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张氏 许张氏 许张氏-人物简介,许张氏-核心网事 期颐慈母喂儿粥万千

许张氏,女,1916年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时年95岁(2011年)的许张氏40年辛勤照顾病儿,19年坚守病榻不离不弃;她家庭贫困,却回绝了10万元的爱心捐款。她的“慈母之心,无声大爱”经过微博的传播,感动了无数人,被网民称为“最坚强母亲”。

许张氏_许张氏 -人物简介

许张氏,女,1916年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家住安徽省亳州市谯城

许张氏区人民西路一处棚户区。时年95岁(2011年)的许张氏40年辛勤照顾病儿,19年坚守病榻不离不弃;她家庭贫困,却回绝了10万元的爱心捐款。她的“慈母之心,无声大爱”经过微博的传播,感动了无数人,被网民称为“最坚强母亲”。

许张氏_许张氏 -核心网事:期颐慈母喂儿粥 万千网民尽动容

“母亲97岁(记者注:实际95岁),床上躺着60岁(记者注:实际58岁)的瘫痪儿子

2011年8月14日许张氏老人坐在儿子的床边,严重驼背的她每天这样照顾儿子已经19年。此事发生在安徽亳州,母亲叫许张氏。如果你被感动,请默默转发为老人祈福!”这条微博配上许张氏给儿子喂粥的图片,让无数网民潸然泪下。

截至2011年8月18日12时,这条微博已经被包括舒淇、孙海英、梅婷等名人在内的数十万万名网民转发。记者在新浪微博上搜索“许张氏”,得到超过22万个结果,比17日多了近17万个结果。

网民们纷纷向已被誉为“最坚强母亲”的许张氏致敬,表示自己深受感动,想要帮助老人,并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最大努力帮助这位老人,让她安享晚年。

许张氏_许张氏 -记者走访

40年无言母爱,为瘫痪儿延续生命的灯

沿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民西路往里走,窄窄的路两边都是低矮破旧的平房

许张氏老人正在照料瘫痪在床上的儿子,许张氏的家就坐落在其中的一条小巷子里。

走进许张氏的家中,二十多平米的砖屋里除了简陋还是简陋,窗户和门因年久失修已经关不严实。两张床、一张桌子、几把破椅子就是许张氏的全部家当。

记者来的时候,满头银发、身材瘦小的许张氏正佝偻着背坐在木凳上,给儿子缝补布片做尿布。生在旧社会裹着小脚的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夫家和父家的姓氏加在一起就成了她为人妻、为人母后的正式称谓。

许张氏的小女儿许长荣告诉记者,因为二哥许全意长期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需要尿布,所以老母亲经常都把好心邻居送来的旧衣服洗干净,然后自己一针一线缝成尿布,用完后洗洗接着用。

“许全意这样长年躺在病床上的人,你如果擦洗得不勤快一些,他的身上立马就会长很多褥疮,但是他到现在没有一点褥疮。”网上热传的那组照片的作者张延林告诉记者,老太太非常讲干净,每天都把小家收拾得很干净,虽然有病人,但家里一点异味都没有。

记者了解到,许张氏老人生有五女二子,40年前,小儿子许全意不幸患上了精神病,连家人都不认识,全家倾其所有为其治病,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从那时起,许张氏就衣不解带地照顾儿子。1990年,老伴去世,已经年近七旬的许张氏只能独自担起照顾儿子的重任。许张氏在准备给儿子清洗身子所用的毛巾19年前的一天,虽经家人的多方努力,许全意还是瘫痪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此时,许张氏的其他子女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并且生活不富裕。体恤儿女的许张氏硬是咬着牙自己坚持照顾许全意。

给儿子喂饭、喂药、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许张氏自己动手去做。有时许张氏累得不想动,但是想到儿子没吃上口热饭心里就难受。每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几次,看看儿子冷不冷、热不热,有没有尿床。

许张氏的背已经驼得很厉害了,即将百岁的她一辈子没上过学、没去过医院、没有出过亳州市、没有像其他老人一样颐养天年。“二哥是我母亲的精神支柱,恐怕也是我母亲坚持活下去的原因。”许长荣说。

记者在许张氏家的时候,有几名网友找来要给许张氏捐款,老人拒绝了,“这么多人来看我,我已经承不住大家的情了。我做了啥?为啥能用人家钱?我到时候怎么回报大家?”

许张氏_许张氏 -人物故事

镜头一

“吃饭,吃完这一口。”老人一边念叨着,一边用颤抖的手,舀起一勺稀

许张氏 许张氏 许张氏-人物简介,许张氏-核心网事 期颐慈母喂儿粥万千
许张氏老人正在照料瘫痪在床上的儿子饭,在碗里有节奏地掂两下再喂给病床上的儿子,然后见机将撕碎的包子塞到儿子嘴里。每天一日两餐,许张氏都要在儿子的病榻边重复这样的“工作”,看着儿子吃完饭,老人笑得脸上的褶子都挤在了一起,露出仅有的两颗牙。

许张氏的家,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的城乡结合部。穿过一片低矮平房的小巷,尽头一个青砖小院,三间砖瓦房,就是她和两个儿子的居所。许张氏和小儿子许全意住在其中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房子内摆设简陋,两张床、煤炉、饭桌、几个小板凳便是全部的家当。家里堆得最多的是废旧的布片,这是周边邻居送给老人的,每天老人都要艰难地缝补尿片,给儿子备用。

1970年,17岁的许全意突然患上精神分裂症。但不幸不止于此,1990年丈夫病逝,1992年许全意下肢瘫痪,随后又丧失了基本的语言能力,照顾儿子的重任全部落在了许张氏身上。

老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腰背累得深深地弯了下去。可记者看到,病床上的许全意虽然瘦弱,但身上干干净净,双眼有神,虽然不能言语,但会用眼神与母亲交流,完全没有久病之人的那种木讷。

除了偶尔在门口晒晒太阳,许张氏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儿子身上:洗澡、做饭、喂饭、换洗尿布……老人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儿子有没有大小便,如果有就要立即清洗,然后再帮他洗身子,结束后才能开始做饭。夏天儿子出汗多,一天要给他擦好几次身子。老人说,到晚上先帮儿子洗澡,再看着他睡觉,他睡着后,她才能上床睡觉。她还要经常给儿子增减衣服,就连头发、胡子都是她为儿子剪的。

曾经有人提议出资帮助许奶奶的儿子住进福利院,减轻老人的负担,让她安享晚年,但被她一口回绝了。“我活一天,就带着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坚毅。镜头二

家里只要一有访客,老人总是起身迎接。离开时老人佝偻着身子,拄着木棍一定要送到门口,嘴里不断地念叨着:“感谢政府,感谢你们。”“你们送来这么多东西我们都承情不过了,我们拿什么来报答你们?我们不能再要钱了。”

最早拍摄许奶奶的亳州晚报记者张延林没有想到,自己当初上传的图片会连接起这么多爱心,而更让他感动的是老人对于自己原则的坚守――“很多好心人送来钱,老人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业老总在微博上看到许张氏的故事后,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送来10万元爱心捐款,但老人一口回绝了。

老人不愿意要钱,一些热心人就希望其他子女暂时代为保管,但老人还是反对:“谁敢拿人家的钱,就别认我这个娘!”

前去看望老人的爱心人士络绎不绝。女儿许长荣说,对于每一个前来看望的

许张氏给儿子擦脸人,母亲都热情接待,与人拉家常,还会送人出门,天天如此,身体消耗极大。老人也坦言:“请大家不用再来了,我们现在过得很好了。”

当地民政部门为老人和她的儿子分别办理了每月29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还为许全意办了每月50元的残疾人补助。这让许奶奶每当和人聊天时,总要念叨上几句“感谢党、感谢政府”的话。在许张氏眼里,她不过是尽了一个做母亲的本分。老人质朴的话让很多人动容:“是自己的儿不是?是当然要自己照顾。街道上问我还想提啥条件,我和他都不给政府出力,我们啥条件都不提。”

许张氏_许张氏 -延伸阅读

她始终放不下,走后谁来照顾苦命的娃

网民张燕是亳州人,2011年8月16日晚看到网上转发的图片后,8月17日

许张氏老人拄着拐杖干家务活一大早设法找到许张氏家去看望老人。“我们几个网友想在经济上给老奶奶一定的帮助,但是我们到了这之后,她怎么说都不愿意要钱。”张燕说,“老奶奶是我看过的最质朴的人,在现在这个社会这么单纯善良的人实在少见,我们觉得心灵受到了一次震撼和净化。”

记者采访当地民政部门和许张氏家所在街道了解到,当地有关部门为老人和她的儿子分别办理了每月200多元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也为许全意办了每月50元的残疾人补助。这在旁人眼里微不足道的款项却让淳朴的许张氏很知足。每逢有人去看她,思维清晰的她总是拉着访客的手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让听者无不动容。

许张氏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是自己的娃当然要自己照顾。街道上问我缺啥有啥想要的,但是我和他都不给政府出力,政府给我们吃的,我就承情不过了,咋能再提要求拖政府后腿呢?”许张氏质朴的话语让在场的人眼睛都湿润了。

有网民呼吁当地政府将高龄妈妈和瘫痪儿子妥善安置到附近养老机构。谯城区民政局副局长王治富告诉记者,虽然由于许张氏除了许全意外还有六个子女,并不符合进福利院的条件,“但是,考虑到他们家庭确实困难,我们已经准备特事特办帮助他们申请进福利院。但我们询问老人的意愿时,她不愿意去福利院谢绝了我们的好意。”

许张氏的家所慈母手中线:许张氏在缝补在的谯城区西关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贝秀民告诉记者,老人主要是认为福利院的护理人员虽然也不错,但自己在家里亲自照顾儿子应该更好,“她不愿意许全意受任何委屈。”

许长荣告诉记者,最让一家人难过的是,哥哥生病四十多年都不知道病因。“找一家医院能够免费给我这个一病不起的哥哥看看病,让他哪怕有一点儿自理能力,恐怕是我母亲最大的心愿,毕竟她已经这么大岁数了。”

许张氏听到这话,好像想起了什么,眼眶红了起来。

我们懂她,真的懂她心中那深深的牵挂:一位年近百岁的老母亲,拖着虚弱的身躯,四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病儿,儿子是她唯一顽强支撑活下来的力量。而已近百岁的她纵然万般坚持,终究有要走的那一天――真的放心不下,在自己走后,谁来照顾自己病中苦命的娃……

许张氏_许张氏 -社会评价

《人民日报》快评:母爱是一道不灭的春晖

2011年8月26日,《人民日报》第6版发表方莹馨撰写的快评:母爱是一

2011年8月许张氏在为儿子晾晒洗好的尿布道不灭的春晖。

许张氏,一位连名字都没有的老人,数十年用自己的坚持和无私书写了“母爱”的名字。可在她看来,她只是做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

千百年来,母亲对子女的爱从未改变,但是孝敬父母的意识却日渐淡薄。在事业得意、爱情丰收、家庭幸福时,也许你会因为种种原因忽略了那个含辛茹苦几十年、依然牵挂着你的老母亲。然而,母亲就在那里,你得意时她默默为你高兴,你失意时她挺起肩膀让你依靠、为你分担。

当我们的内心为许张氏老人震撼的同时,也想一想家中的母亲吧。给她打个电话,唠唠家常,让她听听你的故事,也听听电话那端那个有点“陌生”却一直萦绕耳畔的声音。因为,母爱是一道不灭的春晖,不论你身在哪里,它始终照耀着你前行。网民评论:母爱的纯洁和平淡让我们无语凝噎

网民们纷纷向已被誉为“最坚强母亲”的许张氏致敬,表示自己深受感动,想要帮助老人,并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最大努力帮助这位老人,让她安享晚年。

江苏网民“小迷糊”说:老妈妈弯曲的脊梁为儿子顶起来了一片天。

浙江网民“淹不死的鲤鱼”说:这样的母亲!!心酸啊…怎样才能帮到她?

北京网民“翠绿的冰棍儿”说:当爱成了习惯,没有为什么,内心指使。

安徽网民“当代包公”说:给你生命的是母亲,对你最关心的是母亲,你远行时最放不下你的人是母亲,你生病时在安慰你给你喂药的还是母亲。

有位网民在微博上说:“我给这张照片起个名字:母爱。它告诉我们,母爱真的是无私的,没有缘由的。它的纯洁和平淡有时让我们无语凝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00103/86088.html

更多阅读

张凭 张凭-人物简介,张凭-艺术生涯

张凭,河南省新乡人。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室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1年毕业创作《山河咏》,1964年创作《忽报人间曾伏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凭_张凭 -人物简介

张我军 张我军-人物简介,张我军-生平简历

张我军,原名张清荣,笔名一郎、速生、野马、以斋等。台湾台北县人。中国台湾作家,文艺理论家。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开拓、奠基者。1926年始陆续发表小说《买彩票》、《白太太的哀史》、《诱惑》。作品有力地揭露与批判了黑暗时代,有“台湾文

60岁出走美国 许家屯 许家屯-人物经历,许家屯-出走美国

许家屯(1916年3月-),原名许元文,祖籍江苏如皋,前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苏省东灌沐中华民族解放先峰队组织部部长、中共如西县委书记、中共泰州县委书记,江苏省委员会

生活大爆炸人物介绍 张末 张末-人物介绍,张末-人物生活

张末张末,1983年3月31日出生,是张艺谋与前妻肖华的独生女儿。纽约大学导演专业毕业。曾在《三枪拍案惊奇》中任剪辑师,后来更成了父亲的助手,帮其打理私人事务。张末_张末 -人物介绍1983年3月31日,张末出生时,张艺谋正在千里之外的广西

个人简介获奖情况 张旺 张旺-人物简介,张旺-获奖情况

张旺(1984―),男,笔名金然,宁夏永宁县人,诗人,固原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共党员,有诗集《夕阳下的歌》,多篇作品发表于各类省市级文学刊物上。张旺_张旺 -人物简介张旺,男,诗人。 1984年出生于宁夏永宁县,笔名金然,固原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共党员,大

声明:《许张氏 许张氏 许张氏-人物简介,许张氏-核心网事 期颐慈母喂儿粥万千》为网友钱多多美瞳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