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赤兔马 赤兔马[小说《三国志》中吕布坐骑] 赤兔马[小说《三国志》中吕布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赤兔马,先是跟随吕 布,后来又跟随汉寿亭侯关羽,从此和青龙偃月刀成为关羽的代表形象。“赤兔马”即兔头的红马,而非跑得快如兔子的红马。赤兔马是董卓从西凉带来的宝马良驹。“赤兔马”本名“赤菟”(身体大红色,像老虎一样凶猛的神驹)乃是马中的皇者,非超凡之人不可驭。赤兔马,不是汗血宝马!赤兔马是全身呈现大红色!汗血宝马则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这好几种颜色!而且汗血宝马是因为马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淡金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

赤兔马_赤兔马[小说《三国志》中吕布坐骑] -简介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三国志》中有关于赤兔马的记载,但是何以称为赤兔马却没说。于是,后人就认为,“赤”是说其毛色,“兔”是跑得快如兔子。其实这是误解。

赤兔马是董卓从西凉带来的宝马良驹。董卓为了拉拢年轻将领吕布,就把这匹马送给了他。吕布得马后果然杀了原来的主人丁原,投奔到董卓的门下,当了他的义子。

但根据史书记载,赤兔马在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并没有成为关羽的坐骑。因此《三国演义》有虚构成分。民间又传,赤兔代代繁衍。宋朝时由方腊重金买来。梁山泊征讨时,被关胜夺来。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罗贯中在民间搜集资料时,被误传了。

赤兔马_赤兔马[小说《三国志》中吕布坐骑] -性格特点

“赤兔马”即兔头的红马,而非跑得快如兔子的红马。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这赤兔马全身火炭红,没有半根杂毛,但除了脑门的一块白色“月芽”状。

据说只要骑乘之人往。 这里拍一下,它就会像飞起来一样奔跑。真是“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良驹。

一到有战事,就用它冲锋陷阵,一到没事的时候就丢在一边,但赤兔马的职业素质还是很高的,一直没有怨言。围城时,有人牵走它,以它的神骏完全可以挣脱,但它没有 ,因为它受够了作为神物而被俗人冷落的感觉。好个大丈夫,光明磊落。

赤兔马_赤兔马[小说《三国志》中吕布坐骑] -区别特点


赤兔马

1.赤兔马跑的快,来去如风,首先吕布和任何人单挑,心理上就占了莫大的优势:

A.打败别人,可以追上去并杀死(如果张飞有这匹马,很多和张飞交战并败退的人估计都免不了文丑的命运);B.自己不利的时候,拍马走了就是(类似于首先就处于不败之势了)

2.同理,任何人和骑赤兔马的吕布单挑,必须首先要承受万一输了就要丢命的危险,心理上首先就处于弱势。

3.赤兔马向前冲的时候,由于其惯性带来的冲力能增加武将的力量,这是很明显的。同理,骑普通马的武将必须拥有更大的力量才能抵消这一附加力量。

4.一匹好马和普通马的区别一是在于脚力,二是耐力,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灵性的高低,灵性高的马可以极快的领悟主人的意思,所以在战场上比普通马转圜自如得多,这在相持阶段的时候非常重要:

A.攻击的时候可以极快的启动;B.防御的时候可以极快的闪避;C.可以更灵活的转向;D.当对手有意对马下手的时候,赤兔马自动趋避的能力比普通马更强。

5.赤兔马出意外的可能性小于普通马出意外的可能性(失蹄啊,气力不加啊,劳累啊),因此骑赤兔马的武将能够全心全意的出招,发力而不用担心马会出问题(许楮VS马超,张飞VS马超以及很多场面都是打到100~200回合,就要换马匹,但吕布的赤兔马交战无数次,从来就没有累过)。

赤兔马_赤兔马[小说《三国志》中吕布坐骑] -年龄考证


赤兔马

赤兔第一次出场是在演义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一节。推算的话,大概也就是189年左右。当时李肃建议董卓拿赤兔收买吕布,初时董卓舍不得,后来到底还是一咬牙送了给温侯。当时赤兔已经是有名的千里马了,可见早就已经成年。马匹成年期大概是在6岁以后,所以当时赤兔大概已经过了6岁生日了。

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一节,曹操为了收买关公以赤兔相赠(听着耳熟),关公欣然笑纳。同年,关公解白马之围,仗赤兔斩严良株文丑,赤兔大大的露了一回脸。那一年大抵是200年左右,那年赤兔17。

赤兔最后一次出场,是在演义第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一节。但那次并没有发生战斗,赤兔只是在关公亮相时露了一小脸。可,打那之后,赤兔便再也没出现过了。赤兔就神奇的失踪了。打那之后关公再出场时的介绍又变回了只有对关公神威的赞美,少了那句“座下赤兔”,甚至连旁人的谈话中也再没提到过这批传说中的名马,赤兔就此在演义中蒸发。那一年大概是208年左右,赤兔那年25岁。在赤壁之后,关公第一战是斗黄忠。哪一年大概是在210年左右。在这一战中,关公的出场时便没再提到赤兔了。

赤兔第一次出场是在演义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一节,推算的话,大概也就是189年左右。这是对的。关公走麦城是在219年,赤兔也是在同时“数日不食草料而死”,正好30年。加上赤兔第一次出场就至少6岁,所以赤兔至少活了36年,而且是非正常死亡,本来可以活的更长。

马的寿命一般是20年~30年,极少数可以活到40年的,赤兔无疑是后者。马的黄金岁月一般只有10年左右,现代赛马的运动生涯只有5年,草原民族的马到了15岁左右也基本退役了。

在演义第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那一年大概是208年左右,赤兔那年25岁。是完全正确的。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了,它意味着赤兔至少保持了20年的颠峰状态,比一般的马长了一倍,无愧于天下第一的称号了。

从《三国演义》来看,关公进入麦城,就进了绝境,只剩孤城一座,突围的时候“关公自与关平、赵累引残卒二百余人,突出北门。关公横刀前进……”然后被擒,然后马忠获赤兔,然后杀关公,用其头招降麦城。显然赤兔是从关公那里夺来的,而不是破麦城之后得到的。关公从荆州出发,攻襄阳,淹七军,走麦城,骑的是什么?如果不是赤兔,他把这么一匹老马带在身边干什么。养老的话,留在荆州不是更好?

大家的疑惑主要是在于后期关公难以追杀敌将了,所以怀疑到赤兔身上,其实这很简单,因为赤兔老了!老骥伏枥虽然令人感动,毕竟是老了。关公为什么不换马呢?一来关公很重情谊,到赤壁之战,赤兔虽该退役,但是毕竟与关公共同奋战了20年,感情深厚,马通人性,二者的默契已经天衣无缝,舍不得。二来赤兔毕竟不是凡马,就算不复当年神威,仍然可算良驹,否则马忠也不会献给孙权。从实用角度来说,赤兔仍然有价值。在没有新的超级名驹出现的时候,继续使用赤兔是必然的选择。

赤兔马_赤兔马[小说《三国志》中吕布坐骑] -相关之主


赤兔马

汉朝末年,有一匹马,名曰赤兔,颇富传奇。它归属于两个马背上的大英雄。它的一生纵横南北,最终死在长江以南的吴地。

吕布赤兔马 赤兔马[小说《三国志》中吕布坐骑] 赤兔马[小说《三国志》中吕布

它的第一个主人是宰相董卓,董卓身躯沉重,赤兔马却能托着他健步如飞,这说明赤兔马在董卓那里已经成年。这个人生性残暴,为万民所恨,惹得天下英雄群起而讨伐之。不仅如此,与他同殿称臣的同事们也瞧不上他,丁原便是一个。他在一次由董卓召开的部以上干部会上对董卓破口大骂,董卓想动粗,这时候,丁原背后闪出来英雄吕布,单是吕布的英雄气概就把董卓震慑住了,董卓只好让步。

那之后,董卓便迷上了吕布,千方百计想把他弄到手。这时候,手下李肃自告奋勇说是吕布的同乡,可以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劝吕布来降,但是,有一个条件,得把赤兔马给吕布。这个条件就像挖董卓的心肝一样,他怎么也舍不得。但后来从大局考虑还是答应了。赤兔马成了吕布的坐骑。权且把董卓和吕布认识之前的时间保守计算为6年,赤兔马跟了吕布之后,已经至少8岁了。那时候有一佳话传世――“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有了赤兔马的吕布神气得不得了,没有谁可以制服得了他。以至于上演了“三英战吕布”、“吕布稍稍不支”的一幕。彼时华夏,无居吕布之右者。

后来,吕布中了司徒王允的连环计,把董卓杀了。从此,也开始了独当一面的生活。但终究因刚愎自用而被曹操所杀,赤兔马成了曹操的坐骑。从吕布得到赤兔马到吕布在白门楼被吊死,整整8年,赤兔马16岁。

赤兔马_赤兔马[小说《三国志》中吕布坐骑] -名字辨析

我国很早就有了评定马的专著《相马经》,传说这是伯乐的作品。“相马”顾名思义就是看马。相马的第一步就是看马的头部,因为头部是马的品种、品质、体能、齿口最明显的外部表现。古人依据马的头部形状,形象地将马分为直头、兔头、凹头、羊头、楔头、半兔头几种。所谓的赤兔马的“兔”,就是指马的头型。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发现了一本手写的《相马经》,其中的第一篇说“得兔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毋相其余”。在第三篇中又对这些话作了解说,“欲得兔之头与其肩,欲得狐周草与其耳,……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鳍与脊”。这些记载,说明了在古代兔形的头是好马的重要外在标准,也说明了得到兔头的好马不是很容易的事。

兔头、半兔头的马,特征是鼻子以上部分微微向外突出,有些像兔子的头。从现代马的特质看,兔头的马,多是重型马,其特点为身体强壮,力量大,也是马中最为高大的品种。从赤兔马的颜色看,当是枣骝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红色。这种颜色正是现在中亚一带草原马的典型毛色。从赤兔马的毛色与头相看,这是中亚一带,也就是古代所说的西域地区所产的马。我国中原地区的马属于蒙古马,蒙古马的优点是速度较快、耐疲劳,但是体型小、体力有限,所以好马多出在西部。

“赤兔马”即兔头形的马,而非跑得快如兔子的红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20103/93565.html

更多阅读

“三英战吕布”,为何要这样战? 三英战吕布是第几集

古代各种演义小说,喜欢描写武将阵前斗杀。其中以一敌多的,多是为了突出那将武艺高强,神勇盖世。然而也有反例,倒为了突出那多数一方的同仇敌忾和英雄气概。但作者之主观意图与读者之观感效果往往不能合一,且不免有无法自圆其说的破绽。其

从三英战吕布、六将攻吕布看温侯的武力(图) 三英战吕布谁赢了

吕布在《三国志演义》汉末三分群雄之中出场较早,善使画戟,多次与敌将对战显示出其非凡武艺,弓马娴熟,其箭法也是第一流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其骁勇善战的特点颇有些像北方游牧民族的勇士。后世不少英雄人物也纷纷模仿吕布,比如《水浒

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视频

添加义项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1.《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2.四国军棋的一种玩法3.一种菜式4.三国题材策略游戏5.三国杀一种游戏模式 1.《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编辑本义项 三英战吕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三英战吕布”画

三姓家奴”吕布揭露人性本质 吕布为何叫三姓家奴

“三姓家奴”吕布揭露人性本质谈起吕布,后人无不感慨万分,他以“三国第一猛将”的身份名流后世,同样也以“三姓家奴”的丑陋面目为后人所不耻。因此,猛将与奸雄成为吕布的代名词,勇猛无比的吕布也是反复无常的吕布。但吕布如此这般“出名

声明:《吕布赤兔马 赤兔马[小说《三国志》中吕布坐骑] 赤兔马[小说《三国志》中吕布》为网友癡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