说,她帮我做饭,我的任务是打钱纸。

我进屋洗了脸,妈妈就把纸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她把纸比一比,对我说:“要这样对好了才裁开,再合起来打。”然后妈妈就去帮我做饭。我先想了半天,妈妈又说:“要细心思考才能做好一件事。”

我就用心的慢慢裁,裁出来的纸张有大的也有小的,大的打长钱,小的打一般的纸钱。我裁了半天,裁好我已经是满头大汗。

然后我就开始打了。我找不到木锤(槌)子,就找到小钉锤,我打一叠后知道小锤子不好打,有两次太玄了,差一点打着我的手。我就去找木棒,我很担心真打着自己的手。但我想到妈妈要去很远的地方打工,在她出去之前,她要给外公烧一点纸钱。想为妈妈做一点事,也就没什么怕的了。我边想边打。妈妈离开我最少要有三个月的时间,我就和外婆在家,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回来。

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 阴转小雨

奶奶爱劳动,即使在农闲时节,她也闲不下来,要么是打猪草,要么是割牛草,要么就是到山林里去找药材。今天天气变了,下了毛毛雨。奶奶还是要上山去找药材。妈妈说,路那么滑,干脆别去了。奶奶说不怕,她随便炒饭吃好就上山了。我们因为也要去大伯家帮忙,跟着出了门。

天黑了我们回来,奶奶不在家,我就问爷爷。爷爷说奶奶在山上摔伤了,头磕破了,牙齿摔松了两颗,出了很多血,正在卫生室包药。我听了心里又怕又难过,急忙打电话给姑妈。姑妈很快把奶奶送回来了,我们老远就去接。

到家以后,奶奶一点东西也没吃就睡觉了。晚上,听见奶奶痛苦的呻吟声,我的心里也难过极了。

2010年4月20日星期二 晴

早上,爸爸打电话给妈妈,我偷听到了爸爸今天要回来,我就特别高兴。又听说只不过回来种两三天玉米就走,听了又有些难过,因为爸爸好久都没有回家,为什么总是回来不久就走呢?

妹妹突然跑来说:“姐姐你怎么啦?”我说:“没事。”我和妹妹就上学去了。

放学回到家,爸爸果然在家,妹妹就跑去问有没有买东西回来,爸爸就说在背箩里,自己找。爸爸的背箩里有好多的东西,有苹果、梨子、香蕉、糕点、面条、还有新裤子和鞋子呢!我们都很高兴,一直围着爸爸打闹。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_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后记

2010年春天,万恶的旱魔踏足我们美丽的山野。起初,我们用自己的蛮干劲儿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在抗旱大战来临之前,我们并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是感觉生活用水比往年困难一点而已。

但是我发现,我们六年级的女孩杨海叫同学每星期总要请一两天假。起初她在请假条上只说家中有事,因为孩子不愿说,我也不便细究。这样过了两个星期,我隐约觉得这孩子有什么难言之隐,于是单独询问了她。

这一问可把我吓了一跳――原来她的爸妈常年不在家,家中就她和两个弟弟,他们的生活用水,要用大水壶到很远的地方背,双休日背的只够用两天。上课期间,下午放学去背就晚了,只得请假!这时候抗旱大战已经打响,党和政府在行动,爱心人士在行动。

我们也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用水情况做全面摸底。同时,一向很重视写作教学的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生活中的感受用日记写下来,也当作摸底的一个事项。

这一摸就摸出了一大堆让人震撼的问题来:杨海叫每天放学回家,要做饭给两个弟弟吃,早上天不太亮就得起床做饭(因为离学校太远,他们中午不能回家吃午饭),几乎每天都得到山里去背柴,下雨时还得种坡地的玉米;杨敏的爸妈也常年在外地打工,她带着弟弟要做家务,要按时到一公里以外的公路上去背政府工作人员运来的水,要养一群鸡,下雨了也要种地;徐梅的爸爸去世几年了 ,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她也带着两个弟弟上学、放学、做家务、种玉米、种菜,到山中背柴、背水;父母离异、记事以来几乎没有得到母爱、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徐艳,只要在家,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帮助爷爷奶奶,不管是做家务还是种地,样样在行,奶奶身体不好,懂得感恩的孩子用她的勤劳尽量报答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杨海刚自小失怙,母亲早改嫁,现在,他几乎每天都得跟着视力非常糟糕的爷爷背水,他还小,只能用装二十斤的塑料壶……

对于孩子们日记中提到的事,我还是有点半信半疑,于是我和我的同事连续往一些留守儿童家跑了几趟,事实证明,现实比他们日记中记述的严重得多!

我感慨于孩子们的坚强,他们在日记中的那些长吁短叹,某些人可能认为那代表他们不够坚强,但是,如果把别人放到当时那种残酷的现实中,某些认为他们不够坚强的人恐怕就不是叹气,一定是惨叫、一定是活不下去了!

我们的遗憾是,因为能力原因,为孩子们做得太少了,偶尔送点水,主要是询问他们面临的困难,鼓励他们战胜困难、笑迎美好明天。于是,孩子们的日记在一天天的堆积,我们一如既往地和他们谈心,谈现实,谈未来,今天是这样,明天也是如此!我们认为,让孩子们看到美好的未来,这点非常重要,要把这一点变成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动机、动力和出发点。

将留守儿童日记出版,是我一年前的心愿。当时抗旱激战刚刚结束,被孩子们生活状况震撼的我,某一天在读孩子的一则日记时忽然想起:这种精神、这种生活,如果呈现在都市的孩子眼前,会怎么样呢?要把山区孩子们的生活呈现给都市的人们(包括大人和孩子),我最先想到的是图书。于是,这本日记就顺理成章的出来了。

首先把日记集的稿子递交出版社是去年八月,后来是以电话和电子邮箱的方式推荐、投稿。我本以为这样的材料到了出版社或出版商的眼前,会立即产生震撼,社会也会即刻为之一亮。可是,当得知我们不可能具备自费出版的经费之后,在好多出版单位里稿子就成了垃圾。我百思不得其解,好在我坚信人间有爱,继续收录着孩子们的日记,也继续抱着与仁者握手的幻想,继续发邮件和打电话。

几经周折,遇上了“北京时代华语”和江苏文艺出版社!他们接到稿子就决定了他们的努力方向,这是我和孩子们几世修来的福分!我亦认为整个社会当有所思考,因为我认为这事与“小悦悦事件”差别不是很大,“北京时代华语”和江苏文艺出版社比陈姨更有勇气,他们关顾的不只是深山里的一群孩子,城市的家长和孩子都必然从这本日记中受益匪浅。

接下来,为孩子们的未来操劳的是黔西南州副州长贺登祥先生。当他得知这本日记即将出版、且寄望他作序时,先生没有二话,直接答应,书还没有印刷,相应的研讨会已经在他的计划里,留守儿童的明天已经是他的大半个心事。

在这里,本人代表小作者们,诚挚感谢“时代华语”和江苏文艺出版社、感谢贺副州长、感谢王定芳老师!感谢支持这本书出炉的我的同事!

现在,这本书基本算是“大功告成”了。值得说明的是我并不是并不是要把孩子们的生活现状告知广大有爱心的人们,然后让大家一起去“改变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我不是在大呼小叫地说:“给孩子们幸福、别让他们干繁重的劳动!”也不是说:“孩子们过得太贫苦了,给他们一点物质帮助吧”――都不是!我的想法是:不必太急切地改变他们的处境,但是一定要为他们探讨寻找美好明天的做法和意志,让坚强的人认识更坚强的人,让处境相近的人互相激励,把苦难当财富享受!一句话:不要用可怜的眼光看他们,要用赞赏的眼神为他们加油!即使要为他们修路铺桥,也是我们背后的秘密,不能让他们认为有爱心人士在就万事大吉。

愿留守儿童不再是社会的潜藏病灶!

愿我们不再为留守儿童纠心!

愿养尊处优的孩子因为这本书变成自立的强者!

愿仁者平安幸福!

杨元松

26个留守儿童的老师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_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媒体推荐

“过去有句话,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你们就像一朵朵小花,真漂亮!跟小朋友们一块儿过新年最开心!”薄熙来动情地说,“你们的爸爸妈妈远离家乡,在外打工,但你们并不孤单。你们都是咱重庆的孩子,重庆是个有感情的城市,很多重庆人都会关心你们。逢年过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会和你们在一起,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你们会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中国青年报

一向关注慈善的著名影视明星刘晓庆低调现身此次剧组活动,刘晓庆对于新乡太 阳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与剧组共同为孩子们捐献了生活学 习用品。对于是否加盟该片的问题,据悉双方正在剧本和角色的磨合之中。

――新浪娱乐

孙莉、旭日阳刚亮相北京某度假村,探望一群久未与父母相见的安徽农村留守儿童 。

――成都商报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介绍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基本介绍,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张一白:我对所有的儿童都感兴趣,关注,尤其是那些留守儿童,因为在我曾经生 活岁月里,在从事艺术工作之前,我曾经在中国西南比较贫穷的地区生活过、工作 过,目睹过一些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和他们的那种遭遇,对他们的这种生 活和遭遇其实有一种抱有同情的心理,也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所以一直 以来(做了很多事)包括捐衣服、捐米,未来也还会做很多的事情,我也期待能用给 自己的作品去反映他们的生活,去呼吁社会上的人们去关注他们。

――凤凰网娱乐

作为“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代言人的董洁随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驱车前 往德阳中江县古店乡金铃村,看望那里的留守儿童,成都商报记者也一路跟随前往 。昨日天气酷热,董洁却热情饱满。

――成都商报

于震受邀出任此次系列活动的“爱心大使”,与周迅、王宝强、孙莉、王艳、旭日阳 刚等众多演艺界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送上祝福。当天于震也亲临现场,与30位安徽 留守儿童共同度过了愉快又充实的一天。

――腾讯网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_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序言

这是一封写给你的信

前些日子,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组图片“弟弟要睡着了”,让很多网友落泪,就像当年解海龙老师镜头里的大眼睛女孩一样,折射着现实的无奈和感人的坚韧。也是由此,我们做了这本名叫《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的书,想为孩子们的成长,尽一份出版人微小的力量。

“弟弟要睡着了”,抱着弟弟上课的这位湘西小女孩今年只有10岁,怀中两岁的弟弟也有二十来斤吧。我们能从鸟儿飞翔的翅膀中看到力量,而这位小女孩的臂膀,打起的却是残酷的现实。留守儿童的话题就是这样一种现实的矛盾,我们既不能阻止它的出现,又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它就像一个坚硬而柔韧的刺,扎进这个日益富足的国度,扎在一个个繁华的城市边缘,甚至乡村和山陵,一丝丝地让人生疼,终有一天会让城市中的你我产生巨大的痛感。

中国有5800万留守儿童,之所以将之称为“话题”,而不是“问题”,是因为目前仍没有完整的、哪怕是假没的、完美的解决方案。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的经济实力差距,使得留下的孩子,过早地守着这片土地,在留和守中度过自己的劳累、孤寂和贫乏。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愁苦,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因物质匮乏而迷茫,而在物质极大富饶的今天,却仍然出现这样揪心的情景,则是我们每个成年人绕不过去的责任。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日记取材于26位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孩子们的文笔并不好,由于忙碌和困顿,日记中的一些文字有些稚嫩,甚至还有些错别字。但就是在这些不很工整和稚嫩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贫乏的生活和困惑的心灵,“不能再吃了,再吃明天就不够了”,“爸爸妈妈太不爱我们了,我们才这么大,就要上山去干活”,“我会照顾好弟弟,妈妈不用担心”,这样的句子一次次进入我们的眼中。审校稿件是件异常枯燥的事,而我们却常常在审校时落泪。

于是我们坐不住了,我们必须要为留守儿童做点什么,这种暌违已久的情感促使我们放弃了选题的市场化评估,放弃了码洋指标,放弃了利润率,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只为这一本小书的出版而静静地努力。

在这本书的编校中,有很多出版界和媒体的朋友给予了信心,“免费午餐”的发起人邓飞老师、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刘东华先生纷纷致言、关注或给予建议,鼓励我们坚持下来。我们甚至有了一个梦想:以此书出版为契机,促成留守儿童关爱基金的成立。

一本书的出版,能否让“留守儿童话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能否促成“留守儿童父爱基金”的成立,我们没有把握,所以,我们需要更多人的支持,需要你的帮助。

如果你是政府工作人员,我们希望你能为“留守儿童”提一条建议;如果你在电视媒体,希望你为留守儿童做一次节月;如果你在报社丁作,希望你为留守儿童做一次报道;如果你供职于网站,希望你为留守儿童做一次专题;如果你是一位普通的公民,希望你为留守儿童发一条微博。

我们希望,上述所有的希冀和渴望都能成为一个个阳光见证下的、善良的约定,我们不必等到巨富才有能力做这些事,那些在故乡的山峦中守望的孩子们,所要的并不多。

谢谢您。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编辑组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_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名人推荐

在山的那边住着一群精灵(成因因)

阅读留守儿童的日记,分享留守儿童的心事,我看到的是别样的童年。在此之前,我所能了解留守儿童的渠道是各种媒体探访他们的生活,他们面对摄相机镜头流露出的惶恐,让我不安。我知道,媒体收录他们生活状态的影像,询问他们关于生活窘迫的现状,提到远方的父母而引哭他们,这些都是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让人们意识到当代社会还有这样一个群体,这些年幼的生命需要关爱和保护。但是,毫无疑问,镜头打扰了他们的生活,并且在记者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对话是尴尬的,不流畅的,因此,电视机外不安的我和电视机内惶恐的他们,心灵无法对接。

独坐书房阅读他们的日记,没有嘈杂,没有不安,没有尴尬,只是一个生命在向另一个生命讲述生活中的所见所思,这种心平气和的氛围其实更加直指人心。回想自己童年的日记,都是自己的趣事或者是小伙伴儿之间的趣事,“爸爸妈妈”仿佛是无意又刻意避开的词汇,而留守儿童们的日记里,满纸都是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与呼唤;曾经我的童年日记里没有柴米油盐的繁重,即使有也不过是在厨房帮厨的自鸣得意还大言不惭的声称“自己长大了”,而留守儿童的日记里,家务农活简直就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曾用稚拙的笔触在日记本上描绘生活的切片,那些美丽欢乐的场景用最鲜亮的颜色,而留守儿童的日记里的小画中,他们使用着劣质的水彩笔描画的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快乐,却是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

这些都是我与他们童年的不同,得到这种差别后,我并没有付之于怜悯同情的情感。怜悯与同情是慎用的情感,因为其中夹杂着些许不尊重,即使这种不尊重是隐形的,但其确实存在。阅读日记本身就是一件挚友之间才会做的事情,也是一件美好温暖的事情。那不过是一群孩子的生活状态,因为这种生活状态,他们才产生出了某种情感,并且写下这些文字。我们阅读了他们的生活,分享了他们的心事,并为他们的梦想祈祷,为我们的这些远方的小朋友祈祷,为这些小朋友所深爱的父母祈祷。

朦胧诗人舒婷女士曾写过一首诗,送给寂寞的读者,今天我要将这首叫做《也许》的诗转赠给这些小朋友:“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也许燃尽生命烛照别人,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也许泪水流尽,土地更加肥沃。也许我们歌唱太阳,也被太阳歌唱着。也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也许,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选择。”也许,他们现在还无法理解其中的意义,我相信,在生活的点滴中他们一定能够体会。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精灵,所以我们的世界才有所期待,期待他们创造奇迹,期待他们散发出生命耀眼的光芒。留守儿童生活贫苦、缺乏父母的陪伴,但是拥有爱和鼓励,他们绽放出的光芒依旧绚烂,同样的,我们对于这些精灵同样充满期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80103/77555.html

更多阅读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方案

柿子园乡实验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路兴国一、指导思想根据县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村两委等组织的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

声明:《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介绍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基本介绍,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为网友好擁扌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