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青山区两河区域 青山区[武汉市] 青山区[武汉市]-区域概述,青山区[武汉市]-历史

青山区是武汉市中心城区之一,东与洪山区接壤,西与武昌区毗邻,南倚东湖风景区,北濒万里长江,与天兴洲隔江相望。全区面积47.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27万,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和钢都花园管理委员会。

武汉市青山区_青山区[武汉市] -区域概述


青山区

青山区是武汉市中心城区之一,东与洪山区接壤,西与武昌区毗邻,南倚东湖风景区,北濒万里长江,与天兴洲隔江相望。全区面积47.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27万,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和钢都花园管理委员会。境内驻有武汉钢铁公司、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武汉石油化工厂、中冶集团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等10多个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是“一五”计划时期国家投资建设的新型工业基地,素有“十里钢城”之美誉。

武汉市青山区_青山区[武汉市] -历史沿革

历史上青山境域隶属变迁频繁。西周时期为鄂国领地,周夷王时一度属楚;秦统一中国后为南郡辖地;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属江夏郡沙羡县;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改沙羡县为汝南县,属之;隋开皇九年(公元589 年)改汝南县为江夏县。

清康熙《江夏县志・疆土篇》记载: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尾亘长湖,首枕大山,山下有矶,曰青山,又有青山口、青山铺、青山矶之称。民国元年(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吕县,青山境域先后为其第八区、六区、五区。民国38年(1949年)6月,武吕县全境解放,青山境域为县辖二区、九区。1951年12月,首建武汉市青山区,1952年6月因故撤区;1955年2月再次建区至今。

武汉市青山区_青山区[武汉市] -自然地理


张之洞在青山港口倡建武丰闸,以利东湖与沙湖周围农田排灌以条石为拱,糯米灌浆,修成单孔闸;断面为4.5 米 x3.2 米,闸身长 9.8 米,汇水面积185平方公里,排灌两用。

地理位置

青山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0°37′,东经114°26′。境域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区境西起罗家港,经和平大道与武昌区相连;东至洪山区建设乡,隔江与新洲区阳逻街相对;南与洪山和平乡、花山乡接壤,傍东胡风景名胜区;北沿长江,面对天兴洲,隔江与江岸堪家矶相望。2000年,境域土地面积45.13平方公里。

自然气候

青山区境域内夏冬两季较长,各约4个月;春秋两季较短,各约2个月。秋旱少雨多晴,春雨多余秋雨。冬季多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冷夏热。

春季气温冷暖多变、升降剧烈。春雨绵绵,常有大风。 3 月时有寒潮。
夏季初夏多梅雨、暴雨.盛夏高温卜旱。高温期(日平均气温 28 . 8 ℃以上)持续时间长.多年平均为 48 天。
秋季气候晴好,凉爽宜人,少疾风,无梅雨,平均气温 16 ℃一 22 ℃。初秋往往有一段白天高温、深夜凉爽、人称“秋老虎.秋半天”的高温天气。
冬季寒气逼人,常有低温冻害。日平均温度成 7 . 5 ℃的天数占冬季总天数的 83 %。同时寒潮活动频繁,每次寒潮过境,天气变化急剧,气压陡升,气温剧降,大风骤起,雨雪时降。

武汉市青山区_青山区[武汉市] -行政区划


青山区[武汉市]

青山区辖10个街道:红卫路街道、冶金街道、新沟桥街道、红钢城街道、工人村街道、青山镇街道、厂前街道、武东街道、白玉山街道、钢花村街道。共有104个居委会。

红卫路街道:办事处驻建设三路46号,人口81370人,面积4.03平方千米。辖14个居委会:八大家、康苑、和平、文苑、翠园、兴秦、虹蔚、碧园、科大、聚友、兴达、才惠、才聚、三弓路。

钢花村街道:办事处驻辽宁街10号,人口97871人,面积2.82平方千米。辖21个居委会:110、111、112、114、115、116、117、118、119、120、121第一、121第二、122、123、124、125、126、127、128、青翠园、南苑。

冶金街道:办事处驻鄂州路12号,人口62823人,面积3.60平方千米。辖18个居委会:名流、永鑫、27街、科技苑、31街、友谊、南干渠、惠济、104街、105街、106街、通达、振兴、绿苑、楠姆、现代花园、109街、怡兴。

新沟桥街道:办事处驻冶金街11号,人口59495人,面积2.32平方千米。辖11个居委会:临江、馨园、车站、蒋家墩、新光、热电、科苑、新桥、勘苑、静安、光明。

红钢城街道:办事处驻建设八路11号,人口39041人,面积2.66平方千米。辖11个居委会:沿河、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七街、八街、九街、十街、十九街。

工人村街道:办事处驻建设十一路特1号,人口18864人,面积7.18平方千米。辖6个居委会:星光、兴和、三联、建十一路、凤凰山、桥头。

青山镇街道:办事处驻建设十一路特1号,人口23521人,面积5.40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船厂、石化、桃园、正街。

厂前街道:办事处驻厂前邮局后侧,人口13249人,面积3.40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自建村、桃山村、铁铺岭、冶建村。

武东街道:办事处驻武东路64号,人口23570人,面积6.57平方千米。辖5个居委会:铸锻、航舵、兴中、船机、钢运。

白玉山街道:办事处驻白玉山二街13号,人口32860人,面积1.86平方千米。辖10个居委会:康美、康寿、康秦、康乐、康宁、康达、群力、同兴、五一、火官。其他(武钢厂区)面积8.3平方千米。

武汉市青山区_青山区[武汉市] -基础设施


青山位处武汉市中环与外环交通环线圈内,连接京(北京)珠(珠海)、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干线,拥有武东铁路编组站和长江黄金水道多个货运码头,水运可直达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欧美各地,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
辖区内水、电、气设施完备,通讯便捷,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配套齐全,是全国模范文化区、全国科技先进区和国家级“武术之乡”。
2005年至2010年,国家将再投入巨资使青山形成以武汉火车站为中心,以阳逻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罗家港长江大桥(过江通道)三条环线为轴线,区域内“四纵五横”路网为主骨架的辐射状交通格局,成为武汉市东南部交通枢纽中心。

武汉市青山区_青山区[武汉市] -公共设施

供水:
青山地区供水主要由港东一水厂、港东二水厂承担,两个水厂日制水供水能力为45万吨,年售水量84000万吨,基本满足了青山地区和洪山和平乡、建设乡等部分自然村50万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和经营服务用水的需要。

供电:
青山地区的供电系统,形成青山热电供电厂供电、武钢(自备电厂)供电、市供电局青山分局供电的“一区三网”格局。

供气:
青山区民用煤气来源于武汉钢的民用管道煤气和武汉煤气公司、武汉石油化工厂的液化石油气。

交通:
青山地区公共汽车线路发展到31条,其中区内线路6条、跨区25条。据统计有各式客运汽车343辆。其中大型客车183辆、中型客车160辆,月运输客流量达570万人次。

武汉市青山区_青山区[武汉市] -城市规划


青山区[武汉市]

青山区的发展正处在重要时期,“三桥一站”等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为青山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十一五”期间,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急需调整,城市总体规划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通过科学地规划布局、合理地调整用地,为青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特征:青山区是湖北省、武汉市工业最集中、生产规模最大的城区,在全市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区内云集了武钢、一冶、石化等数十家大中型企业,是武汉市东向功能轴发展的原动力地区,与阳逻、北湖形成钢铁、化工、机械、物流产业基地。

全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0亿元,占全市39.23 %。武钢实现销售收入401亿元,利税超过100亿元,形成了“桥、管、箱、容、军、电、车、线”为重点的八大系列名牌;环保产业实现产值42亿元,实现全口径入库税收3亿元,是武汉市环保产业重要组成部分;青山地区造船业实现产值8.4亿元,占全市的23%。


天兴洲长江大桥工程总投资达110.6亿,其中正桥投资仅31.1亿元,大量的投资将用于修建铁路引桥及配套火车站、公路引桥及接线、长江南岸铁路引线、洲头守护工程等。

(二)区域用地现状分析:区内工业用地面积约19平方公里,钢铁、石化、造船、能源、机械等工业用地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工人村路、企业路、冶金大道、王青路一线以东,部分厂矿、仓库散布于西部生活区与沿江一带。居住总用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青山地区的西部,大致可分为老城区和友谊大道两片,另有部分次生活区分布在东部厂区周边。

(三)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

1、土地使用功能划分不清晰,城市环境急需改善。

2、基础设施陈旧,难以适应高速发展。

3、城市客货运交通系统功能混杂。

4、城市用地受限,土地使用需要集约化使用。

交通布局规划

(一)武汉市交通布局:

1、环行+放射的网络布局。

2、内环线28公里疏解核心区交通,服务中心城区。

3、二环线52公里起到进出分流与衔接的作用。

4、三环线88公里截流穿越性交通,减少主城区交通压力。

5、外环公路180公里连接市域范围主要发展区。


武汉新火车站选址青山区杨春湖附近,临近东湖。车站将建20条到发线和11座站台。毗邻车站东广场的城市三环线,连接10多条高速公路辐射周边城市,市内交通则主要依靠5条主干道和城市三环线构成站区周边的路网框架。

(二)轨道交通规划

2020年,青山地区将建成从武汉站始发的4号、5号两条轨道交通线路,其中4号线1期将于2010年竣工。这两条轨道交通将缓解青山区出口道路的交通压力,使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交、对外交通枢纽相互衔接,形成换乘方便、辐射强大的城市大型客运交通枢纽。

(三)区域交通规划

随着“三桥一站”等一批重大市政项目在2010年前后相继建成,青山地区将打破相对封闭的交通格局,我区的交通地理位置将从武汉市的城区交通“终点”演变成中环、外环上的“节点”,枢纽地位将逐步凸现。拟建的武汉市中环线通过天兴洲长江大桥后跨越青山区,与区内的和平大道、友谊大道、武青四干道、青化路形成四座立交。以立交和轨道交通为基本构架,进一步完善区内和对外的道路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向东完善北湖路网;向西贯通武青四干道、中北路延长线,拓宽临江大道;向南贯通工业路、园林路等纵向连通道,拓宽王青路,连接宜黄公路。

空间布局规划构想

(一)产业布局规划按照经济、集约、高效的方向,立足区内丰富的工业生产资源,发挥地域优势,在中环与外环之间,围绕武钢、石化等龙头企业,合理布局重点领域,积极拓展周边用地,发挥钢铁、石化产业的基础优势,发展专业化加工与协作配套,延伸产业链,形成石油化工、钢铁制造、机械加工、环保科技和钢材深加工产业集聚区、特色工业园。在环线与出城主干道的交汇处,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建设物流基地,使工业园区与物流产业相互推动、共同发展,提升青山地区的经济聚集和辐射功能。

(二)居住布局规划“三桥一站”的建设,将使青山地区从平行于长江的东西向狭长地域,转变为向东南西北全面贯通的放射地域,沿江地区、友谊大道以南至中北路延长线这两大区域内的房地产开发将被赋予广阔的空间。依据工人村路-冶金大道-王青路以西调整为以居住及公建为主的用地发展思路,青山区将形成以友谊大道片为中心,北倚长江,南临东湖的三大居住板块。

(三)绿化布局规划结合未来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在中环线、京广高速铁路专线、临江大道-工人村路-冶金大道-青化路两侧各建5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沿友谊大道(1号明渠-王青公路段)规划20米宽的绿化带,在美化景观的同时起到屏蔽作用,有效阻隔东部工业区的粉尘、噪音对居住区及武汉站地区的污染,改善城区空气质量。


武钢本部厂区坐落在“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占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武钢是中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拥有矿山采掘、炼焦、烧结、冶炼、轧钢及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设备

武汉市青山区_青山区[武汉市] -旧城改造

(一)沿江地区交通引导城市建设,结合交通建设打造城市景观走廊,全面推进旧城改造。

1、用地现状分析沿江地区东起建设十一路,西至罗家港,南临和平大道,北抵临江大道,总用地面积8059亩。其中,居住用地2284亩,居民主要为武钢和一冶的职工,虽然组团完整,设施配套,但建筑质量较差,主要为50-60年代建成的三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房屋结构严重老化,居住环境亟待改善。

另该区域内零星分布有一至三类工业用地约500亩,建筑质量和经济效益较差,严重影响居住区的整体环境质量。在罗家港和园林路之间,还掺杂有洪山区的村镇居民用地130亩和菜地280亩。商业服务业沿街呈发散性分布,未形成规模和特色,建筑档次较低,占道经营情况严重。街区内建筑形式单一,缺乏绿地及游憩设施。

2、改造构想沿江地区进行旧城改造,可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江滩的自然风光,满足居民的“亲水”心理。今年内拟实施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共有6项,总用地面积计446.2亩,总建筑面积74.726万平方米。

罗家港地块由二环线、临江大道、园林路、和平大道围合而成,毗邻江摊、规划中的罗家港公园,总用地面积580亩,规划建设罗家港商务区。该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美,长江美景尽收眼底,可致力打造为富有人文气息,集商务办公、生活居住、娱乐休闲、商业购物为一体的高尚社区。

(二)、工人村、厂前地区

1、用地现状分析该区内现有居住用地约5000亩(其中三、四类居住用地4500亩),居住人口5.5万人,现状容积率不到0.5。区域内居住用地分布零散,工业污染较重,居住条件较差,基础配套设施不足,绿化用地严重不足。居住建筑主要是50年代为配套建设武钢而搭建的砖木结构平房,大部分房屋已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2、改造构想结合未来的交通与绿化情况,在建设十一路东西两侧集中规划居住用地830亩,建设以经济适用房为主、部分小户型商品房为辅的普通住宅区,重点安置天兴洲大桥建设拆迁户、工人村都市工业园拆迁户,以及武钢、石化扩产改造的部分拆迁户。

武汉市青山区_青山区[武汉市] -园林绿化


青山区[武汉市]

一、 基本情况青山区绿化始于1957年,园林部门在区内道路、公园、居住区内植树绿化。从1982年开始,区园林部门以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为契机,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青山区的绿化工作驶入快车道,并走在全市前列。1991年,青山区被国家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2001年被市政府授予武汉市首个“园林城区” 。

二、机构设置区园林局为区政府直属单位,内设党政办公室、园林建设科、园林管理科、经营财务科共4个科室。园林局下辖青山公园、园林绿化队、白玉公园、南干渠游园管理处、青山花木公司、园林监察中队、矶头山公园、园林绿化服务队、园林建筑规划设计所共9个基层单位。园林局共有干部职工640人,其中在职379人,退休261人。

三、道路绿化青山区的道路绿化始于1957年冬,和平大道罗家路至青山港桥头段是青山区最早的行道树,目前,青山区共有道路108条,已全部绿化,青山区道路绿化实现道路修到哪里,绿化配套到哪里。1998年,青山区开始创建园林城区后,注重于植物品种丰富,新增了许多新品种行道树,着力建设“一路一树一特色”,注重道路绿化带建设,新建了冶金大道、工业二路、建一南路等绿化带,提升了道路绿化水平,增强了景观效果。

四、公园、游园绿化1959年青山公园开始建设,1962年建成对外开放,青山区开始有了第一个公园。此后,园林部门先后新建了白玉公园、矶头山公园、南干渠大型游园,市园林部门建成了和平公园、科普公园,我区还动员社会各界,多途径建设公共绿地,区水务部门建成了临江公园,武汉石油化工厂建成了石化公园,武钢在工业港建成了工业港公园,青山船厂建成了船厂公园。

武汉市青山区_青山区[武汉市] -经济概况

综合实力

青山区是华中地区工业重镇,“国家环保产业基地核心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武汉石油化工厂、中冶集团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中国华电集团青山热电厂、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等一批国家大型企事业单位雄踞青山,形成了冶金、化工、环保、电力、机械、船舶、建筑、建材八大支柱产业。全地区税收过亿元、过千万元的企业分别达7家和16家。

2001年至2005年期间,以钢铁、石化和环保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国家环保产业基地核心区和经济开发区建设初见成效,商贸、房地产等服务业稳步发展。累计实现区级生产总值405亿元,年均增长13.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亿元,年均增长10%;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5.61亿元,年均增长21.5%,总量列全市第一;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7.09亿元,年均增长20.5%;实现工业增加值672亿元,年均增长15.4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年均增长9.3%。

2005年全地区实现税费收入97亿元,列全市各区之首。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50元,居全市各区前列。

经济环境

青山区商业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在武汉兴建重工业基地的机遇而成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在服务于大工业、服务居民、搞活流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青山商业以建设现代化的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为切入点,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区商贸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和便民化水平日益提升,商业的功能和档次不断提高,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商业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放心食品工程、无公害绿色工程的标准和质量不断提高并成特色,商贸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不断显现,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递增,商业增加值占区属GDP的比重越来越高,商业已成为区级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

一、商业规模

截止2005年底,全区商贸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13亿元,商业业态结构日趋合理。从经营业态来看:批发零售业占全区社零总额的46.84%,农贸市场占全区社零总额的27.34%,个体私营营业额占全区社零总额的25.81%。从吃穿用类别来看:吃类消费总额占全区社零总额的33.97%,穿类消费总额占全区社零总额的21.93%,用类消费总额占全区社零总额的35.09%,其他类消费总额占全区社零总额的9.01%。全区商业增加值达到11.2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9000人。

二、商业设施

截止2005年底,全区共有商业网点9611个,总营业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全区人均商业网点面积接近0.8平方米, 3000平方米以上规模大中型商业网点31个。

三、商业业态

目前,全区业态分布比较齐全,除大型购物中心外,其他8种业态都已落户我区。全区共有连锁企业达20多家,连锁店铺达150多个,涵盖日用品、百货、粮油、副食、烟草、医药、餐饮、洗浴、服饰、家居、图书、音像等20多个业种,连锁经营销售额占全区社会消费品总额的30%,规模以上餐饮旅店达14家,重点农贸市场23个,除此之外,还有6750个个体、私营所有的便民小超市和社区便利店分布全区。

四、商业对外开放

全区商业与外资(外来)企业合作呈上升趋势,好又多的成功入驻,永和大王、罗莎餐饮店、宝岛连锁眼镜店的引进,肯德基、麦当劳等不断发展给逐步繁荣的青山商业带来新的活力,外资(外来)企业正成为我区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三桥一站”、城市道路建设和旧城区的改造,沃尔玛、家乐福、百安居、正大易初莲花、台湾太平洋集团和深国投、新一佳、金盛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财团都有意进驻青山。在我区商贸业的功能和档次不断提高的同时,商业国际化的水平也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武汉市青山区_青山区[武汉市] -产业布局


武汉石油化工厂位于青山区凤凰山下,北临长江,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总公司直属国有大型燃料化工型企业,年加工原油400万吨,位于中国500强企业,受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和武汉市双重领导。工厂占地185公顷,自拥有铁路专线、码头和车队。

青山区所在地――武汉市,是未来可能成为国际10大都市的城市中最具潜力的城市之一,处于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和中国市场战略中枢,不仅承东启西,接南转北,辐射华中地区,而且是向中国内地扩张和西进的桥头堡。

青山区是武汉市工业化程度最高,应用型科技实力最强,发展钢材深加工、环保产业、现代制造业最具优势的城区,武汉市重点发展的5大产业基地(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钢材制造及新材料产业基地、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出业基地、环保产业基地)青山有其二。区内产业布局集中度较高,有较好的行业基础;人才资源丰富,用工环境好,能源供应充足,原辅材料丰富;市场竞争度相对较低,市场运作潜力巨大。

产业向导:钢铁产品深加工,机电产品、新材料制造

环保产品生产、环保技术开发、环保设备制造、“三废”资源开发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利用

高新技术产业:计算机软件开发、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开发及产业化

高效农业:水产养殖,生态农业园、花卉产业基地建设

现代物流业:大中型批发市场、仓储、物资配送中心建设

金融、贸易、运输、房地产、文体设施、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度假设施、经济科技信息咨询认证等中介服务

武汉市青山区_青山区[武汉市] -商业的问题和对策


建六路立交桥 位于建六路和平大道与武九铁路交会处。1999 年开工,2000 年10 月28 日建成通车,主要解决和平大道与武九铁路平交问题。桥体共3 层,最上一层是和平大道跨武九铁路的高架桥.其结构为预应力钢筋砼简支梁桥,桥长680 米、桥宽 16 米、最大跨度 28 米,主要通行直行机动车;中间一层是和平大道与建设六路、和平大道与工业二路互通的道路;最下一层是低于地面,穿过武九铁路的箱桥,主要供行人、非机动车辆通行。

该区商业成立50年来,历经计划经济体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六自一定”;以明晰产权为核心的“三改变”改制等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青山区在武汉市的独特地理位置有关,即对全市来说青山不是主要商贸区。 青山因武钢等工业基地而建,但交通不畅通、人流不旺历来是制约我区商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加上受土地资源及规划限制,商业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不太理想,经济效益增长没有与经营规模的增加相匹配;区商业整体经济实力不是很强,“小、散、差”企业占有一定的比例,严重影响了区商业经济的发展。

武汉市青山区两河区域 青山区[武汉市] 青山区[武汉市]-区域概述,青山区[武汉市]-历史

(二)专业市场严重不足,缺乏特色市场。受青山商业大形势的影响,多年来该区商业专业市场发展滞后,缺乏有吸引力的特色项目,比如有影响的星级酒店和高档娱乐场所;缺乏有辐射力的专业批发市场;就是专业知名品牌专卖店也仍然不多。这些问题有待于商家、管理部门进一步谋划加以逐步解决。

(三)全区商业布局不够平衡,商业格局多年变化不大。 青山商业目前仍停留在上世纪的“一线五口”、老城区商业密集的格局,新开发小区上规模的商业服务设施不配套,如鹤园小区、钢都花园片的商网呈现无序发展状态;偏远街道不但没有新增有档次的商业网点,现有网点也在不断萎缩,如白玉山、武东、工人村、厂前等街道商业发展仍显不足。

(四)商业企业改制遗留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商业体制虽然进行了多次改革,试图寻求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商业生产力,促进地区商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商业改制企业“隐性债务”的存在和各种改制后矛盾的凸现,使改制企业、行业主管部门陷于解决各类改制矛盾、维护一方稳定的繁杂工作中,严重分散了商业职能部门发展青山商业的专注力。建议区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对改制遗留问题专题研究,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

(五)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工作亟待加强。全区各相关部门通过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工作的平台,引进不少商业企业和各种业态,但进度仍显缓慢,特别是我区商业面临土地资源匮乏,不可能花大力气去新建一批大中型商业网点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招商引资这个工作平台花大力气引进一批知名度高、市场潜力大、创税能力强的商业企业已成为政府各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

同时要加强对引进项目的统一协调、管理、服务工作,对项目线索要紧抓不放,使其成为在谈项目;对在谈项目要创造条件,使其成为签约项目;对签约项目要积极协调,做好服务,使其成为落户项目;对落户项目要全程跟踪,排忧解难,使其早日开业投产,产生效益。借助外来投资做强做大我区商业,使青山商业真正跃上新的台阶。

武汉市青山区_青山区[武汉市] -发展方向

总体目标


青山区

钢铁、石化、环保“三大产业”实力显著增强,优势更加明显,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社会事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到2010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等六项指标,均比2005年翻一番。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600元。

产业导向


钢铁产品深加工,机电产品、新材料制造
环保产品生产、环保技术开发、环保设备制造、“三废”资源开发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利用
高新技术产业:计算机软件开发、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开发及产业化
高效农业:水产养殖,生态农业园、花卉产业基地建设
现代物流业:大中型批发市场、仓储、物资配送中心建设
金融、贸易、运输、房地产、文体设施、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度假设施、经济科技信息咨询认证等中介服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90103/80700.html

更多阅读

失落的两河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我个人对两河文明、吉卜赛文化和犹太文化比较感兴趣。以下为我自己搜集整理的关于巴比伦王国的一些资料,来自于一些书籍、期刊和互联网。出处众多,由于时间较长而且我自己在整理过程中已经把好多出处的资料整合到了一起,具体出处已经无

池州傩戏 刘街青山庙会 池州傩戏哪里有

本篇与【池州傩戏】姚街傩戏会仪仗(点击参见)有机整体是九华山西流诸水汇成白洋河,青山庙依山傍水,位于池州傩戏之乡梅街镇刘街西几里许的北岸。“南边旗子荡里伞,刘锣戴铳汪夹板,山里山外干呐喊,郑家探一探,黄家只有踮脚板”道出了参与每

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王朝更迭 中航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巴比伦文明、巴比伦——亚述文明,大致相当于现在伊拉克地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美索不达米亚的意思就是两河之间的土地。两河流域又分为南部的巴比伦尼亚地

两河文明:世界最早的一批文明之一

两河文明:世界最早的一批文明之一两河文明史就是一部战乱史,战乱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时代。与中国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前256)的500年混战相比,两河流域的十几个文明之间的战乱发生得更早并延续了几千年。

武汉市共有三个客运火车站 武汉市青年路客运站

武汉市共有三个客运火车站,分别是武昌火车站、武汉火车站、汉口火车站。武汉火车站,位于武汉市青山区杨春湖附近,在火车票上的“发站”标识为“武汉”。武昌火车站,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的东南端、京广铁路与武九铁路的交汇处,在火

声明:《武汉市青山区两河区域 青山区[武汉市] 青山区[武汉市]-区域概述,青山区[武汉市]-历史》为网友以自我为中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