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基本情况概述 陈蝶衣 陈蝶衣-基本资料,陈蝶衣-个人概述

陈蝶衣(1907年10月17日-2007年10月14日),原名陈元栋,一说陈哲勋,笔名陈涤夷、陈蝶衣、玉鸳生等,号逋客,江苏常州武进人,中国著名出版家、作家、填词家。陈蝶衣一生为三千余首歌曲填词,代表作有《南屏晚钟》、《情人的眼泪》、《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凤凰于飞》、《爱神的箭》、《春风吻上我的脸》、《我有一段情》等,多与作曲家姚敏合作,周璇、姚莉、邓丽君、蔡琴、费玉清、张惠妹等人均唱过其作品。1952年移居香港。1988年获香港电台颁发第十届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1996年获香港创作人协会终身成就奖。

陈蝶衣_陈蝶衣 -基本资料

姓名:陈蝶衣

性别:男

职业:词曲作家

生卒年:1908-2007.10.14

陈蝶衣_陈蝶衣 -个人概述

15岁辍学进《新闻报》做抄写员,后逐渐升为编辑,开始了写作。虽然中学未毕业,但他却博览群书,练就一手好文章。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陈蝶衣已享誉上海滩的文艺界。他创作过《香格里拉》、《凤凰于飞》、《南屏晚钟》、《情人的眼泪》等许多“流行歌曲”。周璇的歌很多是他作词。他还是电影剧作家,电影作品有《小凤仙》、《秋瑾》、《桃花江》等。1933年独立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张有影响的娱乐报刊《明星日报》,并策划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众参与的选美活动――“电影皇后选举大会”,每期登载各位明星的选票数,选出了第一位影后。1941年,陈创办《万象》杂志,并出任首任主编。陈有二子一女,长子陈燮阳为中国著名指挥家。陈1952年抛弃家庭移居香港,而与陈燮阳断绝父子关系26年,两人直到1978年方恢复联系。2007年10月14日在香港逝世,终年99岁。

陈蝶衣_陈蝶衣 -人生经历


陈蝶衣与儿子陈燮阳陈蝶衣是1952年去香港定居的。在此之前,填词写歌并非是他的主业,在上海办报办杂志才是他赖以谋生的手段。他原名陈哲勋,又名涤夷,号逋客,后来别署玉鸳生。15岁时就辍学进了上海《新闻报》,做一个练习生。他的“蝶衣”笔名一说来自涤夷的谐音。另一种说法则是,当时周瘦鹃,程小青等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在上海正风行一时,杂志上刊出一篇流行小说《蝶衣金粉》,很受欢迎。又由于陈蝶衣在报馆中年纪最小,大家都叫他小弟弟,“蝶衣”在上海话里连读就是“弟弟”。于是,陈蝶衣就成了他的笔名,一用就是数十年。

陈蝶衣在1933年创办《明星日报》,年仅23岁。由于是无名小报,虽然售价大洋1分,但还是卖不动。陈蝶衣就想出了发起“电影皇后评选”的招数,扩大了一些影响,但是来投票的人仍是不多。陈蝶衣又出一招,将投票人、被投票人以及选票数字逐日刊登在报纸之上。读者们看到自己的名字竟然跟明星排列在一起,顿时热情猛增,这样,报纸在两个月内就收到数万张选票。投票结果,明星公司的胡蝶压倒了联华公司的阮玲玉和天一公司的陈玉梅,成为了“电影皇后”。《明星日报》也借此机会,一跃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娱乐报纸。

个人基本情况概述 陈蝶衣 陈蝶衣-基本资料,陈蝶衣-个人概述

1941年,报人平襟亚在福州路创办了一家“万象书屋”,同时准备办一份《万象》月刊,他第一个想到聘请的主编就是陈蝶衣。陈蝶衣把《万象》定位在包罗万象上,他喜欢追求新潮,同时又强调“言之有物”。所以陈蝶衣最喜欢“陌生名字”,刊发了很多大学生的创作,黄裳等作家就是那时成长起来的。同时陈蝶衣又依靠自己的人脉,先后拉拢了郑逸梅、傅雷、张恨水、张爱玲、孙了红等等大牌为《万象》写稿。由于《万象》的商业性和趣味性都非常强烈,杂志销量一路走高,最火的时候曾经九次再版,平襟亚从中着实赚了不少。

陈蝶衣一共为平襟亚编了近两年共十八期的杂志。但是一年多以后,双方的利益分歧越来越大。最终,1943年5月,陈蝶衣拂袖而去,两人不欢而散。平襟亚急得双脚直跳,四处托人寻找编辑高手,在“江南第一枝笔”唐大郎的介绍下,终于聘得柯灵继续主编《万象》杂志。

离开《万象》后,陈蝶衣又转入历史悠久的八卦小报-《铁报》。《铁报》是由毛子佩1931年创办的,自称“报纸弹硬得很;写稿子的朋友,真可以称得起钢铁阵容”。邵飘萍、张恨水亦曾先后负责。陈蝶衣为《铁报》一直干到了1949年。那一年,新闻收紧,《铁报》不再那么“弹硬”了,同时上海新出现一份四开娱乐小报,名字却要叫《大报》,社长是冯亦代。不久冯离职而去,陈蝶衣就入主成为主编,继续坚持海派小报风格。由于《大报》的副刊内容丰富,大受上海市民欢迎。这份报纸一直坚持到了解放初。1952年公私合营,除了《新民报》以外上海所有私营小报就不再发行了。

1952年,陈蝶衣移居香港。到香港以后,为了生计,他既编报刊又写专栏,同时开始写作电影剧本。他的第一个剧本是《小凤仙》,由邵氏公司投资,李丽华主演。在《小凤仙》中,李丽华为其角色小凤仙设计了多套戏服,在影片上映后带来一股戏服热,被商家竞相仿造,一度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流行服饰,并获称号“小凤仙装”。陈蝶衣从此站稳脚跟,随后又写了《秋瑾》,《小凤仙续集》等剧本,也都由李丽华主演,获得好评。1961年,陈蝶衣为邵氏公司编写了黄梅调电影《红楼梦》的剧本,由袁秋枫导演,古典美人乐蒂演林黛玉、任洁反串贾宝玉、丁红演薛宝钗,红极一时,以至于后来邵氏多次想重拍这部《红楼梦》。

但是陈蝶衣在香港主要的工作还是写歌词。几十年来,陈蝶衣已经陆续写了3000首歌词,成就了几代歌手。先有胡蝶、姚莉,后有邓丽君,较近有蔡琴,费玉清和大陆的方琼等等。《南屏晚钟》、《诉衷情》、《我有一段情》,《情人的眼泪》、《春风吻上我的脸》等经过蔡琴等几代歌手传唱,已经被公认为经典华语流行歌曲。

1996年,陈蝶衣获得香港创作人协会终身成就奖,这是香港乐坛最高的荣誉了。

陈蝶衣_陈蝶衣 -职业生涯


陈蝶衣夫妇拍摄过的电影

《神通》(1993).... 大乔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歌女之歌》(1948).... 作词

《红娃》(1958).... 作词

《秋凤》(1957).... 编剧

《原野奇侠传》(1963).... 编剧

《妲己》(1964).... 作词

《卖油郎独占花魁女》(1964).... 编剧

《卖油郎独占花魁女》(1964).... 作词

《赵五娘》(1963).... 作词

《赵五娘》(1963).... 编剧

陈蝶衣_陈蝶衣 -详细介绍


纪念陈蝶衣陈蝶衣原名陈哲勋,系指挥家陈燮阳之父。1933年他创办《明星日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张有影响的娱乐报刊。1941年他参与创办《万象》杂志,并开始为歌曲配词。他创作过《春风吻上我的脸》、《香格里拉》、《凤凰于飞》、《南屏晚钟》、《情人的眼泪》等“流行歌曲”,被称为“词三千”,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小凤仙》、《秋瑾》、《桃花江》等。

陈蝶衣的歌词成就了几代歌手,先有周璇、姚莉、胡蝶,后有邓丽君、潘秀琼、凤飞飞、费玉清、蔡琴、林忆莲。70岁以上的上海人大多知道陈蝶衣,上世纪40年代,陈歌辛、陈蝶衣、乐小英常聚会兰心大剧院,听着自己的作品赢得歌迷阵阵掌声。除了与陈歌辛联袂合作外,陈蝶衣另与姚敏、姚莉兄妹成就了“铁三角”组合。上世纪50年代,大部分上海艺人迁徙香港,“铁三角”组合更是于上世纪40年代唱红了上海滩之后,继而和黎平、顾嘉辉、陶秦等人一举缔造了上世纪50至7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的第一次猛进期。上世纪80年代,随着借助以卡式录音带为主要载体的港台流行乐的传播,陈蝶衣的名字开始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所了解并喜爱。

2007年10月14日,还有两天就过百岁生日的陈蝶衣在香港逝世。

陈蝶衣_陈蝶衣 -发表作品


陈蝶衣灵堂《南屏晚钟》

我匆匆的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丛丛/我找不到他的行踪/只看到那树摇风/我匆匆的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丛丛/我找不到他的行踪/只听得那南屏钟/南屏晚钟/随风飘送/它好像是催呀/催醒我相思梦/它催醒了我的相思梦/相思有什么用/我走进了丛丛森林/又看到了夕阳红

《情人的眼泪》

为什么要对你掉眼泪/你难道不明白是为了爱/只有那有情人眼泪最珍贵/一颗颗眼泪都是爱都是爱/要不是有情人跟我要分开/我眼泪不会掉下来掉下来/好春常在/春花正开/你怎么舍得再说再会/我在深闺/望穿秋水/你不要忘了我情深深似海

《凤凰于飞》

柳媚花妍/莺声儿娇/春色又向人间报到/山眉水眼/盈盈的笑/我又投入了爱的拥抱/像凤凰于飞在云霄/一样的轻飘/像凤凰于飞在云霄/凤凰于飞在云霄/柳媚花妍/莺声儿娇/春色又向人间报到/山眉水眼/盈盈的笑/我又投入了爱的拥抱/像凤凰于飞在云霄/一样的逍遥/像凤凰于飞在云霄/一样的轻飘/分离不如双栖的好/珍重这花月良宵/分离不如双栖的好/珍惜这青春年少/莫把流光辜负了/莫把流光辜负了/要学那凤凰于飞/凤凰于飞在云霄/凤凰于飞在云霄

陈蝶衣_陈蝶衣 -个人荣誉

陈蝶衣一生为5000余首歌曲填词,代表作有《南屏晚钟》、《情人的眼泪》、《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凤凰于飞》、《爱神的箭》、《春风吻上我的脸》、《我有一段情》等,其作品多与上海滩著名作曲家姚敏合作,周璇、姚莉、邓丽君、蔡琴、费玉清、张惠妹等人均唱过其作品。

1988年获香港电台颁发第十届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

1996年获香港创作人协会终身成就奖。

陈蝶衣_陈蝶衣 -后辈致敬


陈蝶衣与儿子陈燮阳在节目现场陈哲(著名词作者,代表作《同一首歌》)

他的作品是真正有人文生命力的。相比之下,我们这代流行歌曲创作者真的是在人文精神上非常匮乏。几十年来我们的作品,更多的是在为某些东西服务的,并不纯粹。他的《凤凰于飞》、《南屏晚钟》、《情人的眼泪》到现在还有人能翻唱,就非常说明问题了。这说明他们的东西是真正的中国流行歌曲。我都不敢保证我的歌曲能够在几十年后还被人唱。

他们这代人的作品,没有太多炒作,他们在那个年代把中国人的心声用流行音乐的方式记录了下来,而且经历了如此漫长的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仍然能够流行,这说明作品里面的人文生命力是极其强大的,这是任何一个王侯将相或者“遵命文艺”都做不到的。70年后,仍然有人在不断地唱他的歌曲,我想这是对一个流行音乐创作者的最高的殊荣。我们这一代人动不动就上台领奖,甚至真的觉得自己是什么东西了,面对这样的前辈,我们真的要好好想一想。

方琼(著名歌唱家,曾出版《天涯歌女》等老上海音乐专辑)

蝶老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老歌的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歌词其实都是很唯美、很浪漫的,基本上都是在歌颂父母之情、儿女之情、恋人之情,没有空洞的口号和激情,都是普通人的真善美和他自己真情实感的一个流露。但是,就如同他自己提过,从“报人”变为“词人”的一个关键就是前辈词人李隽青的那首歌《不变的心》一样,蝶老的很多歌曲中也在影射着当时的社会状态,他是一个“鸳鸯蝴蝶派”式的文人,所以他的表达方式也不同于鲁迅。

此外,我觉得他的歌词,不论是艺术上的美感,还是从真实的情感来讲,都是到达了一定的大家水准,所以他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依然还能流传,并且特别受欢迎。而说到现在的歌词,可能是时代的需要,或者市场的需要,都缺乏了一种对生活的领悟,显得有些急功近利。

陈蝶衣_陈蝶衣 -评论


陈蝶衣近照小儿子kevin回忆

父亲生前身体一直很好,几乎没看过什么病。“他的年纪太大了,将近100岁,身体机能都衰退了。”2007年10月以来,父亲陈蝶衣吃的东西很少。由于这些原因,陈蝶衣开始称身体不适,但医生也没有检查出有什么严重疾病。2007年10月14日凌晨,父亲开始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症状,家人便将陈蝶衣送进了附近医院救治。陈蝶衣的状况很快稳定了下来,下午三点,陈蝶衣却在睡眠中停止了心跳。

“他走得很安详,没有痛苦。”回忆父亲身前的这段时光,kevin感慨万千,“他几乎没有停过,每天都在写东西。虽然年纪大了,比以前少写了,但有时候想到什么,晚上半夜也会起来继续写。”kevin不太清楚父亲都在写些什么,他说应该是些散文和歌曲创作。

在儿子的眼中,陈蝶衣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他对家人都很好,我们有时候也会跟他交流很多事情,但他好像老想着以前的东西。”原来,陈蝶衣会时常在家人面前聊起他那个年代的故事,“以前的东西一直在他脑子里,讲一些以前的经历给我们听。”自kevin记事起,父亲就从来没有打过自己,“他很慈祥,不但对家人,对朋友也都是如此。”

陈燮阳:父亲耳朵不好,遗憾没多联络

陈蝶衣的长子、著名指挥家陈燮阳目前也处于悲痛之中。2007年10月14日晚他正在上海大剧院听音乐会,突然接到香港地区家人的电话,才获悉父亲陈蝶衣已永远离开了他。由于忙碌的指挥工作,陈燮阳很少有机会去香港地区与父亲见面,2007年6月的一次同台,居然成了父子俩的最后诀别。

“当时看到他身体不是很好,也不太说话,走路也不太方便。”陈燮阳回忆说,2007年6月,在香港回归十周年的“耀东方”晚会上,自己和父亲同台亮相,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由于自己住在上海,还要常年在世界各地演出,自己跟父亲见面的机会很少。令陈燮阳遗憾的是,由于父亲生前耳朵不好,所以电话联络也不太可能。这几乎成了陈指挥最大的遗憾。

费玉清:99岁生日一起度过,他无可取代

2007年7月,自己有幸在舞台上与陈蝶衣大师同台。当时恰逢陈大师的99岁生日,费玉清曾现场演绎了《凤凰于飞》献给陈蝶衣。获悉陈蝶衣先生去世的消息后,费玉清惋惜表示:“一代大师的离开是乐坛的损失,他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小哥表示,自己演绎过很多的作品都是陈先生作的词。“那个年代很多的代表作都出自陈先生之手,可以说他引领了一个歌唱时代。他的创作随着环境和人世的变迁还能流传到现在,真的很伟大。”身为歌者,费玉清表示,自己一定会继续演唱大师的作品,将他精雕细琢的作品继续传承下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50103/102435.html

更多阅读

个人基本情况概述 杨燕 杨燕-基本资料,杨燕-个人概述

杨燕,电影服装指导杨燕_杨燕 -基本资料图片姓名杨燕生卒:描述:籍贯:杨燕_杨燕 -个人概述杨燕_杨燕 -职业生涯杨燕_杨燕 -个人荣誉杨燕_杨燕 -个人影响杨燕_杨燕 -人物评价杨燕_杨燕 -相关链接杨燕参与制作过的电影:无罪杀

个人基本情况概述 杨元 杨元-基本资料,杨元-个人概述

杨元,男,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双孝子月宫救母》 (1960) 雨师。杨元_杨元 -基本资料图片姓名: 杨元性别:生日:星座:籍贯:身高:血型:杨元_杨元 -个人概述喜好:专长:习惯:其他:杨元_杨元 -成长经历杨元_杨元 -个人荣誉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

个人基本情况概述 冯慧文 冯慧文-基本资料,冯慧文-个人概述

冯慧文,女,演员。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天从人愿 (1964),济公活佛 (1964)。冯慧_冯慧文 -基本资料图片冯慧文姓名:冯慧文性别:生日:星座:籍贯:身高:血型:冯慧_冯慧文 -个人概述喜好:专长:习惯:其他:冯慧_冯慧文 -成长经历冯慧_冯慧文 -

个人基本情况概述 林妹妹 林妹妹-基本资料,林妹妹-个人概述

林妹妹是20世纪30年代香港的一名电影演员,以默片出名。另外《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这一角色,因宝玉一直称其为妹妹,故而以“林妹妹”广为人知。同时,扮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因表演逼真,也被人们称为“林妹妹”。此后,《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电影

声明:《个人基本情况概述 陈蝶衣 陈蝶衣-基本资料,陈蝶衣-个人概述》为网友她是爱人的模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