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公司简介 《贝叶经》 《贝叶经》-简介,《贝叶经》-历史传播

《贝叶经》是指用铁笔在贝多罗(梵文pattra)树叶上所写的佛教经文,是古印度收藏和传布佛典的一种方法。公元一至十世纪,古印度佛教徒携带大批写有经、律、论三藏的贝叶经前往中亚、中国的新疆、西藏以及尼泊尔等地弘扬佛教;这些地区佛教徒也去印度学习佛教,归国时带回大量贝叶经。在中国贝叶经主要发现于当年译经传教活动的新疆、西藏地区,多为梵文贝叶经,云南傣族地区曾发现大批巴利文和傣文贝叶经。

贝叶经_《贝叶经》 -简介


《贝叶经》

《贝叶经》是刻写于窄长形棕榈科贝多罗叶上的佛教经典,相传发源于印度,至今仍普遍流传于东南亚与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贝叶经所记载的佛教经典,内容涵盖范围极广,包括:律、经、论三藏及其注释、僧人论著、本生故事以及巴利文文法、词典、个人笔记等作品。

西藏发现的贝叶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

由于流传在中国的《贝叶经》较少,仅在西安大雁塔、峨眉山、普陀山、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处存有少量版本,因此极为珍贵。

贝叶经_《贝叶经》 -历史传播


《贝叶经》

开始使用贝叶记载佛教经典的时间,尚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根据许多经典记载,推知在相当早的时代即有贝叶经存在。位居中国滇西的傣族,将贝叶视为知识、智能、文明的象征。傣族使用贝叶是始于一个“绿叶信”的传说,传说中指出贝多罗叶具有耐久保存的特性。傣族除了用贝叶刻写佛经外,也用来记录天文历法、医药、文学作品及法律规约等知识。贝叶对于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傣族人更视贝叶经为其文化宝藏。

由上述数据显示,印度、傣族都以贝叶来记录佛经及文献数据,这种以贝叶为文献载体,形成了“贝叶文化”。傣族因地缘关系,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很大。佛历419年(公元前115年),西双版纳首次派代表前往缅甸景腔和愿贡两地迎接佛牙和经书。有记载显示贝叶经最早是从印度传来的。

一至十世纪,古印度佛教徒携带大批写有经、律、论三藏之贝叶经,前往中亚、中国新疆、西藏和尼泊尔等地区弘扬佛教,这些地区的佛教徒也往印度学习佛教,带回大量之贝叶经。这对佛教和佛教文化的传播、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改变了佛教弘传的方式,各地出现了译经风潮,使佛法逐渐被世人了解。

中国的贝叶经大多于盛唐时期传入,在经典中常以“贝叶”表诠佛典之意,如《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法师(玄奘)操贝叶开演梵文”。又《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六:“将敷贝叶之文用启莲宫之会”。从汉译经典中,显出“贝叶”在佛教文献的特质,在中国贝叶经几乎成了经典的代名词,和佛教关系密切。

贝叶经_《贝叶经》 -存世版本

双桂堂


《贝叶经》文卷梁平县双桂堂的贝叶经共106页,是十一、十二世纪由印度梵文书写在贝叶上的经文。《贝叶经》系双桂堂第十代方丈竹禅大师从山西五台山背回,到第十五代方丈妙谈大师时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了。1962年,妙谈大师带着《贝叶经》到“国佛协”和全国各地众多版本的《贝叶经》一起鉴定,发现双桂堂保存的《贝叶经》已有900年的历史,是当时全国保存最完好、历史最悠久的一个版本。1990年,重庆人蔡仲义杀死守库僧人释身忠抢走了《贝叶经》。2012年8月16日,蔡仲义被判因杀人盗窃《贝叶经》被判死刑,《贝叶经》并没有找回。

宝峰寺

2008年4月13日,有“佛教熊猫”之称的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贝叶经》,在“五・一”期间将首次在西樵山宝峰寺展出。广东名刹南海西樵山宝峰寺的“镇山之宝”《贝叶经》共两卷,由祖籍广东佛山的已故香港知名爱国人士石景宜先生的夫人刘紫英女士与长子石汉基先生所赠。

西藏

文化传播公司简介 《贝叶经》 《贝叶经》-简介,《贝叶经》-历史传播

2012年9月,西藏自治区初步确定西藏迄今(2012年9月)珍藏有梵文贝叶经写本共一千多个函(种),近6万叶。西藏保存的贝叶经多系8世纪至14世纪从印度引进的、多为佛教经典,还有一部分为古印度梵文文献。在经书内容上,与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的关系密不可分,基本涵盖了西藏传统的“大小十明”文化,是研究佛教史、佛教翻译史、科技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贝叶经_《贝叶经》 -制作

贝叶经的制作,需要经过三道工序:


《贝叶经》

取贝叶

从贝叶树上砍下页片,用锋利的刀将贝叶一片一片修割整齐,三至五片卷成一卷捆好,放入锅中煮。煮时要加酸角或柠檬,使贝叶表面上的皮脱落。一般要煮半天,直到贝叶变成淡绿白色,才从锅里取出来,拿到河边用细沙子搓洗干净,然后将贝叶压平晒干,收起来让它通一段时间的风后,再订成匣。

制匣

制作贝叶经匣有专用的两片木匣为标准。木匣长约一市尺半,宽约四寸,距木匣两端约半市尺处各钻一个小孔,把一片片晒干压平经过透风处理的贝叶紧紧夹在两片木匣中间,两头用绳子绑紧,然后用专门的钉子沿木匣两边的小孔将贝叶钻通,再穿上搓好的线绳,按五百至六百片贝叶订为一匣。订好后用刀轻轻把贝叶匣修光滑,并用专制的墨线弓,按照刻写格式,把墨线轻轻打在贝叶上,留待以后刻写。

刻写

最初是用小尖刀沿着打好的墨线把文字刻写在贝叶上。后来觉得用刀刻写又慢又费力,才改用铁簪子刻写。刻写好以后,用植物果油掺锅底的黑烟,涂于刻好字的贝叶上,再用湿布擦拭一道,贝叶上的字迹就清晰显现。刻写好的经书装订成册后,在四周边沿涂上一层金粉或红、黑漆加以保护和装饰。

贝叶经本做工精细,规格统一,由于经本四边都涂上一层彩漆,抹上金粉,因而给人一种精湛、古朴、大方、美观之感。因它是用铁簪将文字刻写在贝叶上,并涂以颜料,不但字迹清晰,而且擦不掉抹不去。由于贝叶经过水煮等工艺特殊处理,可以防虫、防水、防变形,经久耐用。这也是贝叶经可以保存几百年上千年的原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80103/78569.html

更多阅读

文化传播公司经营范围有哪些? 体育文化传播经营范围

问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有哪些呢?回答:文化艺术交流策划,企业管理咨询、商务信息咨询(以上咨询不含经纪),会展服务,图文设计制作,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各类广告,销售文化用品、工艺品、日用百货。下边给出几个文化传播公司经营范围

"新企业文化”简介 文化传播公司企业简介

“新企业文化”简介张卫东“新企业文化”突出一个“新”字,不仅与传统的企业文化不同,重要的是实现了根本性的突破,形成了新的思想理论体系。2007年,我与张开合著《文化与企业文化论》由经济出版社出版,书中全面阐述了“新企业文化”的学术

美微传媒Make.V 简介 文化传媒公司简介范文

美微传媒(Make.V)成立于2012年6月,公司的创立发起初衷是建立电视、杂志和网络的跨媒体营销平台,无论是新一代创业者还是传播受众,目前越来越多的信息来源自网络,因此,公司的整体目标是将商业电视节目进行网络营销推广

声明:《文化传播公司简介 《贝叶经》 《贝叶经》-简介,《贝叶经》-历史传播》为网友逃避孤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