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的评价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的评价

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目前史学界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我认为,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首先必须搞清楚洋务运动的起因和目的。洋务就是夷务,就是指和外国交涉的一切事物。在清朝的文件上,筹办夷务就是办理洋务之意。洋务运动就是指清朝政府中以奕□、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发起的购买或仿造外国洋枪洋炮的活动,目的主要是为了挽救和维护摇摇欲坠的清朝封建统治,对付当时爆发的太平天国和捻军等农民起义军。奕□、文祥等认为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是“心腹之害”,外国列强只不过是“肘腋之忧”、“肢体之患”,故“灭发(指太平军――引者)捻为先”。非常清楚,洋务运动的起因并不是为了对付外国侵略者,恰恰相反,洋务运动是中国封建势力勾结外国侵略者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罪恶产物。历史事实的确如此。从1861年开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办“洋务”,购买外国军火、装备并训练“新军”,建造一些近代化的军械所、枪炮厂和造船厂。他们利用这些新式武器,与法国、美国的洋枪队勾结在一起,血腥地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众所周知,曾、左、李都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大刽子手,尤其是李鸿章更是多次地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卖国贼。而李时岳、胡滨二同志的文章却说什么曾、左、李是“近继林、龚、魏”,“把向西方学习的富国强兵之道付诸实践”。抛开洋务运动的原委,这恐怕不合适吧?!

第二,李、胡在他们文章的末尾,提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主张学习西方还是反对学习西方,成为评价近代中国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重要试金石之一。”我认为这种不看目的、只看是否向西方学习就作为评判人物或事件的标准的提法,也是不确切的。在中国近代史上,为“救国救民”而向西方国家学习进步思想和科学知识的先进人物,如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等,将永远值得人们称道。如前所述,洋务派官僚并非象李、胡所说是“为国家富强而向西方学习”,他们所标榜的“自强”,是通过建立军火工业,加强清朝封建国家的武装力量;他们的所谓“求富”,决不是求国家民族之富,而是要使李鸿章一伙封建买办性官僚集团发财之富。至于李、胡文章中说,曾、左、李拼命训练新式军队,是“暗地里或客观上为中国的独立和进步积累着物质力量”,这说法也是不对的。曾、左、李在暗地里“积累”的是个人的实力,他们互相抗衡,目的是为了争夺统治权。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他怕毁掉自己苦心经营的北洋海军,而不怕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去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就是明显的例证。

第三,李、胡二同志说洋务派是“有识之士”,“企图在封建根基上嫁接点资本主义,还应该说是一种进步的倾向,开明的表现”。固然,洋务派要比那些视近代大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雕虫小技”的封建顽固派要“开明”些,但是他们的真正“企图”,绝不是“嫁接”,更不是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维护没落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我们说洋务派是反动的,并非指他们办的近代企业,而是说他们的“卖国镇民”的反动目的。至于洋务派所兴办的军事工业及其附带建立的民用企业,只能说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并非洋务派的主观愿望,而是洋务活动导致的必然结果。

不容忽视的是,洋务派官僚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比如,(一)在税则方面,洋商轻,华商重;在厘金(厘是1%的意思,厘金就是值百抽一税)方面,华商有,洋商无。(二)在洋务派兴办的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近代民用企业中,实行经济垄断。李鸿章在试办织布局折中就说:“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在其他如轮船招商局等行业,也是“不准另树一帜”。(三)在这些企业中,实权都操纵在政府派来的总办、帮办、坐办和提调等大小洋务派官僚手中,商股则处于根本无权的地位,商人不敢投资官商合办企业。(四)洋务派头目曾、左、李都是背后有外国列强作后台的大官僚。正是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政权的重重压迫和束缚,从而决定了它的命运只能是在坎坷不平的崎岖小路上缓慢而又艰难地前进。

你会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吗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出自人教版初二《中国历史》实验教材“洋务运动”一课。学习完洋务运动的背景、概况、内容后,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颇有兴趣,但因课前没有充分准备,资料不全面,不能做到论从史出,说服力不强。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检索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深入挖掘材料,做到史论结合,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我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组,让各组分头准备,进行了一场历史辩论赛。正方准备的辩题是: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反方的辩题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应该否定。

二、过程描述

(一周以后的历史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同学们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意犹未尽,课后大家分组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都想在这节课把对方辩得哑口无言,心悦诚服。到底哪组准备更充分,辩论更精彩呢 ,一会儿将见分晓。在正反双方展开唇枪舌战前,我们先选出四位同学组成评判团,对双方在辩论赛中的表现进行评判。(选出四位评判员后)今天,正方准备的辩题是: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反方的辩题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应该否定。好,请正反双方做好准备,辩论马上开始。

正方1:鸦片战争爆发前,腐败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君臣闭目塞听,根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和时代的变化。两次鸦片战争的失利,使清政府从睡梦中醒来,为了维护统治,慈禧太后采纳了洋务派的建议,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开展洋务运动。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先后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建立了海军、兴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这些活动,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促进了中国的进步,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反方1: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想富国强兵,结果大把大把白花花的银子用掉后,换来的是什么呢?换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换来《马关条约》赔款两亿两白银。洋务运动既没富国又没强兵,是一场劳民伤财的运动。

正方2:洋务运动中,清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白银并不是白投资。举例来说,由我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它的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外国购买的“远”字号战舰。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

反方2:洋务运动中虽然造出了“平远号”这样的战舰,但造得最多的是劣质产品。你瞧,堂堂的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炮弹铜箍不合格,战时需要用锉刀加工,然后才能用。大家说,这样的产品能上战场吗?北洋海军在战斗中使用这种炮弹,深受其害,不打败仗才怪呢。

正方3:我们不否认有一些不合格产品的出现,但并不能因此一叶遮目,全盘否定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企业,能生产包括大炮、枪械、弹药、水雷和蒸汽轮船在内的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用于装备军队,使我国的国防力量大大增强。左宗棠收复新疆、冯子才在镇南关大败法军等重大胜利,都与清军的新式装备分不开。

正方4: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最令人扬眉吐气了。举例来说,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开办仅三年,就为清政府回收了1300多万两银子,打破了外国航运公司的垄断局面,有力地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张之洞兴建的汉阳铁厂,生产的铁除了供应本国外,还出口到美日等国。

反方3:民用企业赚钱是好,可惜赚的钱大多数落入个人腰包。就拿刚才你们说的轮船招商局来讲,1873-1893年,它获利600多万两白银,但大都落入李鸿章腰包。李鸿章死的时候遗产竟有4000多万两,这真是“宰相合肥天下瘦”呀!对方辩友,洋务运动的领导人这么腐败,你们能说它是成功的吗?

正方5:我也对李鸿章的腐败恨之入骨,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师说过: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应该主要看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李鸿章、曾国藩等人能在当时主动提出向西方学习,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虽然他们有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对他们不能太苛求。

反方4:看来你们还蛮有菩萨心肠的吗?要知道这是慷国家之慨,发个人横财呀!这是什么?这是犯罪,这是祸国殃民!

正方6: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在培养人才方面贡献很大。我找了一些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京师同文馆毕业的学生中有28人后来做了驻外公使一级的外交官;同文算学馆成立后,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近代科技人才,洋务运动期间开办的各种军事学堂,至1890年,单为海军就培养了1300多名水兵、军官和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著名的有严复、邓世昌、刘步蟾等人。1872年,清政府开始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十四年间派出了七批,共200多人。这些人回国后,在许多领域代替洋工程师工作,如福州船政局的国产军舰都是由他们制成的。新式海军舰艇的管带、大副也大都由留学生担任,中国第一条独立修筑的铁路――京张铁路,就是由留美学生詹天佑设计修筑的。

正方7:洋务运动培养了这么多的有用之才,也打击了洋人的嚣张气焰。比如说: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我们自己培养出人才后,1874年,福州船政局炒了洋人的“鱿鱼”,辞退全部洋匠,真是大快人心呀!

反方5:大家不要看洋务运动时期又是办厂,又是办学校,热闹得很,这些都是花架子,不堪一击。连李鸿章自己在甲午战争后,都这样反省到:“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正方8:洋务运动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它在中国最早采用西方大机器生产的方式,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人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反方6:你们把洋务运动夸成一朵花,说它这好那好,那它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呢?

正方9:因为洋务派是封建王朝的大臣,他们进行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只知道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知道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正方10:我估计他们知道也不敢学,否则脑袋早搬家了。

反方7:治标不治本,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评判团请双方做总结性陈述)

正方: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农民起义困扰的情况下,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自救运动。它历时三十年,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建立了海军、兴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外交方面都促进了中国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

反方:洋务运动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救运动。它标榜“自强”、“求富”。可是历时三十年,既没能抵抗外国的侵略,又没能使中国走上富裕的道路,是一次失败的运动,应该否定。

评判团:刚才正反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正方材料准备充分,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反方慷慨激昂,语言幽默,双方表现都不错。正方在团结协作,踊跃发言方面略胜一筹,所以我们评判团一致认为今天的辩论赛正方获胜。

师:刚才同学们辩论时你来我往,十分激烈,老师为你们出色的表现感到高兴。从辩论的经过来看,你们准备充分,思维活跃,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比如说,在辩论中正方同学提出不能全盘否定洋务运动;正反双方都归纳出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变革封建政治制度。经过这样的辩论,相信同学一定会对洋务运动的认识更加深刻。

刚才大家分成了两组,各执一词,正方竭力肯定洋务运动,反方拼命否定洋务运动。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除了这两种观点外,有没有其它看法呢?

生:我认为洋务运动的成绩应该肯定,不足之处应该否定。正反双方的观点都对,但都是片面的,要实事求是的评价洋务运动,必须将双方的观点综合起来。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评价某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肯定它的成绩,又要指出它的不足。对于洋务运动,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评价呢?

生: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解决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所以,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师:说得非常好。对洋务运动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又不能全盘肯定,就应该这样辨证和客观地评价它。

三、教师反思

如何让历史课焕发出生机活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学习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洋务运动是近代化探索的第一步,对它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本节课我尝试着让学生通过辩论赛的方式,从正反两方面来评价洋务运动。通过辩论使学生认识到,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洋务运动都是错误的,我们要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事件,既要肯定它的成绩,又要指出它的不足。辩论赛能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它的好处甚多:辩论前,学生广泛查找资料,检索有效信息,这个过程是再次学习的过程,它将课堂知识进一步延伸,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可谓“一举多得”。辩论过程中,学生通过互相批驳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意识到了片面评价历史事件的不当。通过辩论,学生还明白了“历史结论是建立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的道理。

四、点评讨论

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在关于洋务运动这段历史的“内容标准”中是这样规定的: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这里的教学目标包括“列举”和“评价”两个方面,重点是“评价”部分,同时还隐含着另外一个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这段历史,能掌握分析、评判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在这个案例中,陈老师采取了分两部走的方法。即第一节课采用常规的教学法,帮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经过和结果等基本史实,实现第一个教学目标,即“列举”方面的内容。接着上第二节课,重点放在如何评价洋务运动。鉴于学术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历来存有争议,褒贬不一。陈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和历史的观点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现象,采用了历史辩论赛的方式,即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组,让各组分头准备。从材料的搜集整理到参赛选手的分工协作再到评判团的组成,均由学生自行组织处理,教师只是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从两组选手的辩论情况来看,学生们的确在课前作了较充分的准备,搜集了不少相关的资料和数据,故在辩论时不管正方还是反方均能引用一些史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本方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较好地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特征。如正方在谈到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各类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时就列举了一系列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从而增强了本方观点的说服力。而反方也不甘示弱,以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李鸿章在创办经营轮船招商局时搞贪污腐败的事例作为驳斥对方的有力证据,以证明自己否定洋务运动观点的正确性。双方唇枪舌剑,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是既严肃、紧张又团结、活泼。可以说,采用这种历史辩论的方式可以较好地调动起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非传统课堂教学可以比拟,其教学效果自然也会好得多。

在评判团宣布这场辩论赛的最终结果后,陈老师作了简要讲评,表扬了同学们的精彩辩论,又启发学生继续思考,最后得出了对洋务运动较全面科学的评价,从而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基本符合《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成功案例。当然也有一些不足,如同学们在辩论时引用的资料还不够具体丰富,也没有完全按照辩论赛的规范要求去做,一些说法值得商榷。另外,教师在对辩论赛作小结时,对正方、反方的观点各打五十大板,似乎也有不妥。因为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近年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充分肯定,所以在学习这段历史时,应主要引导学生从正面去看待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点评:周才方)

名人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中对洋务运动的态度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当他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的1894年6月北上,提出《上李鸿章书》时,年方28岁,其政治思想正在由改良向革命演变。他在上书中,对洋务运动赞赏与批评同时并举,最后并赋予殷切期望。他赞赏洋务派敢于冲破“成例”的束缚和“群议”的阻挠,倡导洋务运动,“励精图治”、“勤求政理”,“育才则有同文、方言各馆,水师、武备诸学堂;裕财源则辟煤金之矿,立纺织制造之局;兴商务则招商轮船、开平铁路,已先后辉映”;“快舰、飞车、电邮、火械,昔日西人之所恃以凌我者,我今亦已有之”。由于自己看到“国家奋筹富强之术,月异日新,不遗余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80103/79233.html

更多阅读

如何评价华国峰同志 对某某同志的评价材料

华国峰同志于2008年8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而逝世,享年87岁,8月31日,中央在八宝山公墓为华国峰同志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中央的主要领导全部出席,向华国峰家属致以吊唁和慰问。我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也亲眼目睹了华国峰政治革

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及方法探微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江苏张家港市第二中学吴周琴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所坚持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同时也承认和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所以,对于中外历史上出现的有重大影响的历

乔布斯为何崇拜索尼先生盛田昭夫? 乔布斯对索尼的评价

编者按:我们引进这部长篇传记《盛田昭夫》,是为了让每个中国人认真思考:中国人超越日本人需要的不是钱和技术,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民族精神;中国企业超越日本对手需要的不是大量的人才,而是培养和使用人才的理念;中国产品超越日本产品需要的

声明:《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的评价》为网友烟雨洛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