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假日观后感2000字 罗马假日观后感1000字

罗马假日

并不是每一段故事都能够演绎完美的,看完《罗马假日》心里痛痛的,男主人公似乎在公主的寒舍走了很久很久的路,连公主也有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更何况我们凡人呢?

有时候,太多的期望和责任将我们束缚,我们可以幸福轻松地走一程,但是那些花前月下的唯美却总是太短暂,24小时的平民生活,可能就涵盖了过往青春的所有,当爱情跟友情在刹那间都如期而至,快乐之后,留下一点点瞬间的影像当做年轻自由的象征。

女主人公好美,美的洁白无瑕,我们总要掩饰一些,无论是身份还是感情,压抑着的是我们的天性,生活总归要恢复到昔日的平静,哪怕是刻板也要在常规的程序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很无奈的结局,为了更多的人,国家和子民,牺牲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让自己苦了,累了,就像文字,写的多了,也就成了仅属于自己的了。

罗马假日观后感2000字 罗马假日观后感1000字

照片可以记录好多的瞬间,但是那里面有摆拍的痕迹,而文字也会很真诚,但有时文字也会骗人,当不再喜欢听寂寞沙洲冷时,心就不会微带着后悔了,留份回忆跟坦然,回首时,遗落一地的忧伤。

男女主人公的交集或许就此终结了,有一天,当自己有能力,能够把过往的生活中的精华也能穿成感人的故事,我想文笔也就该到成熟的时候的了吧。

把自己放纵了一段时间,原来放浪形骸就是这样,就像那个没有自由得公主渴望着出去过一种世俗的生活,却一直被困在笼子里,无法挣脱宿命的安排,当歌声中的伤感被风吹散时,抖落一身的疲惫,开始探寻出属于自己的道路,继续当初的梦想。

或许仅是一场人生,一场梦,走过了,疯过了,转身时就把背影留下在相逢的驿站了吧。即便如此,也要高傲而灿烂的走完人生最后的路。因为你的世界曾经有人陪你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罗马假日,在假日结束时,泪水中泛着微笑,我想人生也就是这样了吧。

标题:罗马假日观后感1000字
网址:http://u.www.AihuAu.com.net/subject/1553627.html
沙发回目录

罗马假日观后感1000字

歌德 | 2013-08-16 16:45

《罗马假日》观后感

很早就开始想看《罗马假日》了,初中的暑假里我终于如愿以偿欣赏了这部幽雅的作品。

奥黛利 赫本冰清玉洁、温婉高贵、清秀典雅,她纯真美丽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清澈的眼牟,阳光的微笑、俏皮的短发,让人无法抗拒她的魅力,看见了就不再忘记;格利高里 派克英俊潇洒、心地善良、眼神深邃,他仿佛就该是童话里不幸跌落的王子。在一个浪漫的地方一个浪漫的时刻邂逅了理想中的公主,而罗马更是一个梦想中的城市、历史上的繁华古城、银幕上的浪漫情史的发生地。就这样,高贵典雅的公主与穷困潦倒的记者之间,在罗马这座梦幻般的城市,上演着温馨感人、浓烈而又清香的爱情。

看罢,不禁折服于演员的完美,折服于导演很有节制很细腻的笔触,《罗马假日》的每个细节都正好立于完美的那一点,似乎增之一分减一分都会大打折扣。为安公主睡在豪华大床上懒洋洋,接待外宾弄丢鞋子的可爱而忍俊不禁;为她面对着满满的日程安排、诸多拘束,深受宫廷生活折磨的痛苦而抑郁担忧;为安公主与记者乔的相遇,游玩于罗马的快乐与自由而兴奋激动;为安公主与记者无奈的分离而叹息。

上了大学,我再次看了《罗马假日》。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增大,环境的变化,这一次,竟然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不再是仅仅看到演员、故事、背景的精致完美、高雅脱俗,更深刻的是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身边每一个人的生活,感觉跟自己有了实实在在的联系。

自己和身边的每个人都不是主人公,但每个人又是公主。我们都和公主一样,面对满满的日程,面对繁文缛节的束缚,看着远离自己本性的安排,想要呐喊,想要逃离甚至反抗。我们也象公主在站累了偷偷放松自己,在呆板的程序下不肯安然入睡一样调皮可爱;象她不顾一切逃离一样满心希望,义无返顾;象她剪掉长长的头发尽情游玩那样喜欢刺激;象她对抓她的人大打出手那样想用拳头向不理解自己的大人大声说:不!还一样的期待着心中的白马王子,浪漫温馨的爱情。

是的,小时候,我们可以用尽情的呐喊、大吵大闹来宣泄自己的不满,赖皮的坐在地上不肯起来,直到大人向我们妥协,才破涕为笑地宣布恶作剧告终;年少时我们可以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大声说不,然后很潇洒地不再理会,有苦恼的事就找个朋友,痛快淋漓滔滔不绝的唠叨一顿;那么张大了呢?

最后,在一天艳阳高照、无忧无虑的罗马假日之后,在爱的火花正在灿烂绽放之时,公主安却强忍心中的巨大的悲痛对记者说“我现在要离开你”“各走各路”。正如她所说,“若我不清楚自己对国和家的责任,今晚我就不会回来,永不再回来。”再次面对随行的将军和伯爵夫人,她不再不知所措,而有了属于自己的威严。因为她已经明白了她为什么要担起着份责任,她开始积极主动地考虑自己的立场、面对自己的角色。当公主和记者最后相遇在罗马的宫殿,却已经是一个公主,一个是平民,纵然有了许多共享了的快乐,有深深的彼此依恋,从此以后,两人是天涯陌路不相见,再无人知晓的秘密,只能甜蜜而又苦涩的埋于心底,随着潮起潮落永远封锁,成为岁月无言的歌。一边是自由与幸福,一边是束缚与责任,安还是选择了后者。

忽然之间,我们20岁了,似乎该是一个长大的年龄。已经不能再仅仅因为不喜欢就大声说:不了,即使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但视野里绝对不能只有自己,看着把所有的爱都投注于自己身上,站在一旁永远默默支持着自己的父母,看着所有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朋友,面对着高深的社会复杂的人际,很多时候只能独自坚强。太累了,想逃课,想放弃工作;要刺激,想瞒着家人快乐出逃;期待放纵,于是决定通宵看电影,把一大堆事情扔在一边,不理会;要自由,不想上学不想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但是这些都不行!因为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渐渐有工作,有家庭,有孩子,肩上的责任与压力只会越来越大,但是我们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正如圣君所罗门所说:“唯一值得一个人炫耀的,只有他的责任。”

人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和客观世界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人生一辈子,有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配偶、朋友、同事等等许多社会关系,人因为社会关系还到这个世界,在社会关系中成长和生活。在这些关系中,人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必须做一些事情,承担一定的责任。责任,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与生俱来的。对自我责任,对他人责任,对社会负责,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会增强责任心,强化责任感;积极承担责任,学会享受责任‘理性对待责任,适度把握责任。生命并仅仅属于自己,它还是父母、亲戚、朋友、社会的,所以活着要有重量,要负责。很容易就联想到华农的跳楼事件,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逃避责任的行为。不能总听从于自己的感性认识,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

就象公主一样,毅然转身回到深深的宫廷,但我们又比公主安幸运多了,起码我们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可以是在为自己的幸福而在付出,有责任才有真正的幸福,未来还是属于我们的天空!

其实,我一直都不太清楚怎样才能算是真正的长大。在强大的诱惑下保持稳重,在一群朋友间掌握自我,在一片喧哗中保持宁静,在一堆压力下独立自强。这些虽然不是长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身负着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负责,我们要快点长大。

春天花会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洛阳

风花雪月的日子里

我正在长大

板凳回目录

罗马假日观后感1000字

歌德 | 2013-08-16 16:46

“我将会永生永世珍惜我访问此地留下的回忆,罗马假日观后感。”这是公主离开前最后的话。虽然很希望公主能够和布莱德利走在一起,可是却又不得不承认对他们来说这应该是最好的结局。席慕容说:为什么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为什么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好的时光,为什么…是啊,为什么,为什么让两个人相爱却有那么多无奈?难道这就是最完美的爱情?微笑着,然后离开…太多的事例告诉我们对两个相爱的人来说,在一起并不是最好的结局,亦不是最后的结局。细节打败爱情,距离则产生美,生活不是电视剧可以在最幸福的时候收尾。安徒生总是在童话的结尾写上: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只是,童话终究是童话,他户口了生活中的琐碎,王子和公主走在一起是幸福,可是当两个人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幸福又是否能够继续下去?安徒生没有深究,因为他怕破坏了那一份美。可是,我们却无法对生活的琐碎忽略不计…生活在继续,每一个故事都在不停地书写着续集,我们面对的麻烦就像水中的瓢一样,按下去,再浮起…刘易阳尚且对童佳倩说:“我们的爱情被细节打败了。”我们又拿什么来预言公主和布莱德利走在一起就会幸福呢?毕竟公主有她要肩负的重任,而布莱德利只是单纯地为了生活而活着的人,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两个本不该交集的人生,相遇已是一场意外,想要相守又谈何容易?不在一起是煎熬,在一起却是痛苦的继续,虽然我替公主和布莱德利感到惋惜,因为他们都错过了一个爱自己的人,但是却又庆幸他们可以拥有最美好的回忆,可以不用看着自己的爱情被生活,被细节所打败,虽然没能在一起,却可以如此深爱。有人说,理智多一点,爱就少一点。可是我们就该凭借着他们理智的选择分开来否定他们彼此的相爱?爱,依旧还在,只不过埋得很深很深,埋在心底守护起来,不轻易打开……把爱埋在心底,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出更多的爱,最后满是爱。很喜欢唐禹哲的那首《最温柔的悬念》,公主和布莱德利的爱又何尝不是那曲最温柔的悬念?“…思念让一个人变得更强,只要我呼吸的一天,你是我最温柔的悬念,悬在心中牵动我所有的感觉。真爱不只是拥抱那么浅,不管你在不在我身边,都是我最温柔的悬念…曾和你创造的回忆够我度过没有你的时光…爱你是最温柔的悬念,悬在心上我和你有了连接,什么都会改变,只有我的爱不会变。”试想,若干年后,红颜变白发,布莱德利依旧会说:“安妮是我一生中最爱的人。”而公主也会珍藏那些记忆的照片知道永远,或许他们没能在一起是一种遗憾,可是却让他们的爱情更加美丽动人。可以不用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爱情被生活消光磨净,被细节所打败,可以不用小心翼翼的守护却无能为力的看着那份美好一点点的充满裂痕,直至破碎,更不用眼睁睁的望着枕边人离自己越来越远而自己却无力挽回…原来,离开也是一种深爱。

#4楼回目录

罗马假日观后感1000字

歌德 | 2013-08-16 16:46

好像在这几年都没怎么写过文章、但在看完罗马假日后一直想写篇观后感、结果一拖再拖、今天终于有时间坐下来静静的回忆电影里的情景、写一些自己想写的东西

在上周2之前、我一直不知道谁是奥黛丽赫本、只是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没人提我还真想不起、我自己平时不怎么爱看关于娱乐方面的咨询、电视剧更没怎么看过、只是偶尔看看电影、就在上周2、一个偶然的时间里、我在朋友家里聊天、大概是晚上18点到19点这个时间段、我在CCTV6的一个预告片里、看到了关于罗马假日播放时间的预报、看到了电影的画面、当时真的很吃惊、在想世间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我一下子被那段预告片给吸引住了、到预告片的最后介绍了谁是主演、当时男主角的名字没怎么记清楚、女主角当说是奥黛丽赫本时、我还沉浸在我眼中的犹如天仙一般的美丽女孩的画面、便不由自主的说出:这就是奥黛丽赫本啊、果然漂亮、朋友打断了我、当时真的很入迷、还被朋友嘲笑了一番。记住了播出时间、便满心欢喜的准备俄在上周日22.45去看这部影片、但世事无完美、周末推掉了所有活动还是没来得及看的影片的开头、我(就是乔布拉德利把安妮公主带回家那点开始看的)、第2天在网上下了一部、又从头看了一遍、前面说了一大堆和主题无关的话、下一段开始写观后感了

罗马假日一个很俗套的剧情、一个贵族和一个平民的爱情故事、这种情节雷同的电影估计不会少于100部、但由于二个伟大的演员、格里高利派克与奥黛丽赫本、使影片增色不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喜欢这部影片、至少我是为了赫本才去看的罗马假日、故事的主导是爱情、在以前我一直以为谈情说爱是件很俗的事、就像人吃五谷杂粮、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看了这部电影后、才感觉原来爱是可以那么唯美的、这部影片把赫本的可爱、天真、高贵、美丽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影片的开头、赫本把鞋子弄掉了、表现出了她的可爱与调皮,在乔假装遇见赫本时、赫本把她想怎么玩告诉了乔、表现出了她的天真、在最后、也就是记者招待会的那段里、我个人感觉就是那一小段、是本片的最高潮、从公主到罗马再到与乔相遇、这段是为后来的剧情铺路、写的很大意、没什么特别、乔与公主游玩在罗马街头到后来相爱、这段写的是悲喜交加、把影片提高到了另一个意境、最后在乔家的时、公主本来想留下来、当听到了广播里说她的国家因为她的失踪而感到恐慌时、她选择的离开、爱有时可以很自私、但有时也可以很无私、公主为了国家、家族放弃了爱情。乔是一个伟大的男人、他没有叫公主留下、如果他说叫公主留下、可能结局就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到了记者招待会的那一段、影片的最高潮(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如果大家有机会在看一遍的话、请大家仔细看乔与安妮公主的眼神交流、当他们俩四目对望时、虽然俩个人没有语言上的交流、但俩个人的眼神交流胜过了千言万语、这是一种意境、仿佛俩个人是穿越了几个世纪又再次相见的恋人、这段拍的太唯美了、我自己其实不是个感情用事的人、但看到了这一段、当时真的心都快碎了、相爱的俩个人并没有得到童话中的幸福、公主离去时没有回头、乔在大殿上久久不想离去、这就是电影的结尾、虽然这部电影结局并不是完美的、但它把爱推高到了另一个层次、这是对爱的另一种理解、就像歌词里唱的万世沧桑唯有爱是永远的神话、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可以说是不懂爱的人、看了后我知道爱是包容、爱是无私、爱是奉献。你爱一个人、如果她过的幸福、你就会很幸福、这种才是大爱、就因为有了这种爱、人世间才出现了那么多唯美的爱情故事。此情本应人间有、只羡鸳鸯、不羡仙

看完电影后、我又在网上找了很多俩个人的资料、才发现派克一生最爱的女人竟然是赫本、但是很可惜、荧幕上没走到一起的俩个人、在现实中也没走到一起、但是派克能与赫本一起在罗马度过了愉快的一天、我想他应该是这个地球上最幸运的男人了、能与这么一位天使在一起、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但是天使终归是天使、她到底不属于人间、上帝派天使下来是为了恩泽人间、很可惜的是上帝又把派到我们人间的天使召唤了回去、可能是人间给了这位天使太多了不幸、小时候在集中营、多次失败的婚姻、写到这里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了

今天就写到这吧、下次待续、好久没写过东西了、文笔有点生了、写的不好、大家别见怪

#5楼回目录

罗马假日观后感1000字

歌德 | 2013-08-16 16:46

看完《罗马假日》,很是惆怅。作为这样一部传世名著,或许中间的情节我们可以轻松猜到,我一直好奇的是影片如何结尾。于是在我的翘首以盼中,Joe沉重地迈着步子缓缓离开。说好了不说再见的,说好了不要回头的,可是,JOE怎么做得到?所有人散去,空旷的大厅,回荡着的是他和她的爱情。凝住泪眼才敢细看,只因你的背影太好看,太好看。

美丽的罗马,美丽的公主,美丽的邂逅。憋得难受的高贵与优雅全部扔掉,ANN只是一个跟着陌生的“高大而健壮”的男人回家的女人。“是喝醉了酒么?”“不,不,我只是太快乐。”小小而简陋的公寓飘荡着“HAPPY”的声音,只是快乐。ANN终于逃脱了那些高跟鞋那些见面会那些礼节那些舞会,她只是要一张可以安睡的床,以及醒来时一个让她放心的绅士。我想在一开始时JOE是为了利益而跟踪她保护她,甚至按照行程来写他们的《公主流浪记》,然而当他把手伸进真理之嘴来吓唬ANN时,两人一片嬉闹,更重要的是,是ANN的嗔怒。露天咖啡馆,公主的第一支香烟;摩托车,肆无忌惮地开着;警察局,这是两人新婚的庆祝。陌生人带着意大利人特有的热情与浪漫让ANN吓了一大跳,她高兴地接受着大家关于新婚的祝福,甚至开起了玩笑――“我可没有强迫你一定要娶我”。如果可以,JOE会说“你愿意嫁给我吗?”而ANN会说“我愿意。”吗?

没有如果,因为她是公主,他是平民。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这有多致命!两个世界的人……两颗心靠得再近,竟然中间隔了一个空间。我在下面仰望你,你多么想靠近我――这是后来记者发布会ANN看到JOE不由自主往前靠的动作――我愿意为你下凡尘,可你告诉我,你是不是我的董永?我不可以挑错人,然而然而,即使我们都对了,我们还是错了。谁让,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似乎是一个不可反驳的理由。有句话这样说:“世上的感情,不过两种:一种是相濡以沫,却厌倦到终老,一种是相望于江湖,却怀念到哭泣。”所以曾经看到过一个论述是“最讨厌郭靖,因为他把黄蓉这样一个尤物变成了一个普通女人”。ANN明白作为公主的职责,所以她的罗马一日游终究是“假日”,终究是“回忆”――得病的回忆吗?是啊,最珍贵的回忆。不如相忘于江湖吧,这样我可以怀念你,你可以怀念我。虽然我们痛得不知滋味,可我们终究不必说那一声再见。

因此在我的理解下,电影就是这样一种惆怅。不是所有感情都有始有终,孤独尽头不一定惶恐。我们都没错,只是不适合。世间有多少痴男怨女因为这样的那样的原因错过了真爱,那时候不剩恨甚至不剩爱,只剩怀念。当然,若是我,我更倾向于拼搏,为自己的爱争一回。只是,我们真的可以么?我是说,真的有这样的权利吗?ANN是公主,所以她不能放弃她的国家。JOE也不能,因为他们彼此相爱,因此更明知并且要保护尊重彼此的位置。多么艰难,又多么高尚。

24小时的爱情,要忘记一辈子。所以说,爱情太短暂,而遗忘太长。但是,有昨天还是好的,明天却是自己的。终究,美梦会醒来。江湖依旧惺风血雨或者貌似平静,少了你我的爱情,不见得如何。只是一道深深的印痕,是怎么抹也抹不掉的。哪怕是在罗马,亦是其他,都是这样。

多么美的电影,好似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6楼回目录

罗马假日观后感1000字

歌德 | 2013-08-16 16:47

《罗马假日》观后感2007-12-12 15:14

《罗马假日》像一张朴素别致的小小圣诞卡,令我深深体味梦幻般的浪漫,又像可口可乐,甜蜜里带有一丝苦涩,你会希望天天喝到它。

大不列颠王室的安妮公主作为王位继承人将出访欧洲的各大城市,消息传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罗马,安妮公主很想尽情地饱览一下她的优美风光,可侍从们以公主身份高贵、不宜在黎民百姓面前抛头露面为由拒绝了,并给她注射了镇静剂,公主假装睡着了,待侍从们出去后,她偷偷越窗溜了出来。然而没逛多久,医生给她注射的镇静剂就发生了效力,她在广场附近喷水池边的一条长椅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这时,美国新闻社的穷记者乔・布莱德里恰好经过这里,以为这是一个在狂欢中被灌醉的少女,就租了一辆出租车想把她送回家,可是公主睡得特别沉,怎么也叫不醒,无奈,乔只好把她带回了自己的住所。

第二天,报纸上的特别公告使乔意识到他带回的少女就是安妮公主,于是他欣喜若狂,打算写一篇关于公主内幕的独家报道。公主醒后发现了陌生的乔,乔连忙解释,公主才安心了。她向乔借了一些钱,然后告别了他,又到罗马大街上闲逛了。

乔连忙给他的摄影师朋友欧文打电话,同时跟踪公主,在花园广场上佯装和她偶遇,便自告奋勇地要为公主做导游,骑着摩托车带着她游览罗马城,同时,欧文也驾驶着小汽车跟在他们后面,拍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而这一切,公主浑然不觉。

公主的失踪引起了人们的惊慌,国王秘密派出了许多便衣四处寻找公主的下落。乔带领公主来到水上舞厅参加舞会时被便衣警察发现了,他们请公主和他们回去,而公主坚决不肯,警察们要强行绑架她回去,乔和欧文同他们撕打起来,而任性调皮的公主也大打出手,十分开心。趁着混乱,乔带着公主逃之夭夭……

一天过去了,公主终于要回宫了,可此时她和乔发现彼此间擦出了爱的火花,坠入了情网。怎奈公主毕竟是公主,平民终究是平民,两人只能依依惜别。乔抛弃功成名就之良机,将照片送予公主留念,在深情的四目对望中,公主轻轻地对乔说了声再见……

奥黛丽.赫本一鸣惊人的处女作,不但当选金像奖影后,并且以其清秀典雅气质在五十年代掀起了“赫本热”,不少女孩模仿其发型服装。就影片的娱乐效果和艺术价值而言,本片也是叫好叫座的经典作。导演威廉.怀勒以罗马的名胜风光生动地溶入剧情之中,英俊潇洒的格利高里.派克亦与奥黛丽赫本十分登对,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拍得十分温馨悦目。

这部浪漫的爱情喜剧影片堪称经典之中的经典,多少年来屡映不衰,一代又一代的影迷为之倾倒。同时,这也是一部无法言说的迷人影片,语言在它面前失去了颜色。

影片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塑造了一个美丽而不圆满的爱情,就像几十年后的《泰坦尼克》一样。爱情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转瞬即逝和无可奈何。影片在成功的营造了一个喜剧氛围之后,又转回头来成就了一个悲剧结尾(当然,这也是别无选择的),两者结合竟然如此成功,难怪会成为绝世经典。纯粹的喜剧和单调的悲剧都无法脱离自身的局限而上升一个档次,这种笑过之后眼角带着泪花的影片才能抓住观众的心。

世上的爱情大多是不圆满的,人世间的悲剧莫过于此。在影片中这对男女来说,真正遗憾但又真正欣慰的是,两个人都没有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就像《大话西游》中悟空对紫霞一样),只有深深一吻。但两个人心领神会的无限爱意和无奈又岂是语言所能表达的,这正是影片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关键。

#7楼回目录

罗马假日观后感1000字

歌德 | 2013-08-16 16:47

《罗马假日》是一部很老的片子了,现在也只有黑白的珍藏版。故事也十分简单,是一部喜剧。写得是某国安公主在古都罗马访问时,因烦琐的公务事和繁文缛节而逃出大使馆,偶遇一名美国报社记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50103/100944.html

更多阅读

罗马假日8-真理之口 真理之口测试准确度

真理之口 Bocca della verita从斗兽场出来,沿着Via Di San Gregorio大道一路向南,到了第一的大路口再向右,走Via DeiCerchi路,实际上就是绕着帕拉蒂诺丘的后身转了半圈,走不到20分钟吧,就到了真理之口所在的科斯梅丁·圣玛利亚教堂(Santa

Roma/Amor大手拉小手逛罗马———图楼游记(1) roma amor

罗马,和这世上为数不多身为文明之源至今还依然繁荣的城市们一样,它的姿态风骨都是独一无二的。从小就知道的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让罗马这个名字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小时候总觉得,连中国人都这么说,那罗马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罗马假日》:对无精打采生活的精彩背叛

男人,女人。在纪录片《银幕与观众》中,一位西方老妇失声掩口:“上帝啊,他们终于接吻了!”狂喜使得她眼泪都流了出来。她正看的这部黑白电影叫《罗马假日》,1953年由好莱坞派拉蒙公司拍摄。此时,片子渐趋高潮:汽车里,相伴一日的男女即要分

美国爱情经典电影:罗马假日 国语版 小公主苏菲亚国语版

罗马假日 国语版国语配音 美国 爱情 经典主演:奥黛丽·赫本│格里高利·派克│埃迪·艾伯特导演:威廉·惠勒《罗马假日 国语版》剧情介绍: (转自雅图www.yatu.tv)奥黛丽.赫本一鸣惊人的处女作,不但当选金像奖影后,并且以其清秀典雅气质

世界最知名的喷泉:罗马许愿池

走在罗马城里,2000多年来的各个时期的遗迹保存完好,随处可见。竞技场、万神殿、帝国广场、罗马广场、西班牙广场……,一个个名字耳熟能详。其中有一处游人必到的、和电影《罗马假日》及奥黛丽·赫本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去处,就是世界上最

声明:《罗马假日观后感2000字 罗马假日观后感1000字》为网友鹿尾鱼酿旧事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