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荡子 图腾集--我的东荡子

图腾集

----我的东荡子

刘子乐著

作者简介

刘子乐(1963~),笔名河马,诗人随笔家,广东普宁人。1985年华南师大中文系毕业,1988年参加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班函授,当过教师、书商和记者,也打过工。主要著作有《男人的月亮》、《说唱集》(待出)、《两栖集》(待出)等。作品入选全国多种选本多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其家乡成立了享受派诗社,创办民间诗报《啤酒花》并担任主编。九十年代末策划出版畅销书《倾听中国――新冷战与未来谋略》、《暖味的日本人》等,参与主编《大师隐语――外国著名诗人哲学家书信集》等大型丛书。现主持广州佛教在线编务。

扉页内容( 文章阅读网:www.www.AihuAu.com.net )

扉言

世界是假设。人生是寓言。诗人怎么办?

人诗合一。理想与图腾,便如孪生兄弟。

阿斯加,阿斯加首先是声音的翻译“a--s--j”,

它注定不仅仅属于汉语,更属于全人类。

东荡子的本能,图腾代表一种血缘崇拜,

更代表一种精神复兴。理想也要形象代言?

目录

扉言

作者前言

第一部分 创作缘起--我与东荡子(5篇)

第二部分 他的漂泊--朋友要一生才能回来(5篇)

第三部分 他的本能--高于一切的姿态(20篇)

第四部分 他的思想--性情论・黑暗论・绝对论(6篇)

第五部分 他的创造--阿斯加诗篇诠释(49篇)

第六部分 他的方法--本能与抽象(6篇)

第七部分 他的遗产--欢呼诗歌精神复兴(5篇)

第八部分 部分受东荡子影响的作品--河马的诗

附:参考书目

作者前言

来自黑暗,出于本能,我才一下子抓住东荡子。抓住他,也就抓住他的图腾阿斯加。

那么,有自己的诗歌思想、诗歌观念、诗歌语言,便构成我对理想诗人的评判标准。

当然,个别诗人还能做到人诗合一,甚至开创某种写作的方向或路子。这无疑是伟大的标志。也就是说,生活就是写作,写作就是生活。这两种方式基本保持一致,古有陶渊明,今有东荡子。

作为诗人,东荡子的诗歌,总体上确实成熟于上世纪90年代末;作为理想的诗人,东荡子思想的成熟,始于2005年《王冠》出版的前后几年。2003年他的《完整性诗歌写作思考》,2006年他的《诗歌是简单的》,2008年他的《黑暗论》,这三篇文献时间跨度为五年,标志着东荡子诗歌思想在这几年里全面成熟。东荡子有一个特点:有多少思考或是思想,他就能写多少诗歌。他的思和行,也是合一的。出于本能的思考,以及写作经验的自我总结,他真的怎么想就怎么写,一边消除黑暗,一边拥抱完善。这让他成了一个理想化的人---所谓伟大的“异类”。他生前我这么看他,他死后我也这么看他。

批评家往往“眼高手低”,只有像瓦雷里、艾略特那样的大家,才能将自己的创作与评论结合得那么完美。因此,我只以一个朋友、一个读者、一个随笔作者的身份,探索或构思“我自己的”东荡子。而且是按“我自己的”方式,也就是创作(随笔)的方式。

2013年10月14日,200多位从不同方向奔赴增城的诗人作家和媒体朋友,沉痛参加诗人东荡子的遗体告别仪式。现场我想到的心联是:诗人无情,怎么说走就走;朋友有意,如何渡人渡己。

这让我想起2006年我们工作和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有一次朋友请他喝酒,回来的路上,东荡子突然跌倒在自己的脚下。我想拉他一把,他说没事,就继续走路。死对他而言,仿佛一把失手的瓢跌落时“砰”地一声那么简单。

但诗人之死,还是宛如电击,一下子把我“电”醒了。

2014年春节前后,我便猫在永安约,集中精力进行随笔写作。

不料到了4月,当我写到《杂言十篇》时,竟冒出一些关于东荡子的片段。再次被“电”到,仿佛是一种召唤。终于忍不住构思,想写一本有关东荡子的书。图腾这个概念,再次在我的血液中游荡。

6月中旬,终于把本书的《创作提纲》改定,初步理出一条线索:本能---创造---图腾。结合东荡子提出的人诗合一主张,我又找到两个关键性的词:“理想”与“一体化”。美学线索与这两个概念一整合,人诗一体化写作模式便呼之欲出。这里的“人”,代表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诗”,代表一种写作方式。“人诗一体化写作”,简称“一体化写作”。加上“理想图腾”与“精神复兴”,本书至此基本“定性”了。

本来计划四个月的创作时间,没想到只用了20天,我的随笔《图腾集》便告完成。事实上,我能为荡子做的事不多,我很惭愧。几个月前,我曾对金明兄说过这话。

但我也暗下决心,在“一体化写作”的探寻中,虽望尘莫及,仍愿选择这条路试着走下去。荡子,诗歌精神既化为图腾,阿斯加将使你活在一切时代呵。

2014年6月30日于永安约

第一部分 创作缘起-----我与东荡子(5篇)

这世上有哪个人,单凭本能?

东荡子 图腾集--我的东荡子

只因不读书,下笔却成了图腾。

-----河马《本能》

创作缘起(一)

1、2011年9月,我写了《本能》一诗,为祝贺

2010年刚刚辉煌出版了《阿斯加》一书的东荡子。

他对“只因不读书/下笔却成了图腾”两句喃喃自语,

颇为陶醉的样子。东荡子告诉我:“子乐,你这两句比

那些诗评家写的评论还要丰富,图腾一说也蛮有意思。”

于是东荡子要求我:好好研究一下他的诗歌,像茨威格

写《三大师》或者《三诗人》那样,写一本《东荡子论》。

我一直没有好好研究他的诗歌,也没有茨威格那种才能,

只能心照不宣。不料,人生无常,事隔两年,东荡子死了。

2、东荡子的死,给我造成的震撼,仿佛文化事件。而我,

也在一瞬间苏醒。直觉告诉我:死于图腾,诗人何幸之至。

倘若不是死于体制外,所谓御用,东荡子也就不是东荡子。

是东荡子的死,使我被他的存在击中,刹那抵近他的遗愿。

然《东荡子论》一书,写作条件远未成熟。也许按我的方式,

用系列随笔,里里外外、通通透透,反而波澜壮阔,更立体

剖析,更系统组合,从而还我朗朗乾坤----一个理想化的诗人。

2014年6月11日于永安约

创作缘起(二)

1、倘使时光倒流,15年前,交往,便如浅水中充满欲望的鱼。

1996年夏,在广州天河东路鹿鼎山书屋,那是我的书店我的梦。

东荡子招来一帮朋友,有箫声曼等兄弟。书店二楼成了热带鱼池。

东荡子主动提起我的《南方歌谣》,认为是我写的“最好的诗歌”。

并要我给他的诗集《不爱之间》写一篇评论,《语感:导向深度缠绕》

便是在那时写的,不久在《益阳日报》上发表。在这篇可能是最早评论

东荡子诗歌的短文中,我提出一个看法:“东荡子是站在人类的高度也就是

存在本身来观察与歌唱的”。同时,我对他“水一样的语感”,进行美学诠释。

这次互动,可能给他留下真诚与固执的印象。只因诗中一些杂质,我也指出。

2、现在想想,从故乡普宁杀回广州,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让我与东荡子相遇?

1995年夏天,在省作协温远辉家。东荡子给我的第一印象:一头年轻的母豹。

而且是哺乳期的母豹。为什么呢?是光辉的本能?是兽乳般的直接和光洁?

我的《母兽随笔》,本来应该献给他的。而他自称不婚的人,与性无关。

1996年春,在我提议下,东荡子到广州郊区太和镇买房子。与我为邻。

他的女朋友是白领,上下班来回奔波很辛苦。荡子妈妈便过来操持家务。

东荡子的女朋友尼娜,热爱他的才华,和诗歌。与诗人同居,并独自养家。

东荡子心安理得,也不去找工作。惜乎,世俗的眼光仍判定,诗人不负责任。

而他百无禁忌,好客便是他的人生例牌。浪子和江城也经常来访。吃饭很简单。

那时,郊外的空气,水灵灵,陌生而多情。多少夜晚,拖拉机和诗歌话题共振?

2014年6月11日于永安约

创作缘起(三)

1、1997年春天,在朋友支持下,我成立了鹿鼎山工作室,专门策划

人文类图书选题。东荡子和女朋友尼娜合作翻译了美国一本生活指南类

小册子《生活博士》。出书要图文并茂,计划找何立伟画200幅漫画插图。

东荡子自告奋勇,我给他元去办这件事。尽管这是一本小书,

由于没有出版,创意便告吹,但后来我还热情接待了画插图的何立伟。

此前我曾用心写了一首诗放在扉页,署名“东方默默”,温远辉看后

还以为是一首翻译过来的诗。此诗应有爱的味道,且看《另一种财富》----

赞美孩子

孩子是途中的根

这途中的根

暗中抓住

可能的快乐

这日常的收获

使我们纯碎

2、2000年夏天,有一次东荡子突然找我,表明想独自谋生。

我处于打工还债,只能找公司预支提成,满足他8000元的要求。

荡子便在梅花园麦地西街,开了一个叫“窝巢”的湖南土菜馆。

他本能地做起了甩手掌柜。虽不久倒闭,仍忙于接待各路朋友,

一个人时则在街边摇着扇子纳凉。偶而也会在圣地和麦地游荡,

体验漂泊的寓言:“这两个透着圣经鼻息,又关联土地实际意义的词语”,

引领他来到这里,“完成一次必然的栖息和旅行”。理想消失,如何谋生?

2014年6月11日于永安约

创作缘起(四)

1、“风一程。水一程。是谁用罐喝年份?”

陶茶组合,是我的创意,具体经营却难以为继。

是资金链断了?不,诗人做生意,理想总是盖过功利。

2006年春节后,我在芳村生意售不抵租。东荡子来了。

他说,经营不下去就关闭,随我到《增城日报》干吧。

第二天我便关张,连两万元押金,也等不及出租方退还。

就这样卷入媒体,与兄弟在一起。吃住在一起,多么偶然。

那时,东荡子和小雨生活在一起。后来荡子想练习毛笔字。

我送给他一本岩壁书法拓本。本能让他琢磨字的线条韵律。

2、2005年,东荡子的诗集《王冠》出版。他从高处君临诗坛,

打造属于自己的王冠。而“酿酒人”的评价,着实搔着他的痒。

也许所有成熟的诗人,都会摆脱炊夫的身份,酿造自己的美酒。

东荡子心中所想,是打造自己置顶的“王冠”,让诗歌光照四方。

2006年,当我赶到东荡子身边,我的诗歌感觉,竟然荒凉一片。

因此我不理解东荡子,对《王冠》调子的旷大也不满意。东荡子

急了。他让我先停下,可以做任何事情,但暂时不要碰他的诗歌。

当日可怕的情境,今天历历在目。我不知道,那时心中有多黑暗?

守端蝇子有一首禅诗,仿佛为我而作----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

2014年6月11日于永安约

创作缘起(五)

1、马拉美的《爱伦・坡墓志铭》,仿佛也为自己而作:

“岁月永恒,才还他自己的本来面目”。

诗的首句便很适合东荡子。生存之外,只有死亡能证明。

在我想象中,东荡子的墓志铭应由他本人撰写,而且时间

将愈来愈证明东荡子的伟大与不朽。永恒预留了他的墓园?

2014年4月,东荡子的爱人小雨曾在微信上,发布画家唐明生

设计的东荡子墓地稿,我个人建议用东荡子《黑暗论》中的四句话,

作为诗人墓志铭。因为绝对否定,像禅一样澄明东荡子的人生智慧:

没有非认识不可的人

没有非做不可的事

没有非说不可的话

没有非活不可的日子

2、之所以创作《图腾集》,源于疼或者抽象与本能。

有一点很确定:黑暗爆棚之际,人的完整,或者完整的人,

便是普遍性的难题。在此意义上,一个理想化诗人的出场,

饱含本能的力量。创造的力量。图腾的力量。这就是希望。

卡夫卡是谁?本雅明曾绝望的追问。

东荡子是谁?相信未来也会有这样的追问。

但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文本,共同体验伟大存在的昭示。

2014年6月11日于永安约

第二部分 他的漂泊----朋友要一生才能回来(5篇)

流浪现代。同样残酷

只因诗人从未取得同情的资格

但孤独仍要繁殖,向喧嚣处

----河马《但孤独仍要繁殖》

他的漂泊(一)

1、他的漂泊,原点是东荡洲。

目的地是漂泊本身。他的漂泊,

从东荡洲,到赤磊河,到全国,

一路上,给住处命名。比如1993年秋天,

益阳一间平房,便叫“朋友们的首阳山”。

他的漂泊,如此年轻和开阔。

而原点那里:“芦苇茂密,柳絮飞扬

人人都会削制芦笛,人人都会吹奏”。

诗人用一种声音,造出他所爱的形象。

我不禁猜想,水一样通通透透的语感,

是东荡子从天河三千弱水,凿通那洲子。

2、1987年,23岁的东荡子,回到老家。

父亲对他的流浪,对他想做诗人的想法,

用一句咒人的话摔脸:“杜甫死了埋蓑土”。

《辞海》蓑字,作动词指用草覆盖或掩,

埋蓑土大概就是将死人随随便便掩埋吧。

父要儿子停止奔蓑土,便是引杜甫为戒。

然东荡子铁心做诗人,哪管身后黄金或蓑土。

从此东荡洲,因为东荡子,在26年后的今天,

成了理想现实主义诗人的故乡。为灵魂的漂泊祝福。

2014年6月13日于永安约

他的漂泊(二)

1、1989年春天,北漂。友人绍介他到北京鲁院进修。

东荡子是活水。几个月后,流水般的他,带同学声曼

回到东荡洲。借了三根钓竿,给钓鱼高手箫声曼垂钓。

一个多月的时间,天气朗朗,高手却没有钓到鱼之乐。

连一条鱼的影子,也没有钓到。声曼怀疑洞庭湖的鱼,

遭受灾难性的浩劫。鱼都跑到哪里去?荡子也不确定。

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候。在益阳街头,两个人挥泪告别。

这一幕情境,在沅江荡子自己的黑房间里,经常想起。

1990年,东荡子再到复旦停留,便与内蒙的小开恋爱。

在《杜若之歌》中,杜若和那洲子都是爱情的背景设置。

是花,是人?是舟,是岛?诗人只想去那里“歌唱或安息”。

友谊或爱情,歌唱或安息,在低处的大海,是否也空谷来风?

2、1992年秋天,东荡子被困深圳七天。只因弄了军人通行证。

我没想到东荡子还有这份胆量。1985年夏天,我不想服从分配,

一个人傻傻的,无证叩关,竟被拦在关口。既与深圳无缘,

特区梦我也不想圆。便让的士掉头,被逼回到普宁当教师。

相比之下,东荡子和剑峰还能混入特区,至于在街上被识破,

那是深圳警察执勤认真或者经验丰富。被困出诗歌,虽十分

沮丧和无奈,独白中仍涌动着内心强大的脆弱。且看《英雄》-----

“欢呼的声浪远去/寂静啊 鲜花般放开的寂静/美酒一样迷醉

的寂静/我的手//你为什么颤抖 我的英雄/你为何把喜悦深藏/

什么东西打湿了你的泪水/又有什么高过了你的光荣”。

2014年6月13日于永安约

他的漂泊(三)

1996年深秋,居无定所的东荡子,终于和女朋友尼娜,

搬进梅花园圣地居。尼娜此前疲于奔波,以致情绪低落,

东荡子虽呵护备至,仍不能使她内心快乐起来。只因

东荡子热爱诗歌,甚于爱情。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

但尼娜又很崇拜东荡子,把自己的一切甚至压力也给他。

1997年,东荡子第一次和尼娜在广州过春节。到了七月,

尼娜辞职。本来计划专程陪尼娜回长沙治病。不料酷暑

未过,他们竟在同居三年后,突然分手。尼娜去了上海。

分手四十九天,她给荡子打电话:“恨死你,猪,还想我吗?”

东荡子有一首《九月》的诗,表现了他对审判错位的反思---

石头还在上升 进入我的喉咙

你呀 是你在搬运

九月 熟透的颂辞:

不可救药的家伙

仿佛三个睡眠

三个白天也一样 石头还在上升

没有它 九月便死亡

石头还在上升

仿佛县令的案台 惊堂木

一响 该死的

你的声音柔柔的

石头还不落下 莫非

只有在天堂

才能将我审判

2014年6月13日于永安约

他的漂泊(四)

1、2001年底,回到益阳。在家里,他

停止奔波,开始怀念理想,怀念诗歌。

“也许只有写作诗歌才是我最好的休息。”

春节过后,他在长沙曾经的郊区牛婆塘,

租了房。他自己命名为牛塘。一帮朋友,

刘建纯和曹剑萍多年来在长沙做书生意。

对长沙东荡子虽不熟,也没有感到陌生。

“那时像当年在益阳首阳山一样有很多朋友

聚在一起,热闹,好玩,但无法进行写作。”

三个多月未写一字。便到桂林、广州转一圈。

回牛塘已是5月中旬,到6月中旬离开的一个月内,

东荡子创作了一批重要的作品,使人诗趋于合一:

《到中国去》、《真理和蚂蚁》、《寓言》、《空中的梦想》、

《还没有安息》、《大海在最低的地方》《死亡的犄角》、

《黑色》、《世界只有一个》、《王冠》、《终点在哪里》。

诗人靠作品说话:“也许只有写作诗歌才是我最好的休息。”

2、2005年,东荡子作为十大作家之首,被引进广州增城市。

落户,工作,使东荡子成了新增城人。2006年夏搬进九雨楼。

与小雨恩爱生活。东荡子第一次有了敞开的栅栏和空中菜园子。

与各地诗友、文友,画家朋友,取得广泛的合作。漂泊结束了。

一个小小的副刊,东荡子办得风生水起,聚集了一大批诗人作家。

东荡子生活稳定了,思想成熟了。他的人生观和诗观,相得益彰。

所有的漂泊,化为精神的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00103/84714.html

更多阅读

我的姐姐张爱玲——文/张子静 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

来自文汇报张爱玲发表《花凋》时所绘的男、女主人公造型图写作是张爱玲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最重要方式一九九五年秋,张爱玲去世后一个月,张子静在其上海居处,手边是《张爱玲全集》张爱玲发表于1944年5月的散文《童言无忌》中曾经这

转 和君商学院五届在线四班杨子瑜之我的职业理想 和君商学院

我的职业理想和君商学院五届在线四班杨子瑜初次拿到这个命题,我的脑海瞬间笃定也忽然迷失。职业理想,四五年前的我便构筑好框架设计好路途,就如飞蛾盯着远方微弱的火星,摇摇晃晃,兜兜绕绕,不停追寻。和君咨询合伙人兼副总裁杨旭先生有

《我的如意狼君》剧情更新至第18集 我的如意狼君txt

《我的如意狼君》剧情介绍星期一至五 8:30PM 翡翠台、8:30PM 高清翡翠台簡介首播日期:2011.12.06徐芯(周麗淇飾)為豉油老字號「家福醬園」的次女,然而小時候是名孤女,並且是個跛腳妹,幸得好心的徐家收留,並不惜花費把她的腳醫好,養母林玉

声明:《东荡子 图腾集--我的东荡子》为网友屌丝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