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历史沿革 长春税务学院 长春税务学院-学院简介,长春税务学院-历史沿革

长春税务学院始建于1948年9月,至今已有58年的历史。长春税务学院是一所综合性财经大学,面向全国招生,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税务在职干部培训、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

长春税务_长春税务学院 -学院简介


长春税务学院

长春税务学院起步于东北银行总行1948年创办的东北银行干部训练班,后期组建东北银行干部学校。1950年9月15日,东北银行总行在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东北银行专门学校,这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金融高等学校。1952年12月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学校改为长春银行学校,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1958年5月,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协商,决定在长春银行学校基础上组建吉林财贸学院,1958年9月29日,吉林财贸学院成立,这是国家较早创建的普通本科财经院校之一。1992年5月,吉林财贸学院更名为长春税务学院,隶属于当时的国家税务局和后来的国家税务总局,这是国家第一所也是迄今唯一一所税务本科大学。20世纪80年代初和2004年学校先后两次被遴选为吉林省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六大学科门类,27个本科专业。现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学校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具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单位。有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

学校现有各类在籍学生15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近9000人,硕士研究生近600人。6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9万名优秀专门人才,在历届毕业生中有国内著名的经济学专家,有著名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等学界精英;有前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证监会常务副主席,现任中纪委驻国家财政部纪检组组长、吉林省人民政府2位副省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等政府官员;有著名的企业家、实业家等创业型人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近10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600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和在读博士13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近300人。1958年,国家从上海等地选派了一批在国内颇具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其中有著名经济学家袁孟超教授,著名统计学专家王思立教授,著名会计学专家余性元教授,著名财政学专家胡继纯教授等。目前,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规划评审专家、教育部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税务系统优秀教师、全国统计系统优秀教师、吉林省首批新世纪高校首席教授、吉林省首批新世纪高校主讲教授、吉林省首批新世纪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委和省政府智力支撑咨询委员会成员、吉林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询委员、吉林省十届人大立法咨询员、长春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


长春税务学院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推动科学研究上层次、出精品。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多项,省级项目200多项,近30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学校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现与8个国家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每年都有学者互访、留学生互派等。

学校2004年6月净月新校区开始建设,2005年8月实现了举校搬迁。新校区占地110多万平方米,现已完成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弘扬真理,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培育人才,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为宗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根本、质量为生命、教学为中心、创新为灵魂的教育观念;坚持学科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教、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理念;秉承“明德崇实”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在国际有一定影响、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多科性大学。

长春税务_长春税务学院 -历史沿革

东北银行总行训练班及其沿革(1948--1958)

(一)东北银行总行训练班

1946年7月,为适应建立东北根据地对大批专业干部的需要,东北银行总行在佳木斯举办了第一期短训班。第一期短训班招收、培训银行干部120名,于1946年10月7日结业。

1948年3月,东北银行总行从佳木斯迁到哈尔滨,总行短训班设在哈尔滨市田地街。由章梦生同志负责短训班工作,先后举办第二、三期短训班,每期3个月,共招收和培训银行干部90名。

1948年9月,总行训练班建立了以银行业务负责人为骨干的兼职教师队伍,有计划地完成了干部培训工作,扩大了社会影响,开创了东北金融教育新局面。

1948年12月,总行训练班随同东北银行总行由哈尔滨迁到沈阳市,训练班设在沈阳市小南门里伪交通银行旧址。到1950年2月,东北银行总行训练班共举办七期短训班,累计培训银行干部1207名。东北银行总行训练班的创建及其不断完善,为实施学校教育创造了条件。

(二)东北银行干部学校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初期,为迅速发展金融事业,东北各省、市先后设立银行分支机构,急需培养和充实大批银行干部。1950年3月,东北银行总行决定将总行训练班改为东北银行干部学校,由章梦生同志任校长。

干校设有银行专科班、在职干部班和文化速成班。以“忠诚、朴素、精细、劳动”为校训,以东北军政大学创作的歌曲《深入学习,联系实际》为校歌。

(三)东北银行专门学校

1950年6月,东北银行总行决定在东北银行干校的基础上扩建东北银行专门学校,并拨款东北币5亿元作为建校经费。1950年7月25日,干校从沈阳迁到长春市人民广场银行大楼。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建,9月15东北银行专门学校成立,新中国第一所金融高等学校在长春诞生。

东北银行专门学校担负为全国培养金融管理干部和专业人才的任务。学校设有专科、高职科和初职科。学校师资力量较强,在统计学教授赵希献博士、信用学教授李德宣等影响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带出一批教学新生力量。

1952年10月23日,国务院、教育部决定将东北计划统计学院、东北财政专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合并,成立东北财经学院。经过调整,原东北银行专门学校的部分教师、职工和专科学生迁往沈阳,并入东北财经学院;在保留部分教师、职工和高职科学生的基础上,开始筹建银行学校。

(四)中国人民银行长春银行学校

1953年初,在原东北银行专门学校的部分教师、职工和在校的高职科学生的基础,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长春银行学校。校址仍在长春市人民广场银行大楼。1954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所属银行学校进行调整,撤销了苏州银行学校、山东银行学校、旅大银行学校,将学生并入长春银行学校。195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吉林省分行决定,将吉林省银行干部学校并入长春银校,进一步加强和充实了长春银校的师资力量。

1957年2月,长春银校由人民广场银行大楼迁到斯大林大街82号。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到1958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长春银行学校拥有教职工近200人,在校学生近800人,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一所正规划的中等专业学校已初具规模。

长春银行学校的成立与发展,为建立吉林财贸学院创造了条件。

吉林省第一所高等财贸学府--吉林财贸学院(1958--1966)

1958年7月,在中共吉林省委财贸部领导下,成立学院筹备委员会。9月29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吉林财贸学院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长春银行学校停办。

学院设有财政、金融、贸易经济、工业品、农副产品、粮食管理、粮食加工、粮食储藏8个专业。其中本科学制3年,专科学制1年;1959年本科学制改为4年,专科学制改为2年。

建院初期,学院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和教员112人。其中,具有社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有:经济学教授袁孟超,毕业于东南大学,留学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曾任苏联伯力远东边疆共产主义大学教授、中国部主任,上海法学院、上海财经学院教授,来院后担任科学研究委员会主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统计学教授王思立,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曾任上海财经学院教授,著有我国第一部《统计学概论》、《数理统计学》,来院后担任统计教研室主任;会计教授余性元,曾任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上海财经学院教授,来院后担任会计学教研室主任;财政学教授胡继纯,早年留学英国、美国从事政治理论研究,曾任复旦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上海财经学院教授,来院后讲授《财政学》课程。

1964年4月,按上级要求,专业调整为会计、统计、财政金融、贸易经济4个专业。从此,确立了学院的发展方向。

1966年5月11日学院党委召开会议,学习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紧急通知》。会后,又召开全院大会,传达省委文件精神,动员师生参加文化大革命。此时,财院同兄弟院校一样,“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即将来临。

吉林财贸学院遭到严重挫折(1966--1978)

(一)撤销吉林财贸学院

1969年11月,吉林省革委会在“加强战备”、“藏干于民”、“建立农村红色根据地”的口号下,加紧部署和动员全省广大干部插队落户。与此同时,决定撤销吉林财贸学院,动员干部、教师走“五,七”道路,到指定地点插队落户。从12月24日开始,大批干部、教师被迫离开奋斗多年的教育工作岗位,分别到指定地点长白、汪清、敦化、榆树四个县所属10个公社以及分散到永吉、长岭等15个县18个公社,插队落户。

学院撤销后,军宣队动员在校的65级学生参加哲里木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69年11月奔赴农牧区开展“斗、批、改”运动。1970年3月返校,投入“一打三反”运动。8月,65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至此,财贸学院校园除部分教工和少数留守人员外,只剩空荡荡的院落。

(二)组建吉林省财贸学校

1970年8月,吉林省革委会决定原吉林财贸学院、省财贸干校、省商业学校、省粮食学校、省供销合作学校五校合并,成立吉林省财贸学校,校址设在长春市斯大林大街82号原吉林财贸学院院址。省革委会的决定,给已经撤销的吉林财贸学院及其大批插队落户干部、教师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吉林省财贸学校担负着为全省财贸战线(包括商业、粮食、财政和银行系统)培养新生力量和轮训在职干部的任务。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粉碎。1977年5月,财校党委向吉林省财贸办、省高教局提出恢复吉林财贸学院的建议和要求。同时,学校党委积极引导广大干部、教师努力办好财贸学校,争取早日恢复吉林财贸学院。

吉林财贸学院恢复与发展(1978--1992)

1978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吉林财贸学院。从此,吉林财贸学院获得新生。

吉林财贸学院在省委、省政府和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历经恢复、发展和改革开放办学时期,逐步建设成综合性财经高等院校,成为省属重点高等院校之一。

恢复后的吉林财贸学院,隶属省委财贸部领导,实行党委的一元化领导。

学院恢复初期设有财政、金融、会计、统计、商业经济、粮油储藏、粮食加工7个专业,学制4年,1979年增加对外贸易经济专业。

1978年到1982年,是学院的恢复时期,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顺利地完成了财院恢复时期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1982年7月,78级480名本科生毕业,除金融专业东北三省分配外,其他专业大部分省内分配,少部分上调中央各有关部委。这批学生大多数素质较好,分配到工作岗位以后,很受业务部门的重视。如今,这批毕业生中的大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和业务骨干。学院从这批毕业生中留校30名,充实到教学和机关各部门,增加了青年教师的比例,成为学院发展的骨干力量。

1983年,学院首先在金融、会计两个专业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84年统计专业招收硕士生。

从1982年至1984年,是我院的发展时期。学院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招生规模、办学层次和办学形式上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学院建院以来招生数量最多的时期。这时,不仅学生规模扩大了,而且教职工队伍的人数也增加了,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新的教学大楼竣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地充实到教学和科研领域,配置了语音室、电子计算机室、电化教研室、商品实验室等。学院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局面。

从1985年至1988年,是学院深化教学改革,开创工作的新局面的时期。这一时期,学院大胆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有了新的提高。1986年9月,经学院研究、上级批准,学员增设工商行政管理、税收、保险三个专业。1987年商业经济专业招收硕士生。

1991年,学院开始筹备归属国家税务总局及更名长春税务学院。

长春历史沿革 长春税务学院 长春税务学院-学院简介,长春税务学院-历史沿革

中国第一所税务本科高校--长春税务学院(1992--)

1992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吉林财贸学院划归国家税务总局领导,更名为长春税务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税务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担负为全国税务系统和吉林省培养高级税务和各类财经管理专门人才的任务。

2000年在高等院校布局结构调整中,学院又划归吉林省,成为省属院校。

2004年初,长春税务学院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高校。

现在的长春税务学院正在朝着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在国内有广泛影响、省内一流的财经大学的目标而阔步前进。

长春税务_长春税务学院 -机构设置

机构划分

学院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人事处纪检监察办公室团委保卫处基建处离退休工作处团委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会妇委会计划财务处审计处当代经济研究经济模拟研究所学报校报编辑部网络实验中心图书馆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后勤集团后勤与资产管理处教学系部财政税务系会计系金融系统计系工商系经济系法学系公共管理系信息系数学系新闻系国经系外语系研究生部外语部马列部体育部干部培训部国际交流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信息经济学院MBA教育中心

长春税务_长春税务学院 -教学管理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着力抓好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我校作为地方财经院校,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学校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建立起主辅修、第二学位、双语教学实验班、校际合作培养、国际交流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精心构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合理设计不同专业的不同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设置符合知识结构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着力构建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学生具备“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际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胜利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推进有利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营造优良的校园氛围。

长春税务_长春税务学院 -科研机构

经济模拟研究所

经济模拟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11月,是学院根据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动态,结合吉林省情况和学院的实际,建立的开放式研究基地。采取依托、开放、联合的方式,服务于学院学科建设,服务于吉林经济建设。

经济模拟研究所,现有专职人员5名,林秀梅任所长,蒋成林任副所长。设有1个数量经济学硕士点和3个模拟实验室,即宏观模拟实验室、中观模拟实验室和微观模拟实验室,并初步设立6个研究方向。

宏观模拟实验室,下设经济预测和经济政策模拟两个研究方向,主要模拟研究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经济政策对吉林省经济的影响,以及吉林省经济运行的趋势与特征,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预测,对重大政策调整、重大项目上马进行经济模拟,验证其可行性与可靠性,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中观模拟实验室,下设产业经济和县域经济两个研究方向,主要对吉林省各产业、行业、经济类型。

长春税务_长春税务学院 -重点学科

政治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民商法学区域经济学

长春税务_长春税务学院 -学院风光


实验楼
逸夫图书馆
学生餐厅
教学楼
教学楼内210米长的连廊
学生寝室

长春税务_长春税务学院 -科研项目

学校现有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近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近300项;出版学术专著等130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30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奖3项。

长春税务_长春税务学院 -著作教材

学校教师在国内率先编著出版了《统计学通论》、《数理统计学》、《中国旅游经济学》、《工商行政管理学》、《中国个体经济管理学》、《金融审计》、《对外贸易统计》、《保险统计概论》、《税法学》等著作或教材。

学校举办的《当代经济研究》、《税务与经济》两个学术期刊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当代经济研究》在全国146种经济学理论专业期刊中排名进入十强,《税务与经济》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连续七次被评为吉林省一级期刊。

长春税务_长春税务学院 -办学成果

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9万名优秀专门人才,其中有著名大学和科研单位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等学界精英;有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2位副行长、财政部副部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吉林省人民政府2位副省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等高级管理人才;有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光大集团副总裁、合生创展集团总裁、海尔集团副总裁等创业先锋;全国国税系统副司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40%左右是我校校友。目前,在校学生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先后有30多个学生集体、300多名学生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全国优秀团干部”、“全国三好学生”等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200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各类学习竞赛中获奖。2006年学校被遴选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近年来,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家公务员的超过10%,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在10%左右,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的就业率始终是100%。据凤凰网测评,学校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在全国非“211”大学中排在第26位,在东北地区非“211”大学中排在第2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70103/107977.html

更多阅读

嘉兴学院 嘉兴学院-历史沿革,嘉兴学院-学院概况

嘉兴学院是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和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此后平湖师范学校、嘉兴卫生学校、浙江会计学校和嘉兴市粮食干部学校等四校相继

衢州学院 衢州学院-历史沿革,衢州学院-办学规模

衢州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科、师范、经管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5年的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衢州学院。衢州学院坐落于素有“四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声明:《长春历史沿革 长春税务学院 长春税务学院-学院简介,长春税务学院-历史沿革》为网友花心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