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警备区历史沿革 警备区 警备区-历史,警备区-种类及职能

警备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重要城市或战略要地设立的军队组织。警备区属军区建制。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等领导机关。负责所在城市的警卫、守备和民兵、兵役、动员工作。要地警备区,辖守部队,主要负责战略要地的警卫、守备。截至201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3个直辖市、27个省会(首府)城市、3个计划单列市和10个地级市共设立了43个警备区。其中,3个直辖市的警备区为正军级单位,隶属大军区建制;其余的40个警备区与军分区平级,为正师级单位,隶属省军区建制。

警备区_警备区 -历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曾在中央革命根据地设立建(宁)黎(川)泰(宁)警备区。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陕甘宁边区在绥德曾设立警备司令部。1942年,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在边区设立5个警备区。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了的中等以上城市,曾指定驻军机关成立警备司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一些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设立了警备区。

警备区_警备区 -种类及职能

警备区有兵团级、正军级、正师级三种。


合肥警备区

旅大警备区是兵团级,为了对应苏联驻军级别,警备区由志愿军兵团部改编组建,是中国解放军唯一一个这一级别的警备区。

另外三个直辖市警备区于省军区同级别,辖有师级单位(如直辖市下辖的区的人武部)和海防师(旅)部队。

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沿海重要城市,驻军相对集中的城市也设立警备区(设立警备区的城市政府级别至少地市以上,即设区的城市)都是正师级,这一级警备区除执行军分区的兵役,民兵训练任务外,还担负市区内军容风纪,军车交通管理的纠察,组织指挥协调驻军参加抗险救灾的职能。

城市警备区

城市警备区,同时是中共市委员会的军事工作部门和市政府的兵役工作机构,受军区和中共市委、市政府的双重领导,辖警备部队,领导区、县人民武装部,负责所在城市的警卫、守备和民兵、兵役、动员工作。

要地警备区

要地警备区,辖守备部队,主要负责战略要地的警卫、守备。

警备区_警备区 -各地警备区

旅大警备区

1959年10月由第三兵团改编,兵团级。


中国七大军区分布图

1985年6月改为正军级,下辖外长山守备师(81562部队)、守备1师(81540部队)、守备2师(81551部队)。
1992年4月撤销。

司令员:曾绍山(1959.09―1959.11) 刘转连(1959.11―1962.06) 江拥辉(1962.06―1968.05) 杨俊生(1968.05―1968.05) 邓岳(1968.05―1969.08)刘德才(1969.08―1976.10)张怀瑞(1976.10―1985.06)向孝书(1985.06―1990.04)张德庆(1990.04―1992.04)

政 委:杜义德(1959.09―1959.11)郭述申(1959.09―1966.05) 吴岱(1959.09―1965.01) 杨俊生(1965.01―1966.05) 杨俊生(1968.05―1976.10)谢福林(1964.08―1975.08) 袁佩爵(1967.05―1972. )程登志(1972. ―1976.10) 王海廷(1975.08―1977.04) 甘渭汉(1976.10―1977.09)王从周(1978.05―1983.05) 刘振华(1979.01―1982.10) 彭仲韬(1983.05―1985.08)赵兴元(1985.08―1990.04)张振瀛(1990.04―1992.04)

武汉警备区

1967年8月成立武汉警备区,由空降兵第15军军部兼该警备区机构。
军长兼武汉警备区司令员:方铭(1967.08―1974.01)
军政委兼武汉警备区政委:张纯青(1967.08―1978.01)

青岛警备区

青岛警备区1969年11月青岛市人民武装部与某守备部队合


济南警备区预备役连并组建青岛警备区,1970年2月正式组建青岛警备区(军级),隶属济南军区。
1978年与守备第三师合编,升格为正军级单位。
1985年10月,青岛军分区与青岛警备区合并(并入青岛警备区)组建新的青岛警备区(师级),归山东省军区领导,执行师级权限。
1959年1月,原菏泽军分区机关大部人员调往青岛,与青岛市兵役局合编为青岛市军分区。
1962年3月,青岛市军分区改编为青岛市人民武装部。
1970年2月,青岛市人民武装部并入青岛警备区。
1979年5 月,重新成立青岛市人民武装部。
1983年12月1日,青岛市人民武装部改编为青岛军分区。
司令员:裴维增、马连辉、陈新华、刘东起
政治委员:史世屏、张瑞厚、李福亭、李治亭

威海警备区

1978年4月守备5师与4师成立烟威警备区,正军级单位,管辖一个守备第四师,三个直属团。
1985年10月烟威警备区与烟台军分区(1958年10月,莱阳军分区移驻烟台,改称烟台军分区)合并,改编为烟台警备区,归山东省军区领导。

司令员:刘佐、范天恩、张栋修政治委员:陈英华、吴 剑、王兰亭。

广州警备区

1967年4月广州军分区扩编,执行副军级权限,隶属于广东省军区建制。
1976年3月降为师级。
司令员:阳震(1967.05~1968.07) 刘云亭(1968.07~1969.11)宋文郁(1969.11~1976.01)
政治委员:罗兴洲(1967.05~1968.01)张荣亭(1968.06~1970.08) 宋文郁(1969.06~1969.11) 吴润(1969.11~1976.02)孟哲民(1969.11~1976.01)

舟嵊守备区

1958年4月,二十二军与守备十四旅合并为舟嵊要塞区(正军级),下辖定海、普陀、岱山、衢山、嵊泗等5个守备区。
1981年改编为嵊泗守备四师,岱山守备五师,桃花守备六师。
1985年9月舟嵊要塞区改称舟嵊守备区(83351部队),下辖岱山守备五旅、桃花守备六旅。
1992年12月改为浙江省军区舟嵊要塞区(副军级)。
1997年4月与舟山军分区合并为浙江省军区舟山警备区(正师级)。
陆军22军(1949.05―1958.04)
军 长:孙继先(1949.05―1950.10)张秀龙(1950.10―1958.04)
政 委:丁秋生(1949.05―1950.01) 王一平(1950.01―1950.10) 王六生(1950.10―1956.02) 方中铎(1956.08―1958.04)
司令员:王保臣(1985.08―1988.01)曾照喜(1988.01―1990.06)少将 江茂葆(1990.06―1993.12)少将 陈长明(1993.12―1997.05)大校
政 委:王庆杨(1985.08―1990.06)少将傅翠和(1990.06―1992.09)少将卢匡衡(1992.09―1995.04)少将孙荣正(1995.04―1997.05)大校

赤峰守备区

1981年10月组建,正军级。下辖守备4师(81595部队)、守备11师(81573部队)、守备12师(81580部队)。
1985年9月与68军合编,1992年撤消
司令员:王秀法(1981.10―1983.05)王有翰(1983.05―1985.09)黄在渔(1985.09―1990.04)齐连运(1990.04―1992.12)
政 委:张春榆(1981.10―1983.05)侯德刚(1983.05―1985.09)李玉忱(1985.09―1990.04)高殿成(1990.04―1992.12)

白城守备区

1981年10月组建,军级,隶属于沈阳军区建制。下辖守备3师(81628部队)、守备5师(81672部队)、守备6师(81639部队)。守备区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直属部队。
l985年10月,该守备区机关奉命撤销。守备三、六师转隶赤峰守备区,守备五师转隶黑龙江省军区。
司令员:郭海波(1981.10―1983.09)

沈阳警备区历史沿革 警备区 警备区-历史,警备区-种类及职能

外长山要塞区

1954年组建,1955.2改编为旅大警备区守备一师,1961(一说1960年)年2月以旅大警备区守备1师为基础扩编为外长山要塞区,隶属旅大警备区领导,执行军级权限,下设广鹿、小长山、大长山、石岛、海洋、獐子等6个守备区。
1983.1缩编为外长山守备师(81562部队),1992.10改称外长山要塞区,仍执行师级权限,由于旅大警备区撤消,改由64军代管。
1998年10月转隶辽宁省军区领导。
司令员:王海廷、刘德才 政委:胡立声、任茂如、杨国喜

内长山要塞区

1954年10月由陆军第26军78师和海军长山水警区组建海军长山要塞区。
1960年6月(一说5月)隶属济南军区,正军级单位。
1961年3月改称内长山要塞区。辖蓬莱、北长山、大钦三个守备区,80年代初期,守备区改称守备师,下辖守备第6师、守备第7师和3个直属守备团、1个坦克团。
1985年10月内长山要塞区(正军)缩编为内长山守备师。
1993年2月恢复内长山要塞区番号(师级)。
司令员:白斌
政委:李布德(1960.04―1964)任茂如。

三沙警备区

2012年7月,中央军委批准在三沙市设警备区,正师级。

警备区_警备区 -分布统计

曾经存在

建黎泰警备区
旅大(大连)警备区

尚存的警备区

正军级
直辖市警备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隶属南京军区)


中国天津警备区办公大楼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警备区(隶属北京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警备区(隶属成都军区)
正师级
省会(首府)城市警备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省哈尔滨警备区(隶属黑龙江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长春警备区(隶属吉林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省沈阳警备区(隶属辽宁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呼和浩特警备区(隶属内蒙古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乌鲁木齐警备区(隶属新疆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宁夏银川警备区(隶属宁夏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青海省西宁警备区(隶属青海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兰州警备区(隶属甘肃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西安警备区(隶属陕西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北省石家庄警备区(隶属河北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西省太原警备区(隶属山西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济南警备区(隶属山东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郑州警备区(隶属河南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合肥警备区(隶属安徽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省武汉警备区(隶属湖北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省南京警备区(隶属江苏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杭州警备区(隶属浙江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南昌警备区(隶属江西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长沙警备区(隶属湖南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福州警备区(隶属福建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省广州警备区(隶属广东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南宁警备区(隶属广西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省海口警备区(隶属海南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省成都警备区(隶属四川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拉萨警备区(隶属西藏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省昆明警备区(隶属云南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省贵阳警备区(隶属贵州省军区)
计划单列市警备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青岛警备区(隶属山东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厦门警备区(隶属福建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省深圳警备区(隶属广东省军区)
地级市警备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烟台警备区(隶属山东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省连云港警备区(隶属江苏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舟山警备区(隶属浙江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株洲警备区(隶属湖南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衡阳警备区(隶属湖南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省汕头警备区(隶属广东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省珠海警备区(隶属广东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桂林警备区(隶属广西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省三亚警备区(隶属海南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省三沙警备区(隶属海南省军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40103/99645.html

更多阅读

浅谈我国工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 广东书院制度沿革

浅谈我国工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兼议我国工会制度的完善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张宇彬摘要: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工人开始成立与雇主对抗的组织,这便是工会;伴随着中国近100年来的政治经济大变动,工会制度也

声明:《沈阳警备区历史沿革 警备区 警备区-历史,警备区-种类及职能》为网友久伴亦久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