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的由来简介 什叶派 什叶派-简介,什叶派-由来

什叶派(阿拉伯语:????)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教派。“什叶”,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党人”、“派别”。又译作“十叶派”。什叶派是与逊尼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是伊斯兰教中除逊尼派外人数最多的一个教派。什叶派(英文:Shi'ites)以拥护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及其后裔担任穆斯林领袖伊玛目为其主要特征,故又称作阿里派。与逊尼派对立。该派只承认哈希姆家族的阿里及其后裔为合法继承人,并尊奉阿里与其后代为“伊玛目”,认为他们是“受安拉保护,永不犯错误”的贤人,甚至高于穆罕默德。且认为末代伊玛目已隐遁,将以救世主(马赫迪)身份再现。后因内部主张分歧,又相继分化出凯萨尼派、十二伊玛目派、栽德派、伊斯玛仪派等支派和许多支系。

什叶派_什叶派 -简介


什叶派信众

“什叶”音译自阿拉伯语,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追随者”或者“派别”、“同党”,特指第四大哈里发阿里的追随者。该派认为只有出身于哈希姆家族(即圣族)的阿里及其直系后裔才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否认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前3任哈里发的合法性。什叶派约占世界穆斯林总数的10%

每年麦加朝圣期间,可见到一个有趣的特点,即什叶派信徒必然乘坐敞蓬(没有车顶的)巴士,而逊尼派则两种巴士不拘。

什叶派_什叶派 -由来


什叶派的位于伊拉克纳杰夫的伊玛目阿里清真寺

公元610年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建了伊斯兰教。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信徒们在继承权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一派主张继承人应由穆斯林公社根据资历、威望选举产生。因而认为穆罕默德的门徒、由穆斯林公社推选的哈里发(政教合一的领袖,共四人)是合法继承人。拥护这个主张的穆斯林即后来的“逊尼派”。

另一部分人,主张世袭原则,认为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做为合法继承人符合世袭原则。支持这一主张的穆斯林后来被称为什叶派。全世界10%的穆斯林属这一派。其中近一半在伊朗。什叶派否认逊尼派所拥戴的哈里法作为宗教领袖的合法性,称宗教领袖的最高领袖为伊玛目,阿里为第一任伊玛目。此后,直到第12代伊玛目,均是阿里的嫡传子孙。

什叶派_什叶派 -传承


什叶派穆斯林阿舒拉节

在穆斯林社团的早期政治斗争中,迁士集团赢得胜利,其代表人物阿布・伯克尔(又译阿布巴克或巴克尔)出任第一任哈里发。其后奥马尔(又译欧麦尔)、奥斯曼先后成为第二、第三任哈里发。在第三任哈里发遇刺身亡之后,阿里被推举为第四任哈里发。这导致伊斯兰内部的分化加剧以至内战。支持阿里担任哈里发的穆斯林被称为阿里党人,反对阿里担任哈里发并主张为奥斯曼报仇的穆斯林被称为奥斯曼党人。

两派之间的战争是伊斯兰的第一次内战,从656年一直持续到661年。661年阿里被政敌刺死。阿里死后其子哈桑当选哈里发,但被迫让位给政敌穆阿威叶。穆阿威叶创立倭马亚王朝(又译伍麦叶王朝,《唐书》中称之为白衣大食)。680年穆阿威叶去世,他的儿子叶齐德继任哈里发。阿里的另一个儿子侯赛因(又译胡赛因)拒绝向叶齐德效忠,起兵反抗,在伊拉克的卡尔巴拉城被伍麦叶王朝的军队所杀,起身失败后,渐由政治集团演变成宗教派别。

683年,分散在各地之信徒再次起事,以阿里第三子穆罕默德・本・哈乃菲亚的名义,由穆赫塔尔领导起事,他们认为在库法的什叶派教徒未尽全力出军,致令侯赛因战死,故击渍库法之什叶派教徒,未几,穆赫塔尔亦战死,起义失败,其追随者形成凯桑派。约700年,穆罕默德・本・哈乃菲亚逝世,派内关于马赫迪再世及太平盛世的思想崛起。

750年,阿巴斯人借助什叶派的力量推翻了伍麦耶王朝。但阿巴斯王朝建立后,因慑于该派影响的扩大,而对其采取了各种压制、瓦解措施,引起内部进一步分化。765年贾法尔?萨迪格死后,多数人拥护其次子穆萨?卡孜姆为伊玛目,后形成十二伊玛目派,少数人则拥护其长子伊斯玛仪之子穆罕默德?本?伊斯玛仪为伊玛目,形成伊斯玛仪派,亦称七伊玛目派。嗣后,伊斯玛仪派聚集了激进的反阿巴斯王朝的力量,发展和宣传“内学”思想,广泛进行鼓动宣传,而十二伊玛目派和栽德派则对阿巴斯王朝持温和态度。

9世纪末和10世纪初,什叶派的武装起义极为频繁,伊斯玛仪派、栽德派、十二伊玛目派以及伊斯玛仪派的尼扎尔派、努赛尔派和德鲁兹派等,均在武装起义中得到发展;其中尤以伊斯玛仪派为最,其教义主张传播远至印度次大陆,成为什叶派中最有影响的力量。但11世纪下半叶,什叶派遭到了一系列挫折。除栽德派和十二伊玛目派尚保持一定力量外,伊斯玛仪派及其尼扎尔派均因失去已建立的政权而大大削弱。


什叶派信众

传系上,主张伊玛目位在侯赛因之后应由他的嫡传后裔继承并由前任伊玛目指定方为合法,因此否认穆罕默德・本・哈乃菲亚的继承权。第六任伊玛目认为只有穆罕默德的家属后代阿里、哈桑、侯赛因等人有权任哈里发的信众被称为“阿里什叶”(“什叶”在阿拉伯语中是“追随、党派”的意思),即后来的什叶派。他们认为其他的哈里发都是篡权者。而认为所有哈里发都是合法的多数的“正统派”即成为“逊尼派”,以《古兰经》和六大《圣训集》为根据。

十至十二世纪,什叶派曾在北非建立法蒂玛王朝。十六世纪被伊朗定为国教,并沿袭至今。

1502年,波斯沙法维王朝兴起,什叶派开始复兴。面对奥斯曼帝国的威胁,沙法维王朝的开国君主伊斯玛仪宣布十二伊玛目派为国教,并以行政手段推行该派教义,建立宗教院校、清真寺,鼓励宗教研究,使该派在波斯发展历久不衰,成为什叶派中的主流派。

什叶派_什叶派 -教义

(1)除信安拉、《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这些伊斯兰教的共同信条外,信仰伊玛目是什叶派的基本特点,并被定为信条之一。认为伊玛目是继穆罕默德之后穆斯林世界的领袖,伊玛目的权力应属阿里及其后裔。但在伊玛目的神性大小和数目多寡等问题上,内部见解不一。栽德派认为伊玛目是安拉确定的,经穆斯林大众选举而产生的有学问、有德行、有自卫能力的成年男子。十二伊玛目派认为从阿里开始至马赫迪而终的十二代伊玛目均是依安拉的意志,通过先知穆罕默德或前一任伊玛目相延而指定的阿里和法蒂玛的后裔,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孩童均可担任;伊玛目还拥有一一切“表学”和“内学”知识,具有免罪性,能显示奇迹,是安拉和世人的中介。伊斯玛仪派则主张,伊玛目是自安拉而流出的神质,在人类发展的七个历史时期中,开创每个新时期的先知都有依次相替的七个伊玛目相随,阐扬先知所带来人间的天启。而最后一个伊玛目又上升为下一个时期的先知。在伊斯玛仪派的一些支系中,还有伊玛目即安拉化身的主张。

(2)隐遁伊玛目和马赫迪思想。伊本・哈乃菲叶于700年死后,凯萨尼派提出他并没有死,而是隐遁于麦地那以东的一座山中,在将来某个时候将以马赫迪救世主的身份重现人间。尽管什叶派各支派对谁是隐遁伊玛目和将来的救世主意见不同,但他们一致认为安拉不会让人间一刻没有精神领袖伊玛目。所以,最后的一位伊玛目没有死,只是隐藏在人所不知的地方,将有一天重现人间,铲除暴政与邪恶,使人间充满正义。他们还认为在伊玛目隐遁期间,要有经过专门培养的教法学家,据经、训原则和伊玛目的教训,管理穆斯林政教事宜。


什叶派信众

(3)内学和流溢说。伊斯玛仪派发展了内学思想,认为天启的经典除了字面表义外,还有常人不知、只有伊玛目知道的隐义,只有通过伊玛目的秘传,信徒才能得悉其奥秘,进入宗教的更高境界,故该派常被称为内学派。他们认为《古兰经》和圣训的表义不是最重要的,因而有一些支派曾因此一度废除伊斯兰教法,不履行五功,不要清真寺等。伊斯玛仪派还创立了一种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的宇宙流溢说,认为安拉的表现形式是被称为宇宙理性的知识,由这种宇宙理性流溢出宇宙万物。这种流溢说以不同形式出现在该派各支系的学说中。

(4)崇拜伊玛目陵墓。由于什叶派信仰并尊崇伊玛目,且有几位伊玛目是被政敌杀害或暗害的,因此认为这些伊玛目既是超凡领袖,又是以身殉道的先烈,从而十分敬重他们的陵墓,经常前往参谒吊祭,缅怀他们的功绩,或哀悼他们的殉难,并为自己求取福泽。

(4)塔基亚原则。什叶派在长期受压制的情况下,为了保存自己而采取的一种自我掩护手段,即允许该派穆斯林在遇到难以抗拒的压力时,可以隐瞒自己的信仰,而且应在外表上承认流行的宗教,以免遭受迫害而作无谓的牺牲。

什叶派_什叶派 -主张

什叶派最显着的主张就是,只承认 阿里一个人作为 哈里发的合法性 ,并有一些推崇 阿里的仪式,所以 什叶派又被人们叫做“阿里派”。

什叶派_什叶派 -教法原则

在法学原理方面,什叶派各分支均承认《古兰经》、圣训为立法原则,一般不承认“公议”,他们认为公议不一定正确,而伊玛目的判断才是最可靠的立法依据。他们认为,创制教法的大门一直敞开,没有关闭,在伊玛目隐遁期间由具有创制教法条件的法学权威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法例演绎,每个什叶派穆斯林都必须随从一位在世的教法学权威。在具体法例方面,该派主张农产品的天课税率不是十分之一,应是五分之一。准许实行临时婚姻制,即根据男女双方协议确定婚姻期限,届满后自行解除。什叶派一般的教法学思想与逊尼派较为相近,各支派中 最接近逊尼派的是 栽德派,他们不否认前三任哈里发的合法性,不相信隐遁伊玛目,不承认临时婚姻制和塔基亚原则。

什叶派_什叶派 -教阶制度

伊斯兰什叶派现实行教阶制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毛拉、 乌莱玛、霍贾特伊斯兰、 穆智台希德、阿亚图拉、 大阿亚图拉。从下到上,教阶越高,教职数目越少,教阶越低,教职数目越多。

一个毛拉通常要经过伊拉克的 纳贾夫、 卡尔巴拉或伊朗的 马什哈德、 库姆等地宗教学校的长期教育,精通 《古兰经》、 圣训、教法和神学,然后才能获得“乌莱玛”的称号,意为“有知识的人”。

“霍贾特伊斯兰”(Hujat Islam),意为“伊斯兰教权威”、“伊斯兰的证明”。“霍贾特伊斯兰”为伊斯兰宗教领袖,一般授予有德高望重的穆智台希德,地位次于阿亚图拉。目前已不太常用,逐渐被阿亚图拉所取代。乌莱玛之上,属于高级宗教权威。

“穆智台希德”(Mujtahid),意为“勤奋者”。他们能够根据《古兰经》、圣训进行推论、演绎教法,并在教徒中具有很高声望,他们有权对宗教问题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作出法律结论。

阿亚图拉(Ayatollah),阿亚图拉是伊斯兰教 什叶派的最高宗教职衔,意为“安拉的象征”、“安拉的奇迹”、“安拉的迹象”。从少数学识渊博、有权威、倍受尊敬的“穆智台希德”中经过考核遴选出来。阿亚图拉有资格就重大的教法问题、社会问题作最后的解释。

大阿亚图拉(Grand Ayatollah),意为“安拉的最伟大象征”。又称马尔贾(Marja),是什叶派穆斯林的最高教阶和宗教领袖。只有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穆智台希德才有资格出任。他们被视为安拉在世间的代理人。除了《古兰经》、圣人穆罕默德以及伊玛目外,大阿亚图拉是什叶派最高教法权威,有权对重大的有争议的教法问题作出最终裁决。一般信士必须遵守。

什叶派_什叶派 -信众

全世界大约有10-15%的穆斯林属于这个教派,全世界什叶派穆斯林约有80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阿塞拜疆人、阿富汗斯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门、巴林等地区,中国有极少数。


信众

一般估计,在整个伊斯兰教世界,什叶派约占10%。但由于“塔基耶”原则,这一比例可能低估。例如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便估计中东地区什叶派人口有1亿2500万,占本地伊斯兰教总人口的12%以上。

在波斯湾地区的主导性

伊朗和其他中东伊斯兰国家的一个关键差别,是它不同于阿拉伯文明的“先伊斯兰”文化,这一古老文化播及的范围,从埃及和两河流域(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一直延伸到中国西部。 什叶派的一个重要转机,是1258年元宪宗蒙哥同母弟旭烈兀受命攻占巴格达,处死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最后一任哈里发,逊尼派主流几遭灭顶打击,群龙无首,长期受压制的什叶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旭烈兀后来经兄长元世祖忽必烈封授,建立波斯伊利汗国,其主要谋士便是什叶派。学者们因此认为:蒙古人征服是什叶派十二伊玛目宗在波斯扎根的时代。 后来波斯人萨法维家族在波斯建立萨法维帝国,此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逐渐征服了大部分阿拉伯地区,奥斯曼苏丹自封哈里发,以全世界伊斯兰教正统领袖自居。波斯人因为有和阿拉伯文化不同的独立传统,坚持和伊斯兰教主流势力分庭抗礼,萨法维帝国宣布以十二伊玛目宗为波斯国教,确立了什叶派主导波斯的事实,同时推动什叶派在波斯文化圈和旧有领土内不断扩展,逐渐造成今天什叶派在波斯湾的盛况。

什叶派_什叶派 -伊玛目列表

十二伊玛目派

1.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600年 - 661年)

2. 哈桑・伊本・阿里 (625年 - 669年)

3.侯赛因・伊本・阿里(626年 - 680年)

4. 阿里・伊本・侯赛因 (658年 - 713年)

5.穆罕默德・巴齐尔 (676年 - 743年)

6. 贾法里・阿斯―萨迪克(703年 - 765年)

7. 穆萨・卡齐姆 (745年 - 799年)

8. 阿里・里达 (765年 - 818年)

9. 穆罕默德・塔基 (810年 - 835年)

10.阿里・哈迪(827年 - 868年)

11. 哈桑・阿斯卡里 (846年 - 874年)

12. 穆罕默德・马赫迪(868年 - ?)(隐遁的伊玛目)

七伊玛目派

1.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600年 - 661年)

2. 哈桑・伊本・阿里 (625年 - 669年)

3. 侯赛因・伊本・阿里 (626年 - 680年)

4. 阿里・伊本・侯赛因 (658年 - 713年)

5. 穆罕默德・巴齐尔 (676年 - 743年)

6. 贾法里・阿斯―萨迪克 (703年 - 765年)

7. 易司马仪・伊本・贾法里 760年(隐遁的伊玛目)

栽德派

1. 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 (600年 - 661年)

2. 哈桑・伊本・阿里 (625年 - 669年)

3. 侯赛因・伊本・阿里 (626年 - 680年)

4. 阿里・伊本・侯赛因 (658年 - 713年)

5. 栽德・伊本・阿里 (713年 - 740年)(隐遁的伊玛目)

什叶派_什叶派 -近代活动

反英国帝国主义

伊拉克什叶派从1920年代起,成为反对英国统治的伊拉克民族主义的中坚,因此遭到英国当局的镇压和专门防范。在非殖化和伊拉克哈希姆王朝垮台时,居人口多数的伊拉克什叶派却错过掌权机会,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1920年代起,主要什叶派学者纷纷着重批判西方特别是英国帝国主义,反对西方对世界的支配控制,成为现代什叶派意识形态和宗教理论的有机部份。这一历史经历,显然会使美英欲用西方模式在伊拉克“建立民主”困难重重。

伊朗伊斯兰革命中爆发的反美浪潮,使得美国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一直以扶持逊尼派阿拉伯政权抑制什叶派,作为在伊斯兰世界的基本政策。随即发生苏联入侵阿富汗斯坦,促使美国非常短视地鼓励“伊斯兰圣战”,来遏制苏联的扩张。

这样的政策,终于造成萨达姆坐大和沙特阿拉伯逊尼派瓦哈比原教旨极端主义在伊斯兰世界泛滥成灾的双重恶果,又增加什叶派对美国的强烈敌意 。

圣诞节的由来简介 什叶派 什叶派-简介,什叶派-由来

反抗萨达姆

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之际,伊拉克什叶派在美国煽动下大批起义,反抗萨达姆。可是华盛顿又担心什叶派借机壮大,始乱终弃,听任起义者被萨达姆残酷镇压。

伊斯兰国家动荡

2011年2月18日,由于受到早先的埃及等伊斯兰国家局势动荡影响,巴林首都麦纳麦珍珠广场发生至少5人丧生,超过200人受伤的悲惨事件。次日,麦纳麦数千民众走出家门,参加在清场中身亡示威者的葬礼。葬礼队伍弥漫反政府情绪,甚至喊出“结束王权”的口号。由于,中东最大的什叶派穆斯林国家是伊朗,最大的逊尼派穆斯林国家是沙特,两国在中东明争暗斗了数十年,巴林局势不稳,可能成为两国角力的新焦点。巴林在历史上就和伊朗有着密切关系,示威者中有不少什叶派伊朗波斯族移民。由于作为逊尼派的王室占据国家主导地位,所以巴林的什叶派希望变革。

也门政变

2015年3月26日,也门总统阿比德・哈迪(AbedRabboMansourHadi)已乘船逃离也门。与此同时,什叶派胡塞反政府武装及其盟友正向该国南部的最后一处庇护所进军,并夺取了总统府附近的机场。胡塞武装已发布了金额高达10万美元的悬赏索要总统哈迪的人头。

作为也门邻国的沙特阿拉伯于当地时间26日凌晨对胡塞武装发动了军事打击,标志着海合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正式军事介入也门的国内冲突。与此同时,美国白宫也随后宣布向海合会的军事行动提供后勤和情报援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60103/106938.html

更多阅读

圣诞节的由来简介 高端黑 高端黑-简介,高端黑-由来

高端黑,意指那种委婉的讥讽或揶揄。它与网络时词“腹黑”接近有不同,“腹黑”的“黑”黑在心思,“高端黑”的“黑”大致接近笑里藏刀,言辞拌蜜,内涵刀剑。高端黑_高端黑 -简介高端黑,意思是用高等、文明、幽默的语言来黑这个世界的一切

圣诞节的由来简介 沐足 沐足-简介,沐足-历史由来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60多个穴位。经常用温水沐足,能刺激足部穴位,增强血液运行,调整脏腑,疏通经络,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除邪的目的。沐足时水的温

圣诞节的由来简介 齐蛋短裤 齐蛋短裤-简介,齐蛋短裤-由来

小西装短裤的装扮中,这种非常短的短裤被称为齐蛋短裤,目前流行于伦敦街头。齐蛋短裤_齐蛋短裤 -简介2014年8月,伦敦发起了一个提倡男士穿齐蛋裤的宣传。男士身穿小西装短裤,这种男士所穿短裤被取了一个形象响亮的名字“齐蛋短裤”。这

圣诞节的由来简介 台胞证 台胞证-简介,台胞证-由来

台胞证为《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俗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给台湾同胞来往中国大陆就业、就学、考试、就医、置产、开户、投融资、结婚、旅游的身份证明文件,在进入中国大陆时作为替代中华民国护照的旅行证件。台胞证_台胞证

声明:《圣诞节的由来简介 什叶派 什叶派-简介,什叶派-由来》为网友其实我很坚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