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大事记

俄国农奴制改革直接原因: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社会矛盾,推动农奴制改革。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64年颁布的《省,县,地方机构法令》根据这个法令俄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自治会议及其行政机关。经济:(1861年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国内市场,提供资金;借鉴西方技术;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1861_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根本原因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要法令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大事记

1861年2月19日法令共17个文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861年2月19日宣言》.《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赎买其宅园地.及政府协助这些农民把耕地购为私有的法令》.《关于省和县处理农民事务的机构的法令》.《关于安顿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家奴的法令》

其他内容

政治: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地方自治局)。1864年颁布的《省,县,地方机构法令》根据这个法令俄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自治会议及其行政机关。司法: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教育: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传入俄国,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纷纷要求改革。

经济:(1861年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国内市场,提供资金;借鉴西方技术;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特别提示:俄国属于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因为它保留了大量沙皇专制)。

具体参见 百科词条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_1861年 -大事记

天狼星的伴星被发现。

铊被发现。

第一具始祖鸟化石被发现。

尼日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

1月2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继位。

1月9日――美国南北战争:密西西比州宣布脱离美国。

1月10日――美国南北战争:佛罗里达州宣布脱离美国。

1月11日――美国南北战争:阿拉巴马州宣布脱离美国。

1月18日――美国南北战争:乔治亚州宣布脱离美国。

1月26日――美国南北战争:路易斯安那州宣布脱离美国。

1月29日――堪萨斯州成为美国第34个州。

2月1日――美国南北战争:德克萨斯州宣布脱离美国。

2月4日――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六个南部州成立美利坚联盟国。

2月8日――美国南北战争:美利坚联盟国成立自己的军队。

2月9日――美国南北战争:杰斐逊・戴维斯当选为美利坚联盟国总统。

2月19日――俄罗斯改革废除农奴制。

3月4日――亚伯拉罕・林肯就职美国总统。

3月17日――意大利王国成立。

4月12日――美国南北战争:南军向桑特堡开火,战争正式爆发。

4月15日――林肯政府发布讨伐令,向南部联盟宣战,南北战争爆发 。

4月27日――美国南北战争:西弗吉尼亚州脱离维吉尼亚州。

5月6日――美国南北战争:阿肯色州脱离美国。

5月7日――美国南北战争:田纳西州脱离美国。

5月13日――美国南北战争:英国宣布中立。

5月20日――美国南北战争:肯塔基州宣布中立。

5月20日――美国南北战争:北卡罗莱那州宣布脱离美国。

5月27日――托尔斯泰与屠格涅夫吵嘴后绝交。

6月8日――美国南北战争:田纳西州脱离美国。

6月18日――中国和俄罗斯在兴凯湖举行中俄兴凯湖勘界会议。

9月2日――中德通商条约在天津签订。

9月3日――美国南北战争:南军进入肯塔基州,肯塔基州取消中立,加入北方。

10月24日――约翰・菲利普・雷斯在法兰克福展示他发明的电话。

11月1日――美国南北战争:乔治・麦克莱伦被授命为北军最高指挥官。

11月2日――慈禧太后发动祺祥政变。

11月11日――咸丰皇帝逝世,爱新觉罗载淳登极,以次年为同治元年。

12月24日――罗马尼亚宣布独立。

1861_1861年 -出生

4月1日――加藤友三郎,日本第21任首相。(逝世1923年)

4月26日――詹天佑,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逝世1919年)

5月7日――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逝世1941年)

1861_1861年 -逝世

1月2日――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普鲁士国王(出生1795年)

6月6日――加富尔,意大利王国首任首相。(出生于1810年)

6月7日――帕特里克・勃朗特,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父亲。(1777年出生)

8月22日――咸丰帝,清朝第九位皇帝(出生1831年)

12月?日――阿尔伯特亲王,维多利亚女王的配偶逝世(生于1819年)

?月?日――巴达捷夫斯卡,波兰女钢琴家,作曲家,代表作《少女的祈祷》。

1861_1861年 -历史记载

咸丰帝死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逝,终年三十岁。上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到承德以后,不久即患病。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咸丰帝口授遗诏,立其年方六岁的儿子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同时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瑞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额驸景泰,以至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要他们辅弼幼主,掌管朝政。次日,咸丰帝病死于避暑山庄。十一月,定谥号为“显皇帝”,庙号“文宗”。

同治帝即位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咸丰帝死于承德避暑山庄。咸丰帝死后,载淳即位,以1862年为祺祥元年。尊其嫡母、咸丰帝皇后钮祜禄氏为皇太后,称“母后皇太后”;尊其生母、咸丰帝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为皇太后,称“圣母皇太后”。九月二十九日回到北京。次日发生北京政变。十月初九日,载淳在北京举行登极大典,正式即皇帝位。废除原襄政务八大臣所定祺祥年号,改1862年为同治元年。

清廷发生“垂帘之争”

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初六日,御史董元醇上疏朝廷,以皇帝年幼为理由,请求由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奏折中说:“虽我朝向无太后垂帘之仪,而审时度势,不得不为此通权达变之举”。遂引起清廷内部一场“垂帘之争”。先是,咸丰帝死后,六岁的载淳即皇帝位,大权掌握在咸丰帝生前任命的“赞襄政务王大臣”手中。载淳生母、野心勃勃的慈禧太后那拉氏不甘心受人摆布,企图效法古人,垂帘听政。一些朝臣也想借机捞取政治资本,董元醇上奏不久,内阁学士、兵部侍郎胜保,山东巡抚谭廷襄等故意违反清朝祖制,以黄折向皇太后请安,表示对垂帘之议的支持。对此,肃顺等八大臣立即进行反击。他们以小皇帝名义发出上谕,斥责胜保等违背朝廷体制,交部议处,并通令各级官员,今后不准向两宫太后请安。董元醇上奏的第二天,那拉氏召见八大臣,他他们照董元醇所奏传旨实行,肃顺等“勃然抗论”,并声称自己“系赞襄皇上,不能听太后之命”。双方争论激烈,以至吓得小皇帝啼哭不止,“遗溺后衣”。最后,肃顺等以祖制无垂帘之礼为辞,驳回董氏建议。表面上,“垂帘之争”以八大臣暂时胜利告一段落,但那拉氏并未甘心,暗中勾结恭亲王奕欣等,加紧作政变准备。

辛酉政变发生

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三十日,太后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欣等在北京发动政变,从肃顺等“赞襄政务八大臣”手中夺取了朝政大权。载淳即位后,其生母慈禧太后那拉氏对辅政八大臣不甘雌服,遂联合慈安太后钮祜禄氏与肃顺等八大臣争权,并暗中与在京的恭亲王奕欣等进联系。八月初,奕欣在与外国侵略者取得默契后,以奔丧为名,赶至承德避暑山庄,与那拉氏等密商后返京进行政变布置。九月二十三日,咸丰帝灵柩自承德起运回京。那拉氏故意让肃顺负责护送,自己同钮祜禄氏及小皇帝由其他七大臣等扈从先行回京。二十九日,那拉氏等到京,于当日召见奕欣,次日发动政变,将载垣、端华等革职拿问,同时派人逮捕了尚在密云途中的肃顺。十月初一日,封奕欣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初五日改祺祥年号为同治。初六日命将载垣、端华赐自尽,肃顺斩首示众,景寿等五人或革职或遣戍。十一月初一日,那拉氏与钮祜禄氏在养心殿正式垂帘听政。由于钮祜禄氏性情“和易少思虑”,不愿多问朝政,朝廷大权遂落入那拉氏一人之手,从此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去世,她掌握清朝最高权力达四十余年。

肃顺死

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太后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欣等联合发动政变,逮捕了护送咸丰帝灵柩于密云途中的“赞襄政务王大臣”肃顺,于十月初六日绑缚菜市口斩首示众,终年四十五岁。肃顺字雨亭,一字豫庭,清朝宗室,郑亲王端华之弟。咸丰初以敢于任事渐受重用,官至御前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主张重用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汉族官僚镇压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对前大学士耆英参与议和深恶痛绝,具疏请予正法。后与俄国公使伊格纳切夫谈判,严词拒绝沙俄对我国乌苏里江以东的侵略要求。在咸丰帝的支持下,肃顺大力整顿吏治,惩办贪污。戊午科场案,力主将主考官、大学士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60103/106784.html

更多阅读

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内容标准】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学习要求】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材分析】1、重点: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

俄国农奴制改革选择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ppt

俄国农奴制改革(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1.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2.(2011年4月皖南八校21题)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大事记

俄国农奴制改革直接原因: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社会矛盾,推动农奴制改革。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

2017年高考改革的影响 2017年高考英语改革的影响

2017年高考英语改革的影响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报告,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

声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大事记》为网友完美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