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骤雨电影 《暴风骤雨》[电影] 《暴风骤雨》[电影]-简要概述,《暴风骤雨》

影片《暴风骤雨》是根据著名作家周立波同名长篇小说改编,以波澜壮阔的土地改革运动中的一个地区作为视角,细致、精练、准确、形象地表现了当时解放区内如暴风骤雨般摧毁一切旧势力的土地改革运动,并塑造一批在土改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农民形象。导演:谢铁骊,主演:于洋、高保成、鲁非、李百、赵子岳等。北京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制作发行。

暴风骤雨电影_《暴风骤雨》[电影] -简要概述


《暴风骤雨》电影海报1946年,整个东北有一万三千多名干部离开县城到农村去,他们共同的目的是:土改。这场运动给当时的中国农民带去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如同暴风骤雨般难以阻挡。作家周立波根据他在农村生活的体验写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后来谢铁骊导演和编剧林兰、演员于洋、高保成等一批老电影艺术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尽办法将《暴风骤雨》搬上了银幕,以生动鲜活的表演,真实再现了气势磅礴的土地改革运动。

暴风骤雨电影_《暴风骤雨》[电影] -剧情梗概


《暴风骤雨》剧照1946年的冬天,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的指使和援助下,以精良的装备和数量众多的优势兵力,对我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我东北四野大军在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相继从几个大城市撤出,并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抽调一大批干部到农村去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以便我军扎根立足,积蓄力量,准备反攻。我军一支农村土改工作队在年轻指挥员肖祥队长的领导下,来到了东北某解放区元茂屯。元茂屯的情况非常复杂,恶霸地主韩老六仍是屯内政治、经济上的实际统治者,农会也在他的狗腿子张富英等人的控制之下。农民群众还没有发动和组织起来,对党的土地改革政策还很不了解。肖队长带领工作队一方面揭露地主的阴谋,打击地主的拉拢和收买;另一方面,深入发动群众,培养农民积极分子赵玉林、郭全海等人,改组农会,与恶霸地主韩老六展开斗争。韩老六在无计可施时,勾结国民党武装残余袭击工作队。肖队长率领农民自卫队消灭了国民党武装残余,活捉了韩老六,然而农民赵玉林却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在工作队的领导下,发动和组织起来的农民群众,像一场迅猛异常的暴风骤雨,终于打垮了地主阶级的反攻,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务。这时农民们一面积极生产,一面踊跃报名参军,正如赵玉林生前所说,全力“保住穷人的天下”,将革命进行到底。1947年的冬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大反攻。在浩浩荡荡的南下队伍中,元茂屯的青年人郭全海、刘桂兰,与回到部队的年轻指挥员肖祥并肩前进着。

暴风骤雨电影_《暴风骤雨》[电影] -主要角色


于洋饰演【肖队长】
高保成饰演【赵玉林】
鲁非饰演【白玉山】
李百万饰演【郭全海】
赵子岳饰演【老孙头】
葛存壮饰演【刘胜】

暴风骤雨电影_《暴风骤雨》[电影] -影片看点

影片以简炼细腻而富有概括性的手法,准确、形象地表现了解放区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的土地改革运动,塑造了赵玉林、郭全海等在土改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批新型农民形象。肖队长、白玉山、老孙头等人物,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赵玉林形象比小说更加丰满,具有较高的典型意义。该片情节波澜起伏,风格朴素平实,多用东北口语,生动活泼,显现出一种雄浑、厚重的气派,公映后受到观众的热情赞扬。

暴风骤雨电影_《暴风骤雨》[电影] -导演资讯


谢铁骊谢铁骊,当代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1925年12月27日,生于江苏省淮阴市人。现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并兼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1940年参加新四军,在三师淮海剧团当演员,后一直在文工团工作。1941年谢铁骊从淮海干校毕业后,分到淮海剧社当演员。抗日胜利后,剧社隶属的第三师要向东北挺进,但文工团骨干留下重组文工团。这样谢铁骊又当了五年文工团团长。

1950年2月,谢铁骊调到北京文化部电影局,创建(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任研究所演员班班主任。1952年演员班撤消后又成立了演员剧团,上级任命他为副团长,团长为田方。在北影厂期间,谢铁骊这匹黑马拍摄了一大批深受人们喜爱的影片,走遍了全中国。拍《暴风骤雨》到了东北,拍《海霞》到了海南岛,拍《知音》到了承德,拍《天网》到了山西……

1959年的《无名岛》是谢铁骊第一次独立执导的电影。他把当时拍戏的条件与现在做了对比,认为艰苦非常。《无名岛》是海军题材,谢铁骊一人提着行李来到海边。整个摄制组都借用海军的帐篷在海滩上驻扎,将门板垫在沙子上,晚上睡觉要盖棉被。可每天早晨醒来,身上的被子都是湿的。虽然苦,这次海边行还是让谢铁骊兴奋不已。以前书本上说地球是圆的,并给出验证的方法,但毕竟眼见为实。夕阳西下,渔船归航,桅杆白帆渐渐从地平线升起,34岁的谢铁骊像个小学生做出一道题一样,大声地告诉别人:“你看,地球是圆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谢铁骊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间,几乎每年谢铁骊都有影片推出。直到1999年,谢铁骊74岁的时候还自编自导了《聊斋・席方平》。

暴风骤雨电影_《暴风骤雨》[电影] -获奖情况

曾被推荐参加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得优秀影片奖。

暴风骤雨电影_《暴风骤雨》[电影] -幕后花絮

暴风骤雨电影 《暴风骤雨》[电影] 《暴风骤雨》[电影]-简要概述,《暴风骤雨》

《暴风骤雨》电影海报【周立波笔下的“光腚屯”】
作为《暴风骤雨》的原型地,以及受小说、电影、电视剧的影响,昔日的“光腚屯”如今全国闻名。1946年的秋天,周立波来到黑龙江珠河县(今尚志市)元茂屯。他是元宝镇土改运动的领导者,为帮助广大农民翻身,在元宝镇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暴风骤雨般的土改运动。闲暇之余,他记录下一幕幕斗争情景,这为鸿篇巨著《暴风骤雨》积累了丰富素材。1947年,周立波开始着手写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书中所描写的人物几乎在元宝镇都能找到原型。《暴风骤雨》写的是黑龙江农民,用的也是黑龙江农民的方言土语,深刻地反映了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领导黑龙江人民进行土改斗争的宏伟场面。
【叫响“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
《暴风骤雨》不仅给元宝村带来了无限商机,而且带来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元宝村土改文化资源是元宝人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他们充分挖掘它的旅游潜能,构筑红色之旅,叫响“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为了纪念当年如火如荼的土改运动,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2003年9月,《暴风骤雨》纪念馆在元宝村开建,2005年被哈尔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哈尔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村又相继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林业生态植物园、元宝山公园、新村别墅区、村办企业区等六大景区,并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元宝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备受各级领导的关怀,并给予很高荣誉。199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来元宝村视察,语重心长地对村党支部书记张宝金说:“你不要停止脚步,争取更上一层楼”。
【村办企业开到日本俄罗斯】
1987年,元宝村集资建起了综合建材厂和塑料加工厂。1993年,该村投资110万元新上了一条铅笔板生产项目,又创办了元宝山铅笔板厂和铅笔厂。现在,元宝镇的铅笔生产量已占全国的20%,铅笔板产量占全国的60%,占据了全国铅笔生产的半壁江山,被誉为“中国铅笔之乡”。2000年,该村积极探索原料生产加工与产品出口“两头在外”的生产方式,与俄罗斯达成在哈巴罗夫斯克附近的维亚泽姆斯基建立独资企业的协议,建立了黑龙江远东木制品有限公司。同年,又与日本达成联营开发环保型可降解餐具盒生产项目,组建了黑龙江元宝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黑龙江省第一家村办股份制企业,总注册资金2000万元。目前,全村共有3家外向型企业,共利用外资1230万元,年出口创汇320万美元。今天的元宝村,已发展各类企业28家,全村总资产2.8亿元,企业职工3500余人。

暴风骤雨电影_《暴风骤雨》[电影] -精美剧照


《暴风骤雨》剧照
《暴风骤雨》剧照
《暴风骤雨》剧照
《暴风骤雨》剧照
《暴风骤雨》剧照
《暴风骤雨》剧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30103/97182.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对电影《可可西里》的评论 可可西里电影迅雷下载

关于对电影《可可西里》的评论这是一部关于信仰与生命的电影,是一部关注人类自我生存状况和自然环境的电影。然而他不只是电影,它是人生,它更是一场战争。看罢沉思,心中平静。没有刚才那么强烈,不再感慨和惊讶,也没有那

电影《棋王》印象 风云小棋王电影全集

阿城的小说《棋王》我看过很多遍,今天在无意中在电脑上看了电影《棋王》。侯孝贤策划,严浩、徐克导演,梁家辉编剧(!)、主演,主题曲罗大佑的《爱人同志》、《不变的结局》,女主角杨林(我看着眼熟,心说不会是杨林吧,唱《玻璃心》那个,看完特地等

声明:《暴风骤雨电影 《暴风骤雨》[电影] 《暴风骤雨》[电影]-简要概述,《暴风骤雨》》为网友随性已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