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成语故事 鹬蚌相争[成语] 鹬蚌相争[成语]-成语解释,鹬蚌相争[成语]-成语

鹬蚌相争成语故事 鹬蚌相争[成语] 鹬蚌相争[成语]-成语解释,鹬蚌相争[成语]-成语

鹬蚌相争(又称:蚌鹬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语出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鹬蚌相争的道理_鹬蚌相争[成语] -成语解释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鹬蚌相争的道理_鹬蚌相争[成语] -成语典故


鹬蚌相争【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原文】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80103/78589.html

更多阅读

中华历史成语故事100个 100个中国历史故事50字

中华历史成语故事100个 中华历史成语故事100个(一)1、太公钓鱼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淫(yín)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

买椟还珠成语故事传递的是正能量 传递正能量的小故事

文/上善若水最近看了博友买椟还珠(mǎi dú huánzhū)的成语故事,想想当下的世风,相比而言,此故事体现的是正能量。故事是这样的:说一个楚国人有一颗非常漂亮的珍珠想出手,他为了卖出一个好价钱,他找来名贵的木头,请了最好的艺术大师做了一

能出口成章还不够:中国160篇成语故事告诉你它们是怎么来的

中国成语故事来自:玉郡书屋 导读  我们在读书时,常常会遇到成语。这些成语言简意赅,对于表达情感、阐明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成语呢?成语有什么特点?成语的来源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和使用成语呢?  一  成语

大班幼儿阅读成语故事的重要性 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亲爱的家长,孩子们进入大班后,我们每周五都会开展一个绘画成语故事的教育活动,孩子的积极性特别高,请您与宝贝一起阅读更多的成语故事!中国的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它具

声明:《鹬蚌相争成语故事 鹬蚌相争[成语] 鹬蚌相争[成语]-成语解释,鹬蚌相争[成语]-成语》为网友迷糊小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