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卫星分类 遥感卫星 遥感卫星-简介,遥感卫星-分类

遥感卫星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通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行数年。卫星轨道可根据需要来确定。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卫星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地面站,地面站发出指令以控制卫星运行和工作。遥感卫星主要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和“海洋卫星”三种类型。

遥感卫星_遥感卫星 -简介

遥感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遥感卫星则是指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遥感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它可以在轨道上运行数年,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远距离的探测。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卫星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地面站,地面站发出指令以控制卫星运行和工作。

遥感卫星_遥感卫星 -分类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是以搜集气象数据为主要任务的遥感卫星,为气象预报、台风形成和运动过程监测、冰雪覆盖监测和大气与空间物理研究等提供大量实时数据。气象卫星按轨道特点可分为太阳同步卫星和地球静止卫星两类。

太阳同步卫星绕地球南北极附近和跨越赤道上空运行,美国的“泰罗斯”号(TIROS)“诺阿”号(NOAA)和“雨云”号(Nimbus)卫星都属于太阳同步气象卫星。

地球静止卫星在赤道上空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状态。80年代美国发射的三颗“地球静止实用环境卫星”(GOES)(分别处于地球西经 75°、135°和东经75°的赤道上空),欧洲航天局发射的“气象卫星”(METEOSAT)(位于 0°经度的赤道上空)和日本发射的“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位于东经140°的赤道上空)都属于地球静止卫星,它们构成全球性的气象监测网。

陆地卫星

以搜集地球资源和环境信息为主。“陆地卫星”能提供周期性相对廉价的遥感数据,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陆地卫星”的遥感数据已广泛用于土地森林和水资源调查、农作物估产、矿产和石油勘探、海岸勘察、地质与测绘、自然灾害监视、农业区划、重大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以及对环境的动态监测等。到1984年,中国等许多国家都已经或正在建立陆地卫星地面站,这些地面站几乎覆盖了全部陆地面积。

海洋卫星

以搜集海洋资源及其环境信息为主要任务的遥感卫星。海洋占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并对气象有重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卫星遥感研究海洋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卫星通常装有高度计、L波段侧视雷达、散射计、微波辐射计和可见光与红外辐射计等遥感器,接收和记录了相当数量的遥感数据,特别是侧视雷达图像数据。卫星上的合成孔径侧视雷达能昼夜工作。雷达波穿透云层和浓密的植被获取地表图像。它能鉴别冰雪和水,在研究海洋浮冰和陆地积雪、地质构造、洪水泛滥淹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遥感卫星_遥感卫星 -各国情况

美国


日本陆地卫星
美国为世界遥感卫星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61年第一颗气象卫星,到1972年第一颗陆地观测卫星,再到1978年第一颗海洋卫星,以及研究中的“地球观测系统”(eos),美国遥感卫星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遥感卫星的发展体现了美国发展空间技术一贯的指导思想。美国不断从通信卫星产业化的成功中吸取经验,开发遥感卫星市场。

美国小卫星技术倡仪中的lewis和clark卫星就是以美国历史上西部创业者的名字命名的,并准备发展一系列新技术,如gps定姿、光纤数据总线、公用容器氢镍电池、先进的处理器和存储器等,反映了其保持技术领先、不断创新的特点。当然,美国的发展战略是以其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为基础的,适用于美国的条件和发展需要,别的国家难以效仿。

遥感卫星分类 遥感卫星 遥感卫星-简介,遥感卫星-分类

欧洲

欧洲在卫星技术发展中曾得益于美国,也曾受制于美国,因而欧洲努力发展适合欧洲需要的遥感卫星。“欧洲遥感卫星”(ers)成功地提供了高质量的、当时全世界较缺少的微波遥感数据,促进了遥感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也提高了欧洲在对地观测领域的地位。

欧洲发展遥感卫星最大的特点是国际合作,例如参加ers计划的有来自12个国家的约60个企业和科研部门。所以欧洲在国际合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印度航天技术起步较晚

俄罗斯

俄罗斯航天技术以军事工业为基础,起初遥感卫星发展常基于国防的需求,有许多系统是军民合用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世界其他遥感系统,例如,其遥感卫星系统的工作频率 、信号格式和数据格式等与其他国家不同。这使俄罗斯在国际合作和市场开发方面遇到一些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俄罗斯政府采取积极行动,努力将俄遥感卫星系统融入世界遥感卫星系统,先后同美、法、德、印等签订了合作协议。1993年俄航天局研究制定新的遥感卫星计划。

2014年8月,俄罗斯航天署公布的联邦航天纲要显示,俄将拨款3586亿卢布(约合609亿元人民币)用于在2016年―2025年建造新一代地球遥感卫星集群。预计其数量将达到26颗,届时将能够保证对地球陆地、海洋以及大气层进行全方位的信息监控与预报。

纲要称,未来将部署以下三类卫星。第一类为地球资源卫星,将使俄罗斯进入世界航天服务市场,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客户;第二类为气象灾害观测卫星,将在15分钟至30分钟内对全球大气变化与异常气候现象进行监测;第三类为气象与太阳物理观测卫星,旨在实时获取大气、地表、全球海洋、南北极冰盖的信息,进而绘图,以及监控海洋、大陆架地区和陆地的演变进程。

印度

印度遥感已走过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虽然印度航天技术起步较晚,经济条件也有限,但它利用有限资金重点发展了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遥感卫星系统,并将积极争取外援与自主发展相结合,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发展,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遥感卫星及应用系统, 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美国地球观测卫星公司(eosat)已同印度签订了协议,由该公司的norman地面站接收“印度遥感卫星”(irs)的数据。印度还利用它的irs图片与法、德 、欧空局等交换图片,并探讨与美国航宇局建立合作关系,以便在“地球使命”计划中发挥作用。

印度空间活动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政府对空间的投入逐年增加。

印度发展遥感卫星的另一特点是重视应用。印度建有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管理系统(nnrms), 综合管理遥感卫星数据的应用,通过全印度23个州遥感中心和5个区域的遥感中心,以及众多的科研和应用部门广泛开展遥感卫星应用活动。例如,每年两次用遥感卫星数据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估测农作物产量和水果的产量;进行灾害与环境监测;用于土地利用与保护等,这些应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印度又新建了一个国家级的自然资源信息系统(nris),加强遥感卫星与gis的结合和应用,目前nris已成为nnrms的核心信息系统。

遥感卫星_遥感卫星 -中国发展


中国发射遥感十二号卫星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次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到1992年已发射13颗。这种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的性质是一致的,只是它工作寿命短,只有5~15天,但是可以回收。它是小椭圆近地轨道,近地点175千米~210千米,远地点320千米~400千米,倾角为57度~70度,周期90分钟。卫星观测覆盖区域在南北纬70度之间,覆盖面积约2000万平方千米,约为中国的两个版图之广。
卫星直径2.2米,高3.14米,圆锥体,重1800千克~2100千克。星载可见光照相机等遥感仪器,能获得大量对地观测照片,具有分辨力高、畸变小、比例尺适中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领域,包括国土普查、石油勘探、铁路选线、海洋海岸测绘、地图测绘、目标点定位、地质调查、电站选址、地震预报、草原及林区普查、历史文物考古等多个领域。1992年8月9日下午4时,中国发射了一颗工作寿命已延长到15天的返回式遥感卫星。

自2006年起,中国先后发射了12颗遥感系列卫星,承担研制任务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其所属研究院。

2006年4月27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一号”送入太空。

2007年5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号”送入太空。

2007年11月12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三号”送入太空。

2008年12月1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四号”送入太空。

2008年12月15日,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五号”成功送入太空。

2009年4月22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遥感卫星六号”送入太空。

2009年12月9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七号”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2009年12月16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八号”送入太空,搭载火箭升空的我国首颗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也顺利进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

2010年3月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九号”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2010年8月10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遥感卫星十号”送入预定轨道。

2010年9月22日,中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一号”送入太空。同时,搭载发射了浙江大学研制的两颗“皮星一号A”卫星。
2011年11月9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二号”送入太空。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巡一号”卫星。

2014年8月19日11时15分,中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顺利点火升空,以“一箭多星”方式将“高分二号”及搭载的一颗小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高分二号”是中国目前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的光学对地观测卫星,具有米级空间分辨率,全色分辨率为1米、多光谱分辨率为4米,成像幅宽是45公里。

遥感卫星二十二号
2014年10月20日14时3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二号送入太空。
遥感卫星二十三号
2014年11月15日2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三号送入太空。
遥感卫星二十四号
2014年11月20日15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四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遥感二十五号
2014年12月11日,搭载遥感卫星二十五号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遥感二十六号
2014年12月27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六号送入太空。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遥感二十七号
2015年8月27日10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二十七号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的遥感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遥感卫星二十八号
2015年11月8日15时0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二十八号卫星发射升空。该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遥感卫星二十九号
2015年11月27日5时2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将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80103/78419.html

更多阅读

如何下载免费的遥感影像数据(多种方法 遥感影像数据库

如何下载免费的遥感影像数据(多种方法)——简介我们都知道购买遥感影像需要很多钱,并且并不是有钱就能随便购买的,需要通过相关机构,网站购买。另外,对于学习使用来说,学生和个人就无法购买得起遥感影像!但是,在学习中有图有真相才会学得到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比较上 国产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PC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简介PCI GEOMATICA是PCI公司将其旗下的四个主要产品系列,也就是PCI EASI/PACE、(PCISPANS,PAMAPS)、ACE、ORTHOENGINE,集成到一个具有同一界面、同一使用规则、同一代码库、同一开发环境的一个新产品系列,该产品系列被

遥感领域两院院士和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 两院院士是哪两院

陈述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方向:GIS及遥感应用被誉为中国的“遥感之父”。中国遥感和GIS的开拓者。20世纪50年代,积极推动中国国家地图集的编制.60年代倡导航空像片系列制图与

声明:《遥感卫星分类 遥感卫星 遥感卫星-简介,遥感卫星-分类》为网友野生箛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