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 古诗 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按照《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而这时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

对于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是丝毫不含糊的,我觉得每一个属于自己的传统,那都是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之所在,而这些,也正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对于西方的那些节日,我觉得它们总是带有一些浮躁的色彩在里面的。

“清明时间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逢清明,我总是不由自己的想起这几句诗,或多或少的记起关于那些年的清明。在老家的时候,清明是不会下雨的,当我开始会记事的时候,就没见过那年的清明是烟雨纷纷的,反而,这天风和日丽,异常的清晰,极目望去,天地间一片万象更新……我想,这就是所谓之的清明吧。

这天,我们要去上坟,当然,很多文献或者文章里面把这个说成是扫墓,但意思一模一样。这个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的中华民族传统与美德的习俗,在明媚的春光里,心底那份感恩的情怀,静静地在我们的生活里回放,烙印般烙在我们的心坎上,也盛开在那座有着祖辈们跨进的永恒土地上……

一直以来,我们遵从在清明节前几天上坟祭祖的习俗。说来也怪,祭祖的祭品缺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缺炒鸡蛋。在清明这天上坟的时候,我们往往是我们一个家族集体出发的,每一家都会炒鸡蛋一碟,然后带上准备好的香、表(用黄纸裁成的类似于纸钱大小的纸张,和纸钱一起烧,即上表的意思)炕桌、纸钱、奠酒、泡好的茶、鞭炮、挂纸(白纸裁成的宽约5厘米长约15厘米的纸条)馒头一副(六个为一副,我们俗称献的,就是献给祖先的),然后一个大家族除了女性外全部奔赴祖坟,一路上有说有笑,听几个爷爷们说说祖先们的一些事情――以一种别样的方式缅怀已经长眠在地下的列祖列宗。人就这样,世代轮回,生生不息,在将来的某天,我也会在今天,在去祖坟的这段路上,笑着为我的子孙讲讲他们已经长眠在地下的太太太爷爷的故事。( 文章阅读网:www.www.AihuAu.com.net )

祖先的墓地,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默默无语的田野里,泛着浓浓的绿意,麦芽在沉睡了一冬后探头吐露着新绿,这片田野,曾经播种着几代人的希望,望着先人的栖息地,感到时光在凝固,思想在凝固,记忆在凝固。

到了祖坟后,我们会为祖坟上填一些新土。然后,大人们会给小孩几叠挂纸,吩咐他们挂在坟上的草的茎秆上、蒿子上、还有坟上栽种的很整齐的松树上、用土块压在坟堆上,干完这个后,整个坟看起来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挂纸在风中朝着一个方向飘起来,发出一种很特别的响声,然后大人们会把炒好的鸡蛋撒在祖坟的每一个角落,然后会把馒头掐下来一些也用同样的方法撒在祖坟的每一个角落,碟子里撒剩的鸡蛋和馒头小孩们会一哄而上争抢着去吃,小时候我也和几个哥哥弟弟抢着吃过,是伴着黄土的味道吃下去的,不过,很香很香……再接着,放几串鞭炮,老人们会在祖坟的一个角上选定一个位置(至于这个位置怎么选的我到现在还没明白,以后再学吧)摆开炕桌把馒头放在上面,一共六个,下面两个上面一个,分开摆着,中间摆设香炉,用作临时插香之用,然后老少一起跪下,老人们点香、烧表和纸钱。一炷香的飘渺里,崇敬在心底升腾,这一瞬间,我仿佛看见,看见那黄纸裁成的表被火烧成灰后飘向了另外一个非物质的世界,飘到祖先的眼前,那上面仿佛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在告诉祖先――又是一年清明节了,我们来祭奠。等那些纸钱不在燃起火,等它们化作一缕青烟飘散在风中的时候,老人们会端起那传了几代的的酒壶和茶壶洒下奠酒和茶水,然后,我们虔诚的磕三个头,起身,作揖。叩首、磕头的礼仪中写满虔诚。面对土堆里深爱过我们的人或是我们深爱过的长辈们,我们今生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怀念。一阵风吹来,焚烧的纸钱,像灰色的蝴蝶徐徐飞旋,凭空里的一串鞭炮声,在田野回响。阴阳两界的人,唯一都能听得到的声音,该是那鞭炮声!当然,这还没完,这才是第一个位置完事了,接下来,老人会把香从香炉拿出来插在那个角上,然后会选择坟上的第二个地方,这个地方好选,一般会是在坟头,然后点香烧表烧纸钱磕头作揖。然后回去其他的坟上,重复着这几个动作。当那年我懂事了,我上坟的时候会背着一棵小松树,亲手栽在太爷的坟旁,听爷爷说太爷生前喜欢树木,善待万物……如今,太爷坟旁边的树,应该有两排了吧,也都已经长大了吧。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清明,那几年的清明,一直如此,只是这两年清明,我在他乡求学,未曾回去为我的祖先上坟去,未曾再去太爷的坟上看看那几年清明栽下的树,然后再栽一棵。我也更不知道,以后的那一年清明,能回到老家,回到老家去上坟。去上坟,是因为思念,也是因为感恩。然而,感恩与思念并不局限在清明节,只是清明节,把所有感恩和思念的情怀,推向了及至!这一天,贯穿在春天里,也贯穿在我的生活里,像一片定格了季节的剪影,在注视里静静地流淌缓缓地流逝,总使我难以忘记……

那暖暖的阳光,浅浅淡淡的铺洒在我们身上,有些漫不经心,又有些专心致志,无论怎样,黄土堆里安眠了多少年的亲人们,或许为这暖暖的春光,等待了漫长的冬日。

清明,是自然生命的一种炫美景观,被诗人赋予万般迤逦的意蕴,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使生命的始终与岁月的流逝清晰可见。一样的清明,不一样的风俗里,怀念和感恩是那么的相似。对祖先和逝者最好的感恩、纪念和念想,或许就是让生命一代代延续、生生不息。

我仿佛看到那过往轮回的记忆,伴随着飘舞的挂纸,清雅迷梦般穿过思念的长河,让漂泊的思绪故地重游,萧索的品味这一段拾遗的美好。

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 古诗 又是一年清明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70103/108338.html

更多阅读

又是一年清明时:八宝山祭奠父亲母亲

4月4日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照旧去八宝山革命公墓祭奠父亲和母亲。早八点出门就乘上地铁.三环通向八宝山方向基本路段全部堵车.地铁里都是人海.今天大部分北京人都是全家出动、偕老扶幼来八宝山慎终追远,祭奠故去的前人。八宝山原为

三年自然灾害时,上海人吃些什么? 三年自然灾害真相

(本文参加新浪 国庆60周年大型征文:我们家的60年)三年自然灾害时,上海人吃些什么?松龄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被称作为“三年自然灾害”的时期,那时,我正在上海读小学,记忆当中,农村中遭受了特大的自然灾害,有的地方还饿死了人。城市

《素年锦时》读后感 素年锦时下一句是什么

这本书是一本杂文形式的笔记。记录一些生活中温情的片断以及作者所逐渐蜕变的心境。素年。指一种平和无争的生活。锦时。即指这种生活中自有美丽与风韵。字面上翻译过来就是繁华的和平凡的时光。这是是一本让心休息的书。在这逝去的

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节诗词赏析 清明节古诗词

诗词天地 shicitiandi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关注诗词天地,邂逅一份古典与优雅~《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寒

2015年清明黄帝陵祭文 清明节扫墓祭文

应约为2015年清明黄帝陵撰写祭文,敬撰以后贴在此处,恭请博友提出批评,以便修改! 2015年清明黄帝陵祭文惟公元二零一五年四月五日,夏历二月十七,岁次乙未,时至清明,华夏苗裔云集于桥山之阳,谨以俎馐清醴之供,时花雅乐之仪,恭祭吾祖轩辕黄帝之陵

声明:《又是一年清明时 古诗 又是一年清明时》为网友玉衡逍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