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沿革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历史沿革,北京体育大学-办学条件

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高校之一,是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中国体育的最高学府,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原名中央体育学院,筹建于1952年7月,1953年8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56年3月14日,学校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12月11日,学校改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校庆日为11月1日。目前,北京体育大学已成为国内体育学科、专业齐全,体育硕士、博士点最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训练成绩显著,声誉远播的全国重点学府。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等优秀人才,为中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各级各类在籍学生16000余名,其中本科生8000余名,研究生近2400名。全年培训各类留学生近1000名。

北京体育大学地址_北京体育大学 -历史沿革

建校初期

1952年教育部遵照国家政务院关于“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学校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指示精神,决定创办中央体育学院。同年7月,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成立中央体育学院筹备处。徐英超教授任筹备处主任。直属教育部领导,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业务指导。
1952年11月国家体委成立,中央体育学院筹备处在国家体委领导下开展工作。1953年8月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体委联合通知,确定“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为基础在北京成立中央体育学院”。9月中央派钟师统同志任院长。学校归国家体委直接领导。

文革时期

1966年6月11日北京新市委派国家体委工作组进驻该院。并成立“北京体育学院革命委员会”。自此,学院进入了动乱时期。1967年3月造反派夺取该院党、政、财、文大权宣布成立“院革命委员会”。自此,该院全面陷入瘫痪,教学、训练、科研和招生等工作均告中断。1968年8月,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该院,实行领导。总指挥:张昭勋(军宣队)。次年11月调整革委会成员、主任:魏新民(军宣队)。
1970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达通知,责成该院举办青训大队,为国家培养优秀青年运动员。1971年招收学员398名。这批学员中有曹慧英、杨希。1972年招收两年工农兵学员,设72级办公室。1972年2月28日国家体委军管会撤销,该院归国家体委和北京市双重领导。
1973年6月经北京市委批准,成立中共北京体育学院核心组,恢复党对学校的领导。核心组第一组长:钟师统;第二组长:赵斌。1973年行政机构有院办公室、政工组、教改组、后勤组、72级办公室、体育系、运动系、短训班、外训班、射箭队。


北京体育大学

发展时期

1974年12月16日国务院同意将原来由国家体委领导的北京体育学院,改由国家体委和北京市双重领导。分工是:北京市负责领导教育改革和党政工作;国家体委负责领导干部调配、专业设置、招生、毕业生分配、科学研究、财政经费、基建、设备和器材供应等工作。197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散管理的决定的报告》,该院又列为全国重点学校,隶属教育部和国家体委领导,以国家体委为主。
1985年9月,调整院级领导班子,实行院长负责制。学院由此建立院长全面负责,党委保证监督,群众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群众民主管理主要由教职工代表大会体现。自1986年起,大部分教研室归各系领导。1992年,国家体委党组和北京市委决定该院领导体制改为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即党委集体领导,院长全面负责。1993年12月北京体育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壮大时期

1993年12月11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1994年1月国家体委党组正式任命该校领导班子成员。1995年7月金季春任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元伟、邢文华为副校长。
1995年1月9日学校对部分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将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高教研究室合并为校长办公室,对外挂三块牌子;党委组织部与统战部合并为党委组织部,对外挂两块牌子;成立学生工作处,将教务处、人事处的职能部门有关学生工作的职能划归学生工作处;老干部管理处更名为离退休人员处。
1995年9月根据国家体委体人字(1995)356号文件,撤销“国家体委干部培训中心”将其职能划归北京体育大学;成立“国家体委干部培训中心”,由北京体育大学管理。撤销北京体育大学管理系,成立“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院与培训中心为一套机构,对外挂两块牌子。
1996年1月成立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培训中心。该中心与武术系为一套机构,一套领导班子,对外挂两块牌子。1996年4月成立北京体育大学附属中等武术学校。1996年5月在原训练竞赛科的基础上,成立训练竞赛处。1997年生物科学系更名为人体运动科学系。2001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党委任命张万增为党委书记,科教司司长史康成兼任校长。
2002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党委任命杨桦为校长,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调该校领导班子成员。2004年4月任命杨桦兼任校党委书记。2004年底学校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对部分机构和职能进行了调整,中层干部聘任工作启动,并于2005年初完成聘任工作。2004年启动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和教研室建设工作;增设本科英语、表演专业;成立“项目部”标志着设在该校的备战北京2008年奥运会部分项目的国家队训练、科研、生活等设施建设全面启动。2004年该校师生校友共计161人入选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9枚。

北京体育大学地址_北京体育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教学楼

50年来,北京体育大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形成了高层次、多规格、复合型人才培养格局。学校现有7个学院2个中等专业学校。即:研究生院、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管理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以及附属竞技体校、附属体育中专;共有24个教研室;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2个部委级重点学科;设有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为国家一级学科"体育学"博士授予权单位,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新闻学(体育新闻)、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英语(国际体育)、表演(体育艺术)等10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近6000名,其中硕士、博士生650余名,本科生4000余名,留学生200余名,竞体和中专学生约1000余名,另有成人教育学生4000余名,全校在籍学生共9800余名;共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体育师资、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各级各类体育专门人才3万余名。

学校专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
博士:体育教育;体育管理;体育社会学;比较体育方向;硕士:体育教育;体育管理;社会体育;体育社会学;奥林匹克研究;体育史。运动人体科学:博士:运动训练的人体科学理论与应用;运动健身与康复的人体科学理论与应用;硕士:运动技术动作分析、诊断与优化;现代科学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运动训练的人体科学理论与应用;运动健身与康复的科学理论与应用;运动技术动作分析、诊断与优化;现代科学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博士: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方向;运动项目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方向;全民健身的理论与实践方向;一般运动训练学方向;运动竞赛学的理论与实践方向;运动项目职业化与发展方向。硕士: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运动项目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全民健身的理论与实践;一般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的理论与实践;运动项目职业化与发展。

博士: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方向;传统体育养生健身理论与实践方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向;武术职业化的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硕士: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健身理论与方法;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文化学基础;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化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
硕士:竞技心理状态的监控;体育活动的心理机制
表演专业:
基本理论与体育表演艺术相关的表演艺术学、体育学的基本理论。表演基础理论与技能、表演剧目、音乐基础理论、艺术概论、文学修养、编导理论与实践、教育学、心理学、体育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体育表演艺术相关的表演艺术学、体育学的基本技能。表演基础理论与技能、表演剧目、音乐制作、编导理论与实践、专项训练、芭蕾基础训练、现代舞基础训练、体育等课程的技能。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基本理论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分析、公共关系学、财政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体育管理学导论、职业体育管理、健身娱乐管理、体育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精管理,懂体育”。基本技能社会调查与公文写作能力、应用现代管理技术的技能、管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能力。与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的基本技能。主要技能包括:通知、请示、决定、公告、通报、报告、批复、函等各种规范性公文,会议纪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领导讲话等非规范公文,新闻稿件以及政务信息等的写作能力;运用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管理软件的能力;管理统计与定量分析能力。
应用心理学专业:
基本理论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运动心理学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及心理咨询相关实验、测量、咨询技能。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与治疗、运动心理学等课程的基本技能,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实验操作技能:心理物理法,反应时实验,认知实验。心理测量与评定技能:智力测评,人格测评,情绪测评,心理健康测评。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技能:组间差异检验,简单相关分析,一元回归。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会谈技术,主要治疗方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应用心理学信息查询技术:主要心理学期刊,主要心理学网站,心理学专业词汇。
英语专业:
基本理论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以及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同时熟悉体育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英语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教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国际体育组织、世界体育史、体育学概论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外事礼仪的基本常识。基本技能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基本技能,尤其是在体育领域中的灵活准确的应用能力。
(1)英语听力能力指学生能听懂真实交际场合中各种英语会话;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台以及电视台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专题报道以及与此类题材相关的演讲和演讲后的提问,听懂电视时事报道和电视短剧中的对话,能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分析、领会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并用英语简要地做笔记的能力。
(2)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指学生能够能就所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能比较流畅和准确地向外宾介绍国内的名胜古迹、我国当前的形势和政策方针;能比较系统、深入、连贯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3)英语阅读能力指学生能够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书评,英语国家出版的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4)英语写作能力指学生能写各类体裁的文章,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
(5)英语翻译能力包括英语口译和笔译的能力。口译能力包括能进行口头概述,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中等难度的英汉互译,能担任一般外事活动的口译。笔译的基本能力指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6)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主要指能够从事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本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独立提出建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等等。

学院路高校教学共同体

位于北京城西北部的学院路,长不过两三公里,但在它的两侧和周边,却聚集了20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是北京乃至全国教育、科研资源最密集的地区。
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任务的提出,直接推动了学院路地区高校的合作。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大学一所挨着一所,只要在南北两个路口各挂一块校牌,整条学院路就是一所大学校;这里有学科优势:虽然工科学校居多,但文、法、医、农林、教育、艺术、体育等门类齐全;这里有资源优势:各校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各校的育人环境条件都各有特长。如果能统筹利用,一定能使学科优势互补,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共同体”决定,选修课面向共同体所有成员在校生;课程全部安排在双休日;学分各校均予承认,具体分值由学生所在学校确定;开课院校收取学费,承担所需教学资源。这些规则的制定,方便了学生,避开了因为各校管理体制差异可能出现的障碍,有效地保证了校际公共选修课的开设。
“共同体选课平台”投入使用。大学生只要轻点鼠标,进入共同体网站,就可以查询校际选修课信息、网上注册、在线选课,可以在网上接受课程辅导、网上答疑,可以了解“共同体”成员学校的有关情况。在这个网站上,还发布各校教育教学活动信息,包括师资、实验实习设备与场地、图书资料、体育设施等方面的供求情况。
学院路在北京上千条街巷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它因共和国建国初年在这里兴建一批高等学府而得名,也因科学的春天的到来而辉煌。它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见证人。学院路教学共同体的兴起,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涂抹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共同体”的成员发展到了16所院校。随着学院路改造工程的即将竣工,一条全新交通的主干道将贯通北京西北部。而学院路教学共同体,这所新时代里的新学校,也将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学院路高校教学共同体成员: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体育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联大应用文理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电影学院首都体育学院

师资力量

北京体育大学艰苦创业,加强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不断改进。近两年来,学校累记投资近两亿元进行校园建设,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现拥有1座现代化的教学大楼;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26个教学、科研、训练实验室; 13个附属研究、培训中心;16个室内训练馆;68块室外运动场;一个藏书43万册的校图书馆,形成了以体育为特色的多科性藏书体系;一个我国大学出版社中唯一一家体育专业出版社,10余年来,累计出版新书1520余种。特别是今后几年,国家及国家体育总局将投资十多亿元在北京体育大学进行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建设,学校基础建设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始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支个体素质强,群体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正副教授228名、讲师264名、博士生导师40余名、硕士生导师100余名、国际级裁判37名、国家级裁判210名。在国际、国内学术组织机构和体育单项协会担任重要职务的有36人,在国家二级学会任常委以上职务的有44人。在国家队担任主教练的有15人,有8位教师被确定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有4位教练员被确认为全国100名跨世纪优秀中青年教练员。

北京体育大学地址_北京体育大学 -办学成绩

所获荣誉

国际奥委会曾分别授予学校3任校长“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学习和研究奖”和“体育与教育奖”,向学校颁发了2011年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社会责任奖”。学校曾先后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表彰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7届奥运会贡献奖”、“28届奥运会贡献奖”,授予366人次“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称号以及82人次“全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和“全国体育工作荣誉奖章”等。
2007年,被北京奥运会培训工作协调小组授予“北京奥运会培训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被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授予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2007年,被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授予北京市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四五”普法先进单位;2006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

活动成绩

从1959年国庆10周年、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仪式,到2005年首都庆祝学生军训20周年阅兵活动,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广大师生在历次重大任务中展现了北体人的风采和学校的形象。

北京历史沿革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历史沿革,北京体育大学-办学条件

荣誉史奥运会
学校全面参与北京奥运会筹办、备战和服务工作,圆满完成了竞技备战参赛、科技攻关服务、场馆服务保障、奥运人才支持、奥运遗产传承、平安奥运行动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并取得14金6银2铜的优异成绩。2008年9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学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3人被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
在首都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中,学校圆满完成了群众游行“青春中国”方阵表演、国庆晚会表演、群众游行和晚会编导、宣传样片拍摄、道具设计采购、国庆彩车游行等重要任务,被首都国庆60周年游行指挥部、首都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指挥部群众联欢部等授予“优秀组织单位”、“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交流活动
北京体育大学学生体育艺术团先后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赴俄罗斯参加2010年俄罗斯汉语年开、闭幕演出,中意青年文化交流等活动;并且深入新疆慰问演出,把先进体育文化送到人民群众中,成为弘扬中华体育文化的重要窗口,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外界评价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体育大学访问时,赞誉北京体育大学是“推动中国乃至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中坚力量”;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学校55周年校庆讲话中,评价学校在“‘整体面貌、整体水平、社会影响和声望’三个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视察学校时说,“有这样的学校,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我们有信心,也有基础和条件。”北京体育大学始终保持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为中国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自1980年以来,学校培养了国际运动健将50余人,运动健将500余人。1980年以来,在世界大赛中获冠军50余人次,亚洲大赛中获冠军60余人次,刷新亚洲纪录10余人次,在全国正式比赛中获冠军600余人次。尤其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北京体育大学自己培养的17名在校运动员、7名教练员参加7个大项13个小项的比赛。取得4金、1银、1个团体第六名、1个第七的的优异成绩;在籍学生64名奥运健儿、毕业校友8名奥运健儿,总计72人参加了第28奥运会比赛;师生、校友共有163人参加了本届奥运会,占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的25.75%。

北京体育大学地址_北京体育大学 -科研成果

北京体育大学形成了多学科、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优势,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289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6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项。近十年间,共引入外源性科研经费2106万元,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科普著作近千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各类论文2000余篇。

学校先后有4人次获得国际奥委会奖章,5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2人获得全国体育工作荣誉奖章和运动荣誉奖章,366人获得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称号。学校还获得了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奥运会特殊贡献奖等荣誉。

北京体育大学地址_北京体育大学 -合作交流

北京体育大学一直重视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学校先后与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德国科隆体育学院、日本体育大学等16个国家的28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或友好合作关系;与国际上许多体育社会团体和人士长期开展了各类交流活动。

北京体育大学地址_北京体育大学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校长
杨桦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池建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程建平
副校长
耿宝权、谢敏豪、刘大庆、夏伦好、胡扬

北京体育大学地址_北京体育大学 -历任领导

历任校(院)长
钟师统 院长 1953.9 ―― 1982.8
钟师统 名誉院长 1982.8 ―― 1993.12
马启伟 院长 1982.8 ―― 1985.9
杨福鹿 院长 1985.9 ―― 1992.6
王世安 校长 1992.6 ―― 1995.7
金季春 校长 1995.7 ―― 2001.6
史康成 校长 2001.3 ―― 2002.9
杨桦 校长 2002.9 ― 至今
历任副校(院)长
徐英超 副院长 1953.9 ―― 1982.8
赵斌 副院长 1954.5 ―― 1960.6
邓乙真 副院长 1959.2 ―― 1982.8
王任山 副院长 1961.6 ―― 1979.10
宋君复 副院长 1962.11 ―― 1968.8
梅振耀 副院长 1979.10 ―― 1983.11
马启伟 副院长 1979.10 ―― 1982.8
轲犁 副院长 1982.8 ―― 1985.10
张思温 副院长 1982.8 ―― 1994.8
曲宗湖 副院长 1985.9 ―― 1990.7
孙克宜 副院长 1985.9 ―― 2001.3
田麦久 副院长 1990.7 ―― 2001.3
王世安 副院长 1990.8 ―― 1992.6
谢亚龙 副院长 1992.7 ―― 1995.7
张万增 副校长 1998.2 ―― 2001.6
孙克宜 副院长 1985.9 ―― 2001.3
田麦久 副院长 1990.7 ―― 2001.3
王世安 副院长 1990.8 ―― 1992.6
谢亚龙 副院长 1992.7 ―― 1995.7
张万增 副校长 1998.2 ―― 2001.6
邢文华 副校长 1995.7 ―― 2001.3
李元伟 副校长 1995.7 ―― 1997.11
田野 副校长 2001.3 ―― 2003.6
钟秉枢 副校长 2001.3 ――至今
何珍文 副校长 2001.3 ―― 至今
池 建 副校长 2003.10 ―― 至今
历任校级党组织领导
徐英超 临时党支部书记 1952.7―1953.10
李东敏 院党支部书记 1953.10―1954.7
李东敏 院党总支书记 1954.7―1955.11
赵 斌 院党总支书记 1955.11―1957.2
钟师统 党委书记 1957.2―1983.10
赵 斌 党委书记 1979.9―1983.10
梅振耀 党委书记 1983.10―1985.9
王世安 党委书记 1985.9―1990.8
尹维祖党委书记 1990.8―1993.7
王世安 代理党委书记 1993.7―1994.1
金季春 党委书记 1994.1―2001.6
张万增 党委书记 2001.6――至今
李树平党委副书记 1957.2--1966
倪瑞江 党委副书记 1957.2--1961.1
李冬敏党委副书记 1960.2―1982
梅振耀 党委副书记 1979.9―1983.10
徐焕之 党委副书记 1979.9--1987.5
赵亚平 党委副书记 1983.10--1992.6
王世安 党委副书记 1992.6-1993.7
王世安 党委副书记 1994.1―1995.7
张万增 党委副书记 1992.6―2001.6
王钰清 党委副书记 1998.2―2001.2
史康成 党委副书记 2001.12-2002.9
李寿山 党委副书记 2001.3――至今
杨 桦 党委副书记 2002.9――至今
赵 斌 监委书记 1957.4―1959.5
李树平 监委书记 1959.5--1979.8
徐焕之 纪委书记 1979.9―1983.10
赵亚平 纪委书记 1983.10―1987.5
徐焕之 纪委书记 1987.6--1994.8
孙景立纪委书记 1995.7―1999.9
迟荣传 纪委书记 1999.9--2001.10
李寿山 纪委书记 2001.3――2003.10
彭晓吉 纪委书记 2003.10――至今
历任工会主席
许守强 第一届 1952
时广海 第二届 1953
贾世仪 第三届 1954
贾世仪 第四届 1955
贾世仪 第五届 1956
宋君复 第六届 1957
宋君复 第七届 1958
宋君复 第八届 1963
李东敏 第九届 1979
赵亚平 第十届 1984
赵亚平 第十一届 1987
张万增 第十二届 1993
张万增 第十三届 2000
迟荣传 第十三届 2003.10 ―― 至今

北京体育大学地址_北京体育大学 -图书出版

图书馆:


经过40多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体育运动为特色,与体育科学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多科性藏书体系,目前校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献达43万多册,其中中文图书344,656册, 外文图书33,724册,期刊合订本42,498册,缩微制品和音像等资料2,000余件;外文书刊主要有英、俄、日、德等语种;馆藏中有各种类型的体育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索引、文摘等工具书;报刊品种繁多、 连续性强,国内外体育运动方面的期刊收藏比较齐全,如从20年代起美国的《研究季刊》、从1949起前苏联的《体育理论与实践》等,都系统地藏有。
出版社: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重要的体育专业出版社之一,也是全国大学出版社中唯一一家体育专业出版社, 以出版优质体育图书而著名。出版社出版有实用武术、传统武术、气功养生保健、中国书法、棋牌、实用生活、体育、体育教材等8类图书;出版武术、太极、健美与保健、体育与娱乐、书法与绘画、音乐与其他等6类VCD、录像带和录音带,24式太极拳多媒体光盘第一次荣获莫比斯多媒体光盘国际大奖赛中国推荐委员会推荐奖。 1995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良好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东路北京体育大学邮编:100084

北京体育大学地址_北京体育大学 -校园文化

办学理念与使命:增强民族体质、弘扬体育精神、探索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
北体精神与校风:爱国、拼搏、求实、创新
校训:追求卓越

北京体育大学地址_北京体育大学 -校园美景


美景一览
美景一览



美景一览

北京体育大学地址_北京体育大学 -重要事件

2014年6月,一组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2010级毕业典礼上豪车云集图片引热议,有网友称场面堪比豪车展。也有同学坦言:“原来还在学校的时候就知道那个学院藏龙卧虎了,没想到真的高调起来了。


图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90103/80682.html

更多阅读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冠军班的那些学员们图 周杰伦冠军学员

为什么要第一个介绍许海峰?估计很多人还不知道,北京体育大学在2003年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内惟一可免试招收奥运会冠军和世界冠军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高等院校,就此创建了独一无二的研究生冠军班。这位在奥运会上为中国拿下第一枚金

塔里木大学 塔里木大学-历史沿革,塔里木大学-办学规模

塔里木大学原名塔里木农垦大学,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小211),教育部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指定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华大学、

声明:《北京历史沿革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历史沿革,北京体育大学-办学条件》为网友深海有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