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 淡泊明志-基本释义,淡泊明志-基本示例

【解释】: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示例】: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乐,而~,宁静致远,未尝不处处流露。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指不追求名利

淡泊明志_淡泊明志 -基本释义


淡泊明志
张玉柱书法 迈卓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淡泊:生活俭朴。

淡泊明志_淡泊明志 -基本示例

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乐,而~,宁静致远,未尝不处处流露。(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淡泊明志_淡泊明志 -基本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指不追求名利

淡泊明志_淡泊明志 -近反义词

近义词:平平淡淡

反义词:争权夺利

淡泊明志_淡泊明志 -基本典故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淡泊明志_淡泊明志 -基本译文

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淡泊明志_淡泊明志 -辨析

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来是排阀句,小说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来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诸葛草庐的门联。但它仍然还是排偶句而非对偶句,干仄极不和谐。


淡泊明志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淡泊明志_淡泊明志 -相关词语

开头相同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 淡泊明志-基本释义,淡泊明志-基本示例

淡话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20103/91421.html

更多阅读

宁静致远的古北水镇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小爱絮语:帝都干燥少雨,江南水乡般的小镇甚是难觅。然而葱郁的卧虎山中,险要的司马台长城脚下,优美的鸳鸯湖水库旁边确确实实存在着这样一个宁静致远的古北水镇。在水镇中乘坐摇橹小船,或漫步于青砖灰瓦之间,听一段大鼓、看一出杂耍、品一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刘、关、张三人跟

终身受用的个人礼仪修养 早安心语

终身受用的个人礼仪修养2014-03-26 欢迎收藏 幸福宝典——永旭1、不要自视清高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别人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当别人不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领导,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

声明:《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 淡泊明志-基本释义,淡泊明志-基本示例》为网友桃花散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