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简介,中国国际救援队-原则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英文缩写为CISAR(以下简称救援队),于2001年4月27日成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亲自授旗。CISAR的主要任务是对因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建(构)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解放军某工程部队、武警总医院有关人员组成,目前共计230人左右。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是由部队官兵、地震专家和医疗救护人员共同组建的队伍,既是一支多重领导、多部门参与、不同行业人员共存的队伍;也是一支团结协作、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富有成效的队伍;更是一支冲锋在抢险救援最前线的突击队和攻坚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_中国国际救援队 -简介


中国国际救援队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英文缩写为CISAR(以下简称救援队),于2001年4月27日成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亲自授旗。CISAR的主要任务是对因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建(构)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解放军某工程部队、武警总医院有关人员组成,目前共计230人左右。CISAR配有8大类300多种20000余件(套)装备及搜索犬20余条。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一支达到了联合国重型救援队标准的专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共分为三个支队和一个直属队,三个支队各有5个分队:搜索分队、营救分队、医疗分队、技术分队、保障分队;直属队则由参谋组、技术组、保障组组成。

中国国际救援队_中国国际救援队 -原则

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保护人类。

中国国际救援队_中国国际救援队 -精神

团结协作、不畏艰险、无私奉献、不辱使命、坚守岗位。

中国国际救援队_中国国际救援队 -任务定位


中国国际救援队

迅速搜索与营救由于地震或其他灾害事故造成城市建、构筑物破坏而被压埋的人员”;对救援队的素质要求是“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能随时执行紧急救援任务”;救援行动由国务院统一协调指挥。救援队先后参加过新疆伽什、巴楚,云南大姚、阿尔及利亚、伊朗等国内外大型灾害救援。

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行动中,第一次参加国际救援行动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依靠着先进的科技水平,成功搜救幸存者一名,挖出遇难者四名。在参与救援的三十八支救援队中,总共只搜救出幸存者两名,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继法国救援队之后震区第二支成功搜索到幸存者的队伍。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办公室的官员这样评价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已经成为国际搜索救援舞台上一支宝贵的力量。”

中国国际救援队_中国国际救援队 -主要事迹

成立以来,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认真学习政策理论、地震知识、现场搜救知识和技能,刻苦训练,开展模拟演练和实战救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国际救援队同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有紧密联系,配合中国外交政策,积极参与联合国人道主义紧急救援事务,如INSARAG(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组)、UNDAC(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等,同友好国家的救援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如瑞士、新加坡、德国、荷兰等。

2003年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发生6.8级地震,救援队首次参加实战救援,为灾区社会稳定、恢复家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发生6.9级地震,救援队初次登上国际救援舞台,并搜索发现了1名幸存者,扩大了中国在国际救援事务中的影响;
2003 年12月1日新疆昭苏6.1级地震,12月26日伊朗7.0级地震,救援队都及时赶赴灾区执行救援任务。

2004年

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与海啸灾难发生,中国国际救援队两批共70人赴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灾区,实施了为期4周的人道主义紧急救援行动,共医治了1万多名伤病灾民。

中国国际救援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简介,中国国际救援队-原则

2005年

10月8日巴基斯坦7.8级地震后,中国国际救援队派出两批90人,赴巴基斯坦重灾区巴拉考特开展了32天的紧急搜救、医疗救治、疫病防治、灾害评估、震后趋势判定等工作,营救出3名幸存者,救治2785名伤病人,还第一次担当了现场国际救援协调人,发挥了重要的救援协调作用。

2006年


中国国际救援队

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别自治区发生6.4级地震,救援队赴重灾区班图尔开展了历时18天的医疗救治、灾害评估和紧急搜救工作,中救援队承担了班图尔灾区近1/4伤员的救治工作,共医治3015名伤员。凭借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术、先进的理念和出色的工作,救援队成为灾区一支重要的救援力量,得到当地政府、民众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有力地配合了中国整体对外援助行动。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开展地震救援的同时,积极发挥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作用,先后参加了青海雪崩、天津蓟县山体滑坡救援行动。

2008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CISAR携带着生命探测仪、液压气垫等专业救援设备和搜索犬于5月13日凌晨,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都江堰的受灾群众面前。他们身着橘红色救援服,后背印着醒目的“CHINA”字样,先后成功救出49名幸存者。

2010年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

海地12日发生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派出国际救援队赶赴海地参加救援。1月13日晚,中国国际救援队从首都国际机场搭乘飞赴海地执行救援任务。据悉,救援队一行共计68人,由三个分队组成,包括来自国家地震局的10人专家分队等。据了解,救援队随机携带了总价值约1200万元人民币的10余吨救灾物资,其中包括救援、通讯、后勤保障、医疗、食品在内等物资设备和三只搜救犬。

当地时间1月14日凌晨,中国国际救援队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CA6076包机抵达海地首都太子港。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抵达海地太子港机场之后,带队的领导就开了一个碰头会,安排了一下下面的工作,同时队员们也开始相互调试设备,准备开始下一步的救援工作。然后,已经有20名的队员,其中7名是国际救援队的队员,4名是医护人员,然后其它的还有公安部,外交部,地震局和一些新闻媒体的成员。另外他们携带了3条搜救犬,直接乘中巴前往联海团总部坍塌的现场,已经开始了现场勘查和初步救援的工作。1月13日的时候,多米尼加的救援队就在上午抵达了海地首都太子港,开始进行救援工作。然后13号的下午,美国、法国、冰岛、波多黎各等国家的救援队也都相继抵达。他们的部分队员已经前往了联海团的总部,开展了救援。目前救援的进展并不是非常的快。我们得到的消息是目前在联海团的总部已经救出了21名伤员。目前已经是太子港的深夜,一些国家的救助工作已经暂停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刚刚抵达就已经派出了一个20人的小组去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反应是非常迅速。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14日晚19时55分中国国家救援队共119人,其中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60名搜救队员、武警总医院30名医疗队员及国家地震局相关人员等组成,携带了两台大型救援车、9条搜救犬和流动医院等搜救和医疗设备抵达灾区。在这里他们将要克服高寒、高海拔等多重困难实施救援。

2011年3月 日本宫城县海域地震

应日本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15人,于2011年3月13日早晨搭乘民航包机由北京首都机场出发,飞赴日本地震海啸灾区实施人道主义救援。根据这次日本地震海啸灾区需求和日本政府提出的具体要求,中国国际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带队,共由15名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组成。救援队携带搜索、营救等近4吨装备,在应对核泄露危险方面,也做了一定预防方案,并带有相关探测仪器,能保证救援队伍自身安全。

中国国际救援队_中国国际救援队 -影响


中国国际救援队

中国以日益开放、成熟的姿态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只有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事务,才能真实展现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因为有经历才有发言权和主导权。”总结多年来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经验,宋建新这样说。

“参与国际救援事务是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平台。国际上任何事务都是分国界、种族以及意识形态的,唯有人道主义救援是没有分别的。”宋建新认为,“借助这个平台,不仅可以充分地展示我国在经历30年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综合国力,还能全面体现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更进一步表达中国积极建设和谐世界的愿景。”

“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切实开展国际合作的过程中,救援外交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外交手段,已经成为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外交领域的重要内容。”田义祥说,“救援外交”的开展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密切合作,其不仅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更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认识。

在以往的几次重大赴外救援行动中,“各救援队之间充分合作,密切交流,说明了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团结一心。比如在印尼海啸救援现场自然形成的‘接力合作’,大大提高了灾后救援效率,更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使各个国家间在灾后救援领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与借鉴,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田义祥总结说。

据了解,我国还加大投入力度,在北京凤凰岭建设了具备现代化水平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此外还投入1.1亿元组建8支涉及抗洪抢险、医疗防疫、核生化、空中紧急运输、海上搜救、应急通讯等多个领域的救援“国家队”,以应对国家重大自然灾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00103/86427.html

更多阅读

文化漫人物 汶川大地震中的国际救援队 汶川地震日本救援队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同情和慰问,向中国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援助。截至目前,共有一百六十六个国家和三十余个国际组织向中方表示慰问,国际社会援助源源不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国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原文

  第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原文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

中国蓝天救援队领队、“天使妈妈”邱莉莉 蓝天救援队

邱莉莉70年代末生人新一代军嫂,老公是现役军人。同时爷爷和父亲及其他叔辈多人具有从军历史。三岁孩子的妈妈,发起创办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妈妈基金,海外中国儿童救助会理事,民政部社工协会儿童救助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蓝天救援

网络救援队:超越时空的救灾力量

    在汶川大地震震后救援行动中,各路救援人员都将其英勇、顽强以及侠骨柔情发挥到了极致。他们主要包括: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志愿者以及国际救援队等。但是还有一支庞大的救援队伍,由于他们没有亲临救灾现场,人们可能没有像关心

樊宇鑫 宁夏 两支救援队——樊宇明讲的管理故事

  某地发生地震,各地的救援队伍纷纷赶到地震灾区实施救援。甲救援队由一名专家和19名普通救援队员组成;乙救援队由5名专家和15名普通救援队员组成。   甲、乙两支救援队几乎同时到达灾区,同时展开了救援行动。在巡查过程中两支救

声明:《中国国际救援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简介,中国国际救援队-原则》为网友丨灰涩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