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 观后感500字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这部影片以独特的视角――作为当时中国政府外交全权代表的顾维钧的回忆为切入点,真实再现了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大使与列强智斗的过程及爱国志士肖克俭在巴黎与列强抗争,最后以死明志的故事。

归来 观后感500字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

让咱们一齐来回顾一下顾维钧的身份: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历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国民政府驻英国和法国大使。

影片主要讲述了下方故事: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1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但日本大使借以各种荒谬的借口拒绝了中国的要求,并依靠同会议主导国――英国、法国的共同利益,使最高会议驳回了中国对于收回山东主权的合理要求,并向国民政府不断施压,强迫中国在不平等的条约上签字,但中国代表顾维钧拒绝了帝国主义的要求,最终没有在合约上签字。由于国民政府的懦弱与对日本强占中国山东的不满,国内爆发了“五四爱国户外”。

以下为影片的四大看点:

一,顾维钧送给房东太太食物时,遭到了拒绝,房东太太并要求顾维钧向他道歉。

从那里咱们能够看到顾维钧的善良和乐于助人,但房东太太并未明白他的好心,她认为这是对她人格的一种侮辱,即使身无分文,也不愿理解别人的施舍。这对于咱们在现实生活待人处事的方式也有启示:在帮忙别人的时候,要注意不能伤害到他人的自尊,应站在互相帮忙的立场上,给与别人物质帮忙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人精神的尊重。从那里咱们也看出,法国人房东太太本身就带着对顾维钧的偏见,对中国人的偏见。她不认为顾维钧是在帮忙她,因此严辞拒绝了顾维钧的帮忙,并要求顾维钧向她道歉。

二,顾维钧和肖克俭在草地上争论关于为国家付出的方法。肖克俭指责顾维钧不该坚信帝国主义蒙蔽中国的谎言,必定会头破血流,而顾维钧说肖克俭会比他头破血流的更早。

编剧在那里巧妙地对后文两人的结局做了暗示,他们的预言在影片后面都得到了验证。虽然他们选取了不一样的道路,但他们都是在为国家而奋斗,能够说是“殊途同归”。他们都知道前路的艰险,但都义无反顾地向着自我的目标而奋斗,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同的,他们都深深的爱着自我的国家,爱着自我的人民。

三,陆总长正因忍受不了来自国内外的重压,最终哭着离开了巴黎,顾维钧也是哭着离开陆总长家的。他们两人都深深地知道,身为一个外交家的职责,就是要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以往他们都毫不犹豫地执行着政府给予他们的任务,但这次,他们犹豫了,正因这个任务与自我的良知、与国家广大人民的意愿相违背,他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最终陆总长正因无法承受沉重的压力,而选取了离开,而顾维钧却选取了留下来,继续与帝国主义列强抗争,但他最终还是决定顺从自我的良知,顺从广大人民的意愿。

四,房东太太对顾维钧说:“中国不就应签字,那是不公平的,我十分同意你的一句话: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对于一向对顾维钧存有偏见的法国人房东太太来说,中国取回山东都是理所当然的,中国签字是不公平的,但最高会议竟然能够无视四万万中国人的意愿,将山东的经济特权交付给日本。从那里能够看出,巴黎和会这场所谓“和平”的会议,其实远不如所宣称的那样平等,它实质上就是一场披着和平外衣的强国对于弱国的公开掠夺,是一群战胜国之间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的不公平可见一斑。

电影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段独白是下方这一段:“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我偷了他的怀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当着全世界人民的面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在发表完这一段言论之后,日本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一时之间,整个会场都为他沸腾了起来,整个巴黎都为他沸腾了起来。在那里咱们能够清楚的看到顾维钧在外交方面的卓越才能。

唐德刚曾在他的书中评价说:“中国百年外交史上只出了两个半外交家:一个是周恩来,一个是李鸿章,顾维钧只算半个。”显然,在他眼里,顾维钧并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外交家。我不知道他是站在怎样的角度去评价顾维钧的,但我想说可能他并不算一个合格的外交家,正因他没有完成政府交给他的任务,但是他能够昂首挺胸的说他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正因他做到了无愧于心,无愧于民。也请大家不好忘记就是这个“只算半个外交家”的男生,这个被人民的呐喊,被权力的纠缠推到“历史坐标”的男生,默默承受着来自国内外的重压,在和会上拒绝了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他使中国成为了惟一一个作为战胜国中没有签字的国家,这是自从欧美国家侵占中国领土以来,中国第一次挺直腰杆对不平等条约说“不”。他为中国外交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他使1919年6月28日这一天由中国的一个屈辱日变成了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分界线。用影片中法国总统对他的评价来说:这样的中国人才是把辫子真正剪掉了的中国人。咱们又凭什麽却指责顾维钧最终没有收回山东的主权?咱们又凭什麽评论顾维钧“只算是半个外交家”?我向来很敬佩周恩来总理,他被外国称为“中国最难应付的外交家”,他为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

我觉得周恩来总理在外交事业上的贡献离不开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但顾维钧所处的环境就没有那麽理想了,因此我想说,如果将周恩来总理放到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他不必须会比顾维钧做得更好。在那里我并没有贬低周总理的意思,我只是觉得现实对顾维钧太残酷了,一些人对顾维钧的评价太不公平了。

观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深有感触,我才了解到了顾维钧这样一个为大多数人所不明白的英雄,才真正体会到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也深刻地明白,国家的繁荣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身为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咱们,更加不能够松懈,咱们应更加地发奋,为中华崛起而奋斗!让这段屈辱的历史,永远不再重演!

标题: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
网址:http://u.www.AihuAu.com.net/subject/1614716.html
沙发回目录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2

歌德 | 2015-01-28 09:56

一九一九,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

一九一九,中国人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一九一九,有太多的中国人走向了绝望的边缘,也有太多的中国人走出了抗议的第一步。

《我的一九一九》,苦难的一九一九;耻辱的一九一九;振奋人心的一九一九。正因中国最广大的青年走向了抗争奋斗的道路,不论工人学生,不论贫穷富贵,不论民族地域,于是五?四成为他们不朽的丰碑。(励志个性签名)

当肖克俭跪在英美法的国旗面前,用熊熊烈火将自我燃烧的那一瞬,那是愤怒的火焰;那是四万万同胞的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深沉的悲歌;那更是在弱国无外交面前的悲痛。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不能收回本国应有的主权,德国占领的山东半岛在巴黎和会上划分给了日本,中国的主权变成了列强的盘中餐,成为他们相互交易的砝码,赠送的礼物,他们完全无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国人的愤怒。这一切只源于两个字:贫弱。

一九一九,正是我国内忧外患的灾难时期,国内军阀混战,各地拥兵自重相互争战,国外则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他们正在中国掠夺交通权,经济财政权,进而提出了更为苛刻的领土主权要求,这一切都是正因中国在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大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任人宰割。耻辱的历史使咱们悲愤,耻辱的历史更就应使咱们铭记职责、吸取教训。

眼前依然难以忘怀的是他在烈火中的视死如归,他坚毅的目光,似乎要告诉世界:中国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人终有一天会洗刷这天的耻辱,沉睡的东亚之狮必须会站起来。恍惚间,泪水已经充满了我的眼眶,一个人能够有太多的选取,能够富足能够安逸,但是,是怎样的一股力量,怎样的一份坚毅使他远离故土,使他将自我的生死置之度外?在富足面前他选取了漂泊,在安逸面前他选取了冒险,在一己之爱面前他选取了祖国之爱,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气魄,只正因他心中装着祖国。

这天,世界正处于总体和平的大环境之下,但是各国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它以新的形式在新的领域,展开着更为激烈的斗争。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也带给了咱们新的威胁。而咱们是青年的一代,先辈的发奋使咱们有了安定舒适的生活,咱们就应无愧于咱们所享有的愉悦和安定,生活的富足不就应使咱们丧失斗志和迷失最起码的信仰。

画家之责在于尽显自然之美,歌者之责在于谱写性命之音,青年之责在于壮祖国之强大。今年是纪念五四户外八十八周年,八十八年一晃而过,也许肖克俭的尸体已溶解在深厚的泥土中,也许他的尸骨正滋润着一株幼苗,也许正如这株幼苗一样,他的精神正感染和带动着新的一代人。

还记的他留给自我妻子的那句话“梅,回祖国去吧,那里正在燃烧!”咱们这青年的一代,挺起咱们的脊梁,抬起头,将这样的精神传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吧,那里正需要咱们,那里正期盼着咱们的燃烧。

影片《我的1919》深沉厚重,哲理精邃,充满爱国主义思绪。影片以沉重的笔锋,拨开历史尘封,重现了1919年风云激荡的巴黎和会。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没能收回权益,反而蒙受屈辱。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凭着爱国良知和外交才能,顶住压力,坚持公理,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应对列强,公然说不,这在中国外交史上是第一次,而表现这段历史的鸿篇巨制,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第一次。

88年过去了,忆昔思念,中国人虽历经战乱、饱受苦难,但始终坚持公理,自强不息。咱们坚信:公理必胜。

巴黎和会的行径,自然激起中国人民维护公理、爱国反霸的高度热情。影片《我的1919》着力渲染甚至张扬的正是包括顾维钧在内的所有中国爱国志士的这股激情。但是影片的精到之处,不是煽情式的强烈宣泄一种朴素甚至狭隘的民族情绪,而是冷静地站在公理高度,运用艺术刻刀,看共性更看个性地勾勒出不一样中国人爱国行为的不一样轨迹,从而使情节更加合理,人物更加鲜活。

顾维钧是位外交官,特定的身份,确定了他的爱国热忱和机智才华必然要透过外交途径才能充分体现和抒发。他见识广、阅历多、站得高、看得准,视野开阔、焦点集中。因此在外交斗争中才能有理有节、不卑不亢,坚持正义立场,又不失外交风度。影片中精彩的一笔,是那场在和会辩论会上的慷慨陈词。他先以日本代表失落的一块怀表为契机,对日本代表欲擒故纵,引蛇出洞。待日本代表发怒上套,然后根据事实真相,据理痛斥,后发制人。引得会场一片掌声,使日本代表尴尬万状。影片这种颇具匠心的艺术手法,不禁令人吐气扬眉,拍手称快。且不论怀表细节是否属实,但这篇演说却非虚构。根据史料记载,1919年1月28日,顾维钧在辩论会上即席发表的影响全世界的阐述中国立场的演说,被誉为“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经典的发言载入中国外交史册”。而他顶住列强和本国政府的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则被历史学家誉为“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画下最光辉的句号”。毛泽东同志生前曾说:“我很敬佩顾维钧先生的外交才华和为人。”

当然,影片中表现爱国主义最宏伟、最鲜明的抗争轨迹,还是当时国内外千千万万愤怒、呼号的中国群众。像在巴黎和警察搏斗的中国人;像在北京“五四”户外中游行集会的中国人……因剧情需要,影片虽淡化了他们的形象个性,却张扬了他们的精神共性。

正因他们的行动轨迹表现了当时的中国人由受压迫到反抗,由懵懂到觉醒。开始,美国首相乔治说顾维钧是“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之后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不得不惊呼:“是一群,一群剪掉辫子的中国人!”甚至当时在公理的感召下,连救助顾维钧的法国姑娘让娜和为了正义而向总理开枪的法国行刺者,也都进入了维护公理的抗争行列。

巴黎和会结束了,棕红色的漆封里,掩埋着死难者的尸骨,掺和着中国人的血泪,为列强们的分赃画上了句号。影片沉重地向观众又暗示了1条历史规律:弱国没有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板凳回目录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3

歌德 | 2015-01-28 09:57

《我的1919》,不是顾维钧的1919,也不是肖克俭的1919,而是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1919。

――题记

《我的1919》看了这部爱国电影,感触挺深的,不仅仅仅是正因顾维钧,也不仅仅仅是正因肖克俭,而是正因我是二十一世界的新青年,是祖国未来的一份子,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爱有恨的中国人。而我也坚信,肯定会有很多有志青年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有血有恨。

弱国无外交,这是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一战结束后,作为做出重要贡献国,出席巴黎和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由五个席位减少到两个席位,顾维钧等人为此据理力争,却终究没能争取到另外该属于咱们的位置,更可气的是由中国代表团提出关于归还中国山东主权的问题时,受到了日本的反对与阻挠。

有爱有泪。

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顾维钧在承受着巨大的下,凭借自我出色的才华,过人的胆识,提出了: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博得了全场的掌声。中国政府的妥协,顾维钧拒绝签字,转身离开,留一下一句:“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一天”。

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但是他留给咱们的是什么呢?是时时刻刻要记住自我是骨子里流的是中国血?时时刻刻记住自我是一位中国人?还是?

肖克俭为了祖国而不惜抛弃深爱自我的妻子,而选取自焚献出了自我年轻的性命。看到那一幕我深深的被震撼了。他们是生活在那样的背景下,处在小我与大我的环境,他们无从选取,或者他们务必那样选取,他们以自我的方式保护着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以自我的方式来诠释自我对中国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顾维钧,是冷静的,他从政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他发奋了。

肖克俭,是热血的,他自焚告诫了中国要团结,他尽力了。

他们都是年轻的,他们都是充满热血的,但是他们又都是无奈的。

而我,落泪了,正因他们的勇敢,正因他们的伟岸,更为多多少少个在政场上,战场上,为咱们这个国家而发奋的拼搏的人们,牺牲的亦或是留下的。而我,落泪了,正因我一向在想,如果我是顾维钧,我是肖克俭,我又是怎样样的呢?退缩?还是前进?我又能为国家勇敢一次,牺牲一次吗?说真的,我不知道。

虽然,我被肖克俭的行我所感动,我也知道当时的他无从选取,但是,他死了又能怎样样呢?又能挽回些什么呢?难道中国那些年来为了国家死去的还少吗?他们为何不采取其他的方式去拯救这个受伤的中国呢?他们的事迹,也让我想到当今社会的一些负面新闻。尤其是富士康的新闻,从十跳到十六跳,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新一时代的青年就业越来越艰难,他们在家庭与社会的压力的缝隙中求生存,在压力面前,有的人选取了坚强,有的人选取了懦弱;有的人选取了发奋,有的人选取了退缩;他们同样有过理想,然而少数一部分却正因承受不了压力,而选取了跳楼自杀。然而,他们有勇气自杀,为什么就没有勇气活下来,改变一切呢?他们是无奈的,但是他们和他们又是一样的性质?他们跳楼自杀,他们解脱了,但是这给他们的亲人是一种多大的伤害呢?跟顾,肖比起来,他们太微不足道了,他们太脆弱了。此刻的在校大学生,也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最后都选取了逃避。如果他们在旧中国,人人都选取退缩,那国家的威严何在?国家的尊严何在?中国是有着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精神的国家,在敌人面前,咱们能选取退缩吗?而正在理解各种压力着的人们能选取退缩吗?

有人可能会说,他们不可能是顾维钧,也不可能是肖克俭,更不是在1919年,也更加不可能处在关乎国家的大事中。但是,我能够很认真的告诉你,你错了,你真的错了。正因你能够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是你愿不愿意成为他们。

姚明,篮球明星,丰田找他做形象代言人,酬劳是2000万美元,相当于1亿6000万多人民币,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姚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直接两字:不行。就像顾维钧在国际交际场上,如果理解日本代表团的贿赂,就能够享受很大一笔财富,但是顾维钧没有,姚明也没有。正因他们没有忘记国耻,他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们坚强,他们有勇气,他们骨子流着同样的一股热血中国血。

相反的,此刻依然也有很多人和富士康一样让人失望的。我以前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一复旦20多岁的女大学生和一70多岁的外国佬谈恋爱,而且还把一些亲密的照片发到网络上,虽然此刻是婚姻自由的年代,但是她们又没有想过这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更多人看重的是自我的利益,她们没有骨气,她们见利忘利,她们忘记了中国以前的伤痛,中国以前的耻辱。

还有当今非主流盛行,而他们都是一些90后,他们经常做些极端的事情,比如用刀在手臂上或者其他身体的部位,划上一道口子,鲜血直流,然后拍照片,在经过电脑处理写一些很伤感的文字:如果爱,请深爱。亦或是没有你的日子我真的很孤单,之类的话语。他们经常泡网吧,经常逃课,对历史没有概念,甚至觉得他们是老古董,觉得雷锋很虚伪,觉得董存瑞很傻,觉得如果自我身在毛泽东的时代自我也能够带领群众们反抗。此刻的年轻人怎样了?怎样了?他们颓废,他们没有骨气,他们享受着先辈们给他们创造的条件当作理所当然,他们,她们到底怎样了?我不否认也有部分没有童话的有志青年存在,

看了《我的1919》我情绪很沉重,顾维钧,肖克俭的1919一向停留着我的脑海了,我想了很多,很多,他们的1919?中国的1919?中国现代青年的1919?

#4楼回目录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4

歌德 | 2015-01-28 09:57

1919年,中国阴霾的天空突然红了半边。那是屈辱激怒了中国人民,激怒了一头东方雄狮。爱国热情以及民族的愤慨点燃了半边天空。熊熊烈火中,巴黎和会上的顾维钧,先进的爱国青年肖克俭,以及千千万万个爱国学生、工人都愤怒了。

弱国无外交。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无法获得平等的待遇。顾维钧--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他站起来慷慨陈词,驳斥列强的傲慢无礼。然而时代的英雄却不能扭转时代,中国在付出几十万劳工的辛勤后,还是没能收获一点光荣,成了列强分割蛋糕的牺牲品。他们虚伪的嘴脸在和会上暴露无疑。他们企图将这已千疮百孔的东方古国再次撕得粉碎,而完全不顾那四千万中华儿女悲凉的抽泣声。这,是一个民族应该永远铭记的悲哀。

继而,中国开始反抗了。先是一个剪掉辫子的中国人站了出来,大声斥责西方列强的强盗行径,他大声的说道:“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紧接着,又一个剪掉辫子的中国人肖克俭,带领着一群爱国青年,勇敢的站在巴黎的街头,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风潮,迎着列强的霸气,激昂的演说着。在走投无路时,他毅然的决定用自己的死亡来警示中国人民,用一个中国的血淋淋的爱国热情震撼那些自恃强大的列强们。凡尔赛宫前的熊熊大火燃烧了一个爱国热血青年的躯体,更燃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国内,学生在新生的共产党政权的带领下开始了反帝爱国运动。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批又一批爱国青年走上了街头。紧接着,无产阶级的工人们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穿越90多年的时空,我也愤怒了!影片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在我胸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我恨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否则,我将也是街头举着旗帜振臂高呼的爱国学生,甚至是一名肖克俭一样的爱国青年,也愿用血的牺牲来表明自己的愤怒,自己的爱国热情。

当顾维钧站在发言席上激动地说出“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谁能接受?”当他起身带着中国人的骄傲和自尊毅然离开,中国在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勇敢地向列强说不,中国人昂起了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强音。一声深自肺腑的的呐喊爆破了整个天空。随后,黑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落下了帷幕,新的光明新的舞台展示在世人面前。

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铭记耻辱,然后继往开来,勇往直前。

#5楼回目录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5

歌德 | 2015-01-28 09:57

请永远记住1919年6月28日这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在帝国主义凌辱甚久后第一次敢大声向他们说“不”。

17世纪中叶,随着英国资本主义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纷纷确立,资产阶级为摆脱自身经济危机,不断地开拓殖民地。到19世纪四十年代,在中国的大部分近邻地区和国家先后沦为殖民地,他们将魔掌伸向了我们地大物博的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蒙受了奇耻大辱。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帝国主义通过军事侵略和外交讹诈,强迫中国签订了70多个不平等条约和协定。

然而在众多的不平等条约中,最令人愤恨的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竟丝毫不顾及中国的尊严和权利,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的领土割让给领略日本。

中国人民争取过,赴法谈判代表团努力过,可最终中国山东的割让写在了协定上,众多的帝国主义代表也在协定上签了字,但是,衰落的中国不表明她精神的衰退!中国,仍然有着热血的青年,有着反抗的青年。最后的会议上,我们听到的是中国代表的这样一段话: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送给了日本人!中国人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天。

是的,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天,但我们更不会忘记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的精神仍然在焕发她的气息。

记住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今天我们中国在中国人的不断奋斗中不断走向富强。今天的中国已不是往昔那任由帝国主义宰割的中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天的中国,是苏醒的雄狮,是跃跃欲飞的蛟龙。

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我们应铭记历史,同时努力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富强的国家而奋斗。

#6楼回目录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6

歌德 | 2015-01-28 09:57

历史如滚滚的江水,不断汇聚,势不可挡,带着梦想奔向远方。然而这又不仅仅是江水,有时在急流中溅起的浪花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依时光回朔,在公元1919年,找出些残存的器物,轻轻拂净表面的尘埃,清晰的看着她的脉络,似乎那鲜红的血液仍在流淌,生命依在,突然间迸发出夺目的光芒,指领前进的方向。

在那场原本不公的会议中,我们以自己的气节和胆略争取我们的利益。不公仍在发生,拒绝签字这便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当消息传到中华大地,如一阵阵猛烈的爆炸,所有的人都被激起,在这里用任何词句来修饰都显得暗淡。学生----一种新的符号,在这场运动中发挥先锋作用。一个敏感而有强烈责任感的阶层,扛起这面大旗。抗议凡尔赛和约,反对牺牲中国的利益来奖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日本。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唤起民众,民族的觉醒。其中的先觉者又劝告青年一代,只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中国社会必须重新整合,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必须改变。

在今天看来,这场运动的意义在于提醒并激发广大青年的政治觉悟,过多的考虑和关心自己的未来。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实践的,作为有良知,有理想,有责任的新一代青年,传承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让它发扬,并影响他人,促使我们民族的复兴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便是我们至高无尚的自豪。

那就努力实践,用正确的理念引导自我,不断创新,肩负使命,为国争光!

多少年后,时光依旧,滚滚的江水默默的注入大海,她却懂得我们的心,她是我们的见证……。那朵浪花仍然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7楼回目录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7

歌德 | 2015-01-28 09:57

今天下午我们整个初二年级在大礼堂观看了纪录片《我的1919》。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同时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我们都应该向前进。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创造,拿起手中的工作。因为我们在推动这个社会!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中国人民赤诚的爱国之心,也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它会永记在我们心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更激励我们发愤图强,学习更多知识,长大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8楼回目录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8

歌德 | 2015-01-28 09:58

记得在一个电影院看过一部有关五。四运动的电影《我的1919》,电影中青年者们那些慷慨激昂的呐喊,至今仍震撼着我的心灵。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了,这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也就是在这场运动中,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力量登上了舞台。回望那个壮烈的年代,那些站在时代潮头的年轻的身影,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激活了一个时代,激活了一个民族,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位青少年。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乐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不惧艰难险阻。敢于拼搏,智比云天。我们虽然没有老一辈的勇敢作为,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认为要先有“骨气”,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一向以有骨气着称于世,我们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和精神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以历史镜鉴!在社会的相机中为自己摄下一张有骨气的正面形象来,要做到物质面前不迷蒙,暂时落后不低头,困难再大不弯腰,经得住一切考验。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的接班人。

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还应该对自己有信心,我记得居里夫人曾说过:“我们的生活不容易!但是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是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能力是用来做事某事的。无论发生了什么情况,这种目的必须达到!”这句话时常给我很大的学习动力。一个人的一生,就像在黑夜中行路,没有坚强的信念很容易误入歧途。特别是像我们这些当代青少年,思想还不成熟。每当我对选定的事情,特别是学习上的事情有所怀疑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便会出现居里夫人的名言。我们的生活有很多坎坷,但是,焉知我辈非鲲鹏。我们缺少的正是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的那种自信力!心里的窗户,一桶便亮。我相信,我的能力也是要去做某种事的,而且无论如何,这种目的必须到达。

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要有爱心,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要把抗震救灾的激情提炼出来,或许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只要我们团结一心,那么,我们的力量就会重于泰山,灾难也会被我们吓跑。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出生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让我们为自己的青春打点好行程,因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青春则是这仅有一次生命中最易逝的一段,我坚信:“流星虽然短暂,但在它划过夜空的那一刹那,已经点燃了最美的青春,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让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迸发激情!让我们都做夜空下的那颗闪亮的星星。

肇东市五站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李春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20103/93446.html

更多阅读

未名空间 标题:我的博后以及K99经历_Firecloud

mitbbs.com[ 1 ]发信人: cfap (cfap), 信区: Biology标 题: 我的博后以及K99经历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8 17:34:38 2010, 美东)请勿转载(一)最近proposal写得有点瓶颈,泡网时间增加。觉得生物版这几天得话题都很有意思,所

介绍我的家作文600字 介绍我的家作文

介绍我的家作文一:我的家(323字)我的家是温暖的,我的家是舒适的,我的家是独一无二的。家,人人都有家,但是我的家绝对是独一无的我有一个帅气的爸爸,我有一个贤惠又能干的妈妈,我还有两个爱我疼我的爷爷奶奶,我还有一个淘气的弟弟,有一两个乖

我的少女时代插曲 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全部插曲汇总

   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全部插曲汇总  《我的少女时代》是由陈玉珊执导,宋芸桦、王大陆、李玉玺、简廷芮主演的青春校园爱情电影。影片中不乏好听的插曲,总共有9首插曲,电影插曲有哪些呢?来看看《我的少女时代》全部插曲汇总。

我的早更女友经典台词 电影我的早更女友经典台词

 电影我的早更女友经典台词  1、喝醉了,你只知道你最爱谁;生病了,你才能知道谁最爱你。  2、你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吗?让我永远照顾你。——佟大为  3、我怎么什么都忘啦!——周迅  4、大姐,你带几

声明:《归来 观后感500字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为网友橙浮之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