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萃取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为期11周的有机实验A1课程刚刚画上了一个句号。在这一学期的实验课上我学到了许多很有益的知识,而这些都是理论课上学不到的,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前人诚不欺我也。现对这一学期的实验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关于预习: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明白要完成一个精彩高效的的课堂实验,是决计离不开课前的预习的,而且这预习不能是走马观花式的,必须认认真真的对待,需要注意实验原理,搞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并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画出,在课堂上询问老师或者在实验时动手解决问题,同时要攥写好预习报告。在第3次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实验中,我的产率很是有点差强人意,后来经过分析我发现问题主要出在我在干燥那一步加入太多干燥剂,导致产物被吸收所致,出现这样的问题正是因为课前没能认真预习的缘故。另外在上课老师讲解时仔细听老师讲解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比较快的了解整个实验过程,而且老师一般会提醒容易出错的地方,对于实验顺利进行是很有帮助的。

关于实验操作:一个好的实验应当一步一步按要求慢慢来,争取做好每一个实验环节,若不会的地方,可以自己摸索下,若还是不会,可以和同学讨论下,或者直接问老师。急躁是实验操作的大忌,太过急躁往往会导致在某些细节上的处理过于草率,影响最后的结果,或者对仪器造成损坏。本学期在这一方面我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下学期会努力保持的。当然在保证每一个实验环节都能到位的情况下,提高自己操作的熟练性,加快实验速度也是有必要的。

关于实验报告与数据记录:第一次上课时老师就对实验报告做了要求,课前要预习,课后要数据处理。陈超老师说:一份好的实验报告,是要让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人拿到这份实验报告也能很好的重现这个实验。起初我对这句话并不是特别理解,在预习报告时时常有马虎的迹象。但随着实验的进行,我越发认识到实验报告对于一个实验的重要性。首先是预习报告,如果对于实验中的重点步骤与关键数据能有详尽的记录,无疑对于加快实验速度和成功率是有着很大帮助的。而在实验中对于实验现象忠实而详细的描述更是一个研究者不可缺乏的素养,也是一份工作得到他人认可不可或缺的强有力证据。而实验后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实验的反思自然也是半点马虎不得的,且不说许多伟大的灵感正是实验后对于实验的反思中得来,单是这一份从实验中得来的经验就当是自己以及其他重复本实验的人的宝贵财富。本学期我的实验报告相对于开始应当是有所进步的,但要达到陈老师的要求或许还略有欠缺,下学期还需努力。

关于安全:这也是每一个实验在开始之前都会强调的,只是往往在做实验兴奋时会得意忘形。所以实验时保持清醒的心是很重要,同时要格外注意老师强调的安全事项,了解那些是不可触碰的禁区,我们可以为献身于科学,但无谓的损伤是应当绝对避免。

以上是我这一学期的实验小心得,毫无疑问这是相当愉快的一次学习,感谢老师这一学期的精心指导,也预祝老师新年快乐。然后非常期待明年的学习!

“有机化学”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实验”一直是我校化学系(化学师范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化工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夜)本科生和我校夜大,非学历班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单独开设。学期为一年,安排在二上和二下,总学时:108,学分:5。

“有机化学实验”也是生物系(生物师范专业、科学教育专业)生技系(生物技术专业、食品工程专业,园艺专业)地理系和卫生系本科学生们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与有机化学一起作为一门课程,即“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开设的。学期为一学期,安排在一下,总学时:12~36。

一、“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目标: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能以小量规模正确地进行制备实验,分离和鉴定制备的产品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初步查阅文献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以及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要求:1、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2、掌握加热、冷却、干燥、搅拌、回流、熔点的测定、蒸馏、分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萃取和洗涤、重结晶和过滤,液体化合物折光率测定和薄层色谱法等基本操作;

3、学习1-溴丁烷等13种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制备方法;能按要求制备出上述13种化合物,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萃取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4、能正确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学习实验工作的方法。

二、课程性质:

2006年前化学系的“有机化学实验”是上述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2006年起,该课程改为学位课。

生物系,地理学和卫生系的“有机化学几实验”一直是上述各系,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三.双语教学:

2004年(2002级本科生)开始,本课程在化学系各专业进行双语教学,使用薛思佳主编的“Experimental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实验)(英汉双语版)教材 (科学出版社 2005.2. 出版),开展双语教学,课堂板书用双语,对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下册的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要求用英语完成。在02,03和04级本科生中进行双语教学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材:

2004年前化学系的“有机化学实验”使用的是曾昭琼主编,我校参编的的“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高教出版社出版)。

2004年(2002级本科生)开始,本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使用薛思佳主编的“Experimental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实验)(英汉双语版)(第一版)教材 科学出版社 2005.2. 出版

2007年(2006级本科生)开始,本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使用薛思佳主编的“Experimental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实验)(英汉双语版)(第二版)教材 科学出版社 2007.8. 出版

生物学,地理系和卫生系的学生使用的是曾昭琼主编,我校参编的的“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五.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情况简介:

1.进行网络教学,在我院(上海师范大学生唤学院)网页上开辟了“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的学习园地,将“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要求,学习指导,复习题及其参考答案,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中,英文版0等公布在学院的网页上,方便并有利于学生预习,学习和复习。

2.修订并规范了化学系,化工系,生技系,生物系,地理学系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化?0?2 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科学教育等八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3.规范并统一了有机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板书内容,明确制订了① 教师指导实验要求;② 学生做有机化学实验要求;③ 实验员准备有机化学实验要求。

4.自制“有机化学实验课堂板书”的教学挂图(三套),统一了有机化学实验的要求,内容等。

5.规范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指定了集体备课,准备实验,预习报告,指导实验记录等。

6.制定并规范了《有机化学实验》实验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方法。 规范了“有机化学实验”笔试和操作考试的试题,标准答案,评分标准等。

7.自行设计制作了中文版和英文版的“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并将其防在学院的网页上,方便学生下载和用电子版完成实验报告。

8.在学院网站的“有机化学实验”学习园地上公布教师的Email地址,方便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与教师联系,讨论学习中的有关问题。

怎么写化学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产物(原料)的物理常数

4.试剂浓度

5.实验装置图

6.实验步骤

7.数据记录与处理

8.实验讨论与回答思考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20103/91592.html

更多阅读

CO2超临界萃取装置使用步骤 超临界萃取装置

CO2超临界萃取装置使用步骤(本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1).检查电源接线是否正常,检查冷冻箱水、各加热箱水是否足够(离箱盖2-3公分左右,高温时水份蒸发快),检查CO2气瓶压力保证在5-6MPa气压,检查各管路接头及连接部位是否牢靠。2).依次打开总

超声萃取原理 农药残留速测卡

超声波中药材提取、萃取技术与设备介绍一、超声波提取中药材的原理1、超声的空化效应超声波技术应用于萃取、匀化,是基于惠更斯波动理论和超声波在液体连续介质中传播时特有的“空化效应”的作用结果。(1)惠更斯波动原理指出,波动(包括超

咖啡萃取--如何判断一杯好咖啡 德龙咖啡机萃取器复位

-ALBUS(阿博斯)咖啡的味道及萃取方式都非常多元,欧洲精品咖啡协会曾提出所谓"Goldcup"的概念,一定的萃取率及咖啡浓度决定了咖啡的味道,然而什麽是萃取率,而它对咖啡味道的影响又是如何呢?以下做一些知识分享:萃取率:研磨後的咖啡粉

精油的萃取方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二氧化碳萃取 精油

这一套运用”高压、低温”的萃取方式开始于1980年代,其仪器与设备非常复杂且昂贵,其精油标示为“CO2Extraction”。这种萃取方式全程都在一个密闭的反应槽中进行,所需的时间非常短,只要几分钟即可(蒸馏法最少需要1个小时)。其原理在于先利用二

咖啡萃取的原理和法则上 咖啡萃取时间

制作咖啡就是萃取的过程,萃取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做的是把萃取原理应用到制作上,得到最完美出品的咖啡。在说萃取之前,先普及一点常识:一,咖啡豆里有优质的风味,也有缺陷的瑕疵风味。二,咖啡的芳香物质会先被溶出,不好的物质后被溶出。(所以

声明:《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萃取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为网友玩物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