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猎文化 训鹰 训鹰-鹰猎活动,训鹰-鹰猎文化

训鹰,是在鹰进食的时辰将鹰带到空阔的地带,解开脚扣,让鹰自由飞翔,然后举起平时架鹰喂食的一只手臂,喊着口令,让鹰飞回手臂吃食。驯鹰完成后,纳西鹰猎人便可上山“鹰猎”了,当地俗称“放鹰”,鹰猎民俗、鹰猎文化遗产是否能传承下去,取决于我们鹰猎人自己,乃至全国的鹰猎人能够增强环保意识。

xunying_训鹰 -鹰猎活动

鹰属于迁徙鸟类,每年秋季,产于北方的鹰向南方迁徙,途经丽江的玉龙雪山、老君山等几座大山,
山民们便上山捕鹰。凌晨三四点钟捕鹰人就要出发,摸黑爬山来到早先布网的地方,把鸽子拴在竹竿一端,竹竿中间固定一个支点做成杠杆,另一端系一根绳子放于预先搭好的草窝棚中,人藏在其中静静等候。天亮后,捕鹰人透过窝棚静观天空,若有鹰飞临上空就拉动绳子让鸽子扑腾起来吸引它们的注意,鹰飞下捕食时就可收网了。捕到鹰之后,捕鹰人会将鹰的眼皮缝上,拿到市场上卖。鹰是一种性情刚猛的动物,对人类的世界很陌生,受到惊吓的鹰可能会性情大变,难以驯服。驯鹰人将鹰买来后,戴上牛皮手套,将鹰架在手上开始“熬鹰”。“熬鹰”是驯鹰的第一步,将鹰的眼线解开后,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把鹰架在手臂上,哪里人多就带它到哪里去。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纳西男人在炫耀以鹰为宠,其实这是为了让鹰习惯与人相处、熟悉人类的世界。晚上休息时还要把狗拴在旁边,让鹰不怕狗。鹰猎需要鹰、狗、人三者的配合,缺一不可。整个“熬鹰”过程需要8-15天的时间,直到鹰架在驯鹰人的臂上能够安心进食、睡觉,“熬鹰”就算基本完成了。调膘水是驯鹰的关键,“膘水”是指鹰肚子里的油水。在“熬鹰”的头一两天内,鹰每天要吃约三两上好的新鲜牛肉,让它吃饱,吃好。然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要控制鹰的进食量,每天仅让它吃八九成饱,让鹰保持在最佳的“膘水”。

xunying_训鹰 -鹰猎文化

民间鹰猎


训鹰

每年鹰猎时间,是从9、10月份开始持续到次年的2、3月份。春节前就到了放鹰的季节,这是古时候传下来的规矩,目的是让鹰去繁衍后代。自然法则下鹰以野鸡、野兔为食,鹰猎活动正是利用这一生物链进行的,过了猎季以后都会将鹰放生,这样既减少了饲养成本也维护了野生物种的平衡。然而由于近些年部分人的无序鹰猎,及不遵循古训常年养鹰不放,近几年附近的野鸡等野物有减少的趋势,一些鹰猎人开始由原来在丽江周围的大山上放鹰,转而向宾川、鹤庆、香格里拉等地进行鹰猎活动。李实的另一个担忧是,丽江旅游业发展起来之后,一些农村的年轻人通过租房、卖地获得收入,常年痴迷于鹰猎。万事都应有度,鹰猎应该是一种闲暇时的休闲娱乐方式。

鹰猎节


训鹰

英国举办的首届鹰猎节,与国外的鹰猎爱好者交流,展示了纳西鹰猎文化,之后每年英国鹰猎节都会邀请丽江的鹰猎爱好者,2009年7月,在李实等人的推荐下,两名纳西驯鹰人前往英国再次参会。在国外这是一项贵族运动,国外的鹰猎爱好者对中国西南边陲的小城,至今传承下来的鹰猎民俗、文化感到惊叹。到英国参展,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英国鹰猎者的环保意识很强,英国用人工孵化的技术育鹰,并且成立了专门的协会颁发鹰猎执照。中国的鹰猎者们在开始实施人工繁殖程序之前,他们必须要先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组织,共同分享信息和观点。如果规范的进行鹰猎活动,能够将对环境生态的影响降低为零,鹰猎文化遗产是否能传承下去,取决于我们鹰猎人自己。呼吁丽江、乃至全国的鹰猎人能够增强环保意识。

鹰猎文化 训鹰 训鹰-鹰猎活动,训鹰-鹰猎文化

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鹰猎活动,被国外鹰猎爱好者公认为是世界鹰猎的发祥地。目前在中国的东北、内蒙古等地都保留有传统的捕鹰、训鹰等鹰猎文化。在国外西方、中亚地区也有大批的鹰猎爱好者,采用人工繁殖鹰隼的技术,英国每年繁殖出来的鹰隼已经超过了10万只之多。

xunying_训鹰 -狩猎方式

“膘水肥”的鹰不愿捕猎,“膘水瘦”的鹰虽有强烈的捕食欲望,但会因体力不支难以捕到猎物,只有恰到好处,才能训出一只好鹰。具有丰富经验的训鹰“老把式”可以通过观察鹰的眼神、动作、体形判断出一只鹰的“膘水”是否达标。驯鹰的最后一步是在鹰进食的时辰将鹰带到空阔的地带,解开脚扣,让鹰自由飞翔,然后举起平时架鹰喂食的一只手臂,喊着口令,让鹰飞回手臂吃食。训练开始是在人少的地方,然后是在人多的地方,直到在任何地方只要鹰听见口令,就飞回主人手臂上才算大功告成。
驯鹰完成后,纳西鹰猎人便可上山“鹰猎”了,当地俗称“放鹰”。在纳西话中,鹰猎音译为“吾克可克”,就是“放鹰放狗”的意思。纳西族所特有的狩猎方式就是带鹰带狗,用“撵山”(驱赶)的方式,捕猎野物。整个秋冬季节,李实和鹰友们每周都会出去鹰猎,有时甚至一周几次。不过,每次都要换山头,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不能涸泽而渔。

xunying_训鹰 -鹰猎传人

李实和他的鹰
李实是纳西族鹰猎文化的传人之一,他的爷爷、外公、父亲都是鹰猎的爱好者,外公桑叔季是丽江最早的一批驯鹰人之一,更是纳西鹰猎圈中的传奇人物。李实介绍,外公桑叔季(1876~1958)就是纳西鹰猎好手中的奇人。桑公曾6年隐居山林,历时11年绘制了5本图谱,在图谱中,他详细描绘了鹰在各种不同环境下所表现的体态,共绘各种鹰类280只,描述鹰之不同形态174种,并加附29条文字说明。光绪二十九年三月,桑叔季只身带一条狗、一只鹰、一张弩弓,从丽江“依古堆”古本(古城大研镇)徒步出发,沿石鼓、老君山、黎明,经维西县翻越高黎贡山,顺澜沧江南下,穿过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直抵湄公河入海口,记下不少鹰的习性、种类和形态动作。一年后,当他返回丽江时,亲人以为他已不在人世,专门在家中安放了他的灵牌。
李实从小耳闻目睹长辈们养鹰、驯鹰,对鹰猎活动充满了兴趣,从10多岁时就开始训鹰,到现在已有近40年。李实自己养鹰、驯鹰和放鹰,并作了大量的心得笔记,他想把纳西族保存下来的“鹰猎文化”用文字的方式传承下来,配上外公画的《鹰谱》和《百鹰图》出一本书。现在他已写完初稿,再经修改即可完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00103/85096.html

更多阅读

撒贝宁,反衬出何炅的优秀。 何炅撒贝宁金鹰节

周末朋友们聚会时电视里芒果台正在热播金鹰节活动,于是一帮中年人也兴致勃勃“娱乐”起来。不知道是央视此次派出的最强阵容当家小生太弱太次,还是撒贝宁本人自视太高却修养有限,抑或是傍上“女大牌”后撒某有些得意忘形不知所措?反正看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 宗教是文化的圆心

     广义而言,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  若把文化比作一个由三个圆构成的同心圆,则圆的最核心是宗教,或圆心是宗教,它代表了一个人的终极价值。最里面的一个圆就是精神文化,而中间的一个圆则代表制度文化

先进的思想解放能推动 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农信社文化建设浅议

     思想政治工作指的是在党的领导下,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说服人、转变人的思想,引导人的行为,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强调其鲜明的政治性外,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

市场营销学品牌的塑造 如何塑造中国特色的现代营销文化

中国特色的现代营销文化,就是用中华传统文化塑造现代企业的营销文化。营销文化是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指导思想、文化理念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的总称。营销文化的精髓是营销理念与其价值观。企业营

声明:《鹰猎文化 训鹰 训鹰-鹰猎活动,训鹰-鹰猎文化》为网友萌妹子的霸气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