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生平 伏尔泰 伏尔泰-人物生平,伏尔泰-主要思想

伏尔泰, 本名弗朗西斯-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伏尔泰_伏尔泰 -人物生平

出生背景



伏尔泰伏尔泰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是家里五个孩子当中最年幼的孩子(最后只有三个孩子存活下来),父亲弗朗索瓦?阿鲁埃是一位法律公证人,后任审计院司务。母亲玛莉?玛格丽特?杜马来自普瓦图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伏尔泰先后在巴黎耶稣会和路易大帝高中接受教育。

成长经历

伏尔泰生平 伏尔泰 伏尔泰-人物生平,伏尔泰-主要思想

在高中时代,伏尔泰便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后来更通晓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英语。1711年至1713年间攻读法律。投身文学之前,伏尔泰还为法国驻荷兰大使当过秘书,并与一名法国女子堕入爱河。两人私奔的计划被伏尔泰的父亲发现,被迫回国。
1715年,伏尔泰因写诗讽刺当时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被流放到苏里。

创作经历



伏尔泰1717年,他因写讽刺诗影射宫廷的淫乱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狱关押了11个月。在狱中,伏尔泰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剧本:关于路易十五的摄政,菲利普二世(奥尔良公爵)的《俄狄浦斯王》(?dipe)。这部作品中,他首次使用了“伏尔泰”作为笔名,这来自他在法国南部的故乡一座城堡的名字。1718年秋,悲剧《俄狄浦斯王》在巴黎上演引起轰动,伏尔泰赢得了“法兰西最优秀诗人”的桂冠。
1726年,伏尔泰又遭贵族德・罗昂的污辱并遭诬告,又一次被投入巴士底狱达一年。出狱后,伏尔泰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
1726年-1728年伏尔泰在英国流亡期间是他人生的一个新时期。他在英国居住了3年,详细考察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和当地的社会习俗,深入研究了英国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哲学通信》就是他在英国的观感和心得的总结,也是他第一部哲学和政治学的专著。
1729年,因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默许,伏尔泰回到法国。以后一些年他陆续完成和发表了悲剧《布鲁特》、《扎伊尔》、以及历史著作《查理十二史》等。
1734年,伏尔泰正式发表了《哲学通信》,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就,抨击法国的专制政体。书信集出版后即被查禁,巴黎法院下令逮捕作者。他逃至女友夏特莱侯爵夫人在西雷村的庄园,隐居15年。这期间他一度被宫廷任命为史官,并分别于174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46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隐居生活使得伏尔泰的才能得到了发挥,写下了许多史诗、悲剧以及历史、哲学著作,如哲学和科学著作《形而上学》、《牛顿哲学原理》;戏剧《凯撒之死》、《穆罕默德》、《放荡的儿子》、《海罗普》;哲理小说《查第格》等。这些作品的发表使得伏尔泰获得了巨大声誉。
1749年,夏特莱侯爵夫人因难产逝世。伏尔泰短暂地回到巴黎。
1750年,伏尔泰应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邀请到柏林,得到宫廷文学侍从的职位待遇。
1753年,伏尔泰与另一位国王赏识的科学家莫佩尔蒂发生争执,伏尔泰写文章讽刺莫佩尔蒂的荒谬论文。但后者得到国王的支持。这一事件导致了他与国王关系的破裂,并促使他离开普鲁士。他在居留柏林时期最重要的出版著作是《路易十四的世纪》(LESIECLEDELOUISXIV)。
离开普鲁士后,伏尔泰在法国和瑞士边境上一个叫凡尔纳的地方置购房产定居下来。此后他全心投入到火热的启蒙运动中。一方面他用化名写作和印发了大量小册子,抨击天主教会和新教的宗教迫害专制政府的草菅人命等罪行;另一方面他支持年轻一代的启蒙思想家特别是百科全书派的斗争,积极为他们撰写条目,《哲学辞典》就是他为《百科全书》所写的哲学条目的汇编。同时,除了继续创作戏剧作品外,他还完成了《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罗斯》、《议会史》等历史著作和《老实人》、《天真汉》等哲理小说。伏尔泰的不倦斗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他本人也被人们尊称为“凡尔纳教长”。

与世长辞



伏尔泰1778年2月10日,当84岁的伏尔泰回到阔别29年的巴黎时,他受到了人民热烈的欢迎。这时是伏尔泰人生发展的最辉煌的顶点。不久,他便病倒了,于同年与世长辞。临终前,伏尔泰对自己的后事做了嘱咐:把棺材一半埋在教堂里,一半埋在教堂外。意思是说,上帝让他上天堂,他就从教堂这边上天堂;上帝让他下地狱,他可以从棺材的另一头悄悄溜走。伏尔泰的灵柩被巴黎人民永久地摆放在先贤祠中,并亲切地称呼他是“精神王子”。伏尔泰是启蒙的斗士,一生为思想和言论自由而战,靠自己的笔过一种独立的生活。

伏尔泰_伏尔泰 -主要思想

法社会学


伏尔泰是自然法学说的拥护者。他从自然法论的立场出发来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的统治。他认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人的本能的、适用于所有人,并天下人都认为公正的自然法律。他把法律分为两类,即自然法和制定法。制定法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教会法。自然法,适用于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人有好处,不偷盗,不杀人,不淫乱,不撒谎,敬父母,重互助等,这些都是自然所颁布的法律。另一类法律是政治的法律,是任意制订的、纯粹民政的法律,时而设置五监察官;时而设置执政官;时而召开百人团会议或平民会议;时而成立雅典刑事法庭或元老院;实行贵族制、民主制或君主制。若以为一个世俗的立法者有可能不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而是代表神明制订出哪怕一条这样的政治性法律,那就是不了解人类的心意。人都是为了一己的私利才欺骗别人的。他认为,自然法是制定法的基础,就是公正观念上奠定了法律基础的。

理性主义史学


伏尔泰开创了理性主义史学,把对封建专制和维护其存在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批判作为其理性主义史学的题中之意。
伏尔泰认为理性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即“人依其理性以认识自然,也依其理性以改造社会,发扬理性,就是推动历史;蒙蔽理性,就是阻碍进步”。他认为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只有四个时代是理性彰显和值得赞美的时代:希腊时代艺术和科学的第一次繁荣;凯撒和奥古斯都的罗马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学问、科学和美术重新发展;路易十四时代,“人类理性已臻成熟”至于其他时代,世界呻吟在愚昧、野蛮和迷信的统治之下。
伏尔泰在对人的理性倍加推崇的同时,必然批判和否定压抑人的理性的封建专制和基督教神意史观。伏尔泰在《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深刻剖析了君主专断的种种弊端,认识到“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断,断言人只有在自己的人格与自由得到尊重与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发挥自己的理性,推动社会繁荣。伏尔泰还否定了上帝在人类历史领域中的主宰地位。在他的两部史著《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中,伏尔泰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批判了宗教的虚伪、教士的凶残贪婪以及信徒的宗教狂热和不宽容造成的荒诞悲剧。“宗教狂热使科学本身也变成了它的同谋者,并扼杀理性”。伏尔泰还扬起理性主义的大旗,猛烈抨击了包括作为神学时代最后一部重要著作《世界史》的作者博絮埃在内的神意史观,肯定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把理性主义史学摆在了应有的位置。

伏尔泰_伏尔泰 -政治主张

伏尔泰反对君主制度,提倡自然神论,批判天主教会,主张言论自由。他很有名的一句话:“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法文:Jenesuispasd'accordaveccequevousdites,maisjemebattraijusqu'àlamortpourquevousayezledroitdeledire.英文:Idisapproveofwhatyousay,butIwilldefendtothedeathyourrighttosayit.)”代表了他对于言论自由的主张(一说认为伏尔泰并没有说这句话,而是EvelynBeatriceHall于1906年出版传记《伏尔泰的朋友们》中表达伏尔泰主张时所记下的)
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
伏尔泰是一个自然神论者,提倡对不同的宗教信仰采取宽容的态度,终生与宗教偏见作斗争,但又认为宗教作为抑制人类情欲和恶习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伏尔泰在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中,反映上层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开明君主制。

伏尔泰_伏尔泰 -个人作品

创作时间
作品名称
外文原名
1731
查理十二史
HistoryofCharlesXII,KingofSweden
1732
扎伊尔
Za?re
1733
哲学通信
LettresphilosophiquessurlesAnglais
1736
俗世之人
LeMondain
1747
札第格
Zadig
1751
路易十四时代
LESIECLEDELOUISXIV
1752
微型巨人
Micromégas
1755
中国孤儿
L'OrphelindelaChine
1756
风俗论
EssayontheMannersofNations
1759
憨第德
Candide
1764
哲学辞典
Dictionnairephilosophique
1767
天真汉
L'Ingénu
――――――
苏格拉底
Socrates
――――――
穆罕默德
Mahomet
――――――
梅罗珀
Mérope

伏尔泰_伏尔泰 -创作风格

伏尔泰的文学观点和趣味,基本上承袭17世纪古典主义的余风,主要表现在诗歌和悲剧创作上。他的史诗《亨利亚德》(1728)以法国16世纪宗教战争为题材,写波旁王朝亨利四世在内战中取得胜利后登基为王,颁布南特赦令以保障新教徒的信仰自由。史诗中的亨利四世被当做开明君主的榜样来歌颂。伏尔泰的哲理诗说理透彻,讽刺诗机智冷隽,有独到之处。伏尔泰毕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先后写了50多部剧本,其中大部分是悲剧。伏尔泰的文学作品中最有价值的是哲理小说。这是他开创的一种新体裁,用戏谑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影射和讽刺现实,阐明深刻的哲理。

伏尔泰_伏尔泰 -社会影响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在当时众多的思想家中,伏尔泰是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他博学多识,才华横溢,著述宏富,在戏剧、诗歌、小说、政论、历史和哲学诸多领域均有卓越贡献。他一生反对专制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自由平等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伏尔泰在最终导致法国革命的舆论变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影响也不只限于法国,他的思想代表了整个启蒙运动的思想,伏尔泰以其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泰斗和灵魂,被启蒙思想家们公认为导师,他漫长的一生几乎跨越了整个启蒙时代,利用他崇高的威望、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推动着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并使其影响扩展到整个欧洲。

伏尔泰_伏尔泰 -伏尔泰的名言警句

类别:时间
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尽,最短的也不莫过於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来不及完成。
类别:事业
不是事业为了思想,而是思想为了事业。
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类别:思想
不是事业为了思想,而是思想为了事业。
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思想像胡须,不成熟就不可能长出来。
思想寓於躯体,但尽管如此,身体最健壮的人不一定就是杰出的思想家。
类别:青春
一般而论,各个不相同的不幸造就幸福。因此,越是一次次不幸的频繁发生,就越是好事一桩。
类别:读书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类别:人生
没有所谓命运这个东西,一切无非是考验、惩罚或补偿。
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类别:教育
天赋的力量大於教育的力量。
类别:成功
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
类别:劳动
劳动是快活的根源。
类别:友谊
友谊是心灵的结合。
友谊是灵魂的结合,这个结合是可以离异的,这是两个敏感,正直的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契约。
类别:真理
真理好比水果,只有熟透时才能采摘。
类别:道德
美德与过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
类别:国家
人类第一个国王乃是一名成功的士兵,国家的功臣无需有荣耀的祖先.
类别:理想
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
类别:社会
我很清楚,人家已经“榨过桔子”了;现在必须设法保住“桔子皮”。为了自警,我准备编一本适用于国王小词典。
类别:爱情
爱情之中高尚的成分不亚于温柔的成分,使人向上的力量不亚於使人萎靡的力量,有时还能激发别的美德。
类别: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20103/93974.html

更多阅读

2010总决赛湖人VS凯尔特人G5 湖人vs凯尔特人总决赛

湖人86:92凯尔特人2010年6月14日,凯尔特人在主场以92:86击败湖人,赢得了天王山战役,在总决赛中以3:2领先。凯尔特人以6:0开局,湖人奋起反超。两队首节就打得难分难解,湖人以20:22落后。第二节湖人连得5分,一度以37:36反超。但本节最后2

苏丹总统------巴希尔其人其事 苏丹 巴希尔

苏丹总统------巴希尔其人其事(中文最全介绍)侯福斗现任苏丹总统巴希尔,全名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他的英文名字是Omar Hassan Ahmad al-Bashir,阿拉伯语名字为:عمر حسن اح

欧洲的主要民族:日耳曼人、斯拉夫人、拉丁人和凯尔特人

欧洲民族主要有四支: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和拉丁人。其中拉丁人是文明民族,他们创立了伟大的罗马文明,而其他几个民族在历史资料中通称蛮族。在历史的融合过程中,因为地理位置相对接近的缘故,凯尔特人首先开化并且和拉丁人逐渐融

声明:《伏尔泰生平 伏尔泰 伏尔泰-人物生平,伏尔泰-主要思想》为网友欧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