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历史沿革概述 赵县 赵县-历史沿革,赵县-县区概述

赵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县城距省会石家庄市42公里。总面积675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人(2003年)。地理坐标为北纬37度37分―37度53分、东经114度36分―115度4分之间,地处太行山东麓中段的山前冲积平原上,平均海拔41.8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开阔平坦。县人民政府驻赵州镇府前街1号。赵县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全方位对外开放县,也是河北省第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县,是国家命名的“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中国雪花梨之乡”,是全省唯一的“芦笋生产基地县”。

赵县_赵县 -历史沿革


县区公路

赵县,历史悠久,见于史书记载,有2500多年的历史。商朝,为方国一圉之地。春秋初属鲜虞国,后归晋国,称棘蒲(今赵县城)。战国初属中山国,后归赵国。

黄石市历史沿革概述 赵县 赵县-历史沿革,赵县-县区概述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有宋子,归巨鹿郡辖;棘蒲属恒山郡辖。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棘蒲侯国,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改称平棘侯国。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省平棘侯国,置平棘县,属常山郡,治所今赵县城南1.5公里固城村。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于今赵县城东北12.5公里置宋子侯国,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废侯国改县,属巨鹿郡辖。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在今赵县西南西封斯一带置封斯侯国,西汉末年撤除。元帝时,在今赵县东20公里处设敬武县,属巨鹿郡。

新莽时,改宋子县为宜子县,属巨鹿郡,后废。东汉初撤销敬武县。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常山郡并入中山国,二十年(公元44年)析中山国,置常山郡,常山时国,时郡,均辖平棘县。

三国初,平棘县属魏国辖地。太和六年(232年)封赵国,辖平棘。

西晋时,平棘治所移到棘蒲,属赵国。曾一度又设宋子县。

东晋十六国时,战乱四起,群雄争霸,疆域分割,赵郡数易其主:永嘉二年(308年),刘渊迁都干阳(今山西临汾县西南),国号汉,赵郡归刘氏,治所平棘;石勒据襄国(今邢台),称后赵,九年(公元327年)置赵郡,治所房子(今高邑县西南),辖平棘;慕容隽建前燕,赵郡又属慕容氏;符坚灭燕建前秦,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赵郡为符氏所有;慕容垂建后燕,建兴十年(公元395年)赵郡复归慕容氏;慕容垂之子慕容宝立,拓跋硅夺并州(今太原),围中山,取常山诸郡,赵郡治所由房子移平棘,遂归北魏。

南北朝北魏时,孝昌二年(公元526年)设殷州,治所广阿(今隆尧城东),赵郡归殷州所辖,下领五县:平棘、房子、元氏、高邑、栾城。永安二年(529年)复置宋子县,归巨鹿郡。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分为东魏、西魏,赵郡属东魏,仍归殷州辖。

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因避太子殷之名讳,改殷州为赵州,赵州名始于此,州治初在广阿,后移平棘。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废宋子县。赵州领四县:平棘、高邑、瘿遥(今宁晋县)、广阿(今隆尧)。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赵州为赵郡,复置宋子县。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赵郡为赵州,平棘县改隶赵州。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在平棘县置栾州,辖平棘、宋子二县。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栾州,平棘、宋子二县改隶赵州,治所平棘。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宋子县并入平棘县,同时罢赵州为赵郡,辖平棘、高邑、赞皇、元氏、瘿遥、栾城、大陆(今宁晋县部分)、柏乡、房子、藁城、鼓城(今晋县)。
县区古代建筑

唐代,武德初年(公元618年)又改赵郡为赵州,治所柏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州治所迁平棘。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赵州改名栾州,辖平棘县。贞观初年(公元627年)栾州复名赵州,治所平棘,属河北道,下领:平棘、栾城、元氏、瘿陶、赞皇、柏乡、临城、昭庆(今隆尧)。中唐时属成德节度使(治所今正定县)所辖。天宝初年改赵州为赵郡。盛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复为赵州。

五代时(公元907―960年),兵戈四起,战火不断,国号变换频繁,赵州地几易其主:后梁时(公元907年),赵州归赵王李熔;李存勖灭梁,建后唐,应顺元年(公元934年)赵州属后唐;石敬塘建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43年),赵州为后晋辖;刘知远建后汉,赵州隶属后汉;郭威于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建后周,赵州由后周所辖。赵州治所均在平棘。

宋朝尊崇赵为国姓,大观三年(1109年)升赵州为庆源军节度。宣和元年(1119年)升为庆源府,治所平棘,属河北西路,辖七县:平棘、宁晋、高邑、柏乡、赞皇、临城、隆平。

靖康二年(1127年),庆源府为金所辖,金天会七年(1129年),庆源府改为赵州。天德三年(1151年),赵州更名沃州,“取水沃火之义”。属河北西路,辖县不变。
金正大二年(1225年),沃州归元所有。元太宗六年(1234年),置永安州,治所藁城,辖平棘县。七年(1235年),废永安州,平棘县改隶赵州,为州治。

明洪武初年(1368年),省平棘县入赵州,为真定府辖,领柏乡、隆平、高邑、临城、宁晋、赞皇六县。
清初,赵州属真定府,雍正三年(1725年)六月,升赵州为直隶州,即直隶赵州,割赞皇归正定府,辖县有柏乡、隆平、高邑、临城、宁晋。

民国成立(1912年),十月废府,州改省、道、县三级制。民国2年(1913年)2月,赵州知州李大防奉命改赵州为赵县,隶属冀南道。民国3年(1914年),冀南道改为大名道。民国17年(1928年)废道,赵县直隶于河北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2月14日,日本在北平成立伪政权“华北临时政府”,赵县属河北省第十三区。1938年1月1日,成立伪河北省公署,赵县归冀南道冀中区。

1939年5月,赵县抗日游击政府成立,属冀南四专署领导。10月,赵县城南沙河店、东西杨村一带和元氏、高邑部分地区,建立赵元高边区县,归冀南四专署领导。1940年7月,改赵元高边区县为赵元宁联合县,归冀中七专署领导。1943年3月,为纪念陈翕儒英勇就义,改赵元宁县为翕儒县,领属关系不变。1945年2月,赵县与翕儒县合并,恢复原赵县,属冀中区六专区。1946年5月,赵县属冀中十一专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赵县划属河北省石家庄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赵县仍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12月20日,撤销赵县,并入宁晋县,属石家庄专区。1961年7月9日,恢复赵县,原栾城县部分辖区并入赵县,隶属石家庄市。1962年1月赵县栾城分别设县。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称石家庄地区,辖赵县。

赵县_赵县 -县区概述


政区图

赵县,古称赵州,地处华北平原中南部,太行山东麓,位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东南30公里处,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全方位对外开放县,也是河北省第一批全方位对外开放县,是国家命名的“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中国雪花梨之乡”,是全省唯一的“芦笋生产基地县”。全县总面积67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281个行政村,总人口55万。

赵县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全方位对外开放县,也是河北省第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县,是国家命名的“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中国雪花梨之乡”,是全省唯一的“芦笋生产基地县”。

赵县境内平川沃野,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雨量充沛,灌溉便利,耕地面积78万亩,盛产小麦、玉米、梨果、芦笋、食用菌等。年粮食总产4.3亿公斤以上。梨果是赵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种植面积25万亩,年产量3.8亿公斤,所产“赵州”牌雪花梨以其独特的品质享誉国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梨”,荣获“中华名果”称号,现有梨果冷藏加工企业1362余家,是全国最大的机制冷库群。县乡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以纺织、造纸、食品(淀粉)、包装、机械、建材、化工等行业为主,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产品700余种,其中棉纱、棉布、纸制品、玉米淀粉、梨汁、高品质磷肥、合页、轴承等50多种产品已成为具有相当优势的领航产品。特别是淀粉加工企业达到了28家,其中液糖、结晶糖等淀粉深加工企业10家,年淀粉生产能力45万吨以上,各类糖加工能力10万吨,年可消耗玉米60多万吨,和梨果加工业一起被省政府列入22条重点扶持的龙型产业。

赵县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拥有省保以上文物11处,其中,赵州桥是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单孔敞肩石拱桥,被誉为“世界桥梁鼻祖”和“天下第一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永通桥与赵州桥并称“姊妹桥”,有异曲同工之妙;陀罗尼经幢被誉为“华夏第一塔”。

建于东汉末年的柏林寺也素有“古佛道场”、“畿内名刹”之称。

赵县_赵县 -行政区划

区域划分

赵县辖7个镇、4个乡:赵州镇、范庄镇、北王里镇、新寨店镇、韩村镇、南柏舍镇、沙河店镇、前大章乡、谢庄乡、高村乡、王西章乡。

镇级概况

赵州镇:县前、石塔、西关、宋村、邢村、苏村、大李庄、南三相、瓜家庄、固城、大石桥、焦家庄


县区乡镇街道、西门、常家庄、西河、东卜庄、小李庄、南门、北门、刘家庄、南正村、常洋、潘村、封家铺、屯子村、郭村、董村、南何家庄、东门、眭家营、南解家疃、西朱家庄、北白尚、南白尚、西卜庄、付家湾、东关、尉家庄、南杨家庄、停住头、南姚家庄、官庄、东晏头、酉晏头、赵家庄、付刘庄
南柏舍镇:北柏舍、东柏舍、许家郭、南柏舍、南李疃一、王家郭一、安柏舍、 南李疃二、王家郭二、河西寨、曹柏舍、王家郭三、唐家寨、北李家疃、郑家郭、徐家寨、高庄、杨家郭、李柏舍、俞家岗
沙河店镇:野鸡铺、西大诰、东杨村、沙河店、谢家湾、北冯、南南冯、杨召、北南冯、中冯、丁村、大浩铺、东浩、东大浩、东北营、小浩、西杨村
韩村镇:小吕村、大吕村、北辛庄、石家庄、泥沟、北杨家庄、东罗村、西罗村、宋城、大马、徐家庄、各子一、各子二、各子三、赵村、苏家疃一、 苏家疃二、韩村、柏家营、李家庄、北何家庄、黎村
范庄镇:范庄、曹庄、西花邱、南花邱、北花邱、南庄、东张家庄、孝友、 常信营、杨扈东门、杨扈西门、杨扈南门、杨扈北门、贤门楼一、 贤门楼二、贤门楼三、贤门楼四、解家寨、任庄、大安一、大安二、 大安三、大安四、大安五、大安六、秀才营、小寺庄、东朱家庄、 前进、永进、高峰、五星、三中、健全、勤劳、人民
新寨店镇:台兴庄、新和村、曹谷幢、新寨店、赵刀寺、迎恩铺、安王村、周村、范村、西阳台、东阳台、西何庄、北正村、马谷庄、豆家庄、肖庄、 辛店、贾店村、彭家庄、六市庄、北轮城、马刀寺、北三极、赵庄、北解家疃
北王里镇:前田村、康贾村、沟岸、何庄、西王家庄、贾吕、南轮城、傅家庄、轮城庄、烟家寨、南王里、北王里、黄市村、后田村、吴贾、永兴庄、西章吕、东章吕、西张家庄、马平、前营、换马营、马村、小琉璃、 大琉璃、后营、西正村

乡级概况

高村乡:西大里寺、东封斯一、东封斯二、西辛庄、北泥河、段村、高村、 南泥河、南田村、西江村、辛卜庄、南王村、市庄、猛公、西大章、 东大里寺、东大章、西封斯一、西封斯二、北庄、西封斯三、白沟 驿、北王村
王西章乡:西章铺、西纪毫、东湘洋、董西章、候召、陈家庄、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60103/106755.html

更多阅读

黄石市历史沿革概述 岳阳县 岳阳县-基本概述,岳阳县-历史沿革

岳阳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东接湖北省通城县,东南连平江县,南抵汩罗市,西南以湖洲与沅江市、南县交界,西与华容县、君山区毗邻,北与临湘市、云溪区、岳阳楼区、君山区接壤。县界极端位置,东至月田镇钟山村钟家山南麓,南至长湖乡民主村王家寮分

黄石市历史沿革概述 辽阳市 辽阳市-概述,辽阳市-历史沿革

辽阳古称襄平、辽东城,是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东半岛城市群的中部,是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是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新兴的现代石化轻纺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辽阳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是一座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

声明:《黄石市历史沿革概述 赵县 赵县-历史沿革,赵县-县区概述》为网友哥兜裏有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