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评课稿 荷叶圆圆评课稿(3篇)

荷叶圆圆评课稿(篇1)

听了许老师的这堂课,感觉很轻松,很快乐,课文中富有童话个性色彩的语言和许老师那亲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态,悦耳动听的声音以及特有的亲和力,仿佛夏天一股清凉的泉水,沁人心脾,使课堂成为充满爱意的课堂、富有诗意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的来说,给我的感觉有以下几点:

一、优美的荷叶图,渲染了学习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

课的开始,许老师让学生欣赏一池碧绿的荷叶图,然后说:多美的荷叶啊!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呢?看着那一池碧绿的荷叶,我们听课者和学生都仿佛置身于那一片荷塘中,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增加了学生对荷叶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最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样子。、

二、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荷叶圆圆评课稿 荷叶圆圆评课稿(3篇)

许老师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的读,有个别的读、齐读、带动作表演读等,达到了以读悟情、以读带讲的效果。同时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轻松活泼的散文诗里,感受着充满童趣的夏天,触摸着生机勃勃的荷叶,体味着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快乐心情。

三、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许老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让学生从最低段开始,学说一句完整的话。如:__________说:“荷叶是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 在荷叶____________.采用了补充句子的方式来培养孩子们说话的能力。其实整堂课下来,许老师都无时无刻不在注意说话能力的培养,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宝贵经验。

四、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将文本向文外拓展

如:出示荷塘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问:你还看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亮晶晶的?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师问:看到小蜻蜓立在荷叶上,你想起了哪首古诗?在拓展时让学生想象池塘里还来了谁?他们会怎么说?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在学生说完后,接着出示了一首小诗请学生诵读。这些环节的设置都体现了老师在努力引导学生将文本向文外拓展,把学生的想象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达到了对文本的丰富和补充。

个人认为不足的地方:

1.在培养孩子说话能力的时候,能更激情一些,放得更开一些,那孩子的思维也一定会更活跃,他们的想象力也一定会更有广度、更有深度。

2、出示的四幅图片请学生做小诗人,就应该请学生把每一幅图片都练习说一说,否则出示图片就失去了意义,更何况接下来的那首小诗就是描写的这四幅图片。如果学生在前面观察了图片,练习了说话,就会很容易理解这首小诗,此时出示这首小诗也不至于显得太突然。

3.“停机坪”没有做深入的解释,只是出示了一张图片,不知道学生是否明白,另外在指导学生感受蜻蜓像一架飞机时,老师带领学生的动作是上下扇动双臂,像鸟一样,而我们看到的飞机翅膀是不动的,蜻蜓翅膀的扇动幅度是很小的,几乎看不出来,所以像飞机。这个地方如果适当指导一下会更好。

4.如果能离开讲桌,与学生距离近些,与学生更多的互动起来,是不是更好呢?

5.课文内容让孩子接触太早,课堂显得太顺利,如果课堂中出现一点小波澜,多点生成,是不是更有味道呢?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妥,敬请指教,总之,瑕不掩瑜,这是一节令我耳目一新的课,较之上学期的那节公开课,许老师更显得成熟与老练。这节课我也学会了如何让学生乐学,我要试着把这种方式运用到我们的课堂。

荷叶圆圆评课稿(篇2)

《荷叶圆圆》是一篇非常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充满了童趣,荷叶的四个小伙伴的动作、语言都给大家带来了欣喜与快乐。陈老师这堂课中,有些地方的设计和操作还是比较有效的:

一、 注意运用多种方法开展字词教学

本文的生字较多,为让学生记得快、记得牢,陈静老师设计了多种方法让孩子们学习。把生字进行分类教学:有同音字“荷”、“禾”、“和”、“合”,并用组词区分它们;有后鼻音“晶”、“停”、“坪”、“膀”,提醒孩子把后鼻音读到位,并适时出示“草坪”、“停机坪”的图片,引导孩子对“停机坪”的理解,从而让孩子轻易地找出荷叶与停机坪之间的共同点;有半包围结构的“透”和“翅”;有形近字“蓝”和“篮”,用组词和图片区别它们。陈老师的分类学习丰富了学生的词语记忆,并培养了留心观察、认读身边字词的好习惯。

字词教学结束后,陈老师还通过儿歌复现生字,游戏领奖杯巩固词语积累,通过这多种方法的生字学习,学生对字词学得不枯燥,又有一定的拓展,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训练。

二、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情境开展阅读训练

情境体验是低年段语文教学中需要经常运用的方式,陈老师在教学第二段时,出示摇篮的动画,让孩子想象躺在摇篮里的感觉,学生们说“温柔、舒服、温暖”等词语,虽然不一定贴切,但我们能体会到孩子们知道躺在摇篮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在朗读上便能读出感觉了。同样在教学小青蛙那一段时,陈老师出示一幅正蹲在荷叶上歌唱的小青蛙的图片,孩子说这是一只勇敢的、自信的小青蛙,陈老师便引导学生读出小青蛙的自信,学生便很有感觉。

三、 整体把握内容,开展语言训练

陈老师这堂课注意语言内容,更注意语言形式。四种小动物对荷叶的喜欢通过“荷叶是……”的比喻句式和重复结构来体现,这也是本课的显著的语言形式,陈老师用小白兔、七星瓢虫、小朋友、蝌蚪四幅图片指导学生模仿课内句式练习说话,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体现了课内外的沟通,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我觉得,如果能多出时间让学生用此句式说说图片之外的小动物会更好。

四、 评价语重激励,重引导

陈老师的课上,评价语朴实、丰富,重在引导孩子、激励孩子,比如在指导孩子读第二段时,陈老师评价一个读得很普通的孩子说“你的摇篮还没有开始摇吧”,孩子一听便知道自己读得怎么样,其他孩子也有了读的感觉。在指导读四段时,陈老师评价一个孩子的朗读时是这样说的,“你是一只自信的小青蛙了”。在出示荷叶图片时,学生说这是“绿油油的荷叶”,陈老师评价说“你说出了荷叶的颜色”,当学生说这是“圆圆的荷叶”时,陈老师评价说“你说出了荷叶的形状”,这评价语是那么自然,那么贴切,且引导了孩子的回答。

最后,谈谈个人的不成熟的建议,仅供大家参考。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课文还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读课文的时间与空间,不管这是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还是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再说,《荷叶圆圆》是一首如此优美的散文诗,课堂上应该是书声琅琅的。

荷叶圆圆评课稿(篇3)

《 荷叶圆圆》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四个小伙伴的对话体现了荷叶的美,从而突出夏天的特点,使学生热爱夏天这个季节。下面简单地说说梁榆翎老师这堂课给我的启发:

(一)简单游戏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梁老师从一开始的读词语做游戏,学生兴趣盎然,在放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而游戏的本身是从课文中的词语挖掘出来的,即是对新词语初步的感知,同时经过做动作,也是理解的一种好方法。“蹲着、立着、”等这些词语老师读,学生做相应的动作,这里我觉得也可以让学生来读,因为有些识字量多的同学已经认识了这些字,现在也可以给他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真正的主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读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师揭题后,就以“课文写了哪些小伙伴,他们各把荷叶当作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课文;在此基础上再将课文请若干小朋友再读读(同时也是检查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课文写了哪些小伙伴,他们各把荷叶当作什么?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读后评价(对读得好、有进步的同学提出表扬和鼓励),最后读给同桌或好朋友听。

另外,谈谈个人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课文还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读课文的时间与空间。课堂上应是书声朗朗。还有,对于朗读的指导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感悟。应该不仅仅是因为读就是读,得有感情,老师可以进行范读,让学生试着比较一下怎样读更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30103/97522.html

更多阅读

林玉仙——《太阳》评课稿 猎鹰1949林玉仙

林玉仙——《太阳》评课稿2015、4、21今天下午我听了吕老师《太阳》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一、吕老师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有机结合,教师充分尊重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又发挥教师的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实录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鳌江十二小 林凤秋今天,我们听课的内容是《鹿和狼的故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渗透的是一个有关生态平衡的话题文章先写了凯巴伯森林、鹿和狼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接着写居民对狼的大量捕杀;最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性说明文,文章的内容虽然浅显易懂,但是紧跟时代步伐,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让学生在思想上热爱科学,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之强大。纵观赵君华老师的整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堂

《母鸡叫咯咯》评课稿 母鸡叫咯咯

《母鸡叫咯咯》评课稿——鳌江十二小林园园音乐源于于生活,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音乐、发现音乐并创造音乐,从而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美。陈老师就是紧抓这点,在上《母鸡叫咯咯》一课时,让学生从音乐中找到母鸡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 现场评课稿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现场评课稿翁垟高级中学 郑月央听了新教师金老师的课,同时对比老教师张琴微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也学到了很多。两位老师的共同特点是用多媒体为辅助手段,采用启发式和课堂讨论的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展

声明:《荷叶圆圆评课稿 荷叶圆圆评课稿(3篇)》为网友岁月打碎记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