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科左后旗 科左后旗-简介,科左后旗-名称由来

科左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东南部,东经121°30′―123°42′,北纬42°40′―43°42′之间。科左后旗,全称为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蒙古语正音为呼尔沁,意思是“锐利”。

科左后旗_科左后旗 -简介

科左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东南部,东部和南部分别与辽宁、吉林两省毗邻,属东北经济规划区。总土地面积11570平方公里,辖16个苏木镇(场),262个嘎查村,总人口40.2万人,其中蒙古族占73%,聚集着蒙、汉、回、满等19个民族。现有耕地面积300万亩,草牧场1050万亩,有林地350万亩。
这里人杰地灵,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素有“马王之乡”、“黄牛之乡”、“沙稻之乡”、“民歌之乡”、“旅游之乡”的美誉。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4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4.5亿元、23.8亿元、32.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1:34:4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49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451元。

科左后旗_科左后旗 -名称由来

科左后旗,全称为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蒙古语正音为呼尔沁,意锐利。元太祖成吉思汗有一支由他胞弟哈布图哈萨尔指挥的精锐侍卫队,后被誉为“呼尔沁侍卫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的一部分就以“呼尔沁”――科尔作了科尔沁部落名。到了天聪十年,即公元1636年(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登基后,在科尔沁部等各蒙古部落先后设旗建置,分封爵位,委任札萨克。据《清史稿》、《蒙古游牧记》载,科左后旗始建于清顺治七年,即公元1650元,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名称也随之诞生。

科左后旗_科左后旗 -人口概况

年末全旗总人口40.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0.8万人,女性人口19.8万人,男女比例为105:100.在总人口中18岁以下的人口8.19万人18-35岁人口12.79万人,35-60岁人口15.75万人,60岁以上人口3.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0%、31%、39%和10%。全旗人口由19个民族构成,其中:蒙古族人口30.03万人,汉族人口9.77万人,满足人口0.72万人,回族0.0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74.0%、24.1%、1.8%和0.15%。

第六次人口普查

名称单位人数总人口人406457其中:男性人208197女性人198260其中:蒙古族人300844汉族人98408满族人6177回族人607

第五次人口普查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38757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甘旗卡镇50343人、金宝屯镇 23015人、吉尔嘎朗镇 19371人、常胜镇9527人、伊胡塔镇 10749人、查日苏镇 14465人、散都镇 8015人、哈日乌苏苏木 4375人、满斗苏木 7211人、潮海苏木 4762人、铁牛乡 9059人、胡勒顺淖尔苏木 8326人、海斯改苏木 9956人、乌顺艾里苏木 6328人、公河来苏木 10990人、浩坦苏术 18137人、巴雅斯古楞苏木 9372人、阿古拉苏木 10367人、向阳乡 21675人、双胜乡 19660人、巴彦茫哈苏木 5887人、布敦哈日根苏木 8987人、巴嘎塔拉苏木 6751人、努古斯台苏木 6555人、花灯苏木 5372人、额奠勒苏木 10621人、阿都沁苏木 7453人、茂道吐苏木 8593人、乌兰敖道苏木 5786人、朝鲁吐苏木 6098人、巴彦毛都苏木 6920人、沙日塔拉苏木 5627人、海力吐苏木 8272人、哈日额日格苏木 6689人、胜利农场7538人、孟根达坝牧场虚拟乡 2027人、查金台牧场虚拟乡 2698人。

科左后旗_科左后旗 -行政区划

科左后旗辖12个镇、2个乡、10个苏木:甘旗卡镇、金宝屯镇、吉尔嘎朗镇、常胜镇、伊胡塔镇、查日苏镇、散都镇、阿古拉镇、努古斯台镇、朝鲁吐镇、海鲁吐镇、胜利镇、海斯改苏木、公河来苏木、浩坦苏木、巴雅斯古楞苏木、向阳乡、双胜乡、巴嘎塔拉苏木、额莫勒苏木、阿都沁苏木、茂道吐苏木、乌兰敖道苏木、巴彦毛都苏木。

科尔沁左翼后旗行政区划一览:
甘旗卡镇:辖 铁东第二、铁东第一、玛拉沁街第一、甘旗卡街第一、甘旗卡街第三、大青沟街、玛拉沁街第二、甘旗卡街第二、甘旗卡街第五、甘旗卡街第四10个居委会;浩坦塔拉、甘旗卡、北甘旗、朱家窝卜、新胜屯、查斯营子、哈拉海甸子、新营子、西好力保、腰好力保、东好力保、孙家坑、二十家子、三家窑、台吉营子、沙家窝堡、盖顶17个村委会;哈日阿拉嘎、哈布哈、嘎日哈、哈吐塔拉、布德恩、海斯、束力古台、温都乎、塔本乎、胡力斯台、哈日乌苏、敖宝哈日乌苏、辉吐哈日乌苏、乌旦塔拉、乌日都塔本诺义都、辉吐塔本诺义都、麦力吐、巴润阿克台、辉图阿克台、毛希改乌苏、乌日都阿克台、嘎其毛都、明嘎塔哈日乌苏、敦达哈日乌苏、乌日都哈日乌苏、巴嘎要鲁、乌日都章文塔拉、乌日都乌那嘎、巴彦塔拉、巴润海拉斯台、乌日都来申台、龙音艾勒、合日呼舒、伊和要鲁、良沙布日、阿拉嘎乌合尔、翁斯德、准海拉斯台、郭家窝堡、黑马艾勒、辉图来申台、满斗、辉图乌那嘎、辉图章棍塔拉、莲花吐、道布代、潮海苏莫47个嘎查;大青沟林场。
金宝屯镇:辖 一、二、三、四、五5个居委会;车勒、西板井、毛家窝卜、巴嘎呼萨、伊和呼萨、阿基日根、查干额日格、哈拉盖吐、草根布拉格、套布海、嘎布拉、嘎查苏莫、查嘎拉吉、扎木呼都嘎、布敦哈日根、准古力古台、巴润古力古台、乌布日协日嘎、嘎其格日、吉如海、浩雅日格日、达音浩沁、窑艾勒、敖包斯布奎、敖林斯布奎、套日根斯布奎、乌丹斯布奎、塔林斯布奎、哈日宝吐、柴达木查干30个嘎查;岗岗、两家子、宝屯3个村委会;金宝屯林场。
吉尔嘎郎镇:辖 吉尔嘎朗、包忙牛、达巴代、毛仁塔拉、吉如干格日、准苏、协日勒阿吉日嘎、巴彦哈嘎、阿日花、五爷好沁、敖都勒台、道伦格日、恩和代、乌罕、葛根苏日格、伊和淖尔、布拉根玛拉楚达、牌子达艾勒、喜桂、少敦艾勒、呼和淖尔、棍淖尔、长毛套布、乌顺浩雅日格、巴润恒日格、乌顺恒日格、乌顺艾勒、包尹、何家套布、努很套布、苏莫台苏、查申格日、保仙套布、特日根艾勒、额肯玛拉楚达、额莫勒哈日乌苏36个嘎查;乌丹塔拉林场。
常胜镇:辖 常胜、新苏莫、拉布哈窑、莲花泡、喇嘛呼达、梅林窝堡、台吉花、固日班花、五家子、大官窝堡、西里、茨尔藤、七棵树、铁牛、孟堤、东马架子、西马架子、三义甸子、老营房、杨家、好力营子、马房子、西新民、地河、章古台25个村委会;巴日阿拉齐、东新民、包日汉台苏莫、伊和敖包、哈拉勿苏、胡勒顺淖尔、温都格7个嘎查。
伊胡塔镇:辖 花根、布日敦、柴达木、霍拉吐敖包、塔日根、哈日额日格、伊和宝力高、巴润沙布嘎吐、边布拉、伊和他拉、德日苏11个嘎查;伊胡塔林场。
查日苏镇:辖 查日苏、阿木斯尔、好力特尔、东五家子、公司塔班格日、达音塔班格日、布敦花、汗呼都嘎、喇嘛套布、长江10个嘎查;查日苏牧场。
散都镇:辖 散都、麦里、哈拉图德敖包、乌吉木萨、呼勃、好沁苏莫、扎兰艾勒、地布勒呼、刘窑、巴润草甘、巴彦乌楞11个嘎查。
阿古拉镇:辖门都来、巴润特格希巴雅尔、公恩艾勒、巴润仓恩巴达、达林艾勒、协日勒、吉力吐、合林索根、阿古拉、阿仁艾勒、宝格吐、敖包、准仓恩巴达、准玛拉楚达、塔本胡都嘎、道尔苏、赛音呼都嘎、雅敏艾勒、准特格希巴雅尔、哈日额日格、扎拉吐、乌汉、白音宝吐、特门套卜、桐其格、努克吐、散道吐、花灯、那林塔拉、乌日塔拉、都西、白兴吐32个嘎查。 努古斯台镇:辖 朝克塔拉、巴润伊和文都尔、准伊和文都尔、希达莫、巴润哈拉嘎台、苏敏哈拉嘎台、准哈拉嘎台、巴润图古日格、准图古日格、套格斯、脑门塔拉、阿布锦、努古斯台、固日本额莫、花卜、道乃艾里、雅莫、西花灯、东花灯、白音套海、额尔吐、套海、宝力高、哈拉勿苏、东市布、西市布26个嘎查。
朝鲁吐镇:辖 巴嘎罕塔拉、乌丹艾勒、布日很恩格尔、那林塔拉、图布、胡吉尔、准胡四台、敦达艾勒、准朝鲁吐、辉图黑雅格吐、葛格、葛格新艾勒、朝鲁吐、德日阿木塔拉呼、毛敦艾勒、黑雅格吐、道日阿木塔拉呼、白兴吐、浩雅日格日、乌那嘎、翁根艾勒、查申、阿其根、巴润沙日塔拉、准沙日塔拉、塔林呼勒、新艾里、南嘎拉达尺、北嘎拉达尺、布格图日毛都、宝屯艾勒、南阿拉嘎毛力、北阿拉嘎毛力、南昂海、北昂海、南翁古其、北翁古其37个嘎查。
海鲁吐镇:辖 海鲁吐、宝楚根好沁、辉图朝鲁吐、巴岱音套布、哈仁塔班格日、巴彦套海、伊和新艾里、乌兰巴日套布、巴润散都、花呼舒、京根艾里、道伦乌合尔、巴润阿嘎洲德、准阿嘎洲德、敖林阿伯、乌兰楚鲁、巴彦茫哈、巴嘎套布、双富音套布、巴润哈布其拉、伊利布舍、好沁、张家套布、哈希雅图、准哈布其拉、特莫图热其、查干敖宝音套布、三老爷28个嘎查。
海斯改苏木:辖 巴日嘎斯塔拉、巴润协日勒台、准协日勒台、达日吐、胡吉尔苏莫、阿拉嘎阿吉嘎、巴润海斯改、乌日图那木吉拉、辉图那木吉拉、散都艾勒、巴润巴颜哈嘎、鲁根套布、准海斯改、额日根呼都嘎、固力根好沁、好毕力干、准套格斯、巴润套格斯、雅玛吐、奈曼塔来、特特根、阿都好宝其、草布日嘎、乌达24个嘎查;哈拉乌苏种畜场。
公河来苏木:辖 乌日都恒日格、光荣、希布日吐、查干勿乃、草甘、特特根艾勒、章古台苏莫、吐莫营子8个嘎查;朝阳堡、公河来、车家窝堡3个村委会。
浩坦苏木:辖 查日苏、幸福、宝力特格尔、乌旦希里、额莫勒、浩雅日花、乌日都查干呼舒、浑特、沃德、浩仁塔来、塔班格日、河北、毕力格吐套布、新立屯、北段、塔林布敦吐、塔林格日、超和尔、准散敦布敦吐、敖瑞音布敦吐20个嘎查。
巴雅斯古楞苏木:辖 阿力顺文都日、宝日文都日、梅林套布、查干胡守、乌苏别嘎其、巴润塔班诺义德、敦达塔班诺义德、苏日古拉、查干雅玛、敖包塔班诺义德、敖包艾里、伊和哈拉乌苏、巴润协日嘎、准协日嘎、图古日格、套林查干、陶来图、阿日查日苏、散敦布拉格19个嘎查。
向阳乡:辖 二道壕、新建、丰胜、碱岗、胜利、丰富、朝阳、大仓子、向阳、继斌、三江、七家子、新合13个村委会;原种场。 双胜乡:辖 小坨子、双胜、十三崴子、七十二天地、新街基、双布朗坨子、花大树、东升、平安、保安、四合、二道河子12个村委会。
巴嘎塔拉苏木:辖 巴嘎塔拉、召根苏莫、阿日班格日、乌日都巴嘎布拉格、准百兴吐、呼和玛尼、回斯、甘珠苏莫、茫罕艾勒、玛尼太来、准巴嘎塔拉、边界、查干塔拉布日、巴润百兴吐、宝楞、巴润巴嘎塔拉、准哈伦呼都嘎、巴润哈伦呼都嘎、巴嘎布拉格19个嘎查。
额莫勒苏木:辖 哈斯敖其尔、恩和吐哈日根、阿尔三都、小浩坦塔拉、楚伦温都日、那林希勒、乌列斯台、乌兰吐来、伊和浩坦塔拉、古恩胡都嘎、巴雅日、洞胡勒、希日嘎沁、塔林达拉、吉日很花、乌旦塔拉布日、吉日很套布、巴彦乌达、扎兰艾勒19个嘎查。
阿都沁苏木:辖 毛盖吐、乌兰楚鲁、伊达门苏莫、巴润阿都沁、固日班格日、准阿都沁、乌日根格日、阿仁扎达盖、准塔林浩特、特莫沁、特莫沁浩雅日格日、茫罕浩特、塔图日、玛林呼都嘎、额布乃、珠日干格日、高古德台、都楞、乌兰英、乌仁、塔班格日、阿伯浩沁22个嘎查;哈丹嘎查村委会。 茂道吐苏木:辖 宝格丹苏莫、索根、敦达潮海、哈根潮海、达希木勒、六爷浩饶、塔林艾勒、贝子浩饶、敖瑞艾勒、敖特根、霍家屯、公音浩饶12个嘎查;茂道吐林场。
茂道吐苏木:辖 宝格丹苏莫、索根、敦达潮海、哈根潮海、达希木勒、六爷浩饶、塔林艾勒、贝子浩饶、敖瑞艾勒、敖特根、霍家屯、公音浩饶12个嘎查;茂道吐林场。
乌兰敖道苏木:辖 乌兰敖道、新艾里、巴首、巴冷吐、乌兰套、高井、黄沙吐、霍拉吐、古力古吐、格日忙哈、潮海、阿桂、朝鲁吐、东乌力吉塔拉、中乌力吉塔拉、西乌力吉塔拉16个嘎查;乌兰敖道渔场。
巴彦毛都苏木:辖 德日阿巴海、辉图阿巴海、哈日敖包、额门阿巴海、雅莫吐召、玛拉沁、额门巴彦毛都、北巴彦毛都、英吐、道日英吐、草布日嘎、班布日其格、巴彦敖包、巴彦敦勒、罕代、苏莫浩沁、讷日吐、准讷日吐、巴润磨埋、准磨埋、巴根21个嘎查;朝鲁吐林场。
胜利农场: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四分场、五分场、六分场。
孟根达坝牧场: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四分场、五分场。 查金台牧场: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四分场、五分场、六分场、七分场。

科左后旗_科左后旗 -教育状况

历史发展:科左后旗的教育事业,始于康熙年间少量的庙学和私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麦林希伯小学堂,始有正式公立学校。
教育政策:目前实行 “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的属地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学制(其中小学六年级课程在初中完成)。小学和初中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学费、免书费和对住宿生进行补助的“两免一补”政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至2010年底,全旗各类学校共101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初级中学15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63所(含28个教学点),教育办幼儿园2所。全旗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在校生49411名。其中普通高级中学在校生5330名,初中中学在校生10787名,小学在校生24334名,幼儿园在校生5696名。全旗共有教职工4799名。其中普通中学1860名,小学2689名,幼儿园85名。
科技普及:截止目前为止全旗现有6632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其中,高级331人,中级2848人,初级3453人。1978年以来,获得国家专利23个。43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奖励。其中,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被农业部授予先进集体,草原站的沙打旺根瘤菌选育及种子丸衣接菌技术应用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科左后旗_科左后旗 -医疗卫生

科左后旗截止到 2006年有各级卫生机构39个。病床568张,医务人员1108人。每万人拥有病床14张,医务人员28人。其中科左后旗人民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病床150张,医务人员208人。通辽市蒙医整骨医院始建于1976年5月,是科尔沁草原具有蒙古民族特色的蒙医正骨医院。2000年被评为“全国百家名牌特色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54平方米。病床70张,医务人员71人。蒙医正骨技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喷白酒按摩,沙代夹挤。功能锻炼等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独特学科闻名全国。

科左后旗_科左后旗 -经济发展

农牧业

科左后旗特产自然植物麻黄草和山杏,生长区域1000万亩,麻黄草最高年产1500万斤,山杏核200万斤;探明矽砂开采储量2亿吨,远景储量350亿吨以上;优质长焰煤远景储量1.3亿吨,开采储量1.13亿吨;草炭远景储量7100万立方米,开采储量1000万立方米;探明石油储量1.6亿吨。
科左后旗农业总播面积300万亩,粮豆总产稳定在10亿斤,其中玉米100万亩,总产5.3亿斤,优质水稻23万亩,总产2亿斤;草牧场1050万亩,其中可利用草牧场650万亩,优质牧草10万亩,家畜存栏100万头只口,其中黄牛28万头,“科尔沁黄牛”品牌载誉国内外。
农业生产是科左后旗农村牧区主体经济之一。“十五”开始,大力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确立主导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为建立现代化的科技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避灾农业而不懈努力。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耕地二轮延包给农牧民吃了“定心丸”,使他们的种粮积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高涨。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6150万公斤上升到1988年的3.01亿公斤、2000年的6.5亿公斤。从1999年以来克服和战胜连续的严重旱灾,农业生产仍取得好收成。2007年农业总产值23亿元,粮食总产量15.01亿斤,连续两年创历史最好水平。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指导和鼓励农牧民加快结构调整,增加收入。除主要盛产玉米、大豆、水稻外,种植蓖麻、花生、瓜果蔬菜等11种经济作物,成为国家和自治区商品粮基地,其中水稻种植居全区首位,素有“沙稻之乡”美誉,生产的“蒙禾牌”稻米和黑香稻销往区内外,市场前景可观。

工业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科左后旗的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能源、建材、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非资源产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金宝屯煤矿、康源药业、康臣药业、科尔沁牛业、维尔禽业、九星铜业、 农电公司等重点企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乳制品、皮革、皮毛、药品、轧钢、建材、农牧业机械、白酒、饮料等工业产品打入区内外市场,已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工业体系。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3.58亿元;实现利税1.8亿元。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2%。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中坚力量。矽砂开采、粘土烧砖、肉牛育肥、规模养殖、牛羊屠宰、小型酿酒、批发零售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营、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充满活力。

商业投资

201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2023.3万元,同比增长20%。其中县零售额实现128998.8万元,占全部零售额的67%,同比增长27%;县以下零售额实现63024.5万元,占全部零售额的33%,同比增长7.5%。
全旗有30个集市,各苏木乡镇平均隔3日有一次农贸大集,集市贸易成交额15120万元。外贸生产企业2个,2005年以华安牛业有限公司供港的活牛、三松食品有限公司出口韩国的红干椒等产品出口创汇30万元。
科左后旗现有工业园区4处,分别是甘旗卡镇东工业园区、金宝屯工业园区、甘旗卡镇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业园区。目前,入驻工业园区的企业有32家,旗内设有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为客商提供一站式服务。
截止2011年6月末,全旗投资项目138个同比增加66个,增幅为91.7%,其中:2011年新开工项目102个。全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371万元,其中:项目投资完成236343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028万元。

科左后旗_科左后旗 -地理气候

科尔左后旗处于辽宁、吉林、内蒙古交接的松辽平原西部边缘地带,南、北、东三面均为平原环境,西部与科尔沁沙地接壤,位于科尔沁沙地的东南边陲,是科尔沁沙地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东部系辽河冲积平原外,皆是沙丘、沙地为主要特征的地貌类型。陀甸相间交错,沙丘连绵起伏,洼地纵横分布。境内地势呈西南向东北再向东南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在西南部为308.4米,最低点在东南部的东西辽河交汇处为88.5米。
科左后旗地处中温带边缘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因受季风影响,雨量集中,雨热同期;秋季短暂温凉;冬季漫长,寒冷少雪。

气温

年平均气温在5.3-5.9℃之间。最高年份出现在1975年,西部为7.0℃,东部7.1℃;最低年份出现在1969年,西部和东部为4.5℃,中部为4.3℃.年际间高低平均气温相差2.5℃-2.7℃,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为-14℃--15.1℃;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为23.2℃-23.8℃。春秋两季变温较快,10℃或高于10℃的153-156天,积温为2900℃-3010℃。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东部为36.1℃,中部为37.8℃,西部为36.1℃。历年极端最低温度为-33.9℃,中部为-32.6℃,西部为-32.2℃。
无霜期自东向西为138-148天。初霜在9月下旬出现,终霜出现在5月上旬。

降水

境内降水东多西寡,南勤北少。年平均降水在358-483毫米之间,年际降水变率为10-15%,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份,7月最多,西部为146.8毫米,中部为111毫米,东部为145.7毫米。最少月,西、中、东部风别为1.3毫米、1.4毫米、2.5毫米。江水特点是雨量集中,强度大,利用率和保证率低。全年蒸发量最大为2055.7毫米,东部为1883.4毫米,西部为1758.9毫米。

风向、风速

科左后旗地处大风沙暴地区,6级以上大风年平均日数东部为38.7天,中部为32.1天,西部为29.7天。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春季3-5月,自西向东19.3-23.6天,为全年大风日数的61-65%。每年4月份平均大风日数为7.9-9.6天,为全年大风日数的25-28%。月最多大风日数为15天,最长连续大风日为8天。

科左后旗_科左后旗 -自然资源

科左后旗处于内蒙古、辽宁、吉林三省交汇处的金三角地区,土地条件良好,适宜发展农牧林业。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矿藏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

全旗总土地面积1157643.47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164845.31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4.2%。在耕地面积中,水田面积11804.186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2%;水浇地面积为45.207公顷,占耕地面积的0.03%;园地面积为1502.940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0.13%。林地为106031.032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9.16%,其中,有林地面积为40581.78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8.3%;牧草地面积为792402.923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68.4%;其中,天然草地面积为791938.782公顷,占牧草地面积的99.9%;其他农用地面积16438.266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31495.317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2.7%,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3757.334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的11.9%交通用地面积1729.331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0.15%;特殊用地面积为8.036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为32671.315公顷,占总面积的2.8%;其他土地面积7435.007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0.6%

牧业资源

经1983年草原普查,全旗可利用的草场总面积为1050.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0.7%,大致分为三类,即沙丘植被类、低湿地草甸植被类、沼泽植被类。
林业资源
全旗除大清沟自然保护区残存部分原始植被和180万亩耕地外,多为次生草木本植物群体。灌木丛稀疏,乔木或由人工栽植的经济林和防护林甚少,森林覆盖率为9.3%。全旗大体可分为4个不同类型的植被区。次生阔叶疏林区、针叶、阔叶混交林区、栽培植被区、天然植被区。

水资源

全旗水资源丰富。境内有东、西辽河及洪河等11条河流,大小湖泊300多个,水库10座,平水年可利用水面6993.3公顷。全旗地下水普遍丰富,且水位高,最浅的只有0.36米,最深的才3.7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为6.67亿立方米。
全旗水资源总量为7.9亿立方米,属偏丰水区。

矿产资源

矽砂境内矽砂资源丰富,自50年代开始建矿开采。
煤已经探明的金宝屯至查日苏一带的长焰煤田储煤两层,煤层厚度在0.95-2.24米,面积为38.8平方公里,总储量为1.13亿吨,煤炭的发热量为6600-7500卡/克,具有工业开采价值。
草炭在金宝屯、布敦哈拉根、朝鲁吐、公河来、散都等30余处都有分布,储量在5380万立方米以上。
石料全旗有采石场2个,总储量约25万立方米,年开采量为2500立方米,用作建筑石料。

科左后旗_科左后旗 -民俗风情

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游牧民族的居舍就是蒙古包。蒙古包,这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蒙古包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古人制造洞室,沿洞壁用木头石头砌到洞沿,上面搭一些横木封顶就成了洞室。洞顶要留一口子,供人出入及走烟、出气、采光、通风之用。后来发展成蒙古包的门和天窗。那时称这种洞室为乌尔斡,"乌尔"原意为"挖"的意思,现代蒙古语中已经专指蒙古包天窗上的顶毡,引申为"家"、"户"等意。在狩猎采集时代,蒙古族住在窝棚里,这种圆形拱顶的隐蔽窝以活树为支柱,用桦树皮覆盖,制做简单,便于遗弃。随着原始人类由采集向狩猎过渡,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同时也把一部分食草动物逐渐驯养成家畜,出现了畜牧业的胚胎。要求一种便于迁徒的居室,于是窝棚之类的建筑应运而生。在狩猎时代向游牧时代过渡时,其居住由窝棚过渡到帐篷,帐篷用树木做支架上盖毛皮。进入畜牧社会,支架变成哈纳,同上面提到的洞顶变成天窗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雏形。也出现了毛毡帐,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毪覆盖。据《呼伦贝尔概要》载:"呼伦贝尔之普通蒙人,每限于游牧,依水草而居,转徙无常,概以穹庐为栖止。此种天幕生涯,可蔽风雪,可防虎狼。"‘穹庐’满洲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宋末元初辽人赵良嗣诗曰:“朔风吹雪下鸡山,烛暗穹庐夜色寒”,所咏的就是蒙古包。古代的翰儿朵。此系古代蒙古贵族所用的蒙古包。亦做"窝裹陀",又称"宫帐"。这种蒙古包与普通蒙古包相比较有三个特点:
其一,容积很大。普通蒙古包高约十三、四尺,宽五、六尺。古时的翰儿朵则高大得多。据鲁不鲁乞记叙:"他们把这些帐幕做得如此之大,以至有时可达三十英尺宽。因为我有一次量一辆车在地上留下的两道轮迹之间的宽度,为二十英尺。当帐幕放在车上时,它在两边伸出车轮之外至少各有五英尺。我曾经数过,有一辆车用二十二匹牛拉一座帐幕……"这种用二十二条犍牛所拉的巨型蒙古包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
其二,古代贵族用的翰儿朵富丽堂皇。《黑鞑事略》徐霍注云:"霆至草地时,立金帐,其制则是草地中大毡帐,上下用毡为衣,中间用柳编为窗眼透明,用千余条线曳住,阈与柱皆以金裹,故名。"《蒙古秘史》云:"王汗毫不介意地立起了金撒帐。"撒帐即细毛布,此处为细毛布做成的金碧辉煌的钜帐。这种经过装饰以后的宫帐也叫"金殿"。
其三,宫帐的造型与蒙古包略有区别。宫帐的架子,是在哈勒嘎斯上插入乌尼并竖起哈那制成的。外形像人的脖子一样。鲁不鲁乞称蒙哥汗的宫殿为"有颈发屋"。据《水晶鉴》记载:"有天宫之帐曰宫帐"。宫帐上面呈葫芦形,葫芦象征福禄祯祥;下面呈桃儿形,桃儿形模仿天宫。现在成吉思汗陵寝地还保存有这种宫帐的造型。宫帐金顶辉煌,蒙古包用黄缎子覆盖,其上还缀有藏绿色流苏的顶盖,极为富丽,表现了蒙古民族特有的建筑艺术。

科左后旗_科左后旗 -旅游观光

科左后旗地域辽阔,水草丰美,具有原始森林、湖泊、沙漠、人工生态、民族风情以及珍稀动植物、文物古迹等多种旅游资源。科左后旗旅游业从1993年随着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为起点,当时只成立大青沟旅游开发公司,到了1996年为促进大青沟旅游业的规范化发展及全旗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旗里成立了旅游外事机构。2005年,旗委、政府把旅游业提升为全旗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进行安排和部署。十几年来,科左后旗旅游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已开发的旅游景区有大青沟旅游景区、阿古拉草原度假旅游景区、僧格林沁博物馆、博王府赛马场等,其中大青沟旅游景区于2004年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的评估验收,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努古斯台万亩草原旅游区、巴胡塔沙漠旅游区、散都水库、莲花吐荷花湖等旅游景区正在开发当中。此外,海里吐日月湖、吉尔嘎朗毛林甸子草原、巴胡塔草原、博王府遗址、吐尔基山古辽墓遗址以及蒙古族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等众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西南部科尔沁沙漠的腹地。总面积8183公顷,合122745亩。境内蜿蜒曲折、气势恢弘的两条沙漠大峡谷,向人们展示着世间罕有的地质奇观,10多万亩广袤的沙漠林海中潜藏着神秘奇特的原始大森林。

两条天然生成的沙漠大峡谷,一条叫做大青沟,另一条叫做小青沟。它们在境内蜿蜒迂回26公里,宽度在150―250米之间,平均深约80米。虽然处在生态脆弱的干旱沙漠地区,而峡谷内外却林草茂盛,充满生机,原始森林最完好 的部分就分布在两大峡谷之中。目前在保护区内已经发现的可以确认名称的野生植物就有709种,栖息繁衍于保护区内已查明的较大型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有84种,其中的很多物种,象一些珍贵的阔叶树,珍贵的中草药材和野猪、狍子等都是在北方沙漠和平原地区早已绝迹了的。奇异的沙漠大峡谷让广有见识的外国学者都叹为“举世罕见的地质奇观”;众多的物种为大青沟赢得了“北方沙漠地区仅存的一座动植物基因库”的美誉!
为什么能在土质疏松、土壤粘合力极差的沙地会形成这样大的天然沟壑?为什么能在如此干旱的北方沙漠当中会葆有如此富集的天然物种?两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中外不少研究地质、生态、气候的专家,为解开这些谜团曾到此进行过考察,然而时至今日,答案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如果说大小青沟的形成和众多物种的存在都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造化,那它秀美的景色和旖旎的风光就更是大自然神来之笔的杰作了。徜徉于景区,您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无论大青沟、小青沟,还是它们的交汇点――三岔口,到处都钟奇毓秀,其间的幽谷、密林、溪流、碧水,无不奇异秀美,无不妙趣天成!难怪有人赞美这里是“塞外江南景,沙海一明珠”。
为了充分利用本保护区这份珍贵的自然遗产,自1993年起,中共科左后旗委、旗人民政府和保护区管理机关,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在认真搞好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和开放了这里的生态旅游,同时发挥地处蒙古族聚民区,蕴含丰厚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开发和开展了民俗旅游。十几年来,在国家投入的强有力支持下,这里通过加大自我投入开发和招商引资开发的力度,持续不断地进行了道路交通、住宿餐饮、商贸购物、通讯娱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把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逐步建成了集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于一身,游、娱、购、吃、住、行各方面服务功能都比较齐备,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鲜明突出的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2005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超过5000人。实现旅游综合经济效益7000万元,其中集体收入600万元。
现在,本旅游区已经向游人开放了“望火楼原始森林景区”、“三岔口峡谷漂流景区”和“小青湖水上乐园景区”这三大景区以及分布于其中的30多处景观景点,打造并推出了“三岔口漂流”、“沙原骑马”、“青湖泛舟”、“蒙古包食宿”、“民族篝火晚会”等20多个游乐项目。为方便游客,旅游区内有游客中心为游人提供咨询服务和导游服务;有连接各大景区的油面环路和环保电瓶车运送游人周游往返;有30多家包括星级宾馆和农家客栈在内,档次和风格各不相同的旅馆和饭店服务于游人的餐饮和住宿;有30多家商店和商贸摊点保证游人基本的购物需求;还有两家诊所为游人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和简单的救护。

阿古拉草原旅游区

在科尔沁大草原腹地,保存着一块十分完整的原始草原-----阿古拉草原旅游区,距通辽70公里,距大青沟100公里。蒙古族聚居比例100%。

阿古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1650年设“府”建旗,是一代名将僧格林沁的家乡。双合尔山在草原上突兀拔起,方圆上地百余亩,山高近百米,以“天下第一大敖包”之名称厅宇内外,其成因乃千古之谜。山上有一府清朝雍正年前修建的古白塔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其建筑制式和造型完全仿北京北海公园之白塔,并称“中华宇内姊妹双塔”。山脚下曾有过清朝年间所建的双福寺喇嘛庙九九八十一间,巍峨壮观,与北京雍和宫如出一辙,形神俱备。双福寺在鼎盛时期曾有喇嘛1300多名,除格根活佛以外,曾有4位转世活佛延续,极为显灵。
阿古拉还是全国著名的蒙古族叙事民歌之乡。民间也曾流传着大量真实可歌可泣的达那巴拉、金香、扎那、巴力吉尼玛等传奇故事。草原深处世代家居的阿古拉人民能歌善舞,长期保留着蒙古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浓郁,文化特色鲜明。
阿古拉草原旅游区资源得天独厚,在东北地区独树一帜。保存完好的万亩原始湿地,风光无限。协日勒万亩封山乔灌丛林,春花秋实,翰海滴翠,位于双合尔山下的白音查干淖尔湖,分“东湖”和“西湖”,稳定水面达4000多亩。四周草木丛生,万鸟云集,已成为北方独具特色的候鸟乐园。
阿古拉经过不断的开发建设,建成了骑马场、敖包活动区、牧民生活体验区,神山奇塔探秘区、民族歌舞表演区、水上乐园、建成了蒙古大营、客房服务中心及中餐厅,已经形成了民族特色浓郁的以蒙古包为主体的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服务体系,是人们欣赏草原、沙漠探险、游山玩水、了解历史、解读地貌、旅游度假、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僧格林沁博物馆

僧格林沁,1811年出生于科左后旗阿古拉镇白兴吐嘎查,1825年(14岁)被朝廷钦定为科左后旗第十任札萨克多罗郡王。清咸丰五年(1855),僧格林沁曾以钦差大臣之身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率八千蒙古族骑兵在天津大沽口与英法联军血战,为维护国家的尊严立下战功。为此,清廷赐号为“博多勒噶台”,封为亲王


僧格林沁在清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备受重用,身居御前参赞钦差后扈等职,兼哲里木盟盟长,满族八旗,蒙古族十旗都统和领侍卫内大臣等要职,任职四十年间多次奉命出征立下赫赫战功,为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为纪念僧格林沁,继承和发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旗委、旗政府于1995年投资300多万元,开始兴建了僧格林沁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甘旗卡―吉尔嘎朗公路4公里处,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其中,正殿15间,东西厢房各5间,长廊100多米,另有门厅、耳房和僧格林沁铜像等。整个院落均为仿古建筑群,前廊后梢,飞檐翘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该博物馆是我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文物保护和管理机构。

科左后旗_科左后旗 -历史沿革

清朝早期以进军方向将蒙古分为左、右翼兵。1650年建旗后,以位于科尔沁部中心的左后方称为科尔沁后旗。科尔沁,蒙古语正音为呼尔沁,意锐利。旗境在战国时期属东胡民族活动地区。秦时曾为匈奴汗国左贤王统辖。西汉时属辽东郡北境。东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鲜卑族控制地区的范围内。唐代属契丹民族住地,隶属唐朝设置的松漠都督府。辽时为上京道头下军州地。宋时为女真人所建金国的临潢府路所辖。元代隶于行中书省宁昌路北境。明时曾属兀良哈三卫中的福余卫游牧。明朝末期,游牧于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取代福余卫兵后驻其地,其南部边境逐步到达盛京边墙,归属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七世孙明安所统帅的兀鲁特蒙古一部游牧。万历四十年(1612年),明安女嫁努尔哈赤,蒙满联姻。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科尔沁部归后金国节制。崇祯五年(1632年)改隶满州正黄旗。崇祯九年(1636年)以后曾和宾图郡王旗(科左前旗)合为一旗。清顺治七年(1650年),设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彰吉伦为和硕郡王。咸丰五年(1855年)僧格林沁晋升为亲王,赐“博多勒噶台”号,称博多勒噶台亲王旗,简称“博王旗”,一直沿称到1931年。清代属外藩蒙古内札萨克,直隶于理藩院,军国大事受盛京将军节制,会盟地在哲里木(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中华民国时期,归属奉天省,受哲里木盟盟长监督,地方军事由洮辽镇守使支配。驻地博王府(今吉尔嘎朗镇)。1931年(中华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后,翌年成立伪满洲国,设东科后旗公署,隶属兴安南分省和兴安总省。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旗内各界人士共议建立东科后旗地方自治政府,翌年3月改民主政府,隶属科尔沁左翼三旗联合办事处、兴安南地区行署和哲里木省政府。1946年9月,国民党在吉尔嘎朗成立国民党东科后旗政府,归属辽北省管辖。1947年6月,恢复东科后旗民主政府,归属内蒙古自治区。7月恢复为科尔沁左翼后旗。1953年6月,哲盟撤销,归属自治区东部区行署。1954年4月,东部区行署撤销,复隶属于新恢复的哲盟。1969年同哲盟划归吉林省。1979年又归属于内蒙古自治区。

科左后旗_科左后旗 -科左后旗特色

黄牛之乡

科左后旗是闻名中外的“黄牛之乡”。依托品质优良、数量众多的黄牛资源,科左后旗全力以赴做大牛产业,使黄牛这一特色产业牛气冲天,成为后旗的主导产业。 旗委、政府为了将这一产业做大做强,本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布局的思路,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模式,大力发展黄牛产业,形成了以牧区为主的基础母牛扩繁区,以农区为主的育肥牛区,以公路沿线为主的奶牛养殖专业带。“二区一带”尤如一条金色的产业链,联起了100 个重点养牛专业嘎查村、1500个重点养牛专业户。其中,年出栏育肥牛1000 头以上的养殖大户20 多户,30 头以上的重点养殖户240 多户。全旗黄牛存栏达36 万头,位居自治区旗县第一。年出栏育肥牛7 万余头,牛产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达50 %以上,牛产业使全旗农牧民人均收入达1200 元。
黄牛养殖业生龙活虎,加工业和销售业更是一路高歌。科尔沁牛业依托后旗优良黄牛资源生产的科尔沁牛肉制品,勇夺全国牛产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牛业的第一品牌。目前,科尔沁牛业的产品已远销中东、东南亚、香港等地区,年创外汇300 多万美元。以后旗培育的“中国西门塔尔牛”、科尔沁牛为主的供港活牛,成功注册“通辽肥牛”原产地商标,天然绿色的草原黄牛,扬名香港活牛市场。

沙稻之乡

科左后旗是科尔沁草原上的“沙稻之乡”。起步于“八五”和“九五”期间的水稻种植,因规模大、品质良、效益高,迅速成为科左后旗强旗富民的特色产业。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科左后旗委、政府按照龙头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模式,重新规划水稻产业,形成了以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优越的东大荒为主,辐射全旗的水稻种植区。今年,全旗水稻种植面积达21.7 万亩,占全旗播种面积的8 %。在科学利用水利、土地资源,稳步发展水稻种植业过程中,科左后旗利用加工企业,组建中介组织,实行工厂化生产,不断增加水稻生产的科技含量,打造后旗水稻的绿色品牌。水稻主产区常胜镇依托“禾丰米业”稻米加工厂这一龙头,组建了水稻种植协会,对辐射区内的水稻种植户进行统一管理,提供从良种、化肥、田间管理到稻谷销售一条龙的优质服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多亩。目前,全旗水稻平均亩产已达550 公斤以上,总产1 .2 亿公斤。通过种植水稻,农牧民亩均增收50 元以上。同时,依托水稻种植优势,科左后旗培育出了“蒙禾”、“散都”两大绿色大米品牌,产品畅销大江南北。 一直以来,后旗水稻产业被自治区著称为“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量最高,米质最优”的“水稻四大最”。科左后旗水稻生产可谓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旅游之乡

科左后旗民风淳朴,自然沙地草原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使旅游产业异军突起。大青沟、原始森林观光、探险、三岔口漂流、小青湖泛舟,成为内蒙古的旅游业品牌。4A 景区的桂冠,“南有九寨沟,北有大青沟”的盛誉,如磁石吸引中外游客前来。被列为自治区“2006 年中国乡村游”景点,走进了沈阳世博会。努古斯台、阿古拉湿地草原旅游区,挟“天赐敖包山,地藏蒙古风”之英姿,成为科尔沁草原旅游的又一金质品牌。在大青沟、阿古拉两大招牌的拉动下,科左后旗旅游产业如出海的蛟龙,形成了“三带四区三条线”的产业格局。
科左后旗旅游业在倾倒八方游客的同时,也带动了全旗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成为全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全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7000 万元。其中大青沟接待游客18 万人次,收入超过6000 万元,阿古拉湿地草原旅游区接待游客6000 余人,收入近千万元。旅游业的崛起,也带动了餐饮、运输、民族工艺品制作销售、文化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当地群众依托旅游业,人均创收3000 元以上,成为群众增收的“摇钱树”。

马王之乡

科左后旗素有“中国马王之乡”之美誉,科左后旗的宝马良驹在历届“马王赛”中取得了骄人成绩。
1991年在广州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科左后旗马队获得4枚金牌,1992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马王邀请赛”上,科左后旗选手扎那力克群雄,获得“金马杯”,荣登了“中国马王”的宝座,成为中国第一个马王。同年七月在北京举办的“康熙杯”大赛中又荣获桂冠。1995年在第三届全区民运会上科左后旗代表队获7金、6银、4铜,同年在第三届全国民运会上获7金、6银、4铜;1996年广州全国第一届“马王杯”赛上囊括一、二、三名;1997年,科左后旗马队代表自治区参加在北京(西藏)举办的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得5枚金牌、3枚银牌;1999年自治区民运会上又获7枚金牌;2002年,在兴安盟举行的全区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包揽了5枚速度马全部金牌。2003年,代表自治区参加了在宁夏举办的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得了4枚金牌,为自治区获得团体冠军再立新功。自从开展各类赛马项目以来,科左后旗马术队在全国、自治区比赛中荣获金牌62枚,银牌38枚,铜牌36枚。目前,全旗成名的骑手有50多名,输出供不应求。后旗马队仅在近几年各种比赛中已创收130 多万元,扎那、那达木德、额尔很白乙等选手每人仅奖金就达30 多万元。如今,“中国马王之乡”已成为科左后旗最亮的名片。
今年,科左后旗为了应对新形势,加快传统马产业转型,使之成为新兴的优势产业,将通辽市打造成为“中国马都”,在科左后旗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盟市级马术协会--科尔沁马术协会,使马产业发展步入了崭新的时代。

民歌之乡

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科左后旗 科左后旗-简介,科左后旗-名称由来
至今传唱于科左后旗的《僧格林沁》、《宾图王》、《达那巴拉》、《金珠尔》、《扎那巴拉吉尼玛》等传统蒙古族民歌达千余首,因此,科左后旗被称为“民歌之乡”。

多年来,科左后旗通过连续举办全旗性大型民歌活动不断加强对民歌资源的保护和民歌演唱队伍的建设。如以民歌演唱和比赛为主的大青沟民俗文化旅游节已举办了六届;以民歌比赛为主的双合尔山楚古兰已举办了十四届;科尔沁民歌大奖赛已举办了五届;以民族歌舞演出为主的广场艺术节已举办了五届。2005年旗文化馆成立了民间艺人协会,现有民歌手近百人,同时又发展了一大批年轻一代的民歌手,为民歌的发展增添的生力军。目前,全旗12个苏木镇都有自己的民歌队。
大量的蒙古族叙事民歌产生于科左后旗,繁荣于科左后旗,它们不但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的精神食粮,更是科左后旗人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桥梁纽带。“民歌之乡”已成为科左后旗一张闪亮的名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80103/111013.html

更多阅读

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六和塔 六和塔-简介,六和塔-名称由来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 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华古塔博

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侏罗纪 侏罗纪-简介,侏罗纪-名称由来

侏罗纪(Jurassic)是一个地质年代 ,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1亿9960万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前(误差值为400万年)。侏罗纪是中生代 的第二个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

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沂山 沂山-名称的由来,沂山-简介

沂山,又称“东泰山”,为中国“五大镇山”之首(五大镇山,即东镇沂山、西镇吴山、中镇霍山、南镇稽山、北镇闾山),沂山具有南险、北奇、东秀、西幽之特点,山势蜿蜒起伏,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山中峰峰相竞秀,峦峦叠层翠,松涛随风起伏、山花遍野。沂

声明:《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科左后旗 科左后旗-简介,科左后旗-名称由来》为网友能力就是实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