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梧州市 梧州市-概述,梧州市-地理气候

梧州,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大门,地处“三圈一带”(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西江经济带)交汇节点,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是中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城市之一,是中国西部地区十二省(区、市)中最靠近珠三角地区和粤港澳的城市,也是连接珠三角与北部湾的主要通道城市。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位于珠江上游,处于浔江、桂江、西江三江交汇处,与珠三角一水相连,有着"百年商埠"和"小香港"之美誉。梧州市下辖苍梧县、藤县、蒙山县等3个县,万秀区、龙圩区、长洲区等3个区,代管岑溪市。梧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泛珠三角与泛北部湾经济圈交汇点、国家区域交通枢纽城市、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广西特别合作试验区。享有“绿城水都”、“世界人工宝石之都”美誉,荣膺“中国最具开发潜力十佳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最具魅力节庆城市”。

梧州市_梧州市 -概述

梧州市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集广西水流85%以上,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为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对外贸易历史,设施齐全,基础较好,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梧州市地理位置独特,北回归线从市区通过,物产丰富,气候宜人,长年无冬,春秋相连。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7%。耕地总面积9.5万公顷,是广西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森林面积87万多公顷,林木总蓄积量2528万立方米,是国内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和松脂生产基地之一。矿产资源有钛、金、铜等30余种。其中命名为“中国岑溪红”的花岗岩储量21亿立方米。全市河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49.7万千瓦,可开发资源108.9万千瓦。

梧州市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济深,著名学者梁羽生等均系梧州人。梧州为粤方言区,城市人口中,半数以上与粤港澳有亲缘关系,语言相通、习俗近同,交往广泛。有定居国外的华侨、外籍华人以及港澳同胞35万多人,国内的归侨、侨眷、侨属有37万多人。辖区岑溪市是广西有名的侨乡之一。梧州古代手工技术较发达,以陶瓷、铸造、酿酒驰名。汉朝,梧州已创造了芳香草和酒酿造工艺,用此工艺生产漂清酒和竹叶酒。宋朝,梧州是全国铸钱生要产地之一。

梧州市有风光、胜迹和文物点250多处,有被苏东坡称为“鸳鸯秀水世无双”的鸳鸯江,有爽岛大型天然瀑布群、全国最早建设的孙中山纪念堂、东南亚最大的蛇园、世界最大珍稀保护动物黑叶猴人工繁殖基地、太平天国封王建制遗址、李济深故居等一批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002年2月,梧州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梧州市_梧州市 -地理气候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梧州市 梧州市-概述,梧州市-地理气候

梧州市境的地形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城区平均海拔24米。城周围有较大的山峰20余座,丘陵地占总面积的80%以上。秀丽的白云山,屹立在城东北,海拔367米,层峦叠翠,蔚为壮观,故梧州有“山城”之称。中间低而多河流,涛江、桂江相汇成西江,集广西784条河流水量,河流水面积占总面积9.28%,因此梧州又称“水都”。浔江、桂江在城中相汇,水色一黄一绿,秀老鸳鸯,人称“鸳鸯江”,有“鸳鸯秀水世无双”之誉。

梧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复长冬短,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为21.0℃,最热月是7月,月均气温28.3℃,最冷月是1月,月均气温11.9℃。无霜期为350天,全年日照时数1835.9小时,降水量1485.0毫米,梧州市的土壤类型主要有赤红壤、紫色土,冲积上、水稻土等。

梧州市_梧州市 -交通运输

铁路


梧州一角

梧州市铁路辐射到城市的达100多个。新建设铁路有洛湛铁路:洛阳---湛江(2008年12月31日全线铺轨完毕,7月1日开行货车);南广高速铁路:南宁---广州(在建);梧铁路:柳州---梧州(原柳肇铁路,接南广线)。

公路

梧州的公路发达,有3条国道、4条高速公路以及2条国家级高速公路。
国道
207国道锡林浩特---海安
321国道广州---成都
324国道福州---昆明(交汇在岑溪)
高速公路
南梧高速公路梧州---南宁
桂梧高速公路桂林---梧州
广梧高速公路梧州---广州
梧贵高速公路梧州---贵港(在建)
国家级高速公路
包茂高速公路包头---茂名(南梧高速岑梧段)
广昆高速公路广州---昆明(南梧高速岑兴段)

水运

梧州的水运发达。自从1897年梧州开埠后,逐渐成为云贵川湘粤的货运中心。现在的梧州港是华南第二大内河港(仅次于广州黄埔港)。民国26年(193年),全国十大商埠中,梧州港进口货值排第九位,出口货值排第七位。解放后,梧州港不断扩展,李家庄码头建成后,大大提升了梧州港的货运吞吐能力。梧州新港建成后,随着“西江黄金水道”的逐步深入,全自治区成为以南宁、贵港、梧州为主要的水运城市的枢纽带。

空运

梧州空运发展较早,民国18年(1929年),建成梧州高旺机场。22年,开辟广州经梧州至南宁航线,不定期飞行。23年,开辟了梧州至龙州、桂林、香港、重庆、昆明和越南河内的航线。33年,因日军入侵停航,37年,恢复梧州至香港航线,至解放前夕停航。1958年,民航总局广州分局恢复梧州至南宁航线,1962年停航。1994年,在梧州市西南的长洲岛建成梧州长洲民用机场,机场建设投资1.50亿多元,候机楼面积3600多平方米。1995年4月通航,可起降波音737客机,有梧州至广州、南宁、北海、深圳、珠海、桂林等航线。

梧州市_梧州市 -能源


爽岛水电站一角

梧州电力主要依靠广西大电网及自身火电、水电供给,有6.9万千瓦的京南水电枢纽和1.2万千瓦的爽岛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2.1万千瓦,总投资近60亿元的长洲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内同类型水电站中大坝最长、机组台数最多的大型水利枢纽,内江和外江河床式厂房共安装15台单机容量为4.2万千瓦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被誉为灯泡贯流式机组电站中的“三峡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63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0.14亿千瓦时,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邮电通信事业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梧州市区已建成河西防洪堤、河东防洪堤,梧州城区结束了年年被淹的历史。

梧州市_梧州市 -行政区划

2007年,梧州市辖苍梧县、岑溪市、藤县、蒙山县、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7个县(市、区)。共设53个镇4个乡9个街道办事处。

1、苍梧县辖12个镇,分别是龙圩镇、大坡镇、广平镇、新地镇、岭脚镇、京南镇、狮寨镇、六堡镇、梨埠镇、木双镇、石桥镇、沙头镇。
2、岑溪市辖14个镇,分别是岑城镇、马路镇、南渡镇、水汶镇、大隆镇、梨木镇、归义镇、筋竹镇、诚谏镇、大业镇、糯垌镇、安平镇、三堡镇、波塘镇。
3、藤县辖15个镇1个乡,分别是藤州镇、塘步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60103/10638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

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史发展顺序一、概述(一)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我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从元谋人到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元谋人、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到距今约18 000年前

中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及十四大差异_左岸右岸 巴黎左岸右岸

中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及十四大差异引自“扬子晚报”消息说:横贯中国东西的秦岭——淮河一线被认为是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这一观点一直得到国内地理、气候等方面专家的认可。在秦岭——淮河线上,秦岭两侧均为山区县城,在淮河沿岸平

学生阅读作业----中国数学发展史概述 数学发展史手抄报

中国数学发展史概述奴隶制国家商(前562年—1066年,共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和西周﹝前1027年—前771年,共历约二百五十七年,传十一世、十二王﹞。随后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03年-前22

声明:《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梧州市 梧州市-概述,梧州市-地理气候》为网友三千繁花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