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生涯 张金星 张金星-简介,张金星-艺术生涯

张金星出生于云南剑川,1971年,张金星开始学习剑川的传统木雕工艺,在四十年的木雕艺术创作中,积淀了深厚的雕刻艺术功底,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被大理州人事局授予“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称号,被云南省人事厅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还连续多年当选为剑川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张金星_张金星 -简介


张金星

张金星,白族,民间工艺美术家。擅长园林古建、家具设计制作和木雕工艺。曾参与设计金殿名胜区的木雕制品及“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昆明大观公园的模型制作,以及昆明南诏白族风情园、建水朱家花园家具、玉溪玉泉寺古建筑群、建水文庙、云南大学袁嘉谷旧居、昆明市圣爱中医馆、楚雄彝人古镇、吉林东丰万佛寺等建筑物维修工程的管理施工。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2年被大理州人事局授予“大理州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称号。并为发展剑川木雕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培育了大量的民间木雕人才。

张金星_张金星 -艺术生涯


张金星

剑川木雕做工精细、用料考究,主要用于建筑物装饰,以浮雕为多,现已发展为艺术价值很高的木雕工艺品。在雕刻技法上分线雕、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透漏雕、镂雕等,最好的已达五层镂花水平,其技艺令人惊叹不已。剑川木雕以格子门窗、屏风、挂屏、古建筑构件、旅游工艺小件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种为主,图案内容有人物仕女图、四季花卉、山水盆景、花鸟鱼虫、狮鹿虎象、琴棋书画、民间传说故事等。这些精巧的木雕图案,技艺高超,寓意深远,充分体现了剑川木雕的魅力。

出生于剑川的张金星自幼就深受木雕艺术的熏陶,还是孩提时期就被家乡随处可见的精美木雕所吸引,常常一个人聚精会神地欣赏那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木雕人物和花鸟,内心非常羡慕这些能工巧匠的不凡技艺,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雕刻出这么精美的木雕艺术品。

1971年,张金星如愿进入了剑川县民族木器厂工作,从此,他开始学习剑川的传统木雕工艺,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在民族木器厂,张金星刻苦学习,虚心请教,短短几年时间练就了高超的木雕技艺,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1978年,他被提拔为工艺车间主任,由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迈出了第一步。伴随着技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1984年他又晋升为副厂长兼工会主席,他的事业也不断向高峰迈进,一路留下了自己辉煌的人生足迹。

1994年,张金星创办了剑川县木雕总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在其多年的创业过程中,他注重培养人才,不断开拓创新,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精通、诚信可靠的职工队伍。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他们的木雕家具、木雕工艺品摆件、木雕屏风等产品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走南闯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吉林东丰万佛寺、浙江舟山和岱山,以及四川等地都留下了他们制作的屏风、古典家具等木雕制品。在省内的众多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寺庙等也留下了他们的精美之作,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人文景观。特别是他们参与设计的金殿名胜区的木雕制作及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昆明市大观公园的模型制作,昆明南诏白族风情园、昆明金马坊、建水朱家花园、建水文庙、云南大学袁嘉谷旧居及附属楼、楚雄彝人古镇,以及昆明市多个“圣爱中医馆”等建造或修缮工程,让海内外游客们领略到了剑川木雕的神奇魅力。在这些仿古建筑、家具和木雕摆件上,展示了千年积淀的白族木雕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让世人惊叹和仰慕,为发展剑川木雕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剑川白族木雕树立起了新时代的一座座丰碑。

艺术家的生涯 张金星 张金星-简介,张金星-艺术生涯

张金星_张金星 -荣誉


张金星---木雕作品

在张金星四十年的木雕艺术创作中,积淀了深厚的雕刻艺术功底,对传统的白族木雕艺术进行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创新。特别是在题材和雕刻技法上,他既保持了传统的白族风格,又在走南闯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其他地域和民族的木雕特色,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沟通,吸收了不同民族风格的木雕艺术精华,并阅读了大量的雕塑和文化艺术类书籍,从现代雕塑艺术中汲取养分,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理论水平,成为了剑川木雕传人中既有高超技艺,又有理论深度的人才。一方面他以自己的精湛的技艺创作了大量精美的园林古建、仿古家具和木雕工艺品;另一方面,他培育了大量的民间木雕人才,为剑川木雕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推动了剑川木雕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剑川木雕的影响力。他也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被大理州人事局授予“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称号,被云南省人事厅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还连续多年当选为剑川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40103/98538.html

更多阅读

老照片图文故事:从1942年2-3月的这张老照片谈起

老照片图文故事:从1942年2-3月的这张老照片谈起1942年2月途经一分区时,左起:布朗基、唐儒、罗元发、傅莱、杨成武、林迈可、李效黎在周庄一位朋友及时提醒我说,其实为第一座狼牙山烈士塔留下了影像记录的,还有

反映社会现实的85张图片 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

反映当代社会的85张图片,看完我沉默了!引导语:现今的社会是怎样的?谁能说得清!如果觉得这篇分享触动了您的心灵,希望你能分享一下。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非主流,我社会的下一代,接班人为了生活问路收费的老妈妈为71

声明:《艺术家的生涯 张金星 张金星-简介,张金星-艺术生涯》为网友就这样爱着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