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生平简介 林语堂 林语堂-简介,林语堂-生平经历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着《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林语堂作品_林语堂 -简介


林语堂

林语堂,男,祖籍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今珠里村)。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

林语堂6岁时进坂仔乡教会办的铭新小学读书。10岁时,到厦门鼓浪屿养元小学读书,13岁小学毕业后进寻源书院读书。17岁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上海圣约翰大学。

林语堂1936年8月去美国从事写作活动,1940年5月至8月曾回国。抗日战争期间,林语堂在国外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写文章宣传抗日。发表《日本征服不了中国》、《日本必败论》等许多著名文章,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起了激励作用。他与旅美华侨一起,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人民的正义斗争。支持妻子廖翠凤参加救亡工作,为她出谋划策,还曾捐款4000多法郎抚养六个中国孤儿。

林语堂在鲁迅生前虽曾和鲁迅交恶,被鲁迅骂过。但在鲁迅死后数十年间,林语堂对鲁迅却一直保持尊敬。林语堂骂过不少人,却始终不骂鲁迅,而且在各种场合都高度评价鲁迅。他曾为文礼赞鲁迅说:“德国诗人海涅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

20世纪60年代后期,用中文撰写发表了三百多篇文章,其间的作品大多收入《无所不谈合集》。曾先后出席国际大学校长协会、国际笔会大会等重要会议,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并因《京华烟云》一书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林语堂作品_林语堂 -生平经历

教育经历

1912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英文,1916年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于清华大学英文系任教。

1919年赴哈佛大学文学系留学,并于1921年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1922年获博士学位。

1920年与廖翠凤女士结婚,相伴一生。

国内生活

1923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同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


林语堂

1927年到武汉任中华民国外交部秘书。随后的几年当中,他创办多本文学刊物,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对之后的文学界影响深远。

1924年5月将英文的“humor”译为“幽默”,有人说这是中文“幽默”一词首次出现,其实并非如此,这只是首次把英文中的humor对译为中文中的“幽默”。

1930年代林语堂所编着开明英文读本,与张其昀所编初高中地理和戴运轨所编着初高中物理教科书鼎足而立,成为全国各校通用之教材。

旅美生涯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撰写《吾国与吾民》MyCountryandMyPeople(1935年)、《京华烟云》MomentinPeking(1939年)、《风声鹤唳》(1941年)等作品。 《吾国与吾民》介绍和译述中国的传统思想、哲学和文化艺术,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性格、精神作出了叙述,为当代欧美人士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着作。他的许多着作都被再翻译成其他语言,作品风行各国。《生活的艺术》更是所有着作中,译本最多,销路最广的作品。1944年到重庆讲学。

1947年林语堂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后到巴黎写小说《唐人街家庭》。

1948年返回美国从事写作。

1954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受聘担任首任校长,但后来由于经费等问题,与南洋大学董事会意见不合,在大学开学前离职。

台湾晚年生活

1966年定居台湾,论古说今的杂文,后来收集在《无所不谈》一集、二集(1967)中。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他于1972年和1973年被国际笔会推荐为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同年四月移灵台北,葬于台北阳明山仰德大道林语堂故居后园中。

林语堂作品_林语堂 -学术成就

文学作品

译作
汉译英主要作品《咏怅集》《 幽梦影 》《西厢记序》《水浒传序》《华阳散稿自序》《 兰亭集序 》《秋醒词序》《. 齐物论 》《 蝶梦 》《英雄气短说》《黛玉葬花诗》《莺莺札》《 声声慢 》《 桃花源记 》《 石钟山记 》《 愚溪诗序 》《 庐山草堂记 》《 货殖列传 》《 扬州瘦马 》《家书》《园宅》《凤姐说茄子鲞》《 杂事秘辛 》《息机说》《 浮生六记 》《 不亦快哉 》《东坡诗文选》《 冥寥子游 》《 板桥家书 》英译汉作品《卖花女》


小说《 京华烟云 》《 风声鹤唳 》《 赖柏英 》《 朱门 》《 啼笑皆非 》《唐人街家庭》《 逃向自由城 》《 红牡丹 》散文杂文文集《 人生的盛宴 》《 剪拂集 》《 吾国与吾民 》《欧风美语》《大荒集》《我的话》 (第1卷,又名《行素集》)《我的话》 (第2卷,又名《拙荆集》)《 生活的艺术 》《 孔子的智慧 》《 老子的智慧 》《 浮生若梦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新生的中国》《俚语集》《锦秀集》《中国圣人》《语堂文存》《 讽颂集 》《拨荆集》《爱与刺》《有不为斋文集》《雅人雅事》《 第一流 》《文人画像》《 无所不谈 》《 优游人间 》《道家是个幽默派》教育读物书名出版年份出版社《开明英文读本》开明出版社《 开明英文文法 》开明出版社《 语言学论丛 》1932年开明出版社《最新林语堂汉英辞典》正中书局《 中国新闻舆论史 》1972年《当代汉英辞典》1936年评论集书名出版年份出版社《新的文评》1930年《中国文化精神》1941年上海国风书店《平心论高鄂》1966年文星书局《信仰之旅――论东西方的哲学与宗教》2005年香港道声出版社传记《 苏东坡传 》《 武则天传 》

创办刊物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

1935年创办《宇宙风》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发明创造


林语堂经典作品

林语堂早年已立志发明“中文打字机”。当时科学严谨的汉字检索系统仍未建立

起来;又由于汉字本身是符号文字而非字母文字,长期以来人们对制成中文打字机的可能性多持怀疑态度。为解决这一难题,林语堂在数十年间不断研究探索,自斥资金,购置设备,一再尝试,以致一度倾尽家财、负债累累,终于成功发明 了“明快中文打字机”,于1946年在美国申请专利。1952年,取得该项发明的专利权。打字机以“明快”命名,乃取其明易快捷之意,寄托了他希望人人都能顺利操作使用的心愿。除开“明快中文打字机”,他另有若干项小发明亦获得专利,其中一件就是可以挤出牙膏的牙刷。

林语堂发明的无须记住字位、字码的中文打字机诞生于1947年,机器采用林语堂创造的“上下形检字法”设计键盘字码,每分钟最快能打50个字,且不用训练即能操作。

编纂词典

1965年底,林语堂就与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李卓敏谈到他终生的抱负,即编纂一部适应现代需要的汉英词典。当时只有两种汉英词典在国际间流行通用:一是1892年翟理斯(HerbertA.Glles)编的《汉英词典》(“Chinese-EnglishDictionary”),以及1932年麦氏(R.H.Mathews)编的《麦氏汉英大辞典》(“Mathews,Chinese-EnglishDictionary”)。这两部字典已经不足以应付当代的需要。


《当代汉英词典》

1967年春,林语堂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教授,主持词典的编纂工作。资料的收集、查核、抄写等工作,由一小组人员在台北担任。在台北双城街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有马骥伸、黄肇珩,他们担任收集资料、查核,后来添了陈石孚,他在英文方面有所贡献。林语堂认为编词典的工作“如牛羊在山坡上遨游觅食,寻发真理,自有其乐。”事实上,这分工作的庞大艰难,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料到。

林语堂拟了词典的蓝图,即编辑体例的概念,与马骥伸、黄肇珩商量,要他们仔细研究,提出意见。最初六个月,大概都花在体例问题上,他不惮繁琐,一再提出修正意见,经过讨论,最后决定了“大样”。这时,编辑小组开始试稿。工作人员帮林语堂选择中文单字和词句,加以注释,写在单张的稿纸上面,并依国语注音符号的次序排列起来。这一切作好之后,把稿子交给他,由他审定,再译成英文。

每天七八个,甚至十个、十二个小时,林语堂都坐在书桌前,用手写出每个字和每个词句的英文意义。这种繁重的工作成年累月地进行。凡在草稿中有疑问,他必反复问明出处、用法。偶尔触发灵感,想到佳妙词语,他便拨电话问办公室的同仁,是否已采录。译到得心应手,他会将纸片交司机送到双城街,供大家共赏。所有原稿自始至终他都一一过目、修改,并且一校再校。

这部林语堂认为是他写作生涯的巅峰之作――《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于1972年10月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全书约一千八百页。

林语堂花费五年时间编纂的这本汉英词典既满足了他数十年的心愿,亦满足了当代汉英翻译的需要。它所采用的检字法是根据林语堂发明的“上下形检字法”修订的,所采用的拼音也是将他当年参与制定的罗马拼音法简化而成的“简化国语罗马字”,而林语堂首创的五十部首则成为这本词典的另一特色。

林语堂作品_林语堂 -文学特点

散文创作

林语堂散文所涉领域极广。他认为理想的散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 (见《小品文之遗绪》)从他创造性地将西方的humour译成“幽默”始,一直到晚年自诩为道家精神,林语堂始终保持这种谈话风的艺术范式,并以闲适幽默为格调、性灵超远为立场。


林语堂

林语堂的散文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用平淡的话语去赞扬美文,这样便形成一种庄谐并用、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他的文字自然流畅,幽默而不荒唐,自有意趣。不过有时轻松过度,少了一份厚重。林语堂的这种风格同他对文字的见解有关。他认为:“世上有两个文字矿:一个是老矿,一个是新矿。老矿在书中,新矿在普通人的语言中。次等的艺术家都从老矿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艺术家则会从新矿中取掘取材料。”

林语堂的文风有别于左翼作家所主张之战斗的文风,而是站在高于现实处,以自由主义精神写“热心冷眼看人间”的智慧文章。他的文章虽也讲要直面人生,不过并不缀以惨淡的笔墨;也讲改造国民性,但并不攻击任何对象,他以观者的姿态把世间纷繁视为一出戏,书写其滑稽可笑处,进而追求一种心灵的启悟,以达到冲淡的心境为最上乘。他最终也没能听取鲁迅关于不要把小品文当成“小摆设”的规劝 (参看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坚持用散文的笔调本色为文,从而广达自喜、独抒性灵。

纵观五四时期的散文作品,林语堂这种融汇了东西方智慧的幽默情味,虽缺乏主流文学的批判力度,却也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维度,另辟蹊径,对当时、尤其是当下的读者意义重大。

小说创作

林语堂小说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比较文学现象,体现出鲜明的承续与超越特征,这种特征展现在“艺术家”、“世界”、“读者”这种三元框架之中,透过“艺术家”把握林语堂的文化边缘特征、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人格符号和人格滋养,透过“世界”把握林语堂的性灵与表现中西合璧的审美世界观,透过“读者”把握林语堂的文学追求和文化传播策略,构成了“在场”地把握林语堂小说创作和艺术成就的基础。

翻译作品

林语堂的翻译特点是通畅易懂,少用“行语”,中等文化的读者都能看懂,这也是他探索的结果。1936年他“做”《生活的艺术》,写到260页,他觉得用语深奥,论辩枯燥,会失去读者,于是推倒重来,换用一套话语,以风可吟、云可看、雨可听、雪可赏、月可弄、山可观、水可玩、石可鉴之类细腻动人的东方情调去观照竞争残酷、节奏飞快的西方现代生活,于是文风一变,空灵动人。他避用哲学概念,弃用政治口号,引俗入雅,降雅为俗,将雅俗融合,写出了无学究气、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

林语堂作品_林语堂 -母语情节

乡音

一种语言可以一直深入到骨髓和血液之中。无论走得多远,容颜可以改变,但只要最初接受了某种语言,也就会如影相随,所以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如果乡愁是游子的行囊,那么乡音就是游子的标签,时刻提示家处何方。闽南话于林语堂来说就是这样的一种语言。 林语堂对闽南话爱到极致。尽管他普通话很好,英语更是水平高超,成为为数不多的大部分作品用英语写作的中国作家,但林语堂时刻忘不了的是乡音,是闽南话。当年他在平和坂仔出生、生长,以致后来到厦门的就读,闽南话作为最初的母语深入他生命深处,和血液一起流淌。于是听到乡音是他的一大快事,为此,他在《来台后二十四快事》中,不仅把听乡音的快乐列在其中,而且还摆在第二和第三位。“初回祖国,赁居山上,听见隔壁妇人以不干不净的闽南语骂

林语堂故居

小孩,北方人不懂,我却懂,不亦快哉!”“到电影院坐下,听见隔座女郎说起乡音,如回故乡。不亦快哉!”以林语堂的闲适生活,应该是很烦这样的隔壁熟睡之后妇人骂小孩的粗鄙行为和被吵醒后的不快,更别说看电影之时居然有人在耳边喋喋不休,之所以能够容忍,并且“不亦快哉”,只是因为她们的乡音,乡音抚平了所有的不快,产生了美感。

所以他会在《说乡情》动情地说"我来台湾,不期然而然听见乡音,自是快活。电影戏院,女招待不期然而说出闽南话。坐既定,隔座观客,又不期然说吾闽土音。既出院,两三位女子,打扮的是西装白衣红裙,在街上走路,又不期然而然,听她们用闽南话互相揶揄,这又是何世修来的福分。"把听乡音上升成为修来的福分,颇有感激涕零的感恩心理。

林语堂对闽南话的痴迷没有随着岁月的远去而冲淡,甚至更上层楼。有回在台湾,林语堂到一家小饭馆吃猪脚,老板用闽南话说“户林博士等哈久,真歹细,织盖请你吃烟呷(和)吃茶。猪脚饭好气味真好吃又便宜,请林博士吃看迈(看看)。大郎做生日,囝仔长尾溜,来买猪脚面线添福寿。”对此,林语堂高兴得不得了,他合不拢嘴,也就跟着用闽南话答道“真好呷(吃),真好呷(吃)!”不仅仅是机缘巧合的顺便之举,还有刻意为之的时刻,林语堂有回在香港上街,买回了一大堆用不着的铁线、铁钉,原因就是那个店老板是讲闽南话的,为了多跟他说闽南话又担心影响他做生意不高兴,只好隔会就买一点东西,结果就买了一堆东西过了一回闽南话的“嘴瘾”。

晚年返乡

晚年的林语堂离开美国,虽然没有回到故乡,总算也回到与漳州一衣带水的祖国宝岛台湾。台湾人的祖先大部是闽南的移民,不仅血缘相同、风俗相似,而且语言相通。也许这也就是林语堂选择台湾最主要的原因吧。其实在选择台湾之前,林语堂的许多文章中都融入了闽南话、闽南文化的元素,其中体现最为集中的是他1963年写的自传体小说《赖柏英》,不仅仅这是他对初恋女友的回忆,还是闽南文化的传播,在书中闽南话、闽南风俗集中得到了体现。从1966年定居台湾开始,林语堂更是把听乡音当成了他最大的欣慰和人生享受。到了晚年他竟按闽南话语音写了一首五言诗,甜美地回忆和描述家乡的民风民情:"乡情宰(怎)样好,让我说给你。民风还淳厚,原来是按尼(如此)。汉唐语如此,有的尚迷离。莫问东西晋,桃源人不知。父老皆伯叔,村妪尽姑姨。地上香瓜熟,枝上红荔枝。新笋园中剥,早起(上)食谙糜(粥)。胪脍莼羹好,呒值(不比)水(田)鸡低(甜)。查母(女人)真正水(美),郎郎(人人)都秀媚。今天戴草笠,明日装入时。脱去白花袍,后天又把锄。 (黄)昏倒的困(睡),击壤可吟诗。”

闽南话一直没有退出林语堂的生活,无论距离多远,乡音总是如胎记一般,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时刻伴随林语堂的岁月。如今斯人已逝,但不经间,恍然可以看到闲适、平和的林语堂挂着人们熟悉的笑脸,托着烟斗,正和某人说着闽南话。乡情就在乡音中被拉扯得悠远绵长.

林语堂作品_林语堂 -文学作品


林语堂

小说作品

《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又名《瞬息京华》,张振玉译,1940年,上海若干出版社

《风声鹤唳》

《赖柏英》

《朱门》The Vermillion Gate (1953)

《啼笑皆非》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1947年(5版),商务印书馆

《唐人街家庭》

林语堂生平简介 林语堂 林语堂-简介,林语堂-生平经历

《逃向自由城》

《红牡丹》

散文和杂文文集

《人生的盛宴》

《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中国人》

《剪拂集》,1928年

《欧风美语》,1933年

《大荒集》,1934年

《我的话》(第1卷,又名《行素集》),1934年

《我的话》(第2卷,又名《拙荆集》),1936年

《生活的艺术》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1937年

《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1938年

《新生的中国》,1939年,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1940年,上海朔风书店

《锦秀集》,1941年,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圣人》,1941年,上海朔风书店

《语堂文存》,1941年,林氏出版社

《讽颂集》蒋旗译,1941年,国华编译社

《拨荆集》,1941年,香港光华出版社

《爱与刺》,1941年,明日出版社

《有不为斋文集》,1941年,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1941年,上海一流书店

《第一流》,1941年,上海地球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年,上海金屋书店

《无所不谈》(1一2集,1969年,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年,开明出版社),又名《无所不读》

教育书籍

《开明英文读本》,开明出版社

《开明英文文法》,开明出版社

《语言学论丛》,1932年,开明出版社

《最新林语堂汉英辞典》,正中书局

《当代汉英辞典》,1972年

《当代汉英辞典》电子版,


林语堂著作《人生不过如此》

评论集

《新的文评》,1930年

《中国文化精神》,1941年,上海国风书店

《平心论高鄂》,1966年,文星书局

《信仰之旅――论东西方的哲学与宗教》,2005年,香港道声出版社

传记

《苏东坡传》

《武则天传》

译着

《冥寥子游》(中英对照系列)

《不亦快哉》(中英对照系列)

《东坡诗文选》(中英对照系列)

《幽梦影》(中英对照系列)

《板桥家书》(中英对照系列)

《老子的智慧》(中英对照系列)

《浮生六记》(中英对照系列)

林语堂作品_林语堂 -专利发明

明快中文打字机(Chinese Typewriter)――1946年4月17日申请美国专利,1952年10月核准。

中文字形编码与键盘――1946年5月18日申请美国专利,1948年3月核准。

Visual Selecting Device for Chinese Typewriters and The Like――1948年3月3日申请美国专利,1952年10月核准。

林语堂作品_林语堂 -人物轶事


林语堂

林语堂一生曾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重印40次,并被译成英、法、意、荷等国文字,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上书”。

林语堂把在台北阳明山家中的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他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生活态度是以 “有为”为中心,但也往往有“不为”的事。

林语堂在美国从事写作,有时发生难题,常常到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查找,但不便用自己名字,其女儿替他取了一个名“林语珠女士”。

林语堂到美国后,原由他主编的《宇宙风》改由其弟林憾庐主编,不久林憾庐病死,林语堂没赶回送葬,只是寄回两篇文章,将其稿费充作葬仪。

林语堂很珍视郁达夫的文才,当他以英文写出《京华烟云》后,曾认为唯有郁达夫是将这本书译为中文的“最理想的人”。但郁达夫没有翻译,后来是由黄嘉音、黄嘉德合译。

《人世间》停刊,林语堂又创办杂志《西北风》。他说,用西北风并无什么深意,浅一些说,我们认为西北风的尖锐,能使人兴奋;不若东南风,使人感到软绵绵的。

林语堂在寻源书院、圣约翰大学读书时,均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他的理由是:不论做什么事,一生都不愿居第一。

林语堂应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约,将旧小说《四杰传》中的故事“唐伯虎点秋香”作为题材,改编成电影剧本。为契合西方习惯,把“唐伯虎”更名为“唐伯纳”,并把它作为剧名。

林语堂作品_林语堂 -人物语录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我的话》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吾国吾民》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一夕话》


林语堂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金圣叹之生理学》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生活的艺术》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作品_林语堂 -人物评价


林语堂性格乐观、幽默

林语堂性格乐观、幽默,一生又提倡幽默文章,中文中的“幽默”二字,就是由他首先从英文HUMOUR翻译过来的“新词”而为国人接受,因此,林语堂有“幽默大师”之称。

林语堂才华横溢,着作等身,一生写了60多本书,上千篇文章。《京华烟云》和《风声鹤唳》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分别在海峡两岸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出版的各种不同版本的林语堂着作约800种,其中中文版400多种,外文版300多种。仅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大陆出版的不同版本的林语堂着作就超过200种。

林语堂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21种文字,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语种,其读者遍布全球各地,影响极为广泛,在国际上享有文化使者的美誉。他为人类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林语堂热爱家乡,在他的自传和许多着作中一再提到家乡,满怀深情地描绘家乡的山光水色和风俗人文。他在76岁时写的《我的家乡―――漳州》中说:“我经常思念起自己儿时常去的河道,听河水流荡的声音,仰望高山,看山顶云彩的变幻。”

林语堂作品_林语堂 -故居

台北阳明山故居

位于台北阳明山上,建于1966年,由林语堂亲自设计,是其最后十年定居台湾的住所。建筑是以中国四合院布局、西班牙式白墙及螺旋柱、蓝色的琉璃瓦。台北市政府为纪念林语堂的文学成就,得到林夫人廖翠凤女士捐赠大师藏书、着作、手稿及其遗物于大师旧居,成立“林语堂先生纪念图书馆”1985年5月开放,之后以“名人故居”及“文学生活馆”之方向重新规划,2005年10月1日由东吴大学接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托经营林语堂故居。

厦门鼓浪屿故居

位于漳州路44号,建于1950年代是鼓浪屿三大欧式建筑之一,是林语堂与夫人廖翠凤成婚之地,但至2010年止,这座百年老宅因产权问题长年失修,正门封死,外墙剥落,屋檐被白蚁啃去大半。鼓浪屿于2009年开始申遗,林语堂故居是其中重点项目,但林语堂故居产权不属其后人,三年前被一家企业买走。

林语堂作品_林语堂 -各地纪念

漳州纪念馆

林语堂纪念馆成为漳州芗城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新景点。 林语堂纪念馆地处319国道北侧,坐落在其父母长眠的虎形山上香蕉林中,占地面积7亩,前眺林语堂先生的故居,背蕉林环抱,清静幽雅。主体为半圆形二层建筑,借鉴台北林语堂故居的建筑风格,体现林语堂先生中西合璧的思想。

馆舍正面墙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的“林语堂纪念馆”六个大字, 馆前,安放一尊2米高的林语堂先生坐式青石塑像,神态安详,栩栩如生。登上纪念馆有81级花岗岩台阶,暗喻林语堂81年光辉的生命,参观者拾级而上,油然而生崇敬心情。 纪念馆内一层为活动室,二层为展览室,布局简洁,空间感强。馆内展出林语堂先生100多幅珍贵照片和100多种书籍及一些林语堂用过的实物。

平和县文学馆

2007年12月6日吉时,在林语堂先生的出生地平和县坂仔镇宝南村,一阵欢快的爆竹响起,象征着平和坂仔修缮一新的林语堂故居和文学馆投入使用。

先生诞生地的纪念馆,位于原坂仔基督教堂旧址。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就诞生在这座教堂的牧师楼上。教堂于1974年被彻底拆除后,林语堂故居也不复存在。故居是在原址上依原样子建起来的。前后经历过两次建设,一次在1984年;一次在2005年。2005年的这次建设,恢复了故居原貌。2007年,在香港俊豪集团的资助下,又建起了建筑面积达360平方米的林语堂文学馆。这座文学馆,辟有“山乡孩子,和乐童年”、“文学大师,文化巨匠”、“魂牵祖国,梦绕家乡”、“誉满环球,名垂青史”四个展厅,展示了林语堂的毕生成就和他与平和坂仔的联系。馆名由季羡林题写。开馆之日,嘉宾云集,有出席漳州林语堂学术国际研究会的专家学者;有台湾林语堂故居主任蔡佳芳、文物专员陈怡燕等。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何少川为文学馆林语堂塑像揭幕。

台湾阳明山故居


林语堂台北故居

进入故居后,抬头就是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天井,但仔细一看却发现,长廊里竟是西班牙式的螺旋形白色廊柱,中西合璧也许暗合了林语堂先生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心理。据说这个故居是林先生亲自设计的,也是他生前最后十年定居台湾的住所。他曾用得意之笔描述这座房子“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

庭院屋顶是蓝色琉璃瓦,配白色粉墙,饰深紫色圆角窗棂,色调典雅很中国。在天井一角,有鱼池、假山,遍植翠竹、枫树、藤萝。据那位夏小姐介绍,林语堂生前最喜爱竹子和石头,喜欢坐在池端的那张石椅上“持竿观鱼”。不知为什么,我看到鱼池里那些活泼泼的鱼,竟想到那首“溪的美,鱼知道”那句歌词。

走进那座大屋里,一进门就是林先生的书房,先生生前用过的东西几乎是原汁原味地呈现。我在大陆去过许多名人故居,有些故居就是几张板凳和桌子,墙上放几张老照片,一看就是虚假的,生硬的,构不成历史的气场。而那天我站在林先生的书房里,窗外的余晖照了进来,洒落在书桌上的英文打字机、手稿以及他用过的烟斗上,形成一种奇妙的感觉。书橱里放着藏书、文房四宝,墙上张贴着他写《京华烟云》时列出的人物关系表,那感觉就像林先生刚刚出去散步了,而我这个不速之客就站在这里。睹物思人,让人心里有点发紧。

穿过走廊就是客厅,里面放着旧式的茶几、沙发、餐桌,上面散发着岁月留下的光泽,让人想象出当年这里高朋满座时的笑声,“眼前一笑皆知已,座上全无碍目人。”这种知己之间的清谈,也是林先生向往的人生境界。客厅的墙上还挂着林先生手书的“有为不齐”四个字,所谓“有不为”者,正代表了他不随流俗的处世哲学,意思是世上有些事是他不屑去做的。不过在他的卧室里,我发现他的床特别窄,就像单人床一样。但并不影响他所提倡的“躺在床上的艺术”,我很认同林先生的那句话:“我相信人生一种最大的乐趣是蜷起腿卧在床上。”据说林先生很多着作都是躺在床上完成的,可见写作本来就是一件特别放松的事情。

早在八十年代,有幸读过林先生的那本《生活的艺术》,也许就是从那时候起,我的身上就埋下了“闲适人生”的种子,林先生让我知道了“一个人有了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林先生也告诉我们,读书并非为了做学问或钻研什么大道理,而是为了生活的乐趣。许多年来,我真是记住了这句话,因为我明白,我之所以身上有点“闲适”的气息,祖师爷就是林先生啊。

林语堂先生一生创作了8部长篇小说,1000多篇散文,着书60本,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此外,他提倡幽默,提倡闲适、性灵的小品文,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一生办过三本杂志,《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也是我们媒体人的前辈了。这个“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化名人,1895年10月10日出生在被称为“中国坂仔香蕉之乡”的福建省平和县坂仔镇,他引以为傲的就是有个“纯天然的童年”。林语堂一生当中具有浓郁的故乡情怀,他曾多次说过:“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得力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也许正是坂仔的自然风光、童年纯真的梦,都浸透到林语堂文化修养的深处,进而影响了他的作品风格,形成了他幽默性灵、平和闲适的精神境界。

那天,夏小姐还领着我们去看了后面的园子。没想到走过天井时,走在前面的她突然停了下来,我还以为她临时改变主意,后来才明白过来,前方有位游客正在端着相机拍照,后来等那位游客拍完我们才走过天井――事后我们很为这个细节唏嘘不已。

后园很漂亮,里面长满花草树木,一派生机勃勃的模样,据说这里是林语堂生前最喜欢散步的地方。让我惊讶的是,林语堂先生的墓地就在这里。1976 年3月26日,林语堂病逝于香港,同年4月1日,就安葬在这里,也许这里也像福建的山与水,也许这里与大陆家乡隔海相望。人的生死都能在一处安息,也算是人生的大幸了。正如他生前所说的:“让我和草木为友,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那天,我站在他的墓前,向先生鞠了三躬。因为我明白,来一趟不容易,今后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再来到这里。

在故居的正面房子原来是个大餐厅,可以让游客喝茶的地方。餐厅外面有个阳台,林语堂先生曾在自传里写过:“黄昏时候,工作完,饭罢,,既吃西瓜,一人坐在阳台上独自乘凉,口衔烟斗,若吃烟,若不吃烟,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胧里。下面天母灯光闪烁,清风徐来,若有所思,若无所思,不亦快哉……”如今那个阳台上,依旧放着当年的木制小桌和藤椅,这里毫无疑问是视野最佳的位置。如果说阳明山是“经典的风景”,而这里就是“经典中的经典”。

我很想在不远的将来,有机会重新来这里,什么事也不干,就坐在阳台上慢慢地品尝一杯台湾高山乌龙茶,白天可以看见极蓝的青天,黄昏可见夕阳慢慢沉没在观音山际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90103/81427.html

更多阅读

程颢生平简介及思想 杜甫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北宋(1032年~1085年)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洛阳,生于湖北黄陂县。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二程”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

苏青 作家 苏青 作家 -生平简介,苏青 作家 -其人其事

苏青(1914年~1982年),本名冯允庄,早年发表作品时署名冯和仪,后以苏青为笔名。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浙江宁波人。歧途佳人_苏青[作家] -生平简介苏青苏青(1914年~1982年) 中国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海

张先 张先-生平简介,张先-文学创作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

声明:《林语堂生平简介 林语堂 林语堂-简介,林语堂-生平经历》为网友这暑假难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