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儿歌视频 《一分钱》[儿歌] 《一分钱》[儿歌]-儿歌创作,《一分钱》[儿歌

一分钱儿歌视频 《一分钱》[儿歌] 《一分钱》[儿歌]-儿歌创作,《一分钱》[儿歌

潘振声(1933年1月18日~2009年5月14日)著名作曲家,蒙古族,上海青浦人。1955年开始从事儿童音乐创作。当过小学音乐教师,少先队辅导员,编辑等。曾任音协宁夏分会主席、宁夏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第四届常务理事。曾获“全国优秀儿童少年工作者”称号。作有儿童歌曲《小鸭子》、《一分钱》、《好妈妈》、《红太阳照山河》词曲及曲作《嘀哩嘀哩》、《雷锋叔叔请听我的回答》、《太阳月亮不能忘》等。出版有少儿歌曲专辑。


儿歌 《一分钱》
《一分钱》[儿歌]

儿歌《一分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首《一分钱》是当代中国人几乎都会哼唱的儿歌,而它的作者、著名音乐家潘振声因患脑血栓经多方医治无效,于2009年5月14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7岁。潘振声被人们誉为当代“儿歌大王”,因为他创作的《一分钱》太有名了,还得了个“一分钱爷爷”的雅号。当年上海公安博物馆成立,开价20万元收购《一分钱》曲谱,结果潘振声说:“孩子把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我当然也要把手稿无偿交给警察叔叔,一分钱不要!”
《一分钱》歌词: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把他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
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
我高兴的说了声:
“叔叔再见!”


一分钱儿歌_《一分钱》[儿歌] -儿歌创作


儿歌《一分钱》作者 潘振声

一分钱爷爷“一分钱不要”

潘老的家人给记者讲了一个“一分钱”的故事。

《一分钱》太有名了,为此潘振声有了“一分钱爷爷”这个雅号。当时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潘振声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邀请写一首歌。当时他在一所小学当大队辅导员,办公桌上有一个文具盒,里面放满了孩子们捡到交上来的硬币。那时孩子们排队回家,交警就在校外维持交通秩序,孩子们经常走出校门很远了,还回头和交警挥手喊道“叔叔再见!叔叔再见!”潘振声于是将这两个场景融合起来,创作了《一分钱》这首歌。后来上海公安博物院成立,找潘振声要当年的那封约稿信及《一分钱》曲谱。对方开出了20万的收购价,结果潘振声说:“孩子把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这份手稿,我当然也要交给警察叔叔,一分钱不要!”经中国文物局鉴定,《一分钱》的手稿、曲谱被评为“现代革命一级文物”。

此外,他曾获得中国唱片公司“金唱片奖”等重量级奖项,被人们誉为当代“儿歌大王”,并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贴。

一分钱儿歌_《一分钱》[儿歌] -2创作理念


潘振声认为,儿童歌曲是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一门重要艺术,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少年儿童的高尚情操、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首好儿歌往往能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甚至一代人的成长。一首好的儿童歌曲应该运用的是儿童语言,不能做作,不是儿童的语言,孩子们不要唱,不是用儿童的音乐语言创作的歌曲,装的孩子腔,孩子们也不愿意学。孩子需要的是那些出自于内心喜悦的音调。

潘振声与友人合照
国外有些经典的儿童歌曲像《雪绒花》,它流传了一二百年,现在还在唱,这些歌曲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果过分强调“寓教于乐”,导致有些作品“教”多而“乐”少,缺乏童趣和童心,用成人思维代替儿童思维,孩子们胜任不了。另外,创作完一首儿童歌曲就应该让孩子们去唱、去改,去听取意见。所以孩子们需要的不是那些工整的语言,他们要的是属于自己的语言,不是儿童的语言,孩子是不会接受的。创作者应该走到孩子们中间去,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多创作些富有时代感、节奏感、地域性的儿歌。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喜欢。
【一分钱的发行】
我国一分硬币从1955年开始发行,到1992年暂停。但1993年至2000年都有少量生产,只是没有对外发行,而是与同年份各种面额硬币凑成一套,每四年为一组(93―96,97―2000),装到有机玻璃盒里作为收藏品出售。目前每组售价大约五六十元。2001年至2004年则没[3]有生产。
经过多年的使用消耗,目前我国流通货币中,一分硬币逐渐短缺,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又生产发行了一批一分硬币,年号为2005、2006。主要用作大型超市找零使用。首先在西北发行,目前中、东部也有见到。
[4-8]

一分钱[9]

一分钱儿歌_《一分钱》[儿歌] -3创作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潘振声选择了去宁夏当老师。在宁夏,他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孩子们排队回家时,看到学校门口维持秩序的警察叔叔,经常是走出了十多米,还不时回头叫“叔叔,再见”。孩子们捡到铅笔、橡皮和硬币等物品都会上交给老师。他办公桌上放大头针的小盒子,经常放满了孩子们交来的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这一幕幕情景经常萦绕在潘振声的心头,也就在那时候,他萌发了为孩子们写歌的念头。
1964年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组向潘振声约稿,请他写一首赞扬“好孩子”的歌。收到约稿信后,潘振声很快又想到那些温馨的场面。此时正是硬币在社会上大量流通的时候,他联想到孩子们的拾金不昧和回家时与警察叔叔告别的情形,便创作了歌曲《一分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90103/81309.html

更多阅读

李在福《追球》文字版一 李在福追球全集

李在福羽毛球教学视频《追球》文字版(一)第一章 羽毛球的五个根基羽毛球的根基-前言大家好,我是李在福。我希望你能觉得这个视频很有乐趣,对你有帮助。我认为,羽毛球运动中有五个关键的原则。我将这五个原则看作是羽毛球运动的根基。

视频 《养生堂》知足常乐--主讲:杨弈

《养生堂》知足常乐  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 理事中国名医论坛 副理事长中国针灸总会砭石与刮痧委员会 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经济论坛 首席研究员

声明:《一分钱儿歌视频 《一分钱》[儿歌] 《一分钱》[儿歌]-儿歌创作,《一分钱》[儿歌》为网友爵士兵长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