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简介,《四库全书》-编书起因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简介,《四库全书》-编书起因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四库全书_《四库全书》 -简介


《四库全书》“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的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为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的图书,所以称之为“全书”。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一说为1773年),开始编纂,从全国征集3800多文人学士,历时十年(一说历时九年),用工整的正楷抄书七部,连同底本,共八部,建阁深藏。虽为数千人抄写,但字体风格端庄规范,如出一人。

四库全书_《四库全书》 -编书起因

中华古国,历史悠久,数千年以来,积累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对典籍的清理和编目,就显得极为重要,且历代相传。《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唐宋大型类书的汇编,至明初《永乐大典》的辑成,可谓登峰造极。但因唐宋以来诸类书受体例所限,常有“内容割裂,首尾不具”的弱点,难以保存古籍之旧观,将历代典籍重新进行整理、总结和汇编,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即“儒藏说”,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向乾隆皇帝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乾隆皇帝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而一,名曰《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_《四库全书》 -底本来源

1.内府藏书;

2.清廷官修书;

3.从各地征集的图书;

4.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

四库全书_《四库全书》 -编纂过程


乾隆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子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20103/93843.html

更多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txt》全本 塔木德智慧全书 pdf

《塔木德智慧全书》是一本介绍犹太人商业思想的经书,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犹太人获得了世界第一商本书章节列表如下·《塔木德智慧全书》(1) ·《塔木德智慧全书》(2)·《塔木德智慧全书》(3)·《塔木德智慧全书》(4)·《塔木德智慧全

在线阅读《中国大百科全书》 世界百科全书在线阅读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并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先后组织2

转载 《文渊阁四库全书》1500册目录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原文地址:《文渊阁四库全书》1500册目录作者:电子文献《文渊阁四库全书》1500册目录淸 乾隆中 敕輯 民國七十二年至七十六年 臺灣商務印書館 用文淵閣本景印 1501册第一册至第五册欽定四庫全書總目二百卷 坿四庫抽燬書提要一卷 坿索引

声明:《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简介,《四库全书》-编书起因》为网友加糖的威士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