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届 新三届 新三届-概念,新三届-【注】

新三届有三种说法:1、指称1968年秋季进入初中的小学66、67、68级应届毕业生。2、特指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77级、78级、79级大学生的新三届。 3、指73、74、75届毕业的初高中生。

新三届 新三届 新三届-概念,新三届-【注】

三届_新三届 -概念

与“老三届”相对的“新三届”有三种说法:

1、指称1968年秋季进入初中的小学66、67、68级应届毕业生。他们出生于1950年代中期,1970年代进入青春期。这三届说它“新”很牵强,因为他们本是老四、老五、老六,没有新的地方。非要出新的话,那就是因为他们是文革开始以来,复课闹革命后进入初中的三届,实际上这三届很乱,各地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还可以分得出66、67、68三届小学生进入初中,但大多数地方把他们混编在一起,都是在68年同时进入初中,到70年毕业分配,形成不了三届毕业生。也就是说,66、67 年是文革最乱的时期,所有中学全部停课“闹革命”,就没有小学生进入中学的,只能是68年复课之后进入的,因此三届合为一届。他们在校时,前面没有:初二、高一、高二的学生同时上学(但有老生在等待插队、待业不上课),前面的学生无论是否毕业全部去下乡了,成为断层,所以他们也是新三届。

2、特指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77级、78级、79级大学生的新三届。 这其实是“新三届”的大学生,所以和老三届没有可比性,也不对称。

3、指73、74、75届毕业的初高中生。70年前毕业的初高中生全都下了乡,而70年毕业的初中生开始留城分配工作,这便对以前的乱账做了一个梳理和截断。此后从71年起,初中生很少能再分配工作,而是要么上高中,要么插队。从71年上高中开始,到73年高中毕业,连续3年:73、74、75三届的初高中生就被称为“新三届”。而这一时期正是邓小平第二次出山,搞“复辟”抓提高教育质量,稳定教师队伍的时期,所以这个新三届还是有新的理由:他们是文革中培养出的“新三届”,也真正读到一些书的新三届。所以当时人们常把他们与老三届作比较。

因此恢复高考之后,能够考上大学的,大部分人都是老三届和新三届的同学。

如果按照和“老三届”概念:66、67、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相对应、对称的思路,那么73、74、75三届的初高中毕业生这个“新三届”最有可比性,也最对应。老三届都是“文革”以前培养的中学生,新三届基本都是“文革”当中培养的中学生。

三届_新三届 -【注】



因为文革“停课闹革命”中断了正常的教育、升学,“老三届”学生直到1968年底、1969年初被上山下乡运动遣送到农村当知青,中学才同时接纳了已经积压三年的小学应届毕业生(有的留在小学的带帽班里)。他们中一部分人仅仅读了两年书,1971年支边到了云南、黑龙江等生产建设兵团,大部分人1972年毕业后插队落户到了农村,极少数人升入高中继续读书。

作为第三代(红卫兵的一代,60年代进入青春期)与第四代(60年代出生、80年代进入青春期的一代)之间的边缘人,他们与第三代有密切的精神上的血缘关系,较多认同、接受第三代的情感-行为方式,但对第三代执著迷狂的毛泽东信仰、冲动暴烈的政治参与、至死不悔的理想主义、所经历的大悲大喜式幻灭,对现实强烈的介入意识等,在体验和由此而来的反思方面,均不及他们深刻;意识形态和文革经历的历史重负也相对少些。插队落户的经历,使他们对中国社会、中国问题(性质、困难)的认识,对苦难的承受力,接近老三届。对文革后,接着就迅猛而至的消费文化、世俗文化的认同、接受,开放心态,虽不及第四代全面、彻底,却远胜于第三代。如许纪霖所说,新三届“感受过‘文革’的理想主义气氛,在自己的思想中留有那个时代的所有底色,但又不曾付诸于狂热的实践。当我们成年时,已经是‘文革’以后的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之交,开始接受思想解放和个性独立的时代洗礼,因而又具有第四代人的文化特征。……既有超越性的人文关怀,同时对世俗也保持着一份理解;对社会丧失了普遍的道德精神纽带深感忧虑,也分外警惕绝对的、独断的理想原教旨主义;在理性层面不易知识分子的文化立场,而在感性层面更亲近非古典的、非先锋的大众流行音乐……”

由于他们受教育时处于精神荒芜期,使他们在知识结构、情感倾向上既未从“过去”彻底放逐出来,又未被“未来”全身心地吸引过去。既怀旧又趋新,既崇实又权变,是其心理-行为特征。他们是老三届的弟妹,又是第四代(80年代进入青春期)超龄的兄长。所以徘徊于第三代(改革参与者、专家学者、基层骨干)和第四代(技术化从业者、高消费钟情者)之间。既走不出第三代,却又时而逛到第四代的范围兜一圈。

不少地方(如上海等),文革期间的学制延续没有中断。但这不能改变他们新三届的文化身份──他们没有直接参与文革高潮期的造反派红卫兵,而是文革时空距离最近的旁观者,下过乡,出生、青春期起迄的时限,恢复高考后回炉等等,他们扮演的社会角色、价值取向、趣味偏好、命运轨迹等,都与典型的新三届毫无二致。

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美学硕士、神学博士刘小枫,文艺学博士生导师王岳川、艾晓明,历史学家雷颐、杨际开,政治学家邓正来,经济学家秦纲、钟朋荣、刘伟、范恒山、何清涟,社会学家李培林,哲学家李小兵,语言民族学博士纳日碧力戈,戏曲史博士孙玫,小说家王安忆、莫言、方方、池莉、铁凝、陈村、刘震云、张欣,诗人顾城、王小妮、欧阳江河、汪国真,演员刘晓庆、卢奇,漫画家康笑宇等。

【注】77级、78级、79级大学生,只是以新、老三届为主体(还有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人群中的一部分人。他们的年龄跨度大到十多岁,有阶层意义,而无代际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00103/86370.html

更多阅读

理清三个概念: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

理清三个概念: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高一地理必修一中有一个重点知识又是难点知识,那就是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三个概念及其相关知识,不少学生掌握不好,混为一谈。我觉得理清这三个概念非常必要。地质作用内涵很广,引起

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

【课题】声音的特性【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法运用】本课是声学中比较重要而且难度较大的一节课,对于“音调”“响度”和“音色”这三个概念的区分一直是

改革、变革与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变革

改革、变革与革命改革、变革、革命,这三个概念常被人们有心或无意地混淆,因此有必要弄清楚。改革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社会发展的自然状态。社会的发展一般是在改革中实现的。这时,社会要素之间的矛盾没有激烈冲突,只需要协调和完善。改革

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 质疑叶茂中大乌江战略

系列专题:叶茂中:为了中国营销,请向我开炮!     叶茂中于7月5日在其博客上发不了《洞察消费冲突,重塑“乌江”——记“乌江榨菜”两次品牌定位策划》案例文章。案例坚持了叶茂中先生第一次(2004年)与乌江榨菜合作所提出的“乌江三榨”

声明:《新三届 新三届 新三届-概念,新三届-【注】》为网友荒村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