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老师个人简介 王秋杨 王秋杨-个人简介,王秋杨-早年生活

王秋杨(1967年)出生于军人家庭,当兵8年。1993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北京今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由王秋杨创立并任理事长的苹果基金会,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面向藏区的慈善基金会。王秋杨是第一位到达“地球三极”(地球三个坐标:南极点、北极点、珠穆朗玛峰)的华人女性、首位完成“7+2”探险活动的中国女性(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及徙步南、北极极点),国家级登山运动健将。

王秋杨_王秋杨 -个人简介

姓名:王秋
王秋杨
性别:女
工作单位:今典集团
职务:联席董事长
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
出生日期:1967年10月17日
毕业院校:中国传媒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
所属行业:房地产业
爱好:运动、登山
王秋杨1967年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王成斌1990年至1993年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书记,是中共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17岁之前,王秋杨跟随父亲所在野战部队生活在福建山区,养成了她热爱自然、喜欢探险的性格,后来参军,当兵8年,1993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毕业,毕业后即与丈夫张宝全共同经商,从海洋运输及房地产起家,并创建企业――今典投资集团,王秋杨任今典投资集团联席董事长,管理企业并与张宝全共同进行重大投资决策。经过十多年发展,今典集团已从单纯的房地产企业扩张为横跨房地产、酒店、电影及艺术产业的综合性投资集团。由王秋杨和张宝全亲自选址的红树林连锁度假酒店已经布局到了三亚的亚龙湾、三亚湾、海棠湾以及青岛、云南、广州、都等地,酒店经营业绩在国际旅游局进行的全国星级酒店评比中排名第四。
在经营企业的同时,王秋杨始终没有丢掉她回归自然的情结,从行走世界的背包客开始逐步走上登山之路,她以坚韧的毅力逐步突破,最终成为中国登山界传奇女性。她是全球第一位到达“地球三极”(地球三个坐标:南极点、北极点、珠穆朗玛峰)的华人女性、首位完成“7+2”探险活动的中国女性(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及徙步南、北极极点),是国家级登山运动健将。
行走之路同时成就了王秋杨另一段公益历程。她热爱西藏,曾自驾车穿越罗布泊无人区。2003年,她在西藏阿里期间被当地藏民的生活情景所打动,随即萌生在西藏开展公益事业之念,同年10月,她向西藏阿里地区捐款1000万元,修建了四所“苹果学校”,成立“苹果慈善基金会”,苹果基金会是中国首批注册的慈善基金会之一,王秋杨任理事长。从此,王秋杨即开始了漫长的公益之旅,她制定决策每年仅今典集团就要通过苹果基金会向西藏阿里投入500万元善款用于扶助当地教育、医疗、文化及环保。多年来,她本人一直坚持每年亲自赴藏视察项目进度,把公益做到一线,做到扎扎实实。王秋杨主持下的苹果基金会已累积向西藏捐助善款超过1.8亿元,兴建、援建4所中小学校、一座藏医学院,为134个行政村培养赤脚医生及接生员,为8万余藏民免费送药,与当当网合作为54所中小学建立图书阅览室,与搜狐网合作投入1000万元修建青海玉树县第一个县级急救中心,并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为当地修建一座“天堂电影院”。2009年王秋杨被民政部授予“十大慈善家”表彰。王秋杨被藏民们亲切地称为“阿佳”(藏语意指姐姐)。王秋扬的业余活动另类而生动,1998年她曾随南极科学考察队一同到达南极;2003年,她驾一辆英国产的顶级吉普・陆虎,自驾车从北京到西藏,从西藏到罗布泊,历时50多天;她还要穿越撒哈拉沙漠……

王秋杨_王秋杨 -早年生活

17岁以前,王秋杨生活在福建的山里,那时候她的父亲已经是野战部队的副军长。在他们驻扎的山里,周围全是农田,王秋杨的童年是在青草的香气里度过的。

直到17岁,王秋杨才第一次见到女人骑自行车,第一次见到大海,才接触到和她生活了17年的大山不同的地方。

在山里的时候,她曾经想做一个地质工作者,后来中国首次发现马王堆汉墓,她又想当一个考古学家,再后来希望自己成为个“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的工人。

王秋杨_王秋杨 -公益事业

2003年,王秋杨独自驾车从北京出发,进行西藏教育原生态考察,当她到达海拔4700米的塔尔钦时,看到当地自然环境恶劣――寒冷、贫瘠,藏区的学校没有窗子,缺少桌椅板凳,甚至没有黑板,而孩子们却拥有无比渴望知识的眼神……已经是两个孩子母亲的王秋杨停下了脚步。2003年10月,她成立了“苹果慈善基金会”,向西藏阿里地区捐款1000万元,修建了三所“苹果小学”、援建了一所中学,从此开始了长期的“苹果教育工程”。
很快,王秋杨又认识到阿里匮乏的不仅仅是教育。2005年,王秋杨又一次来到西藏,本来是想寻找一处象雄古文化的遗址,但误走入到了尼玛县一个叫做文部乡的地方。在和屋檐下晒太阳的乡民聊天过程中,王秋杨了解到他们中的许多人长期头痛却没有药吃,当即打开随身带的药箱。这一举动使村民将她当成了被派来的医生,很快,他们就排成很有秩序的长队,逐个走到王秋杨面前让她“诊断开药”,最终,凭着一些医学常识,王秋杨把整整一个药箱的药几乎全发完了,只剩下了开塞露、安眠药和一支体温表。“他们觉得只要拿到一片药就很高兴。好多人口里叫着我‘阿佳’,井然有序地排队来取药,一点都没有哄抢和混乱。”王秋杨内心被深深触动。王秋杨还知道藏民曾有一个传统:不让妇女在自己家生育,于是,很多妇女就拎着羊皮褥子,拿着剪刀,去远处搭一个帐篷自行生产。如果成功,就抱着孩子回来;而失败了,代价就是生命。藏区落后的医疗观念和条件让王秋杨决定尽一己之力,帮助发展藏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自2005年起,她带领苹果基金会开展“苹果赤脚医生工程”,为阿里培训村医、接生员,配置雪域流动体检车,建乡村医务室,免费赠送医药器械……
王秋杨作公益并非昙花一现,她将公益作为使命,为最普通人的幸福矢志不渝。不管多忙,王秋杨每年都至少去一趟阿里,去看看苹果基金会的工作成果,看看阿里的孩子们,盖好了苹果学校的基础校舍,她又要求给孩子们盖暖廊、建操场、建图书馆、配健身器材,年复一年,苹果学校一点点改善,藏区孩子的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也都在随之改观。但对于阿里的孩子们而言,升学率并不是教育发展的重点,根据几年的跟踪数据,阿里每100个孩子中只有13个最后上了大专或者大学,余下的87个孩子只停留在了初、高中教育阶段。因此,在阿里,职业教育刻不容缓,让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拥有一技之长,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2010年,苹果基金会投入2000余万元,全面支持阿里冈底斯藏医学院的发展。冈底斯藏医学院的毕业生们将被基层乡村医务单位吸纳,于个人来说,他们有了安稳有保障的生活,于当地社会来说,这些当地培养出来的医生无论在语言还是环境上都没有障碍,他们拥有自己造血的能力。
在公益事业的运作中,王秋杨强调慈善效率最大化,强调务实,她独辟蹊径开创“军,地,民”三方共建共管模式,在相互监管之下,苹果基金会的公益事业开展地井井有条。至今,王秋杨带领苹果基金会已累积向西藏捐助善款超过1.5亿元,捐建了4所苹果学校、与当当网合作建成了54个“当当・苹果阅览室”、5所村级苹果医务室、捐助了10所卫生院,为阿里7个县134个行政村培训了261名村组医生和141名接生员,并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为当地修建了一座“天堂电影院”。
从教育、医疗再到环保、文化,王秋杨和苹果基金会在阿里的公益之路越走越宽。2011年,王秋杨发起了首届神山圣湖环保转山赛,集结社会名人在转山的同时清理垃圾数百斤,还神山圣湖一份清静。2012年,苹果基金会已经在神山脚下建起了垃圾回收站、电池回收站,为神山圣湖环保提供长久的解决之道。2012年,苹果基金会又开始在阿里援建藏经院,保护、传承中华文化正在遗失的无上经典。
王秋杨由于行走路上的率性、洒脱被称作风一样的女人,但在公益事业的路上她却化做细水,涓涓涌注,默默滋润着世界海拔最高处那片神秘又贫瘠的土地。2009年王秋杨被民政部授予了“十大慈善家”称号,但在王秋杨心目中,藏民们亲切的叫她“阿佳”才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王秋杨_王秋杨 -主要荣誉

2009年民政部颁发“十大慈善家”称号
2007年十大时代风尚女性
2006年华人精英女性大奖
2005年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前十
2004年海内外十位最有影响力《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王秋杨_王秋杨 -户外经历

生活老师个人简介 王秋杨 王秋杨-个人简介,王秋杨-早年生活
王秋杨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王秋杨天性本真、热爱自然,尽管事业有成,但相比光鲜的城市生活,她更享受在大自然中自然自在的生活,从游遍欧洲的背包客,

王秋杨到登山的菜鸟,再到完成“7+2”极限探险的登山家,王秋杨生命的风采在与大自然的一次次接触中不断升华。

1998年赴南极考察历险。
2000年,她以背包客身份乘坐小火车,漫游欧洲。
2003年,自驾车50天行程两万里,深入西藏和新疆罗布泊无人区,并出版“在路上”之书《极度体验》;
2003年6月,自驾车由青藏线进、新藏线出,深入西藏阿里地区进行原生态教育考察;
2003年7月,自驾车穿越新疆罗布泊无人区;
2003年10月,登顶海拔5396米的云南哈巴雪山;
2004年5月,登顶海拔5454米的四川四姑娘山二峰;
2004年7月,登顶海拔5640米的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
2004年8月,登顶海拔7546米的新疆墓士塔格峰;
2005年2月,攀登海拔5895米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
2005年4月,赴北极探险,徒步到达北极点;
2005年7月,登顶海拔6206米的西藏启孜峰;
2005年8月,自驾车由川藏线进、滇藏线出,前往西藏阿里地区主持“苹果学校”开学仪式并启动阿里“赤脚医生”工程;
2005年12月,随极度体验“7+2”南极探险队,徒步到达南极点;

2005年12月,登顶海拔4897米的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
2006年5月,登顶海拔5025米的四川四姑娘山大峰;
2006年10月,登顶海拔8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
2007年2月,登顶海拔5895米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
2007年5月24日登顶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2010年2月2日,由于雇用的土著突然反水,由北京女性企业家王秋杨和《新周刊》社长孙冕等组成的中国7人登山小队,被困于印尼南部的原始森林中,并与外界失去联系。2日晚,经当地一有军方背景的富商出面干预,才帮助他们脱离危险。
2010年7月9日上午10点,成功登顶北美最高峰、海拔6194米的麦金利峰。至此,作为国家级运动健将的王秋杨也成为第一个完成“7+2”(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极极点的高难度极限探险)探险的中国女性登山家。王秋杨从2004年7月登顶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开始了这一艰难旅程,耗时长达6年。

王秋杨_王秋杨 -家庭

丈夫是张宝全,并育有2个儿子。

王秋杨_王秋杨 -教育

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树立自信,阳光,开朗的性格,帮助男孩们养成爱运动的习惯。精神上的爱和守在身边的爱抚对孩子一样重要,母亲不仅是个保护者,还是榜样,王秋杨是男孩们的偶像。

王秋杨_王秋杨 -代表作

《极度体验》
《风过高原》
《只为与你相遇》――王秋杨的珠峰日记
《自由呼吸》――王秋杨的7+2日记

王秋杨_王秋杨 -视频

2012.10.26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
《今典集团联席总裁:王秋杨》
视频简介:她虽然不是探险家,但她却自驾车穿越过新疆罗布泊无人区、徒步穿越过南北极;虽然不是职业登山运动员,但她却平均每年要攀登两座世界上著名的高峰她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了地球南极、北极、珠穆朗玛三极探险的华人女性,她是一个像风一样的女子,有着三毛似的浪漫与传奇从夫妻店到中国地产界的知名企业,她在商业江湖游刃有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10103/89782.html

更多阅读

作品集个人简介 王兆山 王兆山-个人简介,王兆山-个人作品

王兆山,山东沂南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77年参加工作,历任山东省出版局文学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副秘书长,《当代文学》杂志副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山东文学》主编,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生活老师个人简介 姜瑶 姜瑶-简介,姜瑶-个人生活

姜瑶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成为第二名大满贯女站神。2013年2月21日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特别节目“诸神之战”在最后“车轮战”环节被淘汰。男友。空调,双开门冰箱,家庭影院,微波炉,蓝光DVD,数码单反相机,IPAD电脑,50寸等离子电视。

生活老师个人简介 惠英红 惠英红-个人简介,惠英红-个人生活

惠英红,1960年2月2日生于香港 ,祖籍山东 ,满洲正黄旗后裔,香港著名女演员。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打女代表人物之一。已故打星惠天赐胞妹。1977年凭张彻导演的《射雕英雄传》中穆念慈一角正式出道,签约邵氏电影公司。1982年凭电影《长辈》

生活老师个人简介 沙健微 沙健微-个人简介,沙健微-北漂生活

沙健微(1990年――)男,也作沙建微。自云南临沧人,布朗族。2007年至2011年,沙健微从广东辗转来到北京,送过外卖,也在地下通道当过流浪歌手。2011年9月,他改编并演唱的《饭店小厨师改编加州旅馆》在网络走红。被网友热捧,尊称其为“厨子哥”。

声明:《生活老师个人简介 王秋杨 王秋杨-个人简介,王秋杨-早年生活》为网友青春如花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