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 石头城 石头城-南京石头城,石头城-石头城公园

石头城位于南京城西北的清凉山后。古时为楚威王的金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东汉建安十六年(212),孙权在金陵邑原址石头山上筑城,故称石头城。城基因就自然山岩凿成,中段有几块荡红色砂砾岩因经古时长江水冲刷而凹凸不平,有如兽面,故俗称鬼脸城。石头城周长约3000米,南面开2门,东面开1门,西北因紧靠长江,故不设城门。当时,石头城为孙吴水师的总部,江泊常有上千艘船只。城内建有石头仓库,用来储存粮食、兵器等物资。城西最高处还建有孙吴的烽火台。据说一旦发现敌情,在烽火台一举烽火,半日内即可传遍长江沿线。石头城地势险峻,自古就有“石城虎踞”之称。以后由于长江河道逐渐西移,石头城的军事价值有所减弱。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二年兴建城墙,此处石头城便成了南京城墙的一部分。如今石头城已是闻名中外的历史古迹,也是南京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石头城_石头城 -南京石头城

南京石头城全长约3000米。中段几块突


石头城

起的红色水成岩,酷似丑脸,故称鬼脸城。原为楚威王的金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扼守长江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称。

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同治《上江两县志.山考》载:“自江北以来,山皆无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说:“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这里所说的“城”,也就是石头城。

关于石头城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据史书记载,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楚国(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灭了越国(都城吴,即今苏州),楚威王设置金陵邑,并在今清凉山上筑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破曹大计。据说,诸葛亮途经秣陵县时,特地骑马到石头山观察山川形势。他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滨,于是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并向孙权建议迁都秣陵。 孙权在赤壁之战后,迁移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称秣陵为建业。

第二年就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 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周长“七里一百步”,相当于现在的六里左右。北缘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南门之西为西门,城依山傍水,夹淮带江,险固现时势威。城内设置有石头库、石头仓,用以储军粮和兵械。在城墙的高处筑有报警的烽火台,可以随时发出预报敌军侵犯的信号。至南朝时,石头城作为保卫都城的军事要塞的地位依旧未变。 古代长江绕清凉山麓东去,巨浪时时拍击山壁,将山崖冲刷成峭壁。唐代以后江水日渐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后,石头城便开始废弃,故中唐诗人刘禹锡作《石头城》一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笔下的石头城,已是一座荒芜寂寞的“空城”了。五代时期(924年)。石头城上兴建了第一座寺庙――兴教寺,以后这里就成为寺庙、书院集中的风景名胜区了。直到今天,它仍以“石城虎踞”的雄姿享誉中外。 如今,我们漫步在石头城下,不仅赭红色卵石墙基清晰可见,而且还能看到历代在岩墙上增砌的城砖。据地质学研究,这里的岩层是距今大约1亿年到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的浦口组地层, 在清凉门到草场门之间的城墙下面,有一块突出的椭圆形石壁,长约6米,宽3米,因为长年风化,砾石剥落,坑坑洼洼,斑斑点点,中间还杂有紫黑相间的岩块,怪石嶙峋,远看隐约可见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狰狞的鬼脸,被称为“鬼脸城”。南京民间中有关鬼脸城的传说很多。相传这块岩石原来犹如刀削一般,光滑如境。如今在鬼脸城西侧确有一处清亮的池塘,从水面的一侧可以看到鬼脸城的倒影,老南京人俗称之为“鬼脸照镜子”。这一神奇的传说,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人。现在石头城遗址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人们踏青觅翠、发思古之幽情的好去处。

南京石头城位于南京城西北的清凉山后。古时为楚威王的金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东汉建安十六年(212),孙权在金陵邑原址石头山上筑城,故称石头城。城基因就自然山岩凿成,中段有几块荡红色砂砾岩因经古时长江水冲刷而凹凸不平,有如兽面,故俗称鬼脸城。石头城周长约3000米,南面开2门,东面开1门,西北因紧靠长江,故不设城门。当时,石头城为孙吴水师的总部,江泊常有上千艘船只。城内建有石头仓库,用来储存粮食、兵器等物资。城西最高处还建有孙吴的烽火台。据说一旦发现敌情,在烽火台一举烽火,半日内即可传遍长江沿线。石头城地势险峻,自古就有“石城虎踞”之称。以后由于长江河道逐渐西移,石头城的军事价值有所减弱。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二年兴建城墙,此处石头城便成了南京城墙的一部分。如今石头城已是闻名中外的历史古迹,也是南京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在南京石头城城西,景色清幽,有“城市山林”之称。清凉山上,名胜古迹随处可寻,有“驻马坡”、“南唐古井”、“清凉寺”、“崇正书院”及“扫叶楼”等。石头城在清凉山后,南北全长约3000米。城基遗迹为赭红色,内有大量河光石,一般高出地表0.3-0.7米,最高处为17米,系自然山岩凿成。中段几块突起的红色水成岩,酷似丑脸,故称鬼脸城。此城原为楚威王的金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翌年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加砖累甓,明洪武二年(1369年)石头城为应天府城(今南京)的一部分重加修建。扼守长江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称。交通:乘游4路,6、21、23、60、75、91、302路车可达。

石头城_石头城 -石头城公园

1990年,南京市在石头城的旧址上兴建了石头城公园。公园以“石城怀古”为主题,将石头城的悠久历史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将古代战场与现代国防教育融为一体,规划总面积近16.94公顷, 以古城墙为轴线,体现历史文化古都的特色。北起清凉山体校,南至清凉门,西临古城墙,东到虎踞路。

石头城又称“鬼脸城”,是三国东吴时期孙权在赤壁之战后, 于公元211年将首府由京口(今镇江)迁至秣陵(今南京), 利用清凉山的天然石壁建立的军事要塞,地势险要,气势雄伟,是历史沧桑的实物见证。站于此地,最能领会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和誉为登临之绝唱的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词的意境。“鬼脸照镜子” 是一个在历史上即闻名的景点,因在城墙中部有一块突出墙体的椭圆形石壁,远看隐约可见耳目口鼻,酷似一副鬼脸,因此被称为“鬼脸”,现在“鬼脸” 下的这面水塘” 镜” 的面积有1600多平方米。公园重修时,著名的燕王河景观也从历史的覆盖中清理出来,重见天日,成为一条两岸郁郁葱葱的清流。不论远观还是就近审视,城墙垂柳,碧水绿树,都是一方绝佳的景致。

石头城公园划分为国防春晓、石城霁雪和山居秋瞑三大景区,设21个景点。石城霁雪区位于公园的西侧,北至清凉山,南至清凉门,沿古城墙呈带状分布,是石头城公园的精华所在, 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而山居秋瞑区在公园东侧的山林地带,植被浓密,生机盎然,留连其中,可感受到盛唐时代著名的诗人王维那首著名田园诗的意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清凉山和石头城一带有“城市山林”之美称,雨后秋清气爽的日子游览,当会感觉名不虚传,不复有元代萨都剌《登石头城》一词的凄楚与伤感。

跨过虎踞路,清凉山公园与之遥相呼应,一雄浑壮阔,一宁静深沉,互为映衬。

元萨都剌--【百字令】・登石头城: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

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 石头城 石头城-南京石头城,石头城-石头城公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90103/84069.html

更多阅读

西安六大遗址公园全攻略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

寒窑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婚俗婚礼婚仪体验式主题公园。寒窖遗址公园寒窑遗址位于西安曲江新区东南隅,紧临曲江遗址公园,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和大唐不夜城隔水相望。是曲江新区的六大遗址公园项目之一。总规划面积

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 金中都遗址公园

有新闻说,城北有个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其中有当今北京最大的室外石雕群。于是,俺便去瞧一瞧……正是:当年元大都,今日溪映树,组雕耸天立,留住游人步。据史料记载:北京城建成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自辽、金、元、明、清至今均作为

大明宫遗址公园运营模式 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公园

绿维创景看大明宫遗址公园运营模式作者:王小莉 衣玮 林峰 来源:绿维创景遗址旅游开发收入模式中,综合了传统观赏旅游收入模式、体验式观赏旅游收入模式、休闲旅游收入模式、区域开发收入模式以及房地产收入模式,包括门票收入、休闲收入

声明:《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 石头城 石头城-南京石头城,石头城-石头城公园》为网友凝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