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法栏目开播 《经济与法》 《经济与法》-栏目简介,《经济与法》-栏目特点

《经济与法》是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与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合办的法制专题栏目,自2003年2月开播以来,始终以“推进中国市场经济规范进程”为宗旨,节目以“理性的精神,规则的力量,辨证的魅力”来打动和吸引观众。是一档以“用案例说话,推进中国市场经济规范进程”为宗旨的专业经济法制栏目。

经济与法_《经济与法》 -栏目简介


《经济与法》

《经济与法》2003年2月10日开播,是一档以“用案例说话,推进中国市场经济规范进程”为宗旨的专业经济法制栏目。以“经济人士的法律顾问”为自我形象定位。以“民营经济人士以及所有对法律问题感兴趣的经济界人士”为目标观众。《经济与法》绝不是普通的法制节目在经济领域的自然延伸,而是从经济界人士,尤其是民营经济人士的切身需要出发,为这部分活跃阶层量身打造的电视栏目。它关注中国经济领域的矛盾和纠纷,涉及经济的案件,成为选题的直接来源。《经济与法》的选题,涉及高档用品、时尚、经济领域的产品和服务较多。强调“资讯色彩”、“理性精神”和“国际视野”三个支点。 从受众分析来看,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均呈现较高水平。

经济与法_《经济与法》 -栏目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与法》与央视其他法制类栏目,不仅在栏目形态、观众定位、报道领域上有所区别,更重要的是,该栏目自诞生时起,就秉持着一种全新的制作理念。栏目组认为,《经济与法》绝不是普通的法制节目在经济领域的自然延伸,而是从经济界人士,尤其是民营经济人士的切身需要出发,为中国社会中这部分活跃阶层量身打造的电视栏目。

在制作理念上,《经济与法》强调“资讯色彩”、“理性精神”和“国际视野”三个支点。其中,“理性精神”是栏目的核心精神。在具体的节目制作中,《经济与法》选取的案例将和所有法制类栏目一样,具有冲突激烈、情节曲折、可视性强的特征。但与此同时,《经济与法》将不会一味地使用煽情的手段,而是在充分尊重原被告双方话语权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使双方的观点、理由充分地呈现出来,用规则的力量,用论辩的魅力来打动观众。

经济与法_《经济与法》 -市场定位


CCTV《经济与法》栏目的法律咨询人 老杨

《经济与法》在法制的基础上更具备“经济”的特色,因为这两个字使得它的题材上必须要有些避让。《经济与法》应该强调规则的力量,用规则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用规则来打动观众。编导以“规则”为核心,构成节目理念,使《经济与法》拥有一片独有的、可拓展的生长空间。

“专业性较强”,“涉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有关法律问题”,是《经济与法》区别其他栏目的两大特点。栏目题材不仅涉及公司经营活动中的一些经济纠纷,而且还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财产纠纷。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产问题是人们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不仅商人关心,而且每个老百姓都关心。因此,经济问题不仅涉及商人,也涉及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而有关诉讼案件,都来自于实际生活,有的案件比较复杂,有的案件比较曲折,进而栏目将法律知识,通过有关案件给予展示,展示出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人际纷争,各种精彩故事。同时通过电视节目的方式,渲染和强化其戏剧冲突色彩,又具有一种娱乐性。因此,它的观众群是比较广泛的。法官和法律专业工作者可以从中学习和了解法律的运用,学生可以从中学习法律的操作,商人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老百姓可以从中找到保护自己权利的方法。因此《经济与法》这个栏目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从中获得教育,得到乐趣。而这一点也正是《经济与法》栏目影响日益扩大的根本原因。

经济与法_《经济与法》 -收视效果

经济与法栏目开播 《经济与法》 《经济与法》-栏目简介,《经济与法》-栏目特点

2003年2月10日之前,《经济与法》在晚上10:30左右播出,当时的受众大多是从商或者对经济有浓厚兴趣的人士,当时的数据是经常收看《经济与法》的是一些35岁―45岁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以男性为主。

2003年2月10日,《经济与法》调整到黄金时段,也就是晚上8:30播出,受众类别也相应有了一些变化,受众类型更加大众了,从商界人士到家庭妇女,从中心城市到偏远的农村都有许多观众在定期收看《经济与法》。

2003年2月10日以后,《经济与法》的收视率处于急速爬升的状态,在很短的时间《经济与法》的收视率在二套基本固定在前五名之列,是二套所有专题类节目的收视冠军。

经济与法_《经济与法》 -不足之处

1、《经济与法》所选择的案例还仅仅局限于已经有法院生效判决的案件,同时对于法院的生效判决基本采用肯定的立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这个栏目的活力与创新。

2、《经济与法》的节目都是已经有结论的案件,因此,在制作过程当中,还可以设计一些悬念,而这种悬念是考验编导、记者的智慧,让观众随着案件的进展,逐步了解当事人双方在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最后,通过法院的判决和法律专家的点评,将案例所涉及到的法律条文完整地展示在观众面前,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

经济与法_《经济与法》 -节目对比


姚雪松

《今日说法》应当说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栏目,很多有名的案例是通过这个栏目而介绍给大家的。《今日说法》的特点是视角比较广泛,题材比较多样化,有些问题也并不完全是和法律专业技术,特别是诉讼解决方式直接相关。因此,可以说《今日说法》兼有法律和道德,以及新闻报道几重属性,所以一直拥有比较广泛的观众群。

《经济与法》的特点一是在于注重法律冲突的展示;二是注重法律知识的清晰;三是注重情节与故事的完整性。因此,对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或者比较关注法律问题的观众来讲,看《经济与法》比《今日说法》更过瘾,更有收获。但对于法律问题不太了解,对于诉讼纷争的展示不感兴趣的观众来讲,看《今日说法》可能会轻松一些。

经济与法_《经济与法》 -播出时间

CCTV-2:每周一至周五晚20:30,周六23:10播出。

经济与法_《经济与法》 -主持人


陈小雨

陈小雨,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出生于内蒙古。1990至今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主持人,曾主持《经济半小时》和《地球故事》等栏目。走上工作岗位至今,从业18年,陈小雨从《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金土地》、《地球故事》,到《艺术品投资》等众多节目中亲眼目睹了电视的迅速发展,亲身经历了CCTV2的演进,并伴随CCTV2的发展而不断成长、壮大。现任中央二套《经济与法》主持人。

姚雪松,1991年毕业于原华北电力学院机械系,曾在黑龙江省牡丹江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担任节目主持人,现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与法》主持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60103/106820.html

更多阅读

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 邓小平接受法拉奇采访

“看见人,是出发点和归宿” ——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 很久之前听说过法拉奇和她的《风云人物采访记》,前段时间拾起。原是想了解法拉奇的提问技巧,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通过法拉奇的采访,政坛神话们脱去神话外衣后,呈现

声明:《经济与法栏目开播 《经济与法》 《经济与法》-栏目简介,《经济与法》-栏目特点》为网友未央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