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演变的简介 陶埙 陶埙-基本简介,陶埙-演变

陶埙,气鸣乐器。古代主要为诱捕猎物所用,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陶埙在八音中是属土音,最早文献记载始于《诗经》“如埙如篪”,还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诗句。在周代奴隶制社会已相当流行,秦汉以后用于历代宫廷雅乐。就是说,荆村埙能吹出相当于后来G调五声音阶中的635(羽、角、征)或D 调的261(商、羽、宫)三个音。从现有测音材料看,辉县塌虽然还未形成完整的七声结构,但是清角在火烧沟文化遗址鱼形坝已经能吹出的事实,以及清羽在辉县埙中的存在,说明上述三种七声结构都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音阶形式。

陶埙_陶埙 -基本简介


陶埙

中国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乐器,距今9000年的贾湖骨笛是汉民族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虽然没有贾湖骨笛那么古老,但陶埙是汉族最原始的吹奏乐器之一,大多由泥土制成。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距今上限7000年。

全国多地都有出土,西安半坡遗址、山西万荣县荆村遗址、山东龙山文化遗址、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河南安阳殷墟侯家庄遗址,以及太原市郊义井村、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都曾出土过形状各异的陶埙。

陶埙_陶埙 -演变

对联的演变的简介 陶埙 陶埙-基本简介,陶埙-演变

埙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吹奏乐器。其形状有管形、橄榄鱼形、圆锥形等多种。它们的顶端都有一个吹孔,埙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的有若干按音孔。多为陶制品,也有骨制品。

埙的历史很悠久,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埙,是大约六千年前居住在今天浙江杭州湾河姆波遗址的居民使用的椭圆形无音孔陶埙(图3)与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两个陶埙。其中一个无音孔,另一有一音孔者能吹出一个小三度音程:即羽(F)与宫(bA)两个音。

据近年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殷商时期众多陶埙的测音结果来看,这些陶埙的绝对音高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可吹出小三度昔程。就是说,都能吹出后来五声音阶中的lado(羽、宫)或misol(角、征)两个音,它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一种音阶形式。估计当时的乐曲,如《奋五谷》等,可能就是由这少数几个音组成的。

大约在四、五千年以前,在今天山西万泉县荆村和太原市郊义井村,还使用一种二音孔陶埙。这种陶埙能吹出三个音,其中荆村埙吹出的音,构成一个纯五度和小七度音程;义井埙吹出的音,构成一个小三度和纯四度音程。就是说,荆村埙能吹出相当于后来G调五声音阶中的635(羽、角、征)或D 调的261(商、羽、宫)三个音。义井埙能吹出相当于G调五声音阶中的612(羽、宫、商)或C调的356(角、征、羽)三个音。当时人们尚无绝对音高观念,因此,这两个埙实际上就是在半坡埙所吹出的小三度音程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商”音或“羽”音。它们所构成的两种三昔列,应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三声音阶。

据目前考古实物证明,埙的进一步发展是在进入奴隶社会以后。近年在甘肃玉门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早期的火烧沟文化遗址的平民墓葬中,出土了二十多个彩陶埙。其形休呈鱼形,鱼嘴处是吹孔,埙体上有三个按音孔(图4)。测音结果表明,这些埙的绝对音高各不相同,但都能吹出相当于后世五声音阶中的domisolla即宫、角、征、羽四个骨干音。有的埙还能吹出fa(清角)。少数埙能吹出羽、宫、商、角四个骨干音。据此推想,当时可能至少已有上述以宫、羽为调式主音的两种四声音阶调式。

埙的基本定型,大体在晚商时期。实物有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墓(图5)、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三枚一套的陶埙和殷墟1001大墓出土兽面纹骨埙(图6)。三者埙体均呈圆锥形,有五个按音孔。测音结果表明,辉县埙与妇好埙基音相同,均为a,因此当时可能已有绝对音高的观念。从辉县埙的音阶结构来看,实际上是在甘肃埙两种四声音阶的基础上增添了两个变化音。如以a为宫,可构成宫、角、征、羽与清羽及变宫的音阶序列;或以e为宫,可构成羽、宫、商、角与清商、清角的音阶序列。变化音的出现,说明已存在使用色彩性变音进行变化装饰或旋宫转调――改变调高转换音阶调式的可能性。

后世文献都说“商已前但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近年出土的殷王室妇好墓五枚一套的编铙能奏出相当于后世G调的56145的音阶结构,如果联系起来看,我国五声音阶正式形成,可能不会早于商周之际。

关于七声音阶“七音”的最早记载,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前632)。如果从商埙已能吹出七声结构中的某些偏音的事实来看,它的正式形成可能与“五声”相差不会太远。目前由于缺乏确证,尚难定论。

随着七声音阶的出现,牵涉到中国传统调式研究中经常遇到的新、旧音阶与清商音阶问题。旧音阶“角”、“征”之间为“变征”(#fa),半音位置在四度、五度和七度、八度之间;新音阶“角”、“征”之间为“清角”(fa),半音位置在三度、四度和七度、八度之间;清商音阶“角”、“征”之间为清角,半音位置在三度、四度和六度、七度之间(“■”表示半音关系,其余均为全音)。

在上述三种七声结构中,五声音阶的五个正音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这就是子产所说的“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左传・昭二十五年》)。

从现有测音材料看,辉县塌虽然还未形成完整的七声结构,但是清角在火烧沟文化遗址鱼形坝已经能吹出的事实,以及清羽在辉县埙中的存在,说明上述三种七声结构都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音阶形式。

从半坡埙产生最早的一个小三度音程到晚商至春秋之际出现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其间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可见,人们对于音阶的认识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50103/100840.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区分对联的上下联 对联上下联与横批

如何区分对联的上下联——简介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有称为:楹联、对子、对偶、门对、春贴、春联、桃符等等等等。在古代对联撰写张贴均有严格要求,而如今变的随意性很强,无法分辨对联的上下联,下面介绍几个识别上下联的方法如何区分

转载 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 博客里转载的真实历史

原文地址: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作者:尚律师的博客第一部分:研究篇  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  一、关于对联  1、作为国粹的对联  对联,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之所以说其是国粹,系因为它仅仅为中国文化

京胡、二胡、板胡、高胡、中胡的简介及异同 高胡和二胡

京胡、二胡、板胡、高胡、中胡的简介及异同1、二胡:二胡是胡琴类中流行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它的音色柔美,富于表现力。可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在民族管弦乐中,二胡处于重要地位。高胡:高胡是拉弦乐器中的高音乐器。它比

对联的起源和种类--讲师紫雪 对联有哪些种类

讲师---紫雪(990943006) 19:59:51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上节课我因有事由拂尘老师给大家说了浅析【联律通则】。我今天就从对联的起源说起。有的朋友的联对的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既然来到这里就再听一次吧。只当复习了。这节课主要是给大

五台山海信法师的简介 五台山海信法师

五台山海信法师的简介  圆照寺古称普宁寺。自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建成,昭献元圣皇太后,延请高僧了性法师为该寺第一代住持,使普宁寺成为元代时著名的华严道场。  明永乐初年,宗喀巴大师的八大弟子之一的释迦也失(1352—1435)在此修定。受封为“大慈

声明:《对联的演变的简介 陶埙 陶埙-基本简介,陶埙-演变》为网友七月七日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