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用法及典故 观过知仁 观过知仁-成语典故,观过知仁-成语用法

观过知仁,拼为guān guò zhī rén,指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出自《论语・里仁》。

观过知仁_观过知仁 -成语典故

出处 《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论语・里仁》:“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示例 ~,斯亦可矣。(明・李贽《初潭集・君臣七》)

观过知仁_观过知仁 -成语用法

语法 作谓语;指从过错看为人

观过知仁_观过知仁 -【故事】

大夫孟孙在打猎的时候,费了很大劲,才捕捉到一只小康鹿。于是,他高兴地让自己的手下秦西巴将它带回去。

秦西巴在回去的路上,发现小康鹿的母亲,也就是那只母鹿,一直跟在他后面,并不时发出阵阵的哀鸣声。秦西巴感到于心不忍,便把小糜鹿放了,母鹿和小鹿又一块高兴地跑回了山林。

孟孙回来,知道自己好不容易才捉到的糜鹿被放跑了,于是勃然大怒,把秦西巴痛责一顿,然后把他赶走了。

但是三个月以后,孟孙又将秦西巴招来并委以重任,要他担任自己儿子的老师。有人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孟孙说:“他既然不忍心小鹿遭难,又怎么会忍心我儿子不好好学习呢?”

秦西巴因为先前放鹿的过失反而更得到了孟孙的信任,这正是由于他内在的仁德。

成语用法及典故 观过知仁 观过知仁-成语典故,观过知仁-成语用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30103/96296.html

更多阅读

观过知仁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最近,天气转凉,趁夜间读读书,是比较惬意的事,随手翻到孔圣人的《论语》,里面的“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让我想了半天,没有回过神来,尤其是“观过知仁”四个字,很具思辨意味。我想,如果谁把它

咫尺天涯 咫尺天涯-成语解释,咫尺天涯-成语用法

成语: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在很远的天边一样。出处《左传・僖公九年》,与此同名的电影:《咫尺天涯》德国片 1993年版。咫尺天涯的意思_咫尺天涯 -成语解释咫尺天涯咫尺天涯 (zhǐ chǐ tiān yá)解释:咫:古代长度单位,周

典故成语造句 如履薄冰是什么意思?如履薄冰成语造句和典故

如履薄冰是什么意思?如履薄冰成语造句和典故[成语解释]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正音] 履;不能读作“fù”;薄;不能读作“báo”。[辨形] 履;不

声明:《成语用法及典故 观过知仁 观过知仁-成语典故,观过知仁-成语用法》为网友認識壹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